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特大林火事故責任查清 十七名幹部受到黨紀政紀國法懲處

2020-12-21 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據新華社報導 根據對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的調查材料和幹部管理權限,最近中共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林業部經過認真研究,對大興安嶺林區特大森林火災事故的有關責任者進行了嚴肅處理。

           今年6月由林業部、黑龍江省和大興安嶺地區抽調31名幹部,組成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事故調查組,在大興安嶺地區林業管理局和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塔河四個林業局進行了全面調查,查明了火災的起因,查清了有關人員應負的責任,提出了處理意見,並總結了經驗教訓。

           在大興安嶺地區,這次特大森林火災事故涉及的有關責任者共23人,包括地級幹部3人,縣級幹部8人,科級幹部4人,一般幹部2人,工人2人,外地流入人員4人。其中,直接造成火災的6名外地流入人員和工人,已被依法逮捕。對事故負有重大責任的17名幹部中,犯有玩忽職守罪的漠河縣委副書記、縣長高保興等人,有的已被依法逮捕,有的已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根據黑龍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林業部的決定,對其他幹部,包括大興安嶺地委書記李春賀、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林管局局長邱興亞,大興安嶺行署副專員、林管局副局長張鳳鳴,漠河縣委書記、西林吉林業局黨委書記王招英(女),漠河縣副縣長李振傑、王玉東,漠河縣委副書記李永慶、鄭寶滿等,分別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撤銷行政職務、開除黨籍、開除公職留用察看、黨內嚴重警告或政行記大過等處分。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東部火場塔河林業局盤吉林業公司的起火原因,正在深入調查,待查清後再對有關責任者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河南一天連發兩起重大事故 13名責任人受到處理
    新華社鄭州9月9日電(記者古文洪)河南省8日接連發生兩起重特大事故,目前已造成56人死亡,36人被困,14人受傷。9日晚召開的河南省委省政府安全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了對這兩起事故涉及的13名相關責任人的初步處理意見。    8日零時55分,平頂山市新華區新華四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當班入井93人,14人生還。
  • 特大交通事故定義是怎樣的
    熱門推薦:交通事故責任劃分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重大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 特大交通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當中最嚴重的一種,往往會對人員、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害。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講,應該不是很清楚特大交通事故是什麼意思吧。接下來,就讓律圖小編來告訴大家特大交通事故定義是怎樣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不論什麼人不論職務多高 觸犯法紀就要受到懲處
    不論什麼人不論職務多高 觸犯法紀就要受到懲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3日 10:12 來源:新華網 2006年,我們查處了一批省部級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有7名省部級幹部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尤其是中央嚴肅查處陳良宇同志嚴重違紀問題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充分表明,我們所說的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    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行紀律。
  • 大興安嶺特大火災親歷者災後入林 一守就是三十年
    30年前大興安嶺北麓的特大森林火災令211人葬身火海,266人被燒傷。新華資料  1987年5月6日,大興安嶺北麓林區的特大森林火災持續燃燒了28個晝夜,5萬餘人痛失家園,211人葬身火海,266人被燒傷。
  • 用生命守護那片綠色——追記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幹部於海俊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9日電題:用生命守護那片綠色——追記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幹部於海俊  新華社記者於長洪、張麗娜、鄒儉樸  他紮根邊疆、恪盡職守,1987年從內蒙古林學院畢業,在深山老林一幹就是32年,參與完成上百項生態科研項目。
  • 建國以來最大的火災:大興安嶺特大火災,死亡211人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震驚國內外。由5.88多萬軍、警、民經過28個晝夜的奮力撲救,於6月2日徹底撲滅。
  • 山西和順煤礦事故:將查清瞞報情節 2名官員被調查
    [摘要]調查組負責人:這是一起事故性質惡劣、影響極壞的瞞報事故,要查清事故瞞報情節,依法依規嚴肅追責。網站消息稱,經批准,晉中市紀委監委於8月16日對和順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藥江波在「晉能和順呂鑫煤業滑坡事故」中涉嫌違紀違法的有關問題進行初步核實。8月18日,晉中市紀委監委決定對藥江波立案審查,並採取留置措施。晉中市監委於8月16日對和順縣煤炭工業局原局長張瑞清在「晉能和順呂鑫煤業滑坡事故」中涉嫌違紀違法的有關問題進行初步核實。
