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畫的毛主席詩意圖——送瘟神!

2021-02-19 書畫新風景


傅抱石(1904-1965),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新金陵畫派」的傑出代表。擅畫山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傅抱石是新中國美術史上最早探索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創作並取得歷史性突破和成就的畫家。在十五年的晚年生命裡,傅抱石樂此不疲,創作了近200件作品,將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引入大眾化審美領域,從而為當時的山水畫家提供了成功的典範。

下面幾幅作品是傅抱石畫的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詩意圖:

傅抱石《毛主席 送瘟神之一 詩意圖》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澤東 1958年7月1日

其一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傅抱石《毛主席 送瘟神之二 詩意圖》

《七律二首·送瘟神》

毛澤東 1958年7月1日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傅抱石 《春風楊柳萬千條》

此幅《春風楊柳萬千條》,並非傅抱石典型的繪畫風格。然而畫家本身率真,寫意之風已顯於此幅作品,從畫中詩情畫意般的筆墨、構圖中,盡現出抱石先生的真性情。畫面左上方題「春風楊柳萬千條」,句出毛澤東《七律•送瘟神》。

傅抱石以其精湛的藝術造詣,展現了一個充滿藝術美的境界:楊柳枝頭,綠染如茵,撲面之下,使人惟覺春風拂面,和煦宜人,以凝重的墨色繪漁民撐竿江中,小小紅旗點綴船頭,一派江南怡人景色。新綠的柳樹在春風中肆意舒展,其清新、明快、輕鬆、流暢之意態,形象生動地詮釋著「春天」的美好——清新的自然氣息、蓬勃的生命活力;形象生動地詮釋著「江南」的美好——江南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風光秀麗;更有一種空靈迷濛的詩意瀰漫其中。

