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諸葛亮手中的羽毛扇是雞毛,還是鵝毛?學術界爭論多年

2020-12-07 黃梨評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黃梨評歷史

在《三國演義》的螢屏上,在眾多的三國人物中,只有諸葛亮是一個最容易辨認的人物,他的最明顯標誌就是那把羽毛扇。許多人都在想:諸葛亮啊,你那一把羽毛扇天天與你形影不離,你到底是用它幹什麼的呢?綜合各種歷史傳說、舞臺演義、學術現狀、未來趨勢等情況與資料,筆者推測,諸葛亮的扇子主要用來幹以下這幾件事。

首先,讓對扇子感興趣的後人有所猜測。不管是陳壽還是裴松之,不管是羅貫中還是毛宗崗父子,他們在史料《三國志》和《三國演義》裡都沒有提到諸葛亮的那把扇子是幹什麼用的,也沒有說這把羽毛扇是用什麼鳥毛做的,包括扇葉和扇柄。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無論是「借東風」還是「空城計」;不管是走到哪裡;不管春夏秋冬,諸葛亮都是手搖把羽毛扇,邊走邊做沉思狀。扇子扇個不停眉頭皺得不開。他那個皺著的眉頭,好像從來就沒有展開過,他一直在思考,也不知道天天除了一統天下他還想了些啥。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沒有拿著扇子的諸葛亮就不是諸葛亮。如果沒了扇子,怎麼看怎麼不像諸葛亮。但是我們就是不知道他那把扇子是用來幹什麼用的。歷史沒有告訴我們,演義也沒告訴我們。至於除諸葛亮以外的別人說的,我們覺得不合理,所以也不會相信。看來如果我們還很想知道,那只有靠自己的豐富想像力去猜測了。

諸葛先生為什麼用扇子呢?莫非他是想在西蜀隨時呼風喚雨?莫非他想要後人永無止境地猜測下去?莫非他那把扇子裡有一種黃月英的體香和氣息?其實這樣也好,這是一種最好的處理方式,從開始到最後,不管是史料還是演義,都閉口不提扇子的用途。讓諸葛亮的羽毛扇在所有想知道它用途的人面前永遠神秘下去。這樣多好啊!留一點夢幻給觀眾。再說了,觀眾又不是兩三歲的小孩子,也不是非得要作者和導演什麼都告訴他才有意思。

其次,黃月英送的愛情信物—羽毛扇上有各種謀略。關於這把羽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傳說黃小姐是一個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她的師傅也非常喜歡她,待她學成歸來,師傅就贈送給她一把羽毛扇,扇上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和治國安邦的計策。結婚時,黃月英便將它作為愛情信物送給了諸葛亮。諸葛亮一見這把珍貴的扇子就愛不釋手,整天扇不離身,身不離扇。不管春夏還是秋冬,他都將扇子帶在身上。乎在羽毛扇的一起一落間,就有一計湧上心頭。

對此,黃月英也很納悶,於是,就問她的夫君:「你怎麼天天帶著這把扇子啊?」諸葛亮怎麼給妻子說呢?—「帶著扇子就像帶著你啊!這樣不僅可以天天聞到你的氣息,而且還可以熟練扇面上的謀略。」黃月英聽老公諸葛亮這麼一解釋,心裡也美滋滋的。從此,不管諸葛亮走到哪裡,黃月英都讓他帶著那個愛情信物。別人如果問諸葛亮手不離扇是怎麼回事,黃月英就笑而不答。如果有人問諸葛亮,諸葛亮就說:「這個問題要問我家月英啊」

再次,扇走各種流言蜚語,時刻保持冷靜。《赤壁》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有許多人奇怪地發問了:孔明啊,這麼冷的天,你還搖把扇子幹什麼啊?當然有這種想法的不只是電影外的觀眾,還有電影裡的周瑜。周瑜也這麼想了。有一天,周瑜與諸葛亮面對面,他終於忍不住替觀眾問了。諸葛亮怎麼說呢——「我需要保持冷靜。」原來如此!當觀眾還沒有看清楚它是用什麼鳥毛做的時候,諸葛亮就已經發現它有這麼大的醫用功效了。這扇子果真具有鎮靜作用嗎?倘若真有鎮靜效果的話,很可能是因為扇子的羽毛比較特殊。但這樣的鳥毛在人間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啊。

