秦嶺腹地商洛商於古道上的古鎮,集秦風與楚韻,因棠棣花聞名遠近

2020-12-08 跟子衛趣旅行

在陝西東南,沿著丹江往下走,到了丹鳳縣和商縣交界的地方,有個叫棣花街的村鎮,那就是我的故鄉—— 賈平凹。

棣花古鎮位於丹江旁的商洛市丹鳳縣,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遊區(棣花古鎮)以棠棣花得名,也因棣花驛站而聞名,商於古道從鎮中穿街而過,這裡自古就盛產美麗的棠棣花,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的故鄉,素有「人文棣花、院藏秦嶺」的美譽。

古鎮現保存有兩街(宋金街、清風街)、一館(平凹文學館)、一荷塘(生態荷塘),風雨橋,融的新景點有棣花驛(作家村)、棣花秀苑和四季花海項目,凸顯了商於古道上的「棣花」特色,可以充分體味歷史與文化、生態與自然、民風與民俗、秦風與楚韻膠乳相融、相映生輝的古鎮風情。

清風街

清風老街(棣花老街),是商於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白居易三過棣花,借詩吟詠「棠棣之華」,使其聞名遐邇,後沿用了賈平凹小說《秦腔》原型而得名清風街。

宋金街

作為中國內陸唯一的宋金邊城。這裡有宋金議和廳、宋金分界線、有宋金橋、有宋金邊貿繁華街。漫步宋金邊城,您可見證宋金文化在這裡交融、塞上風情在這裡重現。

千畝荷塘

位於棣花古鎮文化景區核心部位,堪稱景區最具靈動的點睛之筆。千畝荷塘,水清魚躍、碧葉連天、賞荷花、留倩影、採蓮藕、思蓮潔。走進千畝荷塘,風雨橋上聽故事,忠貞愛情傳佳話。

二郎廟

二郎廟修建於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距今已有790多年的歷史。相傳金國侵略南宋到龍駒寨後,遇到這裡的南宋將士奮力抵抗,久戰不分勝負,當朝宰相秦檜力主求和,便割商給金,金國為了立標誌界,按照喇嘛寺的造型,融合漢人建築藝術,建成棣花街二郎廟。