相關焦點

  • 傅抱石---------精品集萃
    一九六四年夏,敬擬七律答友人詩意,傅抱石南京並記。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三、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抱石寫。鈐印:傅、抱石、一九六五四、虎踞龍蟠今勝昔。一九六四年八月,傅抱石寫。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五、寥廓江天萬裡霜。抱石,敬擬採桑子重陽詞意。鈐印:傅、甲辰所作、不及萬一六、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毛主席經典詩詞入畫,大氣磅礴,美不勝收!
    《登廬山詩意圖》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5年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傅抱石《送瘟神之一》詩意 1958年作傅抱石《送瘟神之二》詩意 1958年作>何海霞《毛主席詩意圖》 1972年作
  • 大畫家們畫的毛主席詩詞,賞心悅目,大氣磅礴
    年作傅抱石《韶山詩意》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5年作《水調歌頭·遊泳》《送瘟神之一》詩意 1958年作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送瘟神之二》詩意 1958年作《憶秦娥·婁山關》1958年作何海霞《毛主席詩意圖
  • 國畫大師揮毫,毛主席詩詞入畫來,氣魄的豪邁震撼人心!
    傅抱石《韶山詩意》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5年作《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
  • 難得一見的國畫大師筆下的毛主席詩詞,詩畫雙絕,氣勢恢宏!
    傅抱石《搶渡大渡河》 1951年作傅抱石《長徵》詩意圖 1958年作>傅抱石《韶山詩意》 1964年作李可染《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 1974年作陸儼少《毛主席舊居謝稚柳《熱風吹雨灑江天》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4年作
  • 毛主席詩詞與大畫家畫,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可謂雙絕!值得欣賞!
    傅抱石《韶山詩意》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5年作《水調歌頭·遊泳》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傅抱石《送瘟神之一》詩意 1958年作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 傅抱石人物畫欣賞
    國畫大師傅抱石,原名長生,後改名瑞麟。卷首以大字篆書題寫「蘭亭修禊」四字,行筆圓潤充實,氣息渾厚,畫尾以蠅頭小楷工整的抄錄了書聖王羲之「蘭亭序」的全文,鑿金刻石,凝重爽利。如此集大字篆書、金石小楷、人物、山水於一長卷的巨製,在傅抱石先生的作品中是極為罕見的。更為難得的是,此卷卷尾匯集了中國近現代五位書畫大師徐悲鴻、吳作人、劉海粟、朱屺瞻和唐雲的長題,洋洋灑灑揮墨三米有餘,盛讚此圖之精妙,可見大師們對此件作品之推崇。
  • 國畫大師們給毛主席詩詞配的畫,那真讓人美醉
    《登廬山詩意圖》 1964年作傅抱石《登廬山詩意圖》 1965年作《水調歌頭·傅抱石《清平樂·六盤山》詞意 1950年作《七律二首·送瘟神》傅抱石《送瘟神之一》詩意 1958年作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 從養家餬口到起價千萬:傳奇傅抱石
    他圖繪《畫雲臺山圖卷》,編撰《石濤上人年譜》,同時創作了《石濤上人 像》、《大滌草堂圖》,著有《國畫源流概述》、《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美術年表》等著作。這 些都反映了傅抱石藝術創作和史論研究之間的關係,以及他的藝術淵源。在美術史的基礎之上,傅抱石同樣擅長篆刻、山水畫、人物畫,亦是20世紀最傑出的山水畫「三傑」(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之一,因此收藏和評價其作品一般以山水、人物畫為主。
  • 傅抱石畫美女,不看外表看精神
    所以中國畫要畫的不是形,而是神。這種寫意的精神,是產生於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尤其是中國人的思想。」傅抱石 《湖畔賞柳圖》傅抱石 《春光圖》傅抱石筆下的美女非常有辨識度,她們通常都擁有纖細卻清晰的眉眼,清秀淺淡的鼻子和紅潤精緻的嘴,而這些組合到一起之後,就形成了傅抱石作品中所獨有的雍容媚態。
  • 百年巨匠傅抱石
    ,從他的繪畫風格可以看出,儘管這種畫法氣韻格調是古典的,但筆法氣勢卻是新穎的,而畫風個性也是獨特而自由的。傅抱石  國殤傅抱石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繪畫大師。傅抱石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毛澤東詩詞,並用其慣用的表現文學作品的方法,將毛澤東詩詞當中那些激動人心的篇章移入自己的畫面中。不過,他仍然保留了自己既有的山水畫風格。到了20世紀60年代,傅抱石創作毛澤東的詩意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時代感更強烈,也更具有裝飾性,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在新山水畫中獲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畫也因為毛澤東詩意畫的表現而在國畫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視和廣泛的影響。
  • 毛主席的詩詞與傅抱石的繪畫,簡直是絕配!
    傅老先生畢生追求的,是詩畫合一之境。他一生對詩詞研究極勤,山水畫以詩情動人,巧妙地把詩詞與繪畫所追求的美結合在一起。他給毛主席的詩作的畫,就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如今掛在人民大會堂入口處的,毛澤東主席親筆題詞的《江山如此多嬌》,也是出自他和關山月的手筆。
  • 蕭平丨讀傅抱石《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
    傅抱石 《杜甫藍田會飲詩意圖》 立軸 設色紙本 208×59.5cm 1944年作傅抱石先生(1904—1965)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研究價值的成就卓著的大家之一。《杜甫九日藍耕會飲詩意圖》,作於「甲申秋八月」,即1944年9月,正是抱石先生居金剛坡的繪畫創作的旺盛期。也就在這個月,先生的這幅作品參加了在昆明舉辦的《郭沫若書法、傅抱石國畫聯展》,此展之目的是為於立群主持「七七幼兒園」募集基金。該圖為大條幅,縱208釐米,橫59.5釐米。
  • 「餘風激兮萬世」,傅抱石豐子愷等筆下的李白詩意圖
    「餘風激兮萬世」,傅抱石豐子愷等筆下的李白詩意圖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2020-12-14 07:52 來源:澎湃新聞
  • 傅抱石山水畫:妙造自然與古為新
    傳抱石在國畫技法上有新的貢獻,他面具是用酒礬和排筆渲染。畫大海和瀑布,在渲染之外,有時用幹皴來表現波濤起伏和激流澎湃之勢。畫山石,勾、皴之外還加重溼染來表現出山勢的鬱蒼。由於傅抱石要求畫面充分表現出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因此渲染技法也就必然要求有新的創造。
  • 佳展回顧《所謂伊人:傅抱石仕女畫專題展》掠影
    佳展回顧《所謂伊人:傅抱石仕女畫專題展》掠影壹肆年,「所謂伊人」傅抱石仕女畫專題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傅抱石以歷史人物畫聞名,能夠充分展現出人物高貴博雅的古樸氣質,又不失現代的浪漫氣息。他善於將自己與人物類似的情感融入其中,通過形象構思將奔放的創作衝動表現為想像的馳騁,十分注重氣氛的烘託、意境的營造,能將難以言傳的微妙氣息準確地表現出來,細膩地再現歷史人物的精神氣質。
  • 探究傅抱石人物畫的創作靈感與創新
    傅抱石畫此題多幅,表現出對傳統畫題的革新。畫面依然是平遠構圖,空天遼遠,江灘漠漠,但添加了關鍵的人物。畫中一高士端坐撫琴,右上空中鴻雁群飛,左側一童子與高士相背而坐,琴聲流轉於天地之間,寧謐而空靈。此前研究者對傅氏此圖的故實本事並未指明,筆者認為,此圖所寫乃嵇康《送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詩意,屬於詩意故實畫,圖中高士即嵇中散。這一推斷與傅氏對顧愷之的研究有關。
  • 傅抱石山水人物中的代表作品
    傅抱石 《長沙詩意圖》設色紙本水墨>傅抱石 《士子論稿圖》設色紙本水墨傅抱石 《屈子詩意圖》傅抱石 〈琵琶行詩意圖〉傅抱石 《學士苦吟圖》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現代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
  • 傅抱石畫鑑賞
    傅抱石與關山月合作,為北京大會堂繪製大幅掛畫《江山如此多嬌》。這幅作品表現的是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詞意。毛澤東為該畫題名。 傅抱石善繪山水《黃河清》就是傅抱石以三門峽工地為題材創作的。該作沒有拘泥於工地繁忙建設場面的表現,而是以大膽的取捨、巧妙的立意,將作品內容在宏大的視野下展開,獲得了較為深遠藝術境界。畫面與現實形成了巨大反差,使人聯想到「聖人出,黃河清」的典故,從而令作品具有了不同於一般畫作的鮮明的時代精神。
  • 名畫賞析——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藝術品簡介《江山如此多嬌》是關山月和傅抱石兩位中國著名繪畫大師於1959年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會堂所繪的巨幅山水畫。縱550釐米,橫900釐米,紙本設色。畫面上旭日東升,江山壯麗,表現出新中國的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