如果沒有醫用價值,那就是有調節心情的作用了。這把羽毛扇,在文人手中,也許它就像和尚手中的念珠一樣,帶著它可以減少外界的幹擾,作為歷練心境的工具。諸葛亮拿著這把自己心愛的扇子,不但可以隨時扇走外面的各種流言蜚語,讓自己時刻保持冷靜。同時,它還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去想一些治國安邦之策。最後,成就一批無聊的專家、學者、教授。據說,在鵝毛城市的鵝毛大學裡,有一位烏聊先生。該先生一生研究《三國演義》,論文發表不少,卻了無新意,沒什麼建樹。

眼看鬚髮都白了,才忽然想起—諸葛亮那把扇子是誰送給他的呢?於是計上心頭:我何不研究研究諸葛亮羽毛扇的來歷?烏聊先生一頭鑽進書堆裡,一個月以後,他發表了一篇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論文《論諸葛亮扇子的來歷》。該先生引經據典地考證一番後得出結論:諸葛亮的扇子是黃承彥的女兒諸葛亮的愛人黃月英送的。這篇論文在學術界引起一陣陣轟動,有人贊同,有人反對。眾人紛紛發表文章,或擁護,或批駁。

後來,在雞毛城市的雞毛大學裡,有一位叫白翁的學者,他不但反對烏聊先生的觀點,還引經據典說,諸葛亮的扇子是劉備送的。於是,白翁身邊很快聚集了一幫人,形成一地「雞毛派」,與以烏聊為首的一地「鵝毛派」展開論戰,交戰了幾百個回合,結果不分勝負。正當一地的鵝毛派與另一地的雞毛派交戰得火熱時,突然,在鵝毛派內部,又分裂成婚前派和婚後派;在雞毛派內部,分裂成草廬派和蜀營派。各派互相攻擊,戰得不亦樂乎,每年都發表成百上千篇論文。許多人在論戰中成長為學者,出版了專著,評上了教授。

許多年後,有關部門召集鵝毛派和雞毛派的學者開研討會。領導說,這次研討會的任務,就是要結束鵝毛派和雞毛派的長期論戰。在研討會上,由於誰都找不到很確切的證據,於是,烏聊和白翁握手言和,採取折中的方式達成一致共識:諸葛亮一共有兩把一模一樣的扇子一把是黃月英在結婚時,也就是在婚禮的現場,送給諸葛亮的愛情信物;另一把是劉備在最後一次光顧茅廬後,在劉備與諸葛亮從茅廬回蜀營的路上送給諸葛亮出山的禮物。

