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小康」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概念,小康社會就是介於溫飽與富裕之間的一個特定發展階段。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紀末中國達到「小康社會」的構想。黨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
「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概念,先實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確的。小康社會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識榮辱」,這是小康社會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中國的經濟發展讓每一個主體的生活水平相對來講是越來越好;每一個主體的自由度、權利、人權狀況才會越來越得到改善。從治理理念來說,「小康社會」並不是儒家學說的延續,相反卻是法家治理思想的體現,法家重「法」(商鞅)、重「術」(申不害)、重「勢」(慎到),其衡量標準和最終目的就是統一和富強。之所以說小康社會是法家的傳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繼,是因為其根本價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實現經濟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紀律,法不阿貴(表現在當代中國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國」);尊重個體價值,鼓勵個體獨立;積極入世,奮力進取,以實現「爭於氣力」的國家統一和富強為責任。
發展歷程:鄧小平同志不僅描繪了小康社會的發展藍圖,而且構想了建設小康社會的跨世紀發展戰略,即著名的「三步走」發展戰略。
1997年,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任務。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並作出具體的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歷史淵源: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來訪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現代化所要達到的是小康狀態。他曾經說:「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什麼是小康社會?有的專家學者認為,小康是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生活發展階段。不僅要從生活水平的角度來理解,還應把小康社會作為一個更加具有理論內涵的新概念,是一個體現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新概念。其發展目標包括人民生活目標、經濟發展目標、政治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等方面的內容。所以,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生活殷實、人民安居樂業和綜合國力強盛的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社會發展階段。
發展過程:如何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我們黨經過了多年的探索。早在1989年6月,鄧小平同志就建議,「組織一個班子,研究下一個世紀前五十年的發展戰略和規劃」。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規劃了到201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1997年,十五大明確提出到21世紀中葉、跨度達50年的發展目標。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提出: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十六大報告還從經濟、政治、文化和可持續發展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奮鬥目標。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紀末我國達到"小康社會"的構想。他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紀末,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即使達到了某種目標,我們的國民總產值也還是很低的。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平,比如國民生產總值人均一千美元,也還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在這之後,他又多次提出了這一構想。黨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在"小康社會"人民的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
奮鬥目標: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國小康水平的特點,闡述了鞏固和提高小康水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進而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進入小康社會是一個分領域、分地區、有先有後的發展過程。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我們只是剛剛跨入小康社會歷史階段的大門,處於小康社會的初期階段。這時候我們所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謂低水平,就是雖然我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人均水平還比較低。所謂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還處於生存性消費的滿足,而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得到有效滿足,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環境質量還有待提高。所謂發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平差距不小。在小康社會問題上有兩種應該注意的傾向:看不到我國就要進入小康社會,綜合國力有了很大增強,有可能又有必要集中力量辦一些有力推進現代化的大事,是不對的;忘掉我們的基本國情,以為不應實行或者可以很快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政策,更是不對的。江澤民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強調,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新世紀必須繼續為完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歷史任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