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時候,是如何計時的?都有哪些計時工具?

2020-10-03 奧小捷讀歷史

引言:

中國古代最主要的計時工具是漏刻,關於漏刻的發明年代,有此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古人認為漏刻的發明時間可追溯到傳說的黃帝時代,是古人觀察容器漏水現象而受到啟發的產物。宋代更鼓制度是宋代社會一項重要的時間管理制度,包括計時、報時、更巡等多方面的制度,與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相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宋代更鼓制度中的幾個計時工具。

一、水漏

水漏又可稱為水鍾、漏刻、漏壺等。宋代水漏主要是被司天機構用於天文觀測計時,這些漏刻製作精良,計量精密,代表著當時的最高計時精確度。此外,各種民用漏刻也被普遍運用於生產、生活中,這些漏刻具有製作簡易、精確度不高但使用方便的特點。故不能把民用漏刻的計時精確度作為當時天文計時的精確度。宋代的一些代表性水漏主要分為官用和民用兩類。

  • 01官用水漏

第一種叫秤漏,它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漏刻,它是通過用秤測量流入受水壺中水的重量的變化來計算時間的。一般認為秤漏是由北魏道士李蘭發明的:「李蘭始變古法,權器程水,以準時刻。唐之諸道,率循此制。」此「權器」即指秤,李蘭秤漏通過用秤秤水知道時刻。秤漏使用渴烏作為流管,這是其穩定出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種叫燕肅蓮花漏,天聖八年(1030)八月,燕肅始上蓮花漏法,九月宋仁宗「詔司天監王立等與挈壺正考訂其法於鐘鼓樓下」,王立以為不可行。景祜元年(1034)九月,司天監再行評定,「以為難久行」,次年二月,改進後的蓮花漏「於鐘鼓樓測量漏水,凡定奪三年,而卒用」。瞄前後八年,燕肅蓮花漏在多次測驗試行後最最終取代秤漏在司天監的使用,這反映出宋代對計時精確度要求之高,對計時工具選擇的慎重。

第三種叫沈括浮漏,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對漏刻進行過長期的研究。他自言:「予佔天候影,以至驗於儀象,考數下漏,凡十餘年,方粗見真數。成書四卷,謂之《熙寧晷漏》,皆非襲蹈前人之跡。」熙寧六年(1073)六月,「詔依新式製造。置於司天監測驗,以校疏密。七年六月,司天監呈新制渾儀、浮漏於迎陽門。」㈣沈括浮漏曾長期為司天監用來測量時間,是京師更鼓制度施行的重要物質技術保障。

  • 02民用水漏

第一種叫蓮花漏。蓮花漏是晉代僧人惠遠發明的一種簡易民用漏刻,實際上就是底部有一個小孔的容器。使用時把它放入水中,水由其底部的小孔湧進容器內,到一定時刻容器沉入水中,再把它取出倒掉水後重複使用。在製作的時候,只要容器的大小、重量、底孔的直徑選取適當,使之正好一個時辰下沉一次,計其下沉的次數,即可知道時間。

第二種叫田漏。它是在中國古代農村中使用的一種民用計時器。田漏在宋代使用較為普遍,人們把它看作農具的一種。宋人很多詠農具詩中都有田漏的身影,如:梅堯臣《田漏》言:「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二、火鍾

宋代根據燃燒長度進行計時的香,稱為香漏。其中有些香漏被製成篆體字的形狀,故又稱為香篆。在理想情況下,香的原料比較純淨,製作比較均勻,燃燒環境不變,一支長度一定的香從點燃到燒盡所需時間大體相同,而且在一定時間內燒去的長度大體相同。由於香的成本較低,又有美化空氣的作用,所以香漏計時在當時較為普遍。

此外,燭漏和香漏的原理類似,都是一定的燃燒長度對應相應的時長。南朝庾肩吾《奉和春夜應令》有載:「燒香知夜漏,刻燭驗更籌。」按常理推斷,宋代應該也有燭漏的使用。此外宋代還有「燔漏」的記載,如南宋華文閣學士張孝伯稱讚徐兢書法時曾言:「徐兢用筆精熟,周旋曲折,雖夜屏熄漏,無毫釐差,真行道的超逸。」

