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化藝術展在廈舉行 展出倫勃朗銅版畫原作等珍稀畫作

2020-12-04 廈門網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近日,由天勝大音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希聲丨無形」國際文化藝術展以純公益在廈門舉行,展出倫勃朗銅版畫原作等珍稀畫作,展會將持續至7月28日。

  除了兩張極為稀有的倫勃朗銅版畫原作之外,還展出19世紀博物館級黃銅雕塑作品、被譽為「日本繪畫的教科書」(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舊藏)上村松園的《牡丹雪》、歌川廣重浮世繪原版系列十套等博物館級別珍稀畫作,藝術家何曉燕受中國官方委派趙加大「中加文化學術交流」的展出畫作也在藝術展中預先展出。

  「藝術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但是繪畫和音樂恰好是藝術領域裡,最直接能展示藝術性的兩個載體。」策展人兼主辦方代表王晗源表示,這次展會主題,選自老子《道德經》中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一詞。王晗源表示,此次藝術展將音樂和繪畫巧妙的結合起來,是為了展現藝術的相通相融性;而將西方藝術和東方藝術結合起來,是為了展示藝術的無國界。

  「古典音樂這方面,開幕式的希聲音樂會攜手鼓浪嶼鋼琴藝術館展現了一場精彩的演出。」在王晗源看來,鋼琴本身也是藝術品的一部分,古典音樂更是藝術史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兩個同一領域的不同的載體。「同時,音樂會與我們展出的博物館級別的珍稀畫作又融合在一個空間裡,這是音樂史和美術史的碰撞。」王晗源表示,通過藝術展想傳達的就是藝術特有的「碰撞和融合」。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300幅倫勃朗銅版畫原作在杭展出[組圖]
    東方網12月21日消息:2007年12月20日,300幅倫勃朗銅版畫原作在杭州西湖博物館進行展出偉大的荷蘭藝術大師倫勃朗-哈默爾松-範-萊恩出生於1606年(另據史料記載出生於1607年),在世時創作了大量不朽的銅版畫藝術作品。在倫勃朗的創作室裡有他的學生和同事作為其助手一同工作著,在倫勃朗在世的時候和1669年他去世後不久,他的作品一直是其他藝術家模仿的對象。1780年畫家克勞德-亨利瓦特列得到了78塊倫勃朗創作的印版,通過潤色加工於1809年實現了對倫勃朗版畫作品的首次大規模收藏。
  • "倫勃朗銅版畫作品展"要在杭州呆一個月
    「如果能啃著乾麵包在他畫前連續坐上兩星期,讓我少活10年也情願。」令梵谷如此推崇的倫勃朗本周登陸北山路。「光線·暗影——藝術大師倫勃朗銅版畫作品展」,正在杭州西湖博覽會博物館(北山路40號)舉行,展覽從20日開始,將一直舉辦到2008年1月20日。
  • 史風華| 版畫大師倫勃朗
    有文化的你有這樣的問題非常正常,因為在看到倫勃朗故居之前,我也不知道他的版畫這麼專業、這麼多、這麼富於表現力,簡直是黑與白的對話,不,像是黑與白的結婚——互補、互滲、互為張力、互相侵蝕又水乳交融,黑與白的結合生出了故事、風格、震撼人心的巨大磁場。
  • 「融合的視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275幅亞歐經典版畫力作
    方相、方弼本次展出的中國明清版畫主要包括鳳翔木版年畫和桃花塢木版年畫。鳳翔木版年畫是陝西地域色彩濃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作品涉及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等多種題材,數量豐富,皆為精品。本次展出的25幅「姑蘇版」,不僅是記錄當時蘇州城市生活的珍貴資料,而且是東西方藝術交流的重要體現。其中《西洋劇場圖》是國內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幅康乾時代西風版作品。作品借鑑西方幾何學透視法和明暗法,模仿銅版畫施以細密的排線表現光影關係,線條勻稱規整,場面宏大且空間感強,是姑蘇版畫的巔峰之作。
  • 國際版畫大師典藏原作展將在津開幕
