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據公安部刑偵局消息,第二屆「熱血鑄劍·丹心衛民」全國公安「百佳刑警」推選結果日前揭曉,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支隊民警王佳、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常海等100名同志榮獲第二屆全國公安「百佳刑警」稱號。在他們當中,有懲惡揚善,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戰功赫赫的優秀指揮員;有身懷絕技,在命案積案攻堅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刑事技術專家;有雷霆出擊,在反電信網絡詐騙戰場上守護老百姓「錢袋子」的偵查能手;有赤誠執著,幫助被盜文物國寶回家的文明守望者和呵護萬家團圓的打拐鬥士。他們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充分體現了忠誠擔當、攻堅克難、無私奉獻、勇於創新的新時代刑警精神,彰顯了公安刑警為捍衛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不懈努力的忠誠本色和使命擔當。
南都記者從公安部獲悉,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刑警大隊政委李剛等5人當選「百佳刑警」。
入選刑警在掃黑除惡中表現突出
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招志剛是掃黑的一把「利劍」。招志剛曾組建專案組對廣東尚佳物業的運作和經營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尚佳物業為搶佔地盤,不以提高服務質量為手段,而是採用暴力,甚至邀請涉黑人員來恐嚇業主。專案組先後成功將尚佳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某麗等22名「黑物業」人員抓獲歸案。
陳愷是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是市局公認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辦案能手。2019年,陳愷在偵辦「清遠張氏團夥」及「三水林氏團夥」涉黑專案中,發現犯罪團夥以公司為外衣實施涉黑惡違法犯罪行為,錯綜複雜的人員架構、合法非法相互交織的交易關係和大量隱匿的涉案財產,讓案件偵辦陷入混亂狀態。陳愷創新研究出「一表打財法」(涉黑財產處置建議表),有效梳理追溯犯罪團夥的涉案資金鍊條,並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出處置建議,得到檢法部門的高度認可,該起涉黑專案成為廣東省收繳涉黑財產的精品案件。
打擊詐騙端掉假冒的「三甲醫院」
李剛是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刑警大隊政委,他因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中的出色表現,當選「百佳刑警」。2017年初,一起網絡貸款電信詐騙案引起了李剛的關注,他通過梳理類似案例,最後串並出350餘起、涉案金額高達1000餘萬元的「大案」,由於犯罪嫌疑人多數藏身境外,李剛多次協調爭取當地警方支持,並逐級上報案情,最終打掉這一電信詐騙犯罪團夥。2019年4月,李剛還帶隊打掉了一個「涉醫詐騙」犯罪團夥。該詐騙團夥利用某知名搜尋引擎競價排名,吸引患者到假冒的「三甲醫院」網站進行諮詢,誘騙患者去往指定醫院就診,費用通常為正規醫院十倍左右。為提高打擊效能,主動適應「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他將偵查、取證工作與訴訟、判決緊密結合,創新「法制前置」工作方式,主動邀請檢察院、法院在辦案過程中給予公安部門全程指導,確保執法規範,該案落網的核心嫌疑人最終全部批捕。
物證比對警犬搜證攻堅積案命案