困擾學術界多年的大論戰,終於就這樣結束了。但是,論戰結束後,學者們無比寂寞啊。沒有論戰,就不好寫論文、出專著了,這於評職稱十分不利啊。於是大家就商量:是否應該再展開一場新的「鳥毛之戰」呢?諸葛亮的扇子是用什麼鳥的羽毛做成的呢?這個問題不也一直是一個十分有爭議的問題嗎?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定論呢。結果,大家都一致同意再掀起一場新的學術大戰—《論諸葛亮扇子的材料》。於是,從三國到現在,關於「三國」的「戰爭」,從來就沒有結束過。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扇子是什麼做的 諸葛亮的扇子叫什麼
    諸葛亮的智慧是令人佩服甚至敬仰的,雖說沒見過真人,但是電視劇當中的諸葛亮還是能夠看得到的,其實很多細心的人會發現他無論在哪都會帶著那把羽毛扇,很多網友就對此有疑問了,這把扇子有什麼意義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民間傳說:諸葛亮的羽毛扇用什麼做的?為什麼四季不離身
    前序:說起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這個可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無論在智慧上還是品德上都被世人稱頌和讚美。是智慧和忠義的象徵。其個人傳說舉不勝舉,是歷史人物中難得沒有汙點、幾近完美的人物。諸葛亮,又稱孔明,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人物,文可做丞相治理天下。
  • 諸葛亮一年四季都拿著羽毛扇,這其中藏著什麼玄機?
    一提起諸葛亮,我們就會想起那個拿著羽毛扇而又溫文爾雅儒生形象,但讓人覺得好奇的是,諸葛亮為何一年四季都拿著他的羽毛扇,而這把羽毛扇又有什麼來歷。與諸葛亮同時代的周瑜的裝束可能也是這樣,後來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就寫道「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諸葛亮之所以這樣穿著,是因為他不是武將,而是名士。晉人張輔寫《名士優劣論》,就是把諸葛亮作為名士來看待的。但是,這事到了民間,卻引起了人們豐富的想像。在許多人看來,諸葛亮之所以有人們想像中那非凡超群的本領,與他經常拿在手上的羽毛扇有關。
  • 【歷史眼】諸葛亮為啥總拿把羽毛扇?
    歷史眼 諸葛亮為啥總拿把羽毛扇?蘭州武侯祠最早修建於明朝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為紀念諸葛亮而修建。1919年,蘭州文化名人劉爾炘重修。 正殿之中塑有三座塑像——諸葛亮站立正中位置,左邊是姜維,右邊是馬超。兩邊的牆壁上繪有三國故事壁畫。諸葛亮左手持羽扇,右手撫須,戴綸巾著長袍,傲視而立。
  • 諸葛亮為啥總拿把羽毛扇?
    蘭州武侯祠最早修建於明朝建文帝元年(公元1399年),為紀念諸葛亮而修建。正殿中,立著三座雕像,中間是諸葛亮,左邊是姜維,右邊是馬超,兩邊的壁畫中畫著三國故事,諸葛亮左手拿著羽毛扇,戴綸巾,著長袍,傲視而立。兩邊的柱子上有副對聯:從兩晉後數經綸數學識真才難得人間只有臥龍崗,在三國中論時會論遭逢壯志未酬天運早歸司馬晉。
  • 直播預告:探秘你所不知道的仙桃羽毛扇
    正在曬制的羽毛扇。記者陳博雷 攝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 陳博雷)諸葛亮手持「白羽扇」指揮三軍的傳說家喻戶曉,可你知道在端午節前的老沔陽,有男方給待嫁的女方家送羽毛扇的風俗嗎?羽毛扇在仙桃流傳了一千多年,是江漢平原風格獨特的傳統工藝品。
  • 諸葛亮為何總是手持羽毛扇?原來有這樣的寓意,看完心服口服
    諸葛亮為何總是手持羽毛扇?原來有這樣的寓意。諸葛亮偶然聽說黃家灣有一位才女黃月英,就想求見結交。不料被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擋在門外。諸葛亮被黃承彥考來考去,顯示出學識才華,但他爆料自己女兒非常醜。諸葛亮若想娶一個漂亮媳婦的話,就另請高就。
  • 都知道諸葛亮隨身攜帶鵝毛扇,但是這鵝毛扇的來歷,你知道嗎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是聰明的象徵,但是有沒有發現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是看到諸葛亮就會看到他手中的鵝毛扇,可以說鵝毛扇也算是諸葛亮的象徵了,但是對於鵝毛扇的來歷,有幾種傳說,你都知道嗎?水鏡先生就把那天鵝的羽毛做成了扇子,送給諸葛亮,作為他的法器,同是也要讓諸葛亮時刻保持警惕,不要為外物所迷惑。從此這把鵝毛扇便一直隨著諸葛亮出將入相,不論春夏秋冬,一直伴其左右。
  • 羽毛扇的製作過程詳解,它的羽毛是用的什麼動物的呢?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我給大家的講的是羽毛扇,就是那個諸葛孔明手中的羽毛扇,那簡直就成為了智慧的象徵,現在我將為大家講解羽毛扇的製作問題,我們現在進入正題吧!製作羽毛扇在晉州村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為了將這種記憶傳承下去。
  • 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是哪兒來的,那個羽毛扇的功能又是什麼?
    所以王月英就想出了一個特別好的辦法,那就是送諸葛亮一把羽毛扇子,當時諸葛亮也感到特別的迷惑,他說你送我這個扇子幹嘛?我又不熱,我要這扇子有啥用?當黃月英把這些緣由告訴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對眼前的這個女子就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此時他也管不上黃月英,到底是美是醜了,他覺得這個人就是他以後所需要的。