  • 吳存榮在松藻煤礦事故調查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依法依規查清事故...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周尤)10月2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存榮赴綦江區實地調研檢查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並主持召開松藻煤礦事故後續工作專題會議、松藻煤礦事故調查領導小組會議。吳存榮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地查清事故原因,原原本本還原事故過程,認定事故性質和事故責任,舉一反三強化安全生產。要毫不放鬆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做細做實遇難者善後、家屬情緒安撫、礦工思想引導等事故後續處理工作,幫助家屬、職工、企業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確保社會秩序穩定。
  • 中石油懲處近期重大事故責任人 處分4局級幹部
    今年以來的三次安全事故不斷地把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集團(下稱:中石油)推入窘境。記者昨天從該集團了解到,集團公司黨組近日召開會議,聽取了集團公司事故調查組關於今年年初以來3起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報告,並對相關責任人作出了處分決定。
  • 四川平武縣全力搜救平武特大交通事故失蹤者
    新華網成都10月10日電(記者張偉)10日9時10分左右,一輛大客車在四川省平武縣境內遭遇特大交通事故,20人死亡,21人得以生還,目前當地仍在全力搜救4名失蹤者。  10日9時10分左右,重慶運輸集團公司第一分公司所屬的大客車,在為中國旅行社重慶分社執行重慶至九寨溝旅遊任務途中,在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一急轉彎處墜入涪江中。
  • 王家嶺煤礦「3·28」特大透水事故案宣判
    王家嶺煤礦「3·28」特大透水事故案宣判 9名被告人犯重大責任事故罪獲刑
  • 火消人未散——大興安嶺一線火場見聞
    新華社哈爾濱6月8日電 題:火消人未散——大興安嶺一線火場見聞  新華社記者王凱、李建平  淅淅瀝瀝的小雨6日下午飄落在發生火災的中國最北原始森林中,為防止大興安嶺林火死灰復燃,上千名撲火人員仍在堅守。
  • 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是哪四個?
    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語,叫「四不放過」,主要講的是在調查處理工傷事故時,對於查明事故原因、教育責任者和群眾、執行防範措施、處理責任人員等四個方面的四不放過,它要求對安全生產工傷事故必須進行嚴重認真的調查處理,接受教訓,防止同類事故重複發生
  • 礦主藏屍幹部保密調查組為事故人數折騰一夜
    河南「12·7」礦難最終確認26人遇難記者從河南「12·7」礦難事故搶險指揮部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義煤集團整合礦井巨源煤礦瓦斯爆炸事故搜救工作已結束,26名遇難礦工遺體全部升井。據介紹,這次事故由原礦主違規採煤所致。事故發生後,原礦主還在井下藏匿了4名遇難礦工遺體,並和其原任命的礦長逃逸,但已於8日下午落網。
  • 杭州地鐵事故21責任人被追究責任
    杭州地鐵湘湖站坍塌事故被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共21人被追究責任,其中10名責任人被追究法律責任,11名責任人受到政紀處分。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時15分,正在施工的杭州地鐵湘湖站北2基坑現場發生大面積坍塌事故,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961萬元。
  • 隱患等同事故 違規頂格懲處
    「我們一個局就幾十名工作人員,在不考慮其他業務的情況下,轄區在建工地有近200個,10個網格小組就算每天不停地只幹這件事情,也得半個月才能巡查完一遍。」某縣區安全監督管理站相關負責人直言壓力不小。梳理全市7縣區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情況,惠城、仲愷、惠陽的建築工地均接近200個,博羅和惠東超過200個,大亞灣則有309個。龍門相對較少,但也有100個左右。
  • 解析26名受問責高官樣本 回看中國省部高官問責之路
    在被問責主體選擇上,存在於暫行規定第15條的「負主要領導責任的」群體,究竟是指誰,尚需要明晰。同樣是事故,如膠濟鐵路特大交通事故,受問責官員包括鐵道部部長、副部長,而更多近年來發生的礦難,受問責官員,則多為副省長,鮮有指向省長。
  • 美19消防員葬身林火(組圖)
    地方治安官辦公室發言人史蒂夫·斯庫卡6月30日說,19名前往林火現場控制火情的消防隊員不幸喪生。  亞利桑那州森林管理部門官員阿特·莫裡森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這些消防員來自「格拉尼特山高手」團隊。  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傑夫·布萊克在微博客網站發帖說:「我為(消防員喪生的)消息而心痛,為所有受到影響的人祈禱。」
  • 大興安嶺「56」大火——不能忘卻的記憶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發生特大火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森林火災,又稱為「無聲的戰鬥」。該大火不但使得中國境內的1800萬英畝(相當於蘇格蘭大小)的面積受到不同程度的火災損害,還波及了前蘇聯境內的1200萬英畝森林。
  • 澳大利亞救災機制面臨林火蔓延考驗
    當地民眾被迫減少戶外活動,口罩銷售一空,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目前,澳大利亞局部地區的火情有所緩和,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專家提醒,火情有可能再次加劇。「當局無視全球氣候變暖,對防範林火等自然災害缺乏長期戰略」澳官方宣布,自2019年7月澳進入林火季以來,高溫天氣和乾旱是澳各地持續數月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