此處的香漏、燭漏、燈漏統稱為火鍾,其計時原理類似,皆是根據香、燭、油燃燒相同的長度對應相應的時長。雖沒見到宋代典籍中關於更夫用火鍾計時的記載,筆者推測,荒遠的農村沒有漏刻計時的情況下,更有可能使用火鍾計時。

三、晷表

晷表分為日晷和圭表。薛季把圭表作為宋代四大計時儀器之一:「今之晷漏者其法有四:一日銅壺、日香篆、日圭表、日輥彈。」圭表配合指南針可以測知正午時刻,更多的是校準刻漏所用,時間測量的功能並不是很強。所謂「立表下漏,以考昏晝」,則是對圭表和漏刻配合使用測量時刻的描述。日中時,圭表的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時為正午,即當地真太陽時十二時正。

由於圭表中的圭和表是固定結構,但太陽的周日運動是連續的,表影的變化也是連續的,而反映表影單一方向的圭表並不能滿足這一連續變化的要求,於是逐漸產生了日晷這種新的天文計時儀器。

四、輥彈

中國古代文獻中對輥彈漏刻的記載很少。僅在宋代唯薛季宣《序輥彈漏刻》對輥彈漏刻有過詳細記載。輥彈是唐代僧人文誥發明的,多運用於軍中。輥彈漏刻的大致形態是一架屏風,背後用四節中空的竹管交接成「之」字形,竹管的頂端和出口下面各為一朵銅蓮花,共有十個銅圓彈,每個約半兩重,把銅彈逐個投入蓮花中,順竹管滾下。屏風上有二十塊牌,十彈投完,就翻轉一塊牌,二十塊翻完,就在紙上記一數字,再把二十塊翻過來,重複使用。一日一夜,牌要翻正六十次,即要翻一千二百塊牌,投一萬二千次銅彈。如一日一百刻,則一刻要翻牌十二次,投彈一百二十次。按此比率,即可計算晝夜時刻。

碑漏為木製,因形如碑而得名。碑漏內設曲筒,也是計算在曲筒內滾動銅丸的數量進行計時,故認為碑漏即輥彈漏刻。輥彈不像水漏受溫度變化的影響,不像火鍾受空氣溼度變化的影響,不像圭表在陰雨黑夜不能使用,而且,輥彈漏刻本身可處於運動狀態,很適宜於在旅行和行軍作戰中使用。其缺點在於需要專人管理,記錄滾球數量以計算時間,在民間是不大可能普及的。而且,輥彈漏刻計時精度很大程度上受操作者素質的影響,不大可能廣泛運用於天文觀測計時。

總結:

除了上面介紹的諸多漏刻外,宋代機械計時器作為天文儀象的組成部分,雖非獨立的計時工具,卻異常發達。張思訓的太平興國儀象和蘇頌的水運儀象臺是宋代機械計時器的傑出代表,兩者都曾在京師更鼓制度-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宋代的計時工具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也為宋代更鼓制度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物質保障。