  • 諸葛亮手中拿的「羽扇」究竟是什麼鳥的羽毛製成的?
    隨著時間推移,《三國演義》影視作品的廣泛傳播,諸葛亮「羽扇綸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從此,無論是雕塑、繪畫,還是舞臺,黑旋風李逵的大斧子,孫悟空的金箍棒,諸葛亮的羽扇成了標配,不可或缺的道具。到後來,「搖羽毛扇」乾脆成了智囊或謀士的代名詞,就連梁山軍師民辦教師吳用也撈了個「智多星」的諢號,一出門手裡也拿著把破扇子,一開口就是「山人自有妙計」,一副胸有成竹神機妙算的模樣。
  • 葛亮為啥總拿把羽毛扇?真讓人意想不到
    諸葛亮為啥總拿把羽毛扇? 五泉山武侯祠諸葛亮塑像 蘭州五泉山公園有個武侯祠,武侯祠不大,建築面積只有429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21平方米,有大小殿宇5座。
  • 諸葛亮的羽毛扇到底有什麼來歷,能讓諸葛亮扇不離手!
    大家對諸葛亮的羽毛扇想必都印象深刻,不管是原著中還是諸葛亮演的電視劇中,他都是無時無刻拿著這把扇子,基本上是不離身的。那麼諸葛亮的扇子到底是什麼來歷呢?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抵過一個諸葛亮」。那諸葛亮如此聰明的原因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他手中的那把鵝毛扇,到底是隱藏著什麼東西? 在電視劇中諸葛亮總是喜歡手持鵝毛扇,形象很儒雅,扇子輕輕一扇,思考著問題,就能想出計謀,並且計謀定能勝利!
  • 諸葛亮的羽毛扇暗藏玄機
    諸葛亮除了機智、才華橫溢,善於算計等特點之外,從外觀上諸葛亮最大的特點就是手中有一把不離手的扇子。在遊戲三國殺中,這把扇子還具有功能,算得上一件武器。那大家就會有疑問,諸葛亮這把的扇子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諸葛亮一直拿著它?
  • 三國:諸葛亮手中羽毛扇的奧秘
    今天和大家講講諸葛亮手中羽毛扇的奧秘,提起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羽扇觀經,風度翩翩。談笑間指點江山一片,是無數人心中的一個偶像。可是你是否知道諸葛亮手裡拿著羽毛扇是誰送給他的呢?這其中又隱藏著怎樣的奧秘呢?
  • 醜女黃月英憑什麼讓諸葛亮死心塌地,她送的羽毛扇暗藏什麼秘密?
    文/花傾思醜女黃月英憑什麼讓諸葛亮死心塌地,她送的羽毛扇暗藏什麼秘密?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自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來,中國一共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其中也誕生了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尤其在三國時期更是有很多人憑藉著出色的,才能在歷史上都非常著名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醜女黃月英憑什麼讓諸葛亮死心塌地,她送的羽毛扇暗藏什麼秘密?
  • 諸葛亮為什麼總是手裡握著羽毛扇?原來隱藏著如此驚天大秘密
    在《三國演義》以及以三國為題材的戲劇和影視劇中,諸葛亮常常手持羽扇,從容談笑,即使遇到難題,也只需要輕彈羽扇就能想出辦法,乍一看,他胸中有溝壑,腹內藏著軍事謀略,可以說,在人們的心目中,羽扇成了諸葛亮的「標配」,諸葛亮為什麼總是手裡握著羽毛扇?原來隱藏著如此驚天大秘密。
  • 諸葛亮常年不離手的扇子,關於它有什麼來歷呢?
    諸葛亮在民間傳說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而他手中的那把羽扇更加知名。在影視劇中,他身著素衣綸巾,手搖羽扇,端坐四輪車上,飄然而出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諸葛亮這身裝扮也是有原因的,畢竟他不是真正的武將,而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在很多人眼中,諸葛亮手裡的羽毛扇就是他智慧的象徵。不過,對於這把羽扇,也留下許多神奇的傳說。
  • 諸葛亮為什麼總拿著羽毛扇,原來真相是這樣,難怪他一直扇不離手
    一提起諸葛亮我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這樣的一幅畫面:在烽火狼煙的戰場上面,一位智者迎風挺立,他的衣帶隨微風飄揚,眼中滿是智慧的光,手中輕撫一把羽毛扇。無論在哪一個版本的諸葛亮中都離不開他的標配羽毛扇。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諸葛亮為何要整天帶著這一把羽毛扇呢?他對於羽毛扇有著怎樣的感情呢?它又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其實真相是這樣的。
  • 諸葛亮手裡的羽毛扇什麼來歷,為什麼他一年四季總是拿著?
    這把扇子是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的,諸葛亮經常出徵在外,妻子不在身邊,妻子把扇子贈給諸葛亮,代表自己跟在諸葛亮身邊,另外扇子上還另有玄機。這樣一來二去,諸葛亮上心了,尤其聽說這姑娘有才,諸葛亮就很想見見。黃承彥也有意把女兒嫁給諸葛亮,就託好友崔州平給牽線,這一天崔州平約諸葛亮和幾個好友來到了黃承彥的家裡,剛到門口,一隻大黃狗就撲了上來,諸葛亮趕緊躲閃,後邊又跟過來一隻老虎,可把諸葛亮嚇壞了,掉頭就跑,崔州平把諸葛亮攔住了,這時候就看見老虎沒來追他們,而是把大黃狗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