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餘暉灑滿位於薀川路6號的寶山智慧灣,呈現一派濃濃的藝術氛圍。今天下午,指揮家曹鵬與小提琴家夏小曹,小提琴家黃蒙拉,原創音樂人霍尊以及青年作曲家、鋼琴演奏家羅威的工作室落戶此處。他們也是第四批落戶寶山的音樂藝術名家。
圖說:工作室揭牌 官方圖
名家帶名家,匯聚智慧灣
鋼琴家宋思衡是第二批落戶寶山的藝術名家,他的工作室已經在智慧灣運營了一年。霍尊與宋思衡曾因霍尊的成名曲《卷珠簾》結緣。今天的落戶儀式上,他們組成「送貨組合」,獻上了這首歌曲。霍尊說:「宋老師是在智慧灣萌生了與機器人合奏的想法,這讓我也想來看看,或許我也能把歌聲與宋老師的琴聲以及高科技結合起來,創作出新的作品。」
黃蒙拉也是因宋思衡的推薦而來。他說,「我要體驗一下在這裡創作的感覺,如果很棒,我也會推薦其他藝術家朋友過來。」寶山區還計劃在此舉辦藝術節和音樂節,吸引更多藝術家進駐。未來的智慧灣,有希望成為國內外藝術家的聚集地。
圖說:黃蒙拉 官方圖
美景喚起靈感,交流碰出火花
羅威喜歡用音樂給城市風景 「寫情書」,他十分中意這裡的景色,已經為它寫了兩封「情書」:《寶山,啟航》描繪了江上船隻揚帆起航的壯闊景象,《蘊川路的霞灣》則讚美了黃昏時分智慧灣的柔美。羅威準備利用自然美景,把工作室打造成一個「治癒」的空間:「每到黃昏,對著日落,躺下聽聽定製的音樂,會感到非常治癒。」
宋思衡看到自己的新鄰居,開始暢想未來:「以後,我要常常請他們到二樓的露臺一起吃燒烤,喝點小酒,對著江景談天說地,聊聊音樂創作的想法。那樣一定會碰撞出許多藝術的火花。」
圖說:霍尊與宋思衡 官方圖
藝術與科技,相輔相成
宋思衡藝術工作室的對面,就是3D列印文化博物館,門前放著一臺「大黃蜂」機器人。藝術家入駐前,智慧灣是一個純粹的「科創園」。他們的到來,讓這裡有了新的色彩。
園區內隨處可見的高新科技,給了宋思衡靈感。在去年的首屆「2018國際3D列印嘉年華」上,他創造性地與兩名人工智慧機器人合奏了《機器人狂想曲》。霍尊評價:「把藝術工作室放在科創園,是一件很前衛的事。藝術和技術雖然有所不同,卻又能帶給彼此靈感。之前,我和宋老師的演出,服裝就是3D列印技術製作的,很有現代藝術的感覺。」宋思衡也表示:「我們可以藉助科技創作藝術,而科技企業也會由此發現,他們的產品可以在藝術領域大放異彩,這是一種雙贏。」(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