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實現一億度高溫的「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還遠嗎?

2020-12-15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中國實現了「人造太陽」達到一億度的高溫,這個溫度領先全球一度被刷屏。

很多人對於一億度的高溫並沒有什麼概念,我們能想像到的高溫或許最多也只有幾千度罷了!一億度的高溫到底什麼概念?

看看太陽系的統治者太陽的核心最高溫度才有1500萬度而已,就是這樣的溫度照耀了整個太陽系!

有人說雖然我國的人造太陽溫度達到了一億度,距離可控核聚變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因為核聚變不僅僅需要極高的溫度,還需要非常高的壓力!

你知道太陽核心的壓力是多少嗎?是地球大氣壓力的3000億倍!這又是一個無法理解的數字!

太陽能產生如此高的壓力是因為太陽巨大的質量,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和高溫,這才讓太陽核心發生了核聚變,也可認為是可控核聚變,巨大的壓力與核聚變產生的向外推力取得平衡,不至於讓太陽分崩離析!而3000億倍大氣壓力對於我們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也是很難控制的!

不過人工核聚變也不一定非得達到太陽內部那樣的壓力,而如今我國的「人造太陽」也就是某種形式的可控核聚變!人造太陽之後,我國即將的EAST反應堆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達到實用標準的反應堆,如果能夠成功運行,可控核聚變的商業用電指日可待!

一旦實現可控核聚變,基本上可以宣告人類不會再有能源危機,給社會帶來的便利和衝擊力將是顛覆性的,特別是對於航天科技,可控核聚變甚至直接把人類帶進星際旅行時代!