棣花之都

棣花之都,欣賞中國南北分界線上的名貴花卉樹木博覽園,走進西部花都,烏木博物館、甲骨文博物館、四皓養生館、生態湖景茶館別具一格。

運營人員/子衛

相關焦點

  • 《主播帶你遊商洛》:丹鳳佳人王莎約你觀美景,才子皓東帶你賞美食!
    這裡的葡萄能釀出美滋滋的葡萄酒,這裡的古道能嗅出歷史的滄桑,這裡的荷花能香飄萬裡,這裡有丹鳳漂流,這裡有龍駒寨,這裡有桃花谷,這裡有許多你不曾知道的故事。今天讓主播王莎和皓東帶大家走進丹鳳,走進平凹故裡,感受秦風楚韻的魅力!古鎮看山色,荷塘聽蛙鳴。
  • 行吟在商於古道上的詩人們|商於古道|李白|商於|楚王|李商隱|姚懷亮
    行吟在商於古道上的詩人們《陝西日報》記者 李向紅 實習生 張萍 範天曉「六百商於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雲。」大詩人李商隱一定不會想到,在他故去的1000多年後,我們走在這條商於古道上,實地感受他當年寫下《商於新開路》時的心境。
  • 行吟在商於古道上的詩人們
    詩和遠方一路行 千古絕唱留後人 商於為古代地名。商於古道,秦漢時稱武關道,唐時又稱商山道或商州道,全長300餘公裡,從秦嶺南麓陝西商洛的商州出發,沿丹江向東南方向行進,穿過丹鳳縣、商南縣的蜿蜒河谷,最終延伸到河南內鄉的柒於,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 陝西商洛:小桃花樹滿商山
    曾在西安市城區靠拉板車、蹬三輪賣煤球謀生的劉高興,現在是陝西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的知名文化人,也被稱為該鎮的「活景觀」。  劉高興,本名劉書徵,是賈平凹18歲以前的玩伴兼同學,當年因生活所迫到西安靠賣煤球打工賺錢,最後又返回老家,在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開了一家書房,專賣他寫的《我與平凹》一書,並「捆綁」搭售賈平凹的小說《高興》。幾年下來,劉高興說,光靠賣書已經掙了十幾萬元。  如果說賈平凹寫的《高興》和電影《高興》讓劉高興成了文化名人,棣花古鎮的旅遊開發則讓劉高興把「文化」變成了財富。
  • 陝西最「文藝」古鎮,因小說聞名,是賈平凹的故鄉
    棣花古鎮,位於陝西商洛市丹鳳縣境內,早年因盛產棣棠花而得名。棣花古鎮也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的故鄉,在小說《秦腔》中,他將棣花鎮的風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寫進了書裡,吸引各地的"粉絲"紛至沓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三過棣花,留有"遙聞旅宿夢兄弟,應為郵亭名棣華"的名句。
  • 文化變財富 資源變財富 陝西商洛:小桃花樹滿商山
    曾在西安市城區靠拉板車、蹬三輪賣煤球謀生的劉高興,現在是陝西商洛市丹鳳縣棣花古鎮的知名文化人,也被稱為該鎮的「活景觀」。如果說賈平凹寫的《高興》和電影《高興》讓劉高興成了文化名人,棣花古鎮的旅遊開發則讓劉高興把「文化」變成了財富。而類似的「文化變財富、資源變財富」的故事,如今正不斷在陝西商洛上演。商洛,地處秦嶺東段南麓秦巴山區,曾是商鞅封地,後又出了著名作家賈平凹、陳彥等,可以說是文化資源大市。
  • 寧西高鐵過河南南陽和陝西商洛,「商於古道」或將重現昔日繁榮
    商於古道示意圖「商於古道」是歷史上連接關中平原和南陽盆地最重要最便捷的通道,最早開闢於商末周初,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秦楚兩國由於軍事需要而開闢的重要道路,秦漢時也稱「武關道」。商於古道示意圖「商於古道」主要由丹水為主的水路和旱路組成,穿越多個城池驛站,全長約六百裡,最早因戰國時期縱橫家、謀略家張儀欺楚而得名,楚懷王便是從此條道路入強秦並客死異鄉。
  • 【十一長假去哪裡】商洛丹鳳歡迎你
    棣花古鎮 棣花古鎮是600裡商於古道的重要節點和核心板塊,也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走進景區,撲面而來的是塵封已久的秦、楚、宋、金文化的呈現。
  • 《商於古道古詩選注》出版
    近日,經著名作家賈平凹、阿來、陳彥、徐則臣聯袂推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董發亮主編的《商於古道古詩選注》一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商於古道為古代軍事、政治、商賈之道,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從古道上經過,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商於古道古詩選注》編錄的時間範圍,起自先秦兩漢,止於民國元年。地理位置以商於古道起止為界,集錄了歷代詩人在商於古道上吟誦的詩歌以及未親臨古道的歷代詩人吟誦商於古道的詩歌,共編入李白、白居易、王禹偁等170位詩人的詩文398首,共計23萬字。該書詩文編排按歷史朝代的先後為序,使用規範語體,行文準確、嚴謹。
