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華人為什麼比印尼當地人富裕?

2021-01-09 騰訊網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倡之地的印度尼西亞,也是海外華僑華人最多的地區。早在唐代,廣東、福建沿海地區就有人下南洋到印度尼西亞謀生,而清朝末期更是迎來下南洋高峰。據悉,印尼華人已有2000萬左右。

看看印度尼西亞最富有的十個華人,你會發現它們都有共同點:他們幾乎都是中國商人的後代,他們都是移民到印度尼西亞的。他們大都是第二代的印尼華人,也有少部分是第一代的印尼華人。

今天小梵就帶大家了解下移民到印尼的人感受如何?為什麼印尼華人比印尼當地人更富裕?

@Ikhsan Radjab

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印尼華人和印尼馬來人一樣窮。然後,華人開始做一些小生意。因為前期他們在商業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得他們在後來能夠進行更快的擴張。他們為自己的家族生意付出汗水,淚水甚至鮮血。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要家庭未來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他們賺了一千塊錢,他們會將一百塊錢用來支付他們個人的享受,剩下的900塊錢投入到他們的生意當中去。他們很少會去買昂貴的襯衫或者是漂亮的珠寶。簡而言之,他們願意為了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而犧牲個人的享受。

這就是中國人,不貪圖享受,勤勞質樸,用雙手去創造幸福。

@Ju boo Lim

你不應該問「為何印尼的華人比當地人更富裕?」 你應該問「為何世界各地的華人普遍都比當地人更富裕?」在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曾經去過世界很多國家,我已經注意到這個現象,這一現象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明顯。無論你說的是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或菲律賓,甚至連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的很多地區都是如此。其實答案非常簡單——華人是一個工作非常努力的民族,他們經歷了數千年的王朝史,他們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智力去解決問題。在歷史上也經常會遇到各種苦難,災荒,貧窮。他們非常努力,野心勃勃,堅韌不拔,百折不撓,他們成為這個星球上一隻非常有生命力的力量。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生存遊戲——你要如何才能夠生存下去?

@aosika

我爺爺那代從福州移民到印尼的,據說剛開始家裡很窮,爺爺以出海捕魚為生,養活著奶奶和爸爸,因為當地人懶,而且經常遇到天氣不好的情況下就不出海了,爺爺是心地善良,勤勞細心的人,從不抱怨什麼,僱主也是華人,非常信任爺爺,在給僱主打了5年工後,並分了一塊地盤兒給爺爺,爺爺開始自己做,有固定的買主,就這樣兩年下來,一家人買了房,還有了車。生活逐漸好起來。

但爺爺和奶奶依然省吃儉用,卻在爸爸的教育上從不節省。給爸爸最好的教育,送他去歐美國家留學。包括後來對我的教育也是如此。但我們依然會在中國的節假日時,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和和美美的過節。

爺爺經常說,中國才是他的祖國,福州才是他的家鄉,2015年,爸爸帶著爺爺奶奶,還有我和媽媽去福州了一趟,爺爺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種笑容是一種感激,因為臉上早已老淚縱橫。

