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孔嬤嬤的這番話,給所有在婚姻中掙扎的女人指了條明路

2020-12-15 思敏的情感家園

讀《知否》原著,在我看來,活的最通透、最肆意的人非孔嬤嬤莫屬了。

書中對孔嬤嬤的描述不是很多,但從孔嬤嬤來盛家之後的所言、所思、所為,皆能看出她是怎樣的一個人,特別是她和盛老太太之間的一番詳談,對人生、對婚姻、對生活的見解,讓人豁然開朗。

01

盛老太太請了孔嬤嬤來到盛府之後,當晚,孔嬤嬤和盛老太太進行了一番詳談。因為二人曾是老相識,對彼此都很了解,雖然很多年沒見了,但是對彼此的事都有所耳聞,兩個人再一次見面,皆已過花甲之年,談起曾經也是感慨良多。

盛老太太聽到孔嬤嬤出宮以及今後的打算,心疼之餘,也為孔嬤嬤抱不平,在她看來,孔嬤嬤這一生應該有更好的選擇,豈料被繼母算計,將如花歲月耗費在宮中,她以為孔嬤嬤會有怨恨。

可是,孔嬤嬤自己卻十分豁達,說出來的一番話讓人佩服。

她說:什麼不容易?我這輩子可比旁人精彩,不說吃過得用過的,就是皇帝我都見了三個,皇后見過五個,后妃貴人更是如過江之鯽,也算是開眼了!還能衣食無憂的活到花甲,沒什麼好抱怨的。倒是我那妹妹,嫁人、偷人、下毒、被休,一輩子弄得聲名狼藉,我那後娘為她傾家蕩產,最後潦倒而死,我可比她們強多了。

孔嬤嬤能這樣想,是因為她有一個好心態,是面對困境不屈服,無論處於何種條件下,都告訴自己要向前看,往事莫追,活在當下,一味埋怨過去,除了給自己徒增煩勞,又有別的什麼用呢?

越是遭遇困境,越是要讓自己過的好好的,而不是自甘墮落,這樣豈不是如了別人的計了。

每個人都期望能夠一帆風順,但是生活就是跌宕起伏,遇到困境,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迎難而上,直面困難,如果努力了,還是達不到想要的結果,那也不會後悔。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

02

孔嬤嬤一生豁達,所以即使身處爾虞我詐的深宮,她也能全身而退。孔嬤嬤沒有好的出身,也沒有為她出頭的父母,一切全憑自己的努力。

而盛老太太不一樣,與孔嬤嬤的起點相比,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盛老太太出生起點很高,是勇毅侯府的嫡出千金大小姐,父母疼愛,家族給力,讓她養成了不羈的性子。

她看不上京中那些靠家族庇佑,整日花天酒地的富家子弟,反而看上了剛考上探花的盛家二老爺,但是遇人不淑,愛上了一個讓自己傷心的男人。

她喜歡的人寵妾滅妻,生性不羈的盛老太太年輕時難以忍受,於是她可勁地鬧騰,不僅自己吃盡了苦頭,還害得自己的孩子被害,最終人去樓空,她也就從此轉了性子。

如今的盛老太太收起年輕時的鋒芒,每日吃齋念佛,不問世事,日子過得十分清冷,有一種自生自滅的意圖。

盛老太太的一生是被愛情摧殘了,她的經歷跟很多婚姻失敗的女人一樣,將愛情當做生活的全部,一旦失去,心灰意冷,在失去愛人的日子裡,得過且過,十分消沉,對生活幾乎沒有了任何期待,完全找不到年輕時的模樣。

為了一個男人就此毀了自己的一生,到底值不值得?人生中還有很多值得去追尋的東西,不僅僅只有愛情。

父母養育一場不容易,可不能白白糟蹋了這一生。

03

與盛老太太的消極態度相比,靜安皇后的心態和做法就顯得樂觀多了。

當初靜安皇后可比你日子難多了,兒子死了兩個,女兒被抱走,皇家又不能合離走人,她又能如何?太宗爺寵她,她高興了,冷落她,她也高興。當年他怎麼對咱們幾個說的,『女人這一輩子順心意的事太少了,出生嫁人又全由不得自己,當需給自己找些樂子。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她雖不長命,可卻天天活的開心過癮。

女人的這一生應該怎樣活?不管如何,當為自己而活。

愛情是生活的調味劑,而不是必需品,所以,不用把男人當成自己生活中的重心,更不用將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圍繞男人轉。

不管一個男人愛不愛你,你都應該開心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夫妻相愛,那更好,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如果丈夫不愛,那就相敬如賓,不要為了愛情喪失了自己,影響了自己的心情,影響了追求生活的樂趣。

人生很短,不止愛情!