  • 西安、商洛交界,秦嶺深山有座明清古鎮,60%是客家人
    距離西安城區一個半小時車程的秦嶺腹地,有一座深山古鎮。這個鎮子藏在四面環山的山坳坳裡,卻發生過許多傳奇的故事。時光荏苒,古鎮只剩一條老街留存,人氣卻依然不低,吸引著眾多遊人爭相前往。它就是——【葛牌古鎮】。【葛牌古鎮】位於西安藍田縣城以南48公裡處,距西安市82公裡。這裡地處秦嶺北麓腹地,與商洛商州區、柞水縣接壤。
  • 我愛你,我的商洛
    丹江,自西向東將小城分成了兩瓣一瓣,寫滿桃紅柳綠詩意盎然一瓣,刻滿秦風楚韻山高水長它們,共同構成了你的名字——商洛 曾經的你,六百裡商於富庶豐饒 雄霸一方龍山遺址、商鞅封地商山四皓、闖王囤兵你,以絕對王者的姿態
  • 橫亙於家門前的那條山路|原來就是文獻中所說的「商於古道」。
    無獨有偶,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人物張儀穿梭於該古道周旋於秦楚,以「商於六百裡欺楚」的經典事件開始,「商於古道」才被世人廣泛認知和關注。商於古道的由來狹義上的理解為,這條古道起「商」止「於」;廣義又為「武關道」「商山道」「商州道」相同段的路徑。
  • 「祖脈秦嶺」商於古道陽城驛
    位於秦嶺山脈南麓的陽城驛景區,是陝西省商南縣在商於古道基礎上建成的312國道北側的陽城驛遺址上,建成了新陽城驛城堡,依託陽城驛、闖王寨和商南茶園,建成的商南闖王寨泉茗旅遊度假園主景區。商南縣陽城驛景區。
  • 【十一長假去哪裡】商洛商州歡迎你
    歷史上著名的 「商於古道」從這裡通過,秦雄楚秀秦風楚韻,南北交融,千古風流,尤為經典的是古道旁邊的仙娥湖,堪稱「商於古道」上的一顆明珠。二龍山水庫地處歷史上聞名的近年來依託「環秦嶺自行車賽」孕育而成的自行車運動文化馳譽中外,面對日益上升的騎遊人數,蟒嶺綠道無疑將成為以自行車運動為主題的秦嶺戶外運動休閒勝地。蟒嶺綠道是一條秦嶺生態走廊,串起了山、水、林、田、村,形成了集文化、生態、運動、休閒於一體的蟒嶺美麗鄉村帶。
  • 藍武古道,雪擁關隘駿馬踟躇不前的險路,如今卻最為快速便捷
    藍武古道是一條東南方向的由長安翻越秦嶺,通往南陽以至江南、嶺南的驛道,因途經藍田關、武關,故名藍武道或武關道。而藍武古道最有名的可能就是那千古傳頌的詩篇《左遷藍關示侄孫湘》吧!
  • 陝南商洛這座縣城冬景正好,此時美的出乎想像,快去一探究竟吧!
    丹鳳是陝西省商洛市下轄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秦嶺東段南麓,因縣城襟帶丹江、背依鳳冠山而得名。丹鳳地勢西北較高,東南偏低,河谷相間,呈「掌」狀地貌,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區縣。全縣森林覆蓋率70%,是著名改革家商鞅封地,四皓隱居之處、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故鄉。
  • 關中城市群崛起背景下,大秦嶺蘊藏的旅遊發展動能
    2017年,國務院批覆關中城市群發展規劃,以關中城市群崛起為背景的區域新一輪的城市群發展將迎來全新局面,本期以我國南北大阻,關中城市群生態屏障的秦嶺為焦點,共同探秘大秦嶺所蘊藏的旅遊發展動能。天下大阻橫亙中國內陸腹地的秦嶺山脈如一條蒼龍,脈起崑崙,尾銜嵩嶽,將華夏大地分隔為南北兩半。
  • 「陝農優品陝耀山城」商洛讓山城人民品享秦嶺深處「珍味」
    商洛共組織10家優秀農企、5個企業品牌參展。商洛市將在市場化展區特裝商洛展區,重點展示商洛食用菌、核桃、茶葉、中藥材及丹鳳葡萄酒等五類產品的同時,又突出倉頡造字、朝秦暮楚、商山四皓、商鞅封邑、商於古道等商洛文化元素,使客商不僅能品嘗到秦嶺生態農產品,又能感受商洛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 郭世斌:商洛棣花古鎮鄉土文化研究院舉行于右任書法筆會活動
    2020年8月29日,商洛于右任書法學會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一行十餘人來到棣花古鎮鄉土文化研究院。他們參觀棣花景區,並在周家酒坊舉行筆會。「老包穀酒」用古法傳統工藝生產,祖傳六代秘方,取商洛十觀之一「曇花寺」之水,秦嶺腹地老包穀、豌豆、大麥、高粱,青蒿為原料生產。採用地窖封存,飲後綿柔潤喉,精氣神大增。三年、五年陳釀成為遊客訪親贈友特色禮品,銷往西北五省及全國各地。先後多次受中省市記者採訪並榮獲市、縣「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光榮稱號。
  • 南北分界線上的古代要道,秦嶺古道的意義是什麼
    淺識秦嶺古道在綿延3000餘裡的秦嶺山脈中,從西到東,人們在不同時期修築的秦嶺古道有祁山道、連雲道、陳倉道(故道、散關道)、褒斜道、儻駱道(駱谷道)、子午道、峪谷道(庫谷道)、藍武道(武關道、商於古道),它們是溝通關隴與漢中、關中與南襄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