如果你只是給人一條魚,但是你不教他捕魚,那麼最終這個人將會逐漸虛弱下去。這就是中國人的信念。

但不管是誰的故事,華人,都是歷史上被銘記的重要扉頁,是前人的拼搏,才能讓今天的我們在大樹下乘涼。

但不管在哪裡,都要記得付出才有收穫,腳踏實地,總有一天你會得到回報。

相關焦點

  • 印尼「9·30」屠華:殺數十萬華人
    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當時的總統蘇加諾,還是軍隊親美高層,或是印尼共產黨?目前仍不明了。但有一點確鑿無疑:「9·30」之後,總統蘇加諾被迫下臺,繼任者蘇哈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迅即譴責事件系由印尼共產黨所為,緊接著便以此為藉口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及其支持者的大肆鎮壓。之後,便迎來了蘇哈託武力統治印尼的32年。可為什麼在諸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中,是華人成了犧牲品?
  • 解讀印尼屠華事件:華人為何會成為犧牲品
    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當時的總統蘇加諾,還是軍隊親美高層,或是印尼共產黨?目前仍不明了。但有一點確鑿無疑:「9·30」之後,總統蘇加諾被迫下臺,繼任者蘇哈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迅即譴責事件系由印尼共產黨所為,緊接著便以此為藉口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及其支持者的大肆鎮壓。之後,便迎來了蘇哈託武力統治印尼的32年。可為什麼在諸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中,是華人成了犧牲品?
  • 印尼華人富豪:恨不得買菜都要穿晚禮服-虎嗅網
    她來自一個富裕的印尼華人家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家族構成:父母來自印尼巨港,在巨港和雅加達投資房地產生意,在雅加達和巨港的住宅均為在東南亞稱為「Bungalow」的花園別墅。如果這個華人女生的家族故事只算普通富裕人家,那麼更富有的大亨,國際化程度有多高呢?
  • 印尼土生華人博物館
    阿茲米向筆者展示著他最珍貴的藏品,由印尼僑生華人作家創作的一系列印尼土生華人馬來語文學的漫畫書,一張印尼華人健美者照片的專輯,以及一本由史立筆撰寫的關於峇里島之旅的書,他是一位著名僑生記者和作家,也是印尼著名華裔社運人士史福義的父親。
  • 華人痛苦回憶1998印尼排華:1200名華人被屠殺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 1998年5月21日,曾7次當選印尼總統的蘇哈託黯然辭職。在他走下權力寶座前不到10天的5月13日,印尼爆發了針對華人的「5月騷亂」,近1200名華人遇難,上百名華人婦女遭強暴。  然而,騷亂剛一平息,就有印尼官員出言質疑「華人婦女被強暴」的真實性,直到1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質疑依然存在。
  • 50年前,印尼軍政府為什麼要屠殺數十萬華人?
    研討會由非政府組織「全國人權委員會」主辦,得到了印尼官方的認可和支持。這是大屠殺發生後50年來,印尼官方首次允許公開討論。 因華人在被屠殺者當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這場慘劇在中國也常常被稱作「1965年排華大屠殺」。那麼,為什麼華人在印尼,會多次遭受類似的橫禍呢?
  • 印尼排華系列——紅溪慘案,數萬華人遇害,溪水被染成血色
    印尼對印尼華人的罪惡罄竹難書,查閱資料之後心中鬱結,不禁升起執筆寫下那一段段被印尼試圖掩蓋的歷史的想法。然而歷史太長,罪過太多難以一次記述,印尼排華將分成若干系列進行講述。願以我筆,還原歷史真相。印尼排華初始——「紅溪慘案」。一場荷蘭人精心策劃的陰謀加上樂意成為屠刀印尼土著,而受害者只是勤勞無辜的印尼華人。
  • 印尼媒體:印尼華人疫情下秋季祭祖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9月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圖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在上香。黃印華 供圖9日,印尼第三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細雨濛濛。十數名印尼黃氏宗親代表來到該市市郊「江夏堂」和江夏義亭祭祖。「往年秋祭,都有1500人至2000人參加,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我們遵守政府防疫規定,將人數控制在10多人」,印尼棉蘭江夏公所榮譽主席黃印華說。
  • 印尼「9·30」屠華事件:華人為何會成為犧牲品
    ——1965年,印尼軍方發起針對印尼共產黨的血腥屠殺;數十萬華人在屠殺中喪命。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當時的總統蘇加諾,還是軍隊親美高層,或是印尼共產黨?目前仍不明了。但有一點確鑿無疑:「9·30」之後,總統蘇加諾被迫下臺,繼任者蘇哈託成了最大受益者——他迅即譴責事件系由印尼共產黨所為,緊接著便以此為藉口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及其支持者的大肆鎮壓。之後,便迎來了蘇哈託武力統治印尼的32年。可為什麼在諸方政治勢力的角逐中,是華人成了犧牲品?