宋思泉是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在命案積案攻堅中表現突出。去年公安部五局深入推進命案積案偵破工作,分別在北京、遼寧瀋陽、廣東佛山、湖北十堰集中開展了4次物證比對專項工作,對全國4025起命案積案的13081枚現場物證、1370具未知名屍體物證、具有物證的7569名在逃人員進行物證集中比對。在此次集中查詢比對統一行動中,宋思泉共比中外省命案積案5起,協助比中梅州命案積案2起。
與宋思泉通過物證比對找尋真相不同,作為廣東省湛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四大隊警犬中隊中隊長,葉磊的警犬是其破案的神器。2007年4月28日凌晨2時許,居民楊某家中發生了一起特大兇殺案,2人死亡3人受傷。葉磊帶著警犬「馬龍」火速趕往案發現場,因圍觀群眾多,氣味複雜,且現場血跡多,難以判斷哪些是被害人的,哪些是嫌疑人的。葉磊決定利用技術人員提取的血跡進行追蹤,在走訪群眾得知犯罪嫌疑人逃逸方向後,他立即帶著「馬龍」對外圍進行搜索,搜索到某路口時,「馬龍」突然興奮起來。大家打著手電筒對周圍開展地毯式搜查,在一塊菜田發現了新的踩踏痕跡,葉磊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嫌疑人留下的。他立即蹲下告訴「馬龍」這一發現,並鼓勵它繼續追蹤,最後在河邊草叢裡發現了藏匿的犯罪嫌疑人鄧某。
反響
「百佳刑警」成新晉網紅
網友贊「現實版福爾摩斯」
自「百佳刑警」評選活動開展以來,一群身懷絕技的刑警成為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過去並不為大眾所熟知的他們,憑藉著過硬的技術成功出圈,成為新晉網紅,吸粉無數。日前,南方都市報聯合公安部刑偵局聯合推出「百佳刑警·謎案追蹤」系列報導吸引百萬網友關注,網友在評論留言區紛紛表示:「可以拍電視劇了」,「為電影提供了很多素材」。還有網友稱這就是現實版本的《lie to me》、《法證先鋒》、《鑑證實錄》,有人將刑警稱為現實版的福爾摩斯,還有人稱這讓他們想起了忠犬八公和神犬奇兵的故事。
這群新晉網紅到底自帶多少流量?從數據上看,截至12月9日,南都APP平臺僅《八旬老人家中身亡,神探開棺驗屍憑一滴血鎖定真兇》一篇文章就收穫216萬閱讀量。南方都市報官方推送5篇文章,總閱讀量達38萬。南都微博發布百佳刑警謎案追蹤報導7條,傳播量最高的一條閱讀量達24.3萬,目前南都APP專題報導已有381萬人關注。
到底是什麼讓這群刑警圈粉無數?事實上,除了高超的刑偵技術,很多人都在了解刑警這一行業後對這一群體更加敬重。「為人民服務的好警察!」「刑警頂著這麼大壓力來破案真是不容易!」不少網友這樣感嘆。在「百佳刑警·謎案追蹤」中,伊通縣刑事偵查大隊副大隊長鮑立軍在蛛絲馬跡中破解80多歲老人「喜喪」背後的兇殺謎團,將箭頭指向了一位聾啞人,質疑和壓力隨之而來。甚至有家屬跟鮑立軍直言,破不破案沒關係,但千萬別因為辦案壓力讓聾啞人頂包。無現場無口供,是他最終頂住壓力,讓那滴芝麻粒大小的血跡「開口說話」。他坦言,在案件的偵辦之中,每走一步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但只有先相信自己才一定能克服困難,一定能找到證據,才有接近真相的勇氣。
受到網友高度關注的還有一位「神檢手」,他就是寧夏銀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技術大隊副大隊長、副主任法醫師拜永強。在一件殺人拋屍案中,他經過連續79個小時對300多份生物檢材檢驗後,得出了「罪犯是被害人的生物學父親」這一驚人結論,背後的真相讓人唏噓。
人物
打掉莆田系網絡醫託,端掉詐騙總部
反詐精英李剛:希望天下無騙
「騙子應該不會找上我這樣沒錢沒房的,我連信用卡都不用了。」
「那可不一定,騙子還會騙你貸款。」跟剛認識的朋友聊到電信網絡詐騙,李剛會迅速根據每個人的職業領域、生活習慣、經濟情況,開啟個性化的「反詐風險提示」。
從網貸詐騙到冒充公檢法,再到PUA、殺豬盤,再到「成功學大師」、莆田系網絡醫託騙局,李剛都曾跟這些騙子「過招」。
從2017年接手一個在網上被貸款詐騙了12800元的「小案」開始,李剛一頭扎進電信網絡詐騙江湖,至今已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200多起、刑拘2000多人,凍結涉案資金3億餘元。