相關焦點

  • 更鼓制度是宋代主要計時制度,它有哪些計時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引言: 中國古代最主要的計時工具是漏刻,關於漏刻的發明年代,有此記載:「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古人認為漏刻的發明時間可追溯到傳說的黃帝時代,是古人觀察容器漏水現象而受到啟發的產物。
  • 更鼓制度是宋代主要計時制度,它有哪些計時工具,是如何使用的?
    宋代更鼓制度是宋代社會一項重要的時間管理制度,包括計時、報時、更巡等多方面的制度,與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相聯繫。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宋代更鼓制度中的幾個計時工具。田漏在宋代使用較為普遍,人們把它看作農具的一種。宋人很多詠農具詩中都有田漏的身影,如:梅堯臣《田漏》言:「瓦罌貯溪流,滴作耘田漏,不為陰晴惑,用識早暮候。辛勤無侵星,簡易在白晝,同功以為準,一決不可又。」
  • 在古代,農村的計時方法有哪些?
    在許多古典小說中,在形容時間長短上都曾用到「一炷香的工夫」,由此可知,用燃香來計量時間的長短是古人最常用的計時方法之一了。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是不是還經常看到有「一袋煙的工夫」、「一杯茶的工夫」等等,這些時間的描述不是很統一,不是很準確,時間誤差比較大。一袋煙的工夫大約就是5-10分鐘,而一杯茶的工夫大概就是15-20分鐘之間,這些計時方法跨度大,難以準確描述時間長短,抽菸和喝茶速度因人而異,所以這兩種計時方法也不是很通用。
  • 讓孩子了解鐘錶等計時工具發展史的科普書
    從如何確定地球的形成時間、古代計時工具的發展到現代鐘錶的研發,乃至人類對於宇宙時間的探索,《時間的奧秘》裡的內容跨度著實很大。一開始,人們觀察自然界的種種現象來判斷時間,用地上的影子來判斷是幾點,根據植物的長勢和候鳥遷徙的規律判斷季節。記得我小時候,胡同口的老人們就是這樣,看看日頭就能猜出大概幾點,讓我欽佩不已。
  • 購買計時碼錶類手錶需要注意哪些?
    計時碼錶通常被認為是「工具手錶」,而當涉及到工具時,精準肯定是首位。然而我們在選擇計時碼錶時,常常會很困擾如何選擇一款適合我們的。今天西亨鐘錶就跟大家聊聊在選擇我們在選擇計時碼錶時需要考慮10個因素,以確保它符合您的需求和需求。
  • 操作簡單有特色的計時小工具-Tinker for iOS
    Tinker是一款類似番茄工作法的計時小工具。與其他同類應用相比,「Cover to Pause」功能有點意思,值得試試。Tinker的操作很簡單,Pinch out來創建一個任務。計時類應用都有暫停功能。Tinker則增加了一個「Cover to Pause」小特性。開啟後可以實現翻蓋手機暫停計時功能,這也是Tinker最有特色的地方。
  • 古代沒有表是怎樣準確計時的?
    時間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們現在擁有了時鐘、手錶、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了解每一時刻的時間。但是在古代,古人並沒有這些計時工具,那麼古人是如何觀察、了解時間的呢?他們擁有過哪些計時工具呢?
  • 如何正確使用手錶計時功能?
    前陣子老同學聚會,有一位我記得家境不錯,高中時候就已經戴著上千元的表了。這麼多年下來貌似也沒把家敗光,留洋歸來,神氣十足。觥籌交錯間,我無意掃到他手腕上的歐米茄超霸,可又覺得哪裡不對勁。又看了一眼後,才發現它的中央大秒針一直在轉動。
  • 最早的「太陽能」鐘錶(古代的計時工具)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類逐漸利用日影的移動、燃料的燃燒、物質的流動等原理製成了早期的計時工具。古代計時工具有圭表、各種日晷、以滴水多寡來計時的各種水鍾,還有沙鍾、火鍾、蠟燭鍾、輥彈漏刻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等。圭表是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它利用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時間。
  •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時間細節:計時官、計時法以及計時工具
    中國古代計時工具《長安十二時辰》的片頭都有日晷,既用來表示劇集集數,也是「鐘錶型」進度條。主創人員還根據時辰的不同,變換著晷的位置和日晷上陽光的色調,可以說是細節之處見真知。事實上,日晷作為計時工具,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埃及就已經出現並使用了。我國關於日晷的最早記載是在《隨書·天文志》中,公元574年一個名叫袁充的人,製作了「短影平儀」,據推測短影平儀就是一種地平日晷。