女人的一生原本就挺不容易的,父母出生沒辦法受自己控制,但是怎樣選擇更好的生活,怎樣讓自己過得更開心,卻是自己可以選擇的。要給自己找些快樂的事情做,讓自己活得開心點,這樣才算不辜負了自己。

快樂是一天,悲傷也是一天,既然有些事情沒辦法更改,那不如讓快樂代替悲傷,過好今後的每一天。

04

孔嬤嬤覺得幸福,是因為她豁達,雖然被設計進宮,但她沒有自生自滅,反而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活成了最好的自己。

靜安皇后覺得幸福,是因為她不將自己的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丈夫寵她也好,不寵也罷,她總有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盛老太太的生活之所以那麼清冷,大部分還是她自己沒想明白。她的婚姻的不幸,除卻當時的環境等原因,也是因為她的性子太過剛硬,太把男人當回事,最後鬧到得不償失的地步。

靜安皇后臨終前有一句話,書中借著孔嬤嬤的口說了出來:

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做女人的一輩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後頭如何就看老天爺的意思了。父母生養不易,咱們如何也不能白白糟蹋了這一世,該怎麼好過就怎麼過,有一天日子便要過好一天。既然你還有口氣在,就得好好過下去。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怎麼過都是一生,開心是過,抱怨也是過,那不如多為自己想一想,怎麼開心怎麼過。

