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語錄:聖嚴法師說佛用二十個字揭開前世今生因果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學佛群疑》:「佛法不是用神通和神鬼的力量來告訴你過去和未來,而是要你知道兩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現在的今生,就是未來的過去;現在的未來,就是未來的現在;現在的過去,就是過去的現在。因此,只要你清楚地了解、掌握現在這一刻,那就已經包括了三世因果的現象。否則追求、追問、探知過去和未來,除了增加現在的困擾和浪費現在的時間之外,別無益處,既對於現在無補,對未來也無益。」

:佛教的因果律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而又連結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現世承受先世業因,成為現世業果,現世行為造作即是後世業因,也可加入先世業因,成為現世業果。

相關焦點

  • 高僧語錄:聖嚴法師揭示成功與因緣的三重關係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 高僧語錄:聖嚴法師說「放下」不等於「放棄」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放下不等於放棄:放下是不想過去、不想未來,心不執著;放棄是什麼都不相信,完全失去信心和勇氣。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要把眾生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把自我的利害得失放下,才能有通達天地萬物的智慧。若能真正放下一切,就能包容一切、擁有一切。」
  • 高僧語錄:聖嚴法師告訴你怎樣才不會有煩惱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聖嚴法師108自在語》:「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 「因果通三世」,99歲高僧:想知道前世如何,看今生2樣東西足以
    導語佛說因果通三世,在佛教當中,我們是有投胎轉世這個說法的。對於投胎轉世這個話題,肯定是與我們的佛教有關係,與我們生活當中的哲學有關。就在我們的佛學當中,佛學經常講著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而且佛經裡面經常會提到"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實對於佛教的這句話來理解的話,我們都能夠簡單地推出一個人的前世今生的果報是如何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這個今生今世的一個人的具體表現來推測出他前世是從哪裡出來的,而且能夠知道他來世又會去向何方。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大安法師:因果報應遲速不同 前世今生絕不落空
    有時間的快慢,那就要用三世因果來判斷。 這裡舉一種現象——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有人今世行善,到臨命終時,他反而到地獄裡去了;還有一種人,今世他造作了很多的惡業,但是死的時候卻生到了天堂、到了天上去了。那阿難尊者就不理解,那善惡報應在什麼地方?惡人到天堂去了,善人到地獄裡去了,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 「前世男女相欠,今生夫妻相見」,高僧:夫妻情緣,此二字,很準
    導語其實在佛教當中也有關於夫妻情緣這個緣分的解釋,佛教當中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離不開因果輪迴這個道理。因為佛說前世男女相欠,今生夫妻就會相見,這何嘗不是在表述因果輪迴呢?緣分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了,兩人之間可以因為緣分聚在一起,也可以因為緣分而分離。其實兩人之間能不能做成夫妻,都是由緣分深淺來決定的。"前世男女相欠,今生夫妻相見",高僧:夫妻情緣,在此二字,很準。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
  • 三藏十二部佛法都在詮釋因果二字!大安法師
    就跟佛陀常常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就這個意思。這就教給我們觀察因果鏈的方法,從什麼角度去觀察。所以沒有無心之境,無心之境是沒有的。你說環境跟我的念頭無關,那是不存在的,一定跟你的念頭,跟你的因心相關的。
  • 因果通三世,看看自己的前世今生!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雖然講今生來世,但是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講因果,命自我立,可以通過修戒定慧,來改變今天和明天,所以佛教是積極的生命觀。願大家都能積極聆聽法師、聆聽正法善知識的教誨,行走修行路不退轉。
  • 請問佛教的高僧:「我又記不得前世,為何還要背負前世的因果?」