  • 古代的計時工具一點不比現在少,看了這些你就懂了
    現在,我們想知道準確的時間或是要計時的時候,通過手機或鐘錶等電子產品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可是,在古時候,人們是通過什麼方式工具來知道時間和計算時間的呢。其實,古時候可以用來測量的工具可一點也不比咱們現在少,有的在如今還有大用處。
  • 計時工具從日晷到電波表的飛躍(圖)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 年終盤點:2018年,最好的計時碼錶有哪些?
    轉眼又到了年末,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各大品牌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讓整個2018的鐘表界顯得精彩紛呈。到現在為止,今年的新款都差不多已經完成亮相,我們也是時候來個年終總結盤點,看看這一年以來,有哪些腕錶的表現最為搶眼。
  • 人生怎能沒有一隻計時錶 2016年計時腕錶有哪些?
    但是不管你處於哪個階段,計時錶都是不可錯過的一種,無論是從複雜性也好、賞玩性也好還是工藝水準也好,計時錶都是很有意思的品類。今天,我想聊聊2016年那些值得選擇的計時腕錶。歐米茄超霸系列月球表計時計時按鍵用圓形鈕,是非常有歷史味道的設計。當然它的夜光也很好,指針和時標刻度圓點上都有,夜間讀時很方便。最重要的是,它內置1861型計時機芯,這是歐米茄著名的861型機芯的現代版本,也是目前歐米茄月球計時錶最受歡迎的現代計時錶機芯型號,它有著登月的歷史傳承,也是一代名芯。最後,價格只需要43600元人民幣,這個價格買任何一個品牌的自製計時腕錶都很吃力,更何況還要買一款出色的、有故事的計時錶。
  • 為什麼計時碼錶如此吸引人?如何選擇計時腕錶?
    【導讀】計時碼錶如此受歡迎離不開現在的流行風格,隨著當今時尚運動和休閒風的流行表友的審美都是帶大不帶小,戴複雜不戴簡潔,越複雜的腕錶越能體現出機械感,大尺寸的腕錶可以彰顯男士的霸氣感,雖然佩戴有計時功能的腕錶不一定是為了計時,這些功能可能一輩子用不了幾次,但是真的漂亮啊,三盤計時,
  • 《今日科學》|紫金山天文臺裡的國寶系列之天文計時工具
    嘉賓:樊莉平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工程師「春雨驚春清谷天……」,相信很多人在上小學的時候就背過這個二十四節氣表,那你是否知道,在沒有現代天文學知識,沒有精密儀器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是如何精準確定二十四節氣時間的呢?
  • 在手錶、鬧鐘沒有出現之前,我國古代是如何計時和報時的
    在鐘錶沒有出現之前,我國古代的老百姓如何判斷時間?早上起床除了雞鳴還有沒有別的「鬧鐘」呢?今天小編就跟你聊聊古代的計時工具。第一類是映射類計時工具映射類的主要是通過太陽周期運轉規律來判斷時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日晷儀,另一種是圭表日晷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
  • 宋朝篇 - 古人都用什麼計時的
    其中,蓮花漏是一種在宋代廣泛使用的漏壺型計時器。早在春秋時期,漏壺計時就已發展至很高水準。漏壺計時在歷朝歷代不僅有官方專職機構負責管理,在民間應用也相當普及。這是因為它的箭壺上有一塊銅製荷葉,葉的中支有一片蓮花。而上端飾有蓮蓬的刻箭從蓮花心中穿出,因此得名「蓮花漏」。蓮花漏有兩個供水壺叫做上匱和下匱。向箭壺供水的下匱旁邊有一個溢水口,依次連接著銅製的節水小筒、竹注筒和減水盎。其上匱流到下匱的水流量略大於下匱流入箭壺的水流量,使到下匱的水位不斷增加。當水位升到溢水口時,多餘的水就會從溢水口順著節水小筒以及竹注筒流到減水盎內。
  • 中國古人是如何計時的?銅壺滴漏與一刻鐘有怎樣的關係?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通常用鐘錶或手機來獲得具體的時間,而不再刻意的去計算時間,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你知道在我國古代,沒有現代的科技,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計時的嗎?銅壺滴漏與一刻鐘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們都知道,十五分鐘稱為一刻鐘。
  • 計時碼錶怎麼用?計時碼錶使用方法介紹!
    對於很多朋友來說,一般都是入手基本的三針或小三針表款。由於價格的高昂,對於更為複雜的計時碼錶款式很少有親自體驗。因此等入手一款計時碼錶時,不少人會問計時碼錶怎麼用?今天斑點狗小編就和大家來簡單介紹一下普通計時碼錶和雙追針計時碼錶怎麼用。感興趣的朋友馬上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