    2020年1月18日,由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和天津市濱海新區文化中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國際版畫大師典藏原作展」將於天津濱海美術館三層4號展廳開幕。此次展覽的全部作品由漢沽國際版畫藏書票收藏館提供,從兩萬餘件館藏作品中精選出160餘件國際大師的版畫原作,其作品創作年代跨度較大,從歐洲古典風格的版畫,浪漫派、洛可可風格、新藝術運動、表現派、立體派、到新表現主義,幾乎跨越了西方美術的發展史。
  • 倫勃朗兩名作被私藏百年後終有望公展
    原標題:倫勃朗兩名作被私藏百年後終有望公展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荷蘭文化部9月30日宣布,將同法國聯合購買倫勃朗的兩幅肖像作品,百年來一直被私人藏家珍藏的這兩幅名作終於有望讓公眾一睹真顏。在過去的150年間,這兩幅畫作迄今僅公展過一次。
  • 銅浮雕版畫藝術展在成都隆重舉行
    由成都鑫典門窗有限公司旗下高端品牌成都拉馥特金屬有限公司主辦,萬達·時光美術館協辦的"銅浮雕版畫藝術品鑑展",於14日下午2:30在成都南門富森二號館隆重開幕!這是成都乃至國內首次以名家名作的銅浮雕版畫為主體的藝術展覽,更是首次藝術創作、衍生轉化與產業完整結合的商業探索!
  • 瓊華九璋丨時代的印記——國際名家版畫藝術展在濟開幕
    2020年9月25日下午,「時代的印記——國際名家版畫藝術展」在濟南瓊華美學藝展中心隆重開幕。此次展出的名家版畫作品規格之高、品質之精、數量之多皆為罕見,宋徽宗、畢卡索、吳冠中、羅中立、曾梵志、魯本斯、杜米埃等69位世界級大師的作品同聚一堂,囊括了86幅名家大作版畫。
  • 展覽|「銅石演義」:看到中外銅版畫與石版畫的魅力
    中國的版畫起源於漢代石磚,至1931年起由魯迅倡導的新興木刻,開始有了我國近現代創作的版畫,可謂是源遠流長。「銅石演義——中外版畫交流展」這些天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上海市普陀區美術館)對外展出。此次展覽展出了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和上海印鈔有限公司出品的銅版畫作品,以及伊戈爾·巴拉諾夫(俄羅斯)、伊琳娜·寇祖布(俄羅斯)、烏麗婭娜·圖爾琛科(烏克蘭)和瑪利亞·克力什金娜(俄羅斯)四位國際知名版畫藝術家的作品。
  • 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九重墨——水墨藝術展"
    原標題: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九重墨——水墨藝術展"[ 泰國觀眾體驗拓片活動 觀眾參觀展覽活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曉萍):由泰國曼谷中國文化中心和廣東省藝術品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九重墨-水墨藝術展」4日在泰國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行。
  • 版畫·延伸丨倫勃朗與蝕刻版畫
    倫勃朗的畫一貫採用&34;處理手法,即採用黑褐色或淺橄欖棕色為背景,將光線概括為一束束電筒光似的集中線,著重在畫的主要部分。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他的臉上。法國19世紀畫家兼批評家弗羅芒坦稱倫勃朗為「夜光蟲」,還有人說他用黑暗繪就光明。
  • 明清版畫、浮世繪,歐洲銅版畫,循環造就「融合的視界」
    6月26日起, 「融合的視界——亞歐經典版畫展」 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以245幅包括中國明清民間木版畫、日本浮世繪原作,以及歐洲銅版、木版畫講述16至21世紀亞歐藝術的交相輝映。鈴木春信、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丟勒、倫勃朗、戈雅等公眾耳熟能詳的藝術家的版畫作品均在展覽中呈現。
  • 觀眾讚嘆銅金屬的表現力強,來看俄羅斯銅版畫藝術展