從事反詐後,李剛把網名改為「魚腸」,網絡頭像用了一柄發光的劍——他希望自己像史上有名的利刃「魚腸劍」一樣,直刺騙子和騙子總部,「不把騙子打絕,絕不收兵」。
12月10日,反詐精英、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刑警大隊政委李剛當選全國公安「百佳刑警」。
一個「小案」驚動了公安部
2017年2月,一起網貸被騙12800元的「小案」,吸引了李剛的關注。此時,34歲的李剛到深圳龍崗分局尚不足一年。
被騙1萬多,案值並不算高,但透過受害人報警講述的情況,李剛感覺到背後的「不一樣」:著急用錢的事主徐某在網上通過某知名搜尋引擎搜索「貸款」,點進排名第一的貸款公司,順著網頁引導跟客服聊了起來,隨後被客服以「交手續費」的理由騙了12800元。
緊接著,李剛又發現「交貸款手續費」後的下一個環節:事主在發覺被騙之後,如果想到報警,在該搜尋引擎上搜「網警」,首先跳出來的「深圳網警110」網頁和電話,也充斥著騙子的各種話術。
「發現這個特點後,我就覺得這起小案應該不小,背後可能隱藏了一個套路非常深的詐騙團夥。」李剛當即串並同類型手法的案件,很快發現全國範圍內類似報案已有350多宗、涉案金額超千萬元,施騙手法極為一致:「這叫『江湖刀法』,第一刀是設置貸款假網站騙手續費,事主一旦發現上當想要報警,他們再冒充警察再騙第二刀。」
詳細剖析350多宗案件的情況,李剛還分析出這一詐騙團夥的內部架構,並鎖定他們的活動區域就在滇緬邊境,且有不少騙子藏在境外。
怎樣把藏身境外的騙子抓捕歸案?李剛一方面協調爭取雲南警方的支持,一方面逐級上報案情。
很快,這起案件驚動公安部,被確定為「清源行動」1號專案。經周密部署,2017年4月1日凌晨,專案組統一收網。當天凌晨,李剛也帶領深圳同行赴境外增援,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100餘名,並查扣一大批涉案物品。
騙子總部裡專設有「維穩部」
第一次對騙子「亮劍」,李剛體會到了境外抓捕的不易:境外環境更為複雜,不少把窩點設在境外的騙子還隨身帶有槍枝。
而此時,電信網絡詐騙在全國範圍內愈演愈烈。回來後,李剛和戰友們專題研究:怎樣由近及遠,打掉詐騙分子在境內的通道和幫手、砍斷騙子在境內的這條「腿」?
「詐騙分子有再多的套路,銀行卡是必然要用到的工具。我們梳理發現僅深圳龍崗區,就有100多個專門買賣銀行卡的犯罪嫌疑人。」李剛介紹,主動出擊殲滅打擊黑灰產的「剪燭光」行動旋即開啟。
命名為「剪燭光」,李剛也頗費一番心思。「剪去蠟燭燒黑的燭芯,讓我們的燭光更明亮、照亮星空,就能讓黑產無處遁形。」李剛介紹,而另一層寓意,則是借用唐朝詩人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表達對全國各地警方的呼籲,「希望更多的戰友一起來參戰,聯手共同打黑產」。
瞄準黑灰產,「剪燭光」先後在深圳、重慶、蘇州、大連等地展開收網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150餘名,查獲銀行卡及偽造的身份證1000餘套,串並破案6000餘宗。而在對黑灰產的打擊中,李剛又有新發現:這些卡商,不僅給躲在海外的騙子供卡,還給寫字樓裡的騙子供卡。
順藤摸瓜,李剛跟蹤起「寫字樓裡的騙子」。他發現,躲在寫字樓裡的騙子,他們往往用合法的公司作為包裝掩護、偽裝成「專家」,詐騙套路也很深:有的騙子偽裝成「投資大師」,在群裡推薦股票、推銷投資理財之道,吸引網友進直播間聽課,但一旦進入直播間,各種股票交易軟體都是虛假製作來套錢的;還有的騙子扮演「成功學大師」,在教育培訓平臺兜售成功之道,有的網友賣房賣車來交學費上「成功課」。
打擊「專家」騙子的過程中,李剛還有意外發現:這些專家騙子的背後,也有完整的產業鏈:這些「專家」騙子僅僅是犯罪團夥金字塔最底層。再往上,是在全國發展代理、傳授詐騙技巧的代理公司。再上面,還有設計詐騙套路、製作詐騙軟體和工具的公司,他們才是金字塔的頂層、騙子的總部。
「我們端掉了一個騙子的總部,他們對外標榜為一家科技公司。」李剛介紹,這家200多人的「企業」有著非常細的分工,有負責設計詐騙軟體的,有負責發展代理的,有負責資金通道洗錢的,還有一個「客服部」是負責維穩的。「一旦有事主發現自己被騙了,維穩部就會介入穩住事主不去報警,能安撫就安撫,實在不行還會退一點錢,目的是為了騙更多人的錢。」