願所有婚姻中的女人都能得到幸福,如果不能,願你能擁有孔嬤嬤那樣通透的心性,無論困境逆境,有愛無愛,都能夠好好愛自己。

——END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婚姻不幸的女人怎麼活?孔嬤嬤一席話值得女人深思
    01 在電視劇版《知否》中,孔嬤嬤的短暫出場頗為精彩,尤其是教訓墨蘭提點盛紘那場戲,可以說是不卑不亢,字字在理,是個十分明事理的老嬤嬤。
  • 知否孔嬤嬤是什麼樣的角色身份是什麼 孔嬤嬤上線林小娘好好日子到頭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硬角色孔嬤嬤。劇中林姨娘和她的女兒墨蘭靠著賣慘裝可憐一度在主君身邊十   原標題:知否孔嬤嬤是什麼樣的角色身份是什麼 孔嬤嬤上線林小娘好好日子到頭   小編認為一部劇有好人和壞人,肯定也有強硬和軟弱的人,今天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硬角色——孔嬤嬤。
  • 《知否》原著:孔嬤嬤三句話教訓林小娘,給所有男人都上了一課
    其實男人對女人是先憐而後愛,綠茶婊們深的這一點,男人們也就漸漸被她們給「洗腦」了。林有有的段位算不得高級,她跟《知否》中的林小娘比實在是差遠了。《知否》中的林小娘才是個真正厲害的綠茶婊。電視劇版的盛紘雖然是個睜眼瞎,可是原著中的盛紘並沒有那麼愚鈍。林小娘能夠在盛府叱吒風雲十多年,備受盛紘的專寵,過著錦衣玉食的跟大太太一般的生活,這都全在於她高超的伎倆。但是林小娘這樣的人也有剋星,在原著中,孔嬤嬤教訓林小娘點醒盛紘那一段十分精彩。
  • 《知否》原著靜安皇后:女人這一生,最應該為自己活
    電視劇《知否》翻拍於小說,在翻拍的過程中,為了方便審核,改了小說的一個基本設定,那就是明蘭是穿越女這個設定。在原著裡,盛明蘭本來是一個現代人。在她之前,還有兩個已知角色是穿越女,一個是朱曼娘的偶像琉璃夫人,另一個就是靜安皇后。 靜安皇后跟琉璃夫人一樣,是一個傳說。
  • 《知否》原著靜安皇后:女人這一生,要多為自己考慮點
    看到靜安皇后這四個字,很多沒看過《知否》原著卻看過電視劇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奇怪,她到底是何許人也?實際上,靜安皇后是存在於原著裡的一個傳奇人物,沒有正式登場過,卻對不少人產生了影響。電視劇《知否》翻拍於小說,在翻拍的過程中,為了方便審核,改了小說的一個基本設定,那就是明蘭是穿越女這個設定。
  • 三朵小花的幸福婚姻,為何離不開孔嬤嬤的板子教育?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簡直就是盛家兒女們的婚戀簡史,一件件事情環環相扣,向人們展示古代一個家族的後宅瑣事。不過盛家的三兒四女中,兒子們的婚姻都很幸福,而四個女兒中,只有三個蘭婚姻美滿,難道真的離不開孔嬤嬤的板子教育?
  • 《知否》原著:孔嬤嬤用了3句話,就讓盛紘看清了林噙霜|百家故事
    文|公子逸比起《知否》的電視劇,我更喜歡看《知否》的小說。我對某些文字的感知能力,極慢。很多書,我都是看過去很長時間了,某天在生活裡遇到了某個點,就會突然想起那本書的某個情節。這次重溫《知否》的小說後,我真的是太佩服孔嬤嬤了。她本可以不入宮的,那時候她都已經在外邊訂了親。可是,她的繼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女兒進宮,便拿她充了數。她進宮的幾十年,皇帝都換了好幾任,但是她始終安然無恙地在六局女官的位置上輪換著。
  • 《知否》:孔嬤嬤為什麼要打盛家幾個姑娘?背後大有深意
    文/湯小小01《知否》前八集的劇情裡,伯爵府吳大娘子帶著兒子到盛家做客,墨蘭想偷偷看一眼,結果明蘭和如蘭也去了。墨蘭使壞,把如蘭和明蘭推倒在眾人面前,導致兩個姑娘被父親打手心,還罰跪了好幾天。有文化的林小娘知道孔嬤嬤的價值,所以無論如何把墨蘭塞了進去。第一天上課,墨蘭就想拔尖,桌子放在了所有人的前面。孔嬤嬤讓她把桌子擺平,算是給了個下馬威。墨蘭能進來學習,也是孔嬤嬤答應的,可見盛家寵妾滅妻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孔嬤嬤也看不慣,想教教他們規矩。
  • 知否:明蘭祖母的閨蜜們,孔嬤嬤睿智,賀老太太高明,她最悲慘
    正午陽光出品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以大女主明蘭的視角來展開,劇中盛老太太是一位很睿智,豁達的長者,她教會了明蘭很多做人的道理和為人處世的經驗,是明蘭尊敬和愛戴的好祖母。隨著劇情的展開,盛老太太閨蜜團的成員陸續登場,她們各個都不簡單,讓觀眾看到了一群硬核奶奶們。
  • 聽孔嬤嬤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知否》渣爹的溫柔話就是個場面話
    聽孔嬤嬤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知否》渣爹的溫柔話就是個場面話由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開播以來,觀感可用耳目一新來形容。該劇講述官宦盛家庶女明蘭韜光養晦、忍辱負重為母報仇!自立自強過程中結識馮紹峰飾演的寧遠侯府二公子顧廷燁,兩人相知相許相互扶持的奮鬥愛情故事。趙麗穎和馮紹峰戲裡戲外紛紛撒糖。看多了家長裡短國讎家恨,偶爾換換口味讓人覺得很有味道呢!而今,再看知否真的是受益匪淺!《知否》一劇播出到現在,行走的表情包劉琳飾演的大娘子王若弗和高露飾演的白蓮花柔弱小娘子林噙霜的表現卻是十分搶眼,正妻妾室、嫡女庶女、嫡子庶子之爭不斷。
