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成功的品牌,或者說品牌形象最鮮明的品牌,如果選前十,我肯定會把美國的哈雷.戴維森放進來。似乎一說到摩託車,很多人就會說到哈雷,甚至哈雷摩託之於很多人,不管是會不會騎摩託,哪怕絲毫不懂摩託的小白,都是一種夢想之車,一種成功圖騰般的存在。
為什麼哈雷在國內並沒有做太多的廣告,卻是如此的深入人心?而且,同樣來自美國的印第安摩託要說造型拉風並不輸哈雷,據說質量還要更好,可往往你騎一臺印第安出去,總會尷尬地被人問:這臺哈雷多少錢?
這要仔細探究起來,裡面真還有不少道道。但我想,肯定是哈雷產品本身有著異常鮮明的特色,而且作為百年品牌,一定有很多家族的經典DNA的傳承。正好我們找到一臺2003年的哈雷硬漢883,便迫不及待地把玩研究一番。
883之於哈雷,很有些像思域之於本田,高爾夫之於大眾的意思。作為哈雷家族裡重量較輕,價格最便宜的入門級車款(裸車價低於10萬),它十分暢銷,廣受全球用戶歡迎,其中還包括很多女性騎手。而且和汽車不一樣的是,雖然它的塊頭不像哈雷家族裡的肥仔、街霸那些高端車型那樣龐大,造型也沒有那麼誇張,可很多方面依然代表著哈雷在設計、機械特性等方面的鮮明特色。
閒話少敘,一起來看看:
最後說騎行體驗:
坐高很低,騎行姿勢比較放鬆,不過車身整個給人感覺還是有點笨重,不靈活。另外,換擋也不是很方便,離合行程不是很清晰,離合踏板隔得太近,我42碼的腳,穿上大皮鞋,感覺很容易卡腳……倒是震動感,比起它粗獷的外觀和誇張的排氣聲,比我預期的要好。
個人感覺,這車還是更適合美國西部和中國大西北那種大直道,城市裡代步買菜啥的真有點彆扭,那也的確不是哈雷的舞臺。我知道,現款883已經儘量做到好騎了,也追求一定的運動感,但對哈雷來說,駕駛感受真不是重點。
另外,騎這樣的摩託還得置辦一身行頭,什麼復古半盔啊護目風鏡啊,鉚釘皮夾克高幫皮靴啊,造型和氣質得般配。當然,還可以改裝高把,加掛邊包,一定得是皮具的。也許,這就是屬於哈雷的文化吧。一說到哈雷,我就會首先想起電影《逍遙騎士》那樣的畫面。也許很多現代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牛仔,很多人喜歡哈雷,想必也是因為它的腔調,能滿足內心潛藏的那份灑脫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