「莆田系」網絡醫託:
沒病被治成了精神病
就在李剛潛入深圳一棟棟樓宇,細細辨別「專家騙子」時,一家名為「深圳山水醫療」的公司進入他的視野。
這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很特別,公司辦公間的牆上貼著「每天奮鬥一點,成功更近一步」等勵志口號,辦公桌上的營銷話術本還寫著「我是胡主任醫生,你的病情比較嚴重,必須馬上到醫院治療」;「我們醫院是治療你這種病的權威醫院,有名醫和專家接診」。
醫療公司的工作人員為什麼要冒充醫生?經過進一步的調查發現,這竟是個「網絡醫託」窩點,他們通過搜尋引擎的競價排名,讓搜尋引擎和醫院網站成為「前臺」。進而「網絡醫託」跟進與前來諮詢的網友聊天,引導他們到昆明、長沙、廣州的三家「莆田系醫院」精神科就診。
在「深圳山水醫療」的包裝下,幾位退休的醫生被包裝為「享受國務院津貼」「給首長看過病」的「國家著名醫生」,線下等著慕名前來就診網友的,卻是高昂的檢查費、醫藥費,甚至有的小病被治成大病、沒病被治成精神病。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位長沙的14歲男孩,因學習壓力大失眠,在網上搜到這家醫院諮詢後就診被確診為精神疾病,治療花了2萬多元,失眠卻更嚴重了,一度無法正常上學。後來回到長沙當地醫院就診,花了幾百塊錢後治癒。
李剛介紹,說起網絡醫託的這些行為,都覺得可恨、要打擊,但從偵查辦案角度卻很棘手。「精神疾病治療是否過度,很難給出專業鑑定;莆田系網絡醫託說自己最多是虛假宣傳,並非犯罪。」
幾番研究,李剛決定從醫生角度突破。他不斷找醫生「聊天」,給他們宣講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從醫初心,終於取得突破,上演了一場「無間道」——有醫生良心發現,願意配合警方調查提供證據指證犯罪團夥中的主犯。
「端掉深圳山水醫療總部的當晚,一夜之間,莆田系網絡醫託在深圳全部撤出。」說到「戰果」,李剛話語中透著自豪。
更名「魚腸」:
不把騙子打絕,我們不收兵
與騙子交鋒這幾年,也有被騙子「溜走」的時候。李剛一直記得,一位老人來報警時期待破案的目光。這位老人被「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分子騙光了養老積蓄,報警時握著李剛的手不肯撒開,反覆念叨著:「我指望著這筆錢養老哪!」這起詐騙案立案後,警方沒有停止過跟進和研判,但由於事主報案時間較晚、嫌疑人藏匿海外等原因,涉案贓款沒有追回來。
老人期待的目光,緊握的手,印刻在李剛心頭。
1983年出生的李剛,從小酷愛武俠劇和警匪片,這些影片構建的江湖裡,正義得以伸張、弱勢受到保護。「小時候看了《便衣警察》,就想做警察。」李剛告訴南都記者,從中國刑警學院畢業從警後,他才真切感受到刑警職業與螢屏形象中的不同。「以前以為警察就是抓小偷的,但其實警察的工作遠不止抓小偷,在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也會受委屈。我們要守護公平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法律是冰冷的,但人是充滿了溫度的。」
李剛也尤其看重「兄弟姐妹們」的攜手之誼。他細緻總結3年來破獲的1200多宗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背後的騙術和戰術,編寫成《天下無騙》等專業防詐騙課件,分享給全國多地公安戰線,「這樣,將有更多的人跟我們一起來反詐」。
投身反詐時,李剛與龍崗刑警大隊40多位戰友一起改了網名,每人選用一種史上有名的冷兵器做網名,表達與騙子宣戰的決心。李剛的網名,也從「十三剛」改為「魚腸」,傳說中這是一柄能藏在魚肚中、極為鋒利的劍,能使用它的人必須是絕勇之人。
李剛希望自己能像魚腸劍這柄利刃,刺向電信網絡詐騙的騙子和騙子總部,「不把騙子打絕,我們絕不收兵」。
10-11版採寫:
南都記者 蔣小天 程姝雯 見習記者 王凡
實習生 李文雋 發自北京
作者/來源:南方都市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