    我們都知道,佛教常常講前世今生。並且不僅僅是佛教會講,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常常提到這樣的話題,並教育我們一定要多多行善。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不記得自己過去生的,更是看不到後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以主觀感受來判斷前生來生是否存在。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而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這就是因果的輪迴。今生繁華落幕,來世再開始。  ——題記    這裡的春天不像春天,今天細雨,冷冷的風,薄薄的悽涼。    我曾在佛前長跪,懺悔,前世孽今生還,所以才會有今生的苦難,這不是在受苦,而是在還債。這是我對自己靈魂深刻的洗禮。我曾在佛前磕長頭,不為長生,也不為修來世,只為洗禮前世孽,不再受今生苦。佛始終微笑著,我卻淚流滿面。走過山淌過水,細數這年華,仿若散開的波紋。那朵蓮花開在中央,我卻始終無法觸摸。佛說,你的苦難還沒結束,所以無法觸及。
  • 請問高僧:「我又記不得前世,為何還要背負前世的因果?」
    佛教常常講前世今生。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不記得自己過去生的,更是看不到後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以主觀感受來判斷前生來生是否存在。而且就算人們真的有前世,那前世所做的事情,就好似另一個人一樣,為何要今生的我來承擔?關於這問題,有人專門請教了淨土宗的大安法師。
  • 從風流才子到絕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前世今生
    從風流才子到絕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前世今生1918年8月,風流倜儻、上海名士李叔同悄然遁入空門化名弘一大師。他開創了中國藝術上無數個第一,在從事的每個領域都做到了極致,在中國近代化歷程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880年,李叔同出生於富商世家,自幼便天資聰穎,8歲能熟讀四書五經,13歲便鑽研歷代書法,15歲那年就已經技驚四座,名噪一時。
  • 想要命運變好的人,請記住4個字,被延參法師的語錄道出!
    命運多指即宿命和運氣,宿命是天生的,在佛教裡,宿命就是你前世種下的因,今生必會結的果,但是宿命也可以通過運氣來改變。就是後天的人為改變,只要你願意逆天而行,只要你不信命,你就可以改變。那麼想要命運變好的人,應該怎麼做呢?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延參法師的語錄前,都會這麼回答,要保持微笑,因為喜歡微笑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 佛說:前世今生,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令你如夢初醒
    莫非前世那一眼,只為今生見一面。佛說:前世今生,我在佛前熟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落下一顆憂傷的淚。佛看到我那憂傷的淚珠,說到:「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佛說:懺悔無用,你有前緣未了,去吧,去續你的姻緣,我等你回來。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當我遇到對方的時候,我問:冥冥眾生中,與我有緣,幾經輪迴的那個人,是你嗎?答案盡在,以下紅塵往事中。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你將如夢初醒。人生不易,生活如果想像得過於優美,經歷的風雨,則會給你當頭一棒。
  • 小狗被救,師父開天眼,竟看到它的驚人前世……發給身邊人,深信因果吧!
    最近,小編看到一隻殘疾小狗的真實「轉世輪迴」故事:寺廟師父救了一隻殘疾小狗,沒想到它的前世竟然出家人,因犯戒今世投生狗。師父開通天眼,看到這一切真相!把這件事情講出來,希望能幫助人們深信因果、堅定學佛的心!希望大家看完以後能把本文法布施到圈子裡,讓更多的佛友看到:深信因果,前世今生!
  • 前世今生,那些關於輪迴的事
    關於人前世今生的實證不勝枚舉,在《因果輪迴實錄》《世界奇聞錄》 據《高僧傳》記載:唐朝鹹亨年間,道英法師住在京兆法海寺。一天,在給餓鬼道中的秦莊襄王及其侍從施食時,秦王說道:「弟子生前罪惡太重,墮落餓鬼道,已八十年未進飲食。」並且指著旁邊的餓鬼說:「這是白起,那是王翦,都是因為生前殺人太多,一同在餓鬼道中受苦。」
  • 學誠法師:聖嚴法師已去 大德風範長存
    我在會上又聽到了聖嚴法師的開示,對於兩岸佛教的教育,他一直非常關切,並且思考著怎樣互相借鑑,互相促進,以及怎樣推進兩岸佛教教育。2002年,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召開,9月底選舉結束之後,我們邀請聖嚴法師帶領500人到大陸6個省的27座寺院進行佛教聖跡的參訪,這也是我到中國佛教協會上班之後辦的第一件事情,非常有意義。我還回到福建莆田廣化寺接待了聖嚴法師。
  • 【慧遠寺】一件百衲衣的前世今生
    老和尚,虛雲老和尚,坐閱四朝五帝,一百二十載。老和尚,虛雲老和尚,受盡九磨十難,雲居蓮花開。   一件百衲衣的前世今生當這首《老和尚》響起時,一向端嚴不苟言笑的釋無梵法師淚流滿面,為什麼會流淚?!歌曲裡的虛雲老和尚,是近代佛教史上禪門高德泰鬥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