    8日,俄羅斯銅版畫藝術展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臨展廳開幕,65件銅版畫和35幅放大圖像將帶領觀眾了解一個獨具風情的俄羅斯。銅版畫起源於歐洲,從金銀細工業發展而來,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廣泛應用於教堂裝飾中,如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德國的聖瑪利亞教堂等。 俄羅斯版畫種類繁多,其中木版畫和銅版畫最為著名,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 文博會:聽音樂盛宴 看名家版畫 賞藝術之美 來感受不一樣的文藝範
    在本屆「兩岸·映像紀」的「中國影視美術作品展」上,將對外展出這些影視劇作的珍貴分鏡稿,對喜歡電影尤其是對電影製作感興趣的粉絲來說,絕對不能錯過這一個難得機會。  分鏡稿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創作影片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不少導演會親自畫分鏡稿。通過對比一張張分鏡稿和成片,我們可以發現很多無聲的「小秘密」。
  • 國際版畫大師作品亮相天津
    【解說】  10月14日,80餘件國際版畫大師作品亮相「天津濱海?2016國際版畫大師藝術展」,這些作品大部分曾多次入選國際重要展覽並獲得各種獎項,集中展示了當今國際版畫藝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 倫勃朗、丟勒、雷諾瓦銅版畫真跡首次成都展出 不看後悔100年
    版畫不同於其它畫作,它是一種需要通過獨特的轉換方式得到的藝術作品,無數的藝術創作者痴迷於版畫的轉化過程,這也讓刻印的痕跡在藝術家們的心中變得珍貴起來。畫展展出百餘張歐洲老版畫及部分繪本,分為三個類型:大師名家名作、翻刻的名作老版畫、優秀版畫家原創作品,是外界進一步了解成都文化的重要平臺。畫展將一直持續到2月3日,市民可免費參觀,與大師作品近距離接觸。
  • 有600年歷史的銅版畫技藝,連美鈔都能靠它複製得天衣無縫
    不過這個「技藝」,可能少有人留意到它與普通畫作的區別。劇中李問的畫作都是如丟勒這幅作品一般的黑白線條構成,這種技法,正是從15世紀歐洲流傳至今的銅版畫(Etching,又稱蝕刻版畫)。
  • 銅版畫的特別之處
    銅版畫藝術創作就像生活中的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出不同狀態下的真實生活。所以銅版畫既具有文化內涵又具有人文精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銅版畫的特點,一起來看看吧!在銅版畫創作方面,德國畫家丟勒以精湛的銅版畫技巧和超凡脫俗的藝術才華使銅版畫從複製領域分離,隨後又經過倫勃朗、戈雅、惠斯勒、畢卡索等繪畫大師的承傳和參與,確立了銅版畫藝術在繪畫範疇的地位。
  • 銅版畫的漸漸式微
    ,直到1926年才完成了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版畫創作工作,大量的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版畫創作直至上世紀50年代仍在進行,時至今日仍在不斷的修改和創作中。據介紹:蒙娜麗莎銅版畫即是去掉了原作色彩和色塊的、只有黑白灰和線條關係的銅版畫作品,羅浮宮為了製作這個銅版畫作品,二百年來曾多次邀請大師操刀,於1926年完美收官。羅浮宮銅版雕刻收藏館所藏1.3萬幅銅版畫多來自法國歷代君王貴族的收藏,是羅浮宮的四大館藏項目之一。
  • 無錫博物院展來自雲端的雲南版畫
    當最後一個顏色雕印結束後,作品完成,在木板上留下最後一道顏色的版形,其他版形自然損刻,這種創作方式就叫作「絕版木刻」。正是這種絕版木刻才為雲南版畫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陳永樂《甜甜的木瓜》「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從無錫博物院獲悉,此次展覽展示了中國民族博物館所藏的民族版畫110餘件,涵蓋了黑白木刻、套色木刻、絕版畫、銅版畫四個技術門類。值得關注的是,雲南版畫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為除了有獨特的雲南風土人情之外,雲南版畫中有著特殊的表現技法——絕版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