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稱,當地時間12月1日早8點左右,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發生坍塌。當時,望遠鏡的接收平臺突然坍塌並砸毀了下方望遠鏡的球形反射面。
該機構表示,坍塌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現在工作的重點是評估損失並尋找恢復天文臺其它部分運作的辦法。
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建於上世紀60年代。在中國「天眼FAST」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天文臺射電望遠鏡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直在使用它來研究遙遠的行星,發現潛在的危險小行星,並尋找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
作為功勳卓著的巨型科學設備,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為何以這樣慘烈的方式終結了使命?美國的修復工作出了什麼問題?人類通過阿雷西博發現了哪些宇宙奧秘?
功勳卓著的阿雷西博
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成於1963年,口徑305米,1974年進行了升級改造,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與光學望遠鏡不同,射電望遠鏡不是用來觀測可見光波段,而是用來觀測波長更長的無線電波,用於接收太空中各種各樣的信號,尤其是一些更微弱的信號。
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垮塌是天文學界無法估量的損失,這臺望遠鏡的某些功能是其他望遠鏡無法替代的。
我國的射電望遠鏡「天眼FAST」在接收能力、雷射面積以及信號的接收和處理的技術上已經超越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但是,阿雷西博望遠鏡可以充當雷達,且功率強悍:可以把無線電波發射到外太空的其他星球表面,然後再反射回來。這個功能是「天眼FAST」所不具備的。
早在1974年,為了慶祝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升級改造完成,天文學家用這臺望遠鏡向距離25000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無線電報,被稱為「阿雷西博信號」,向其他星球展示地球文明。
在運行這幾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在太空探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曾幫助天文學家發現了脈衝星。其次,天文學家利用阿雷西博望遠鏡的雷達功能觀測水星表面狀況,利用雷達波明確測出了水星的自然周期。
此外,阿雷西博望遠鏡對於近地小行星的探測精度以及對其表面細節的探測能力是目前地球上除了它之外其他望遠鏡無法企及的。
一位「聆聽者」不幸消逝
為人類立下汗馬功勞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為何坍塌?果殼網主筆、天文科普作者虞駿表示,年久失修加上天災人禍是其隕落的主要原因。
首先,資金短缺,年久失修。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距今已經建成快60年了,結構本身有些老化。長期以來,美國科學基金會提供給阿雷西博望遠鏡的維護費不足以支持其定期檢修和翻修。
其次,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常年受到颶風的侵襲。颶風帶來強降雨加速了懸掛900噸重的饋源平面的鋼纜老化。今年8月份,其中一根輔助鋼纜就斷裂了,並在接收盤上砸開一道約30米長的口子。
雪上加霜的是:一條主鋼纜在11月時也發生斷裂,砸壞了更大面積的接收盤。美國科學基金會決定終止修復,宣布其退役並拆除。
隨後,在12月1日,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生了坍塌,曾經的巨星就這樣隕落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坍塌的確是天文史上的一個遺憾,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期待接替者的出現!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云聽app,搜索《新聞超連結》)
監製:梁悅
總臺央廣記者:鶴佳
編輯:楊揚、畢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