  • 《知否》原著:女人的一生該怎麼活?孔嬤嬤給所有女人上了一課
    「她是山東孔府旁支的後裔,從宮女升為女官,這幾十年皇帝換了好幾次,但她一直是六局的女官這是知否的原著孔的介紹,孔雖然不是大富之家出身,但是很有本事,還是皇帝換了好幾次的年紀,還能全身而退,安度晚年的宮人很少雖說「一生未娶」,但她是全書中活得最好最明白的人來到盛府,是應老奶奶的邀請,教女孩子們禮儀,本以為只是指導而已,沒想到孔裡有「見血針
  • 《知否知否》:孔嬤嬤是怎麼懲罰盛家四姑娘的?
    這件事呢明明沒有四姑娘什麼事兒,可是四姑娘偏偏覺得這個孔嬤嬤有見識,認為多聽聽她的課,對自己有好處,非吵著鬧著也要去上課,最後呢盛家的三位姑娘就一起去上課了的,但是孔嬤嬤呢她不像主君一樣好騙,她在宮中待了這麼多年,什麼樣的手段都見過,所以說很輕易的就能夠知道,三位姑娘裡面到底是誰說了謊
  • 知否:國話演員功底了得,孔嬤嬤訓話一鏡到底,這才是功夫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第九集時,被壓縮成不到26分鐘的劇情,如同每到周末都必得被傷一回一樣,劇情或是重新剪輯,或是劇集組接有所變動。第九集的劇情短是短了,卻看得人舒適感極強,甚至酣暢淋漓。26分鐘劇情,直接刷兩遍。原因是孔嬤嬤訓話既霸氣又有教育意義,精彩!
  • 《知否》大娘子如果有孔嬤嬤一半的情商,也不至於被林小娘欺負
    電視劇《知否》中盛家的大娘子,王若弗,母家是世家大族,父親配享太廟,她又是家裡的嫡幼女,從小便是受著千寵萬愛長大的,可見身份之尊貴。直到有一天,盛老太太請了宮裡故交,孔嬤嬤,來到盛府教盛家的女兒學規矩,四姑娘墨蘭犯了錯,林小娘又想故計重施。可是孔嬤嬤在宮裡做了幾十年,不知見了多少宮裡的勾心鬥角,林小娘這點小伎倆,被孔嬤嬤一眼識破,幾句話,便把林小娘說的處處理虧。
  • 《知否》從孔嬤嬤對盛府四個蘭的責罰,可看出四人此後的命運如何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孔嬤嬤是被盛老太太邀請至盛家給準備嫁人伯爵府的長孫女盛華蘭教禮儀學規矩。不過孔嬤嬤來一次非常不易,為了物盡其用,盛老太太順帶讓盛家其他三女盛墨蘭、盛如蘭、盛明蘭跟著蹭課。
  • 《知否》明蘭跟著孔嬤嬤學點茶,現在想喝要去日本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要數《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為了讓家裡的女兒們學禮儀,請來了曾在宮裡當差的孔嬤嬤來教課。孔嬤嬤的課並不好學,只是點茶一樣就把如蘭難住了,看了明蘭點茶發現和我們現在的茶道相差甚遠。《知否》的歷史框架是宋朝,宋朝的點茶和現在的喝茶不是一回事。我們現在喝的不管是紅茶綠茶都統稱「散茶」,製作工藝是將新鮮的茶葉進行殺青炒制等工藝,成品是一片一片的,茶道無非是「沏賞聞飲」。在宋朝點茶就複雜多了,宋朝人不經過炒制直接將茶葉製成茶餅,點茶時取下一點磨成粉末,和現在日本的抹茶有幾分類似。
  • 《知否》:那個一生未嫁的女人,活成了每個女人羨慕的樣子
    別流淚 心酸, 更不應捨棄……」 前兩天無意從電視劇中聽到了這首《紅日》,不禁讓人感慨萬分。初聽還是少年時,再聽卻成曲中人。命運究竟是什麼?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方明鏡。至於我們該不該認命,我想在看完這篇文章後,答案便會水落石出。
  • 《知否,知否》:女人想要在婚姻中活成盛明蘭,必然要懂這三點
    最近熱播劇《知否,知否》,好評如潮,從裡面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人性的惡,也能夠感受人性的善以及愛情的甜。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女主盛明蘭。很多人都說盛明蘭幸運,遇到了一個愛她疼她的顧庭燁,其實生活中太多女人缺少的並不是盛明蘭的運氣,而是缺少了她對婚姻的理智。要想在婚姻中活成盛明蘭的模樣,必然需要懂得下面幾個道理。1.
  • 《知否,知否》:想好命的女人,請記住盛明蘭的4條婚姻智慧
    最近這些日子,一直都在追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知否,知否》,很喜歡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一角,那是一個活得十分通透的女人。時代不同,如今的女人再也不用像盛明蘭一樣,那麼謹小慎微,時常的身不由己,但從盛明蘭身上,依舊可以看到許多關於婚姻的智慧,放在今天,一樣的適用。《知否,知否》告訴你,想好命的女人,請記住盛明蘭的4條婚姻智慧。
  • 《知否》活得通透的孔嬤嬤:她一生未嫁,卻活出了人生的智慧
    文/竹英在《知否》中孔嬤嬤的筆墨並不多,只是得以盛家老太太的邀請給盛家的女兒們學習規矩才有了登場,可是就是在盛家的這短短的十幾天讓我對這個孔嬤嬤的印象很深刻。我覺得她可真是個妙人,活得通透,她很多處世的道理值得我們女人學習。「你這一輩子也不容易,當初你都訂親了,入宮的名牌上明明是你妹妹的名字,卻被你後娘拿你硬冒名頂了進宮,耽誤了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