關注微信公眾號:yzdaquan,上萬人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一億度高溫,是不是以後就沒有能源危機了?
    在此成果之前,我國的人造太陽曾實現了5000萬度、101秒的成就。而如今實現的是等離子體中心電子的溫度達到的一億度,這更是世界上的突破成就。人造太陽就是可控核聚變,不可控的核聚變人類已經造出來了,就是氫彈。
  • 一億度高溫!中國可控核聚變反應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11月中科院的等離子體研究所宣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國的「人造太陽」裝置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加熱功率已經可以達到10兆瓦的級別,等離子體中心的電子溫度也已經可以達到1億度。「人造太陽」裝置是我國為了實現核聚變所研製的,目前「人造太陽」的多項實驗參數已經接近核聚變穩定運轉所需要的物理參數 ,這將是未來中國實現核聚變反應穩定運行的關鍵一步。我們都知道要實現核聚變是具有超高溫度的,幾乎沒有容器的可以承受上億的溫度的溫度,那麼怎麼才可以在地球表面實現這一溫度呢。
  • 我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人類距離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遠?
    說到人造太陽,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核聚變與核裂變...... 核裂變 中國人造太陽 實際上人造太陽並不是太陽,之所以叫人造太陽,是因為這個裝置產生能量的方式與太陽產生能量的方式非常的類似,都是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能量的,當然還有我們最熟悉的氫彈也是核聚變
  • 以「人造太陽」成功放電,解讀什麼是可控核聚變,為何如此重要
    12月4日,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正式建成放電,標誌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而目前,世界上關於可控核聚變研究最著名的當屬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ITER),該計劃自2006年聯合籤署,涉及35個國家通力合作,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第一次等離子放電。
  • 新一代可控核聚變裝置建成,「人造太陽」將要來了
    近距離的太陽據人民日報相關報導,我國首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標誌著我國躋身於世界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人類將加快對核能研究的進程。我們知道核聚變由氘、氚離子在特定條件下聚合成氦,在這個離子聚合的過程中損失的能量可以轉化為超強能量,這類似於太陽發光發熱的原理。
  • 「人造太陽」成功放電!中國核聚變獲重大突破,專家:前景光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導,中國最大規模、最高參數的「人造太陽」,於12月4日在中國成都正式宣告建成,且同時完成了「放電」的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再度加快了在未來能源探索方面的步伐。中國正是為了實現該目標,著力於在能源困境問題上的突破,所以才啟動了「人造太陽」的一攬子計劃。據悉,所謂的「人造太陽」其實就是我國最新研發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代號為HL-2M。而之所以將其稱為「人造太陽」,主要是由於該設備的原理是通過核聚變的方式,完成質量向能量的轉換,這與太陽的發光發熱原理相同。
  • 我國已經實現人造小太陽的目標,為我們的科學家點讚
    一則科技新聞,我國的人造小太陽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放電了記得2018年咱的可控核聚變研究還只是做到了能維持幾分鐘的超一億度的點火,可控核聚變要是做成了就可以徹底解決能源問題,石油什麼的估計就可以淘汰了太陽之所以發光發熱,就是因為太陽裡面有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就是比較輕的原子合成重的原子並虧損質量。根據愛因斯坦的E等於m乘以c的平方,虧損的質量會轉化成能量,且能量和質量的關係。
  • 如果可控核聚變研究成功了,短期內會有哪些突破性的應用?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能源的下一階段構想,目前正處在研究當中,還有許多的問題擺在面前,我們總提到可控核聚變還有多長時間問世,大家都會回答五十年之後,以現在來看,恐怕還得三十年,甚至更久。核聚變是一種比核裂變更高效率地獲取能源的方式,不可控的核聚變或者說是用自身引力控制的核聚變我們都見過,那就是頭頂的太陽。而可控的核聚變就是咱們實驗室中正在研究的那個。
  • 我國「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 在1億度高溫下實現運行(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東方超環」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如果能較長時間維持1億度的高溫,那人類距離解決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真的就不遠了。 核聚變產生能量的原理與太陽發光發熱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潔能源為目的的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
  • 中國人造太陽:聚變能源比核能安全,不會核爆
    中國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四川成都建成,並順利展開首次發電試驗。人造太陽是人類研究和嘗試掌握核聚變能源(聚變能)的裝置,聚變能比傳統核能更為強大,卻沒有核能的壞處,有望一舉解決人類今後多年能源需求。那麼聚變能與核能有何分別?聚變能又有否引發類似氫彈爆炸的風險?聚變能是什麼?
  • 核聚變需上億度高溫,可太陽只有1500萬度,怎能聚變百億年?
    什麼是核聚變呢?簡單來講,核聚變就是通過讓原子核實現相互融合,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迄今為止,人類在戰爭中所使用過的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原子彈了,而原子彈所採用的就是核裂變技術。原子彈的威力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與原子彈所採用的核裂變技術相比,核聚變所釋放的能量更加巨大,所有採用核聚變技術製造的氫彈,其威力更是要遠勝於原子彈。現而今人類還在試圖將核聚變技術可控化,並且將可控核聚變的實現視為第一宇宙文明的標誌,以人類現有的能源消耗速度來計算,如果可控核聚變真的實現,那麼人類也就具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
  • 可控核聚變能成為未來汽車的動力來源嗎?
    可控核聚變在未來實現民用化,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能量來源,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人類的文明想要發展到更高的水平,這一步也是必然之路。人類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核聚變反應,那就是氫彈爆炸,其本質反應是氫的兩種同位素——氘和氚,發生核聚變反應。
  •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無限能源,還有建設戴森球的必要嗎?
    為了從根本上突破能源問題的束縛瓶頸,世界上一些國家開始在可控核聚變上下功夫,並且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突破。可控核聚變的原理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實現、所需能量輸入也是最低的聚變反應,就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的聚變。
  • 中國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先世界,未來依靠核聚變能飛出太陽系嗎?
    核聚變反應按照目前的科學理論,人類能夠實現的能源最高的利用是可控核聚變反應。要了解可控核聚變之前,我們就得先搞懂核聚變反應。我們都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所謂的核聚變指的就是原子核的融合,也被稱為核融合。
  • 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 貢獻「中國核聚變」智慧
    「1號電機、2號電機轉速148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4號電機轉速400轉每分鐘,系統準備就緒……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首次等離子體放電實驗開始!」12月4日14時02分,位於四川成都的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內,中國環流器指揮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藍色電光閃爍。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正式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有人說如果可控核聚變成功了,一度電連一毛錢都不到,可能嗎?
    相較於核裂變,科學家們從太陽內部的核聚變上得來了「靈感」,如果可以模擬太陽內部的環境,將地球上分布廣泛的氘、氚這兩種結構最為簡單的氫同位素約束起來,在極高的高溫環境下使其發生核聚變反應
  • 中國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核聚變可控制後,電價變成1毛一度?
    首先是我國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採樣成功,第二就是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第三就是環流器2號M,中國人造太陽在四川成都實現了首次放電。拋開其他兩項不談,人造太陽的放電成功將會極大的改寫人類未來的能源結構。簡單來說,人造太陽就是一個核聚變裝置,依靠強大的磁場來約束等離子發生核聚變反應,從而產生能量。
  • 人造太陽 新一代「四川造」核聚變裝置在川放電
    記者 郝飛 攝   關於核聚變核聚變由氘、氚離子聚合成氦,聚合中損失的質量轉化為超強能量,這和太陽發光發熱原理相同,所以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神秘的HL-2M裝置●立項時間:2009年11月由國家原子能機構批覆立項,
  • 在1億度高溫下運行 我國「人造太陽」取得重大突破
    央視報導,中國自主設計的核聚變實驗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的東方超環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在1億度超高溫度下運行了近10秒。「東方超環」EAST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
  • 1億度高溫!中國這個黑科技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原標題為《中國「人造太陽」實現1億度運行,這是可能永久解決能源問題的黑科技》。1人造太陽 受控的核聚變裝置大家都知道太陽,但什麼是人造太陽?看過鋼鐵俠的人都知道,鋼鐵俠裡面有一個人造太陽叫託卡馬克,像一個磁線圈一樣。如果把氣體加熱到上億度,它就會發生聚變,可以像太陽一樣發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