  • 【印尼一客機失聯後確認墜毀 中國駐印尼使館:機上有印尼華人的...
    文 / 夏洛特2021-01-10 06:41:52來源:FX168 【印尼一客機失聯後確認墜毀 中國駐印尼使館:機上有印尼華人的可能性大】1月9日,一架從印尼首都雅加達起飛的三佛齊航空公司旗下波音737-500客機,在起飛數分鐘後失聯。
  • 印尼華人重新接近中國文化
    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印尼華人的中文學習出現斷層,40歲以下、能掌握中文的印尼華人少之又少,四五十歲的華人群體即使能講簡單的中文,也不能讀寫漢字。    年輕一代的身份認同已不是問題    不僅是中文的應用能力,印尼華人對自身的身份認同和對中國的感情,也在代際傳承中發生了變化。
  • 印尼華人有多富?2020印尼首富依舊是泉籍兄弟
    這些華人又都從事著哪些行業?據悉,福建籍多經營土特產、藥材、機車和汽車零部件、金銀首飾,開辦超級市場、超市等行業;食品罐頭、五金、成衣等行業多為廣東籍經營,鐘錶、古玩、皮革等多是江浙籍。 印尼華人主要是自己做老闆,可以說,華人在印尼各行各業都有所涉足,且有的也佔據了重要經濟位置。
  • 印尼為何對50年前排華事件展開調查:多種因素促成
    「歷次排華事件開始都和華人無關」  從1740年的紅溪慘案到1998年的排華風暴,歷史上印尼曾經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排華暴亂。  談及1965年的排華事件,一直從事東南亞政治研究的查雯對北青報記者講道,華人善於積累財富,在印尼紮根後,華人和土著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印尼的許多經濟產業也是壟斷在華人手裡;此外西方殖民者把華人作為中間力量來管理當地人,和當地人做交易,因此也積累了土著和華人的仇恨。  歷史上印尼的國內政治問題一直是導致排華事件發生的原因。
  • 印尼疫情:17日增1821至14.1萬!印尼獨立75周年實況!印尼華人去清華...
    30.西巴布亞:2(607) 31.巴布亞:10(3,432) 32.西蘇拉威西12(319) 33.東努沙登加拉:(165) 34.哥倫打洛:67(1,788) 合計:141,370 印尼華人分享經歷與感受
  • 為什麼印尼人幾乎不說印尼語
    在印度尼西亞日惹市(Yogyakarta)一個安靜街區的路邊小攤上,一名婦女切碎西紅柿、豆子和菠菜,還有一個紅辣椒,再拌上花生醬,然後將做好的印尼什錦沙拉(lotek)遞給那些騎著摩託車排隊或坐在藍色塑料凳子等候的顧客。她對我充滿著疑問,好奇我是誰,而我對她也有著同樣的感覺。為了與她這樣的當地人聊天,我搬到了印度尼西亞居住,還參加了印尼語的強化學習班。
  • 印尼華人"過年"拜祖先吃團圓飯
    家住印尼北蘇門答臘省首府棉蘭的黃印華一早就張羅著「過年」的事,既有家庭的,也有「公家」的。祖籍中國福建省南安市的黃印華現任印尼華裔總會執行主席,是第二代華人。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是他數十年僑領生涯致力和堅持的「大事」。
  • 印尼民眾要拆關公像 印尼政府:破壞者將受制裁
    《雅加達郵報》報導截圖  這座巨型關公像高30.4米,坐落在圖班市一座關聖廟內,據稱由東爪哇省泗水市一名華人資助興建。去年該雕像就已落成,今年7月17日,印尼人民協商會議議長哈桑出席寺廟的一個紀念活動,令關公像受到印尼輿論關注,也引起爭議。
  • 印尼首富,低調的華人兩兄弟
    印尼央行舉辦年度銀行家會議,黃惠忠到場,但與會的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出現。「在被人告知對方是印尼首富黃惠忠前,一些銀行家甚至不知道他們正與這名資產高達85億美元的大亨說話。」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尼期間,主席夫人彭麗媛就參觀了位於購物中心三層的阿倫·阿倫手工藝品中心。  除購物場所外,這一大型綜合設施還包括五星級的凱賓斯基酒店,高56層的中亞銀行大樓,以及一棟57層樓的凱賓斯基公寓。  據印尼商業雜誌《亞洲環球》在2010年的報導,針記集團目前的旗艦產業是印尼第三大銀行——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
  • 歷盡磨難的印尼中爪哇華人
    華人什麼時候到達印尼,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中國移民海外,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兩三千年前的商朝、周朝時期,北方華人從海路移民進入朝鮮半島。秦朝時大批華人移民日本。單是欺騙了秦始皇說是能夠找到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徐福,一次就用百艘大船,帶著三千童男、童女連同糧食、農具、種子、工具和藥材等移民日本。漢朝、唐朝、宋朝,移居海外的華人就更多了。
  • 印尼華人春節傳統美食——元宵飯糰
    據印度尼西亞旅遊部消息,印尼華人將中國春節飲食傳統和印尼本地食材相結合,發展出多種多樣的印尼春節美食,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元宵飯糰。Lontong是傳統的印尼食物,是將大米放入香蕉葉中蒸煮而成的筒狀飯糰,由於方便攜帶和運輸,可以在任何時候食用,常常用來代替米飯,食用時佐以蔬菜、湯料和烤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