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 鄭蕊 網編:肖瑋 2020-12-06
經過半個月的等待,綜藝《奔跑吧·黃河篇》的播出狀態終於從定檔走向開播,於本周末上線第一期節目。然而,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12月6日,該節目首發後每日實現的全網熱度值不僅不及上一季節目,也不敵同樣選擇在本周末開播的《潮流合伙人2》等其他新綜藝,以及如《演員請就位2》等已開播一月有餘的節目。一經開播便面對新老綜藝的夾擊,作為老牌綜藝新篇章的《奔跑吧·黃河篇》能否實現突圍?
受新老節目夾擊
此次將目光瞄向黃河上中下遊沿線重要城市的《奔跑吧·黃河篇》,於12月4日晚間在浙江衛視及視頻網站上正式開跑。然而,《奔跑吧·黃河篇》的開跑並未趕上好時候,一經開播便陷入到新老節目的夾擊中。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12月6日17時30分,《奔跑吧·黃河篇》開播以來一直未能進入前三甲。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與《奔跑吧·黃河篇》同日開播的新綜藝《潮流合伙人2》,卻自上線第二日起便成功登頂,晚一天開播的《追光吧!哥哥》目前也已穩坐排名的前三名。
而在新綜藝之外,已經開播一月有餘的《哈哈哈哈哈》《姐姐的愛樂之城》《演員請就位2》等節目,也成為《奔跑吧·黃河篇》的勁敵,甚至一度將該節目擠出了貓眼全網熱度榜綜藝類前五位,只能在第六位和第七位之間徘徊。
「這個周末確實有多檔新綜藝同步上線,且不乏此前熱度和關注度較高的節目,再加上也有播出一段時間的老綜藝告一段落並掀起一個熱度小高峰,導致有限的觀眾注意力被分流。」電視評論人孫禹如是說。
新老節目的夾擊,是《奔跑吧·黃河篇》不得不面對的客觀挑戰。但若是與自身進行對比,《奔跑吧·黃河篇》所實現的熱度也較上一季節目略遜一籌。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時,《奔跑吧·黃河篇》的單日熱度值最高為8946.17,而三個月前剛剛收官的《奔跑吧》第四季,在開播前三天曾兩度成為貓眼全網熱度榜綜藝類的日冠,單日最高熱度值均在9000以上,最高曾達到9617.06,這與《奔跑吧·黃河篇》當下的單日最高熱度值相比,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
觀眾評價褒貶不一
首發熱度不盡如人意的情況,讓《奔跑吧·黃河篇》未能開出一個好彩頭。而現階段,隨著越來越多的口碑評分逐漸析出,褒貶不一的評價也成為該節目需要面臨的第二個挑戰。
據豆瓣電影顯示,儘管當下《奔跑吧·黃河篇》尚未開分,但已有73個短評先後對節目進行評價,其中共有31個短評給該節目打出四星及五星的評分,與三星及以下的評分幾乎各佔半壁江山。
北京商報記者在對觀看《奔跑吧·黃河篇》第一期節目的觀眾進行採訪後得知,不少觀眾對於節目增加公益性和人文性,傳遞更多知識表示認可。但與此同時,缺少笑點、遊戲無趣等評價,也充斥在數十條評價中。
「此次在黃河篇中節目加入了很多有關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的相關知識,確實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對該地區的了解,有著教育意義。但看了這麼多年的『跑男』,也能感覺到內容的新鮮度不及該系列節目剛剛開播的時期,甚至有時看到某些畫面或嘉賓對話,就能猜到後面的環節內容。」觀眾徐藝馨如是說。
「缺少新意」早已不是觀眾第一次對這檔老牌綜藝提出的評價,近年來,每一季新節目上線後,該系列綜藝均會或多或少承受類似的質疑。對此,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分析稱,創新力不足是「綜N代」節目很難逃避的市場現象,「為了讓節目能夠有市場影響力,節目製作方也會像打造人設一樣,通過內容環節的設置、剪輯風格等,給節目營造出一個形象。但部分節目會在後續陷入迷途,從最初開播的新意滿滿下滑至千篇一律,原因在於沒有深入分辨清楚哪些才是節目形象或定位的核心與本質,導致只是簡單複製表象,直接給觀眾帶來疲勞感」。
強化謀新尋突圍
實際上,從《奔跑吧·黃河篇》的一系列宣傳動作中可以看出,該節目也在嘗試營造出更多話題、發布更多有趣的視頻片段,以帶動熱度並吸引觀眾注意力。以12月4日該節目在官微發布的多條消息為例,便帶出「蔡徐坤俺怕這玩意」「Angelababy喜提藏語名」「胡可秒回沙溢信息」「毛曉彤密逃十級玩家」等多個話題。
孫禹認為,營造熱門話題看起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並沒有那麼簡單,「既不能缺少流量,還要在有限的文字中展現出亮點,帶動人們的好奇心,更關鍵的是,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彈指之間便有大量新信息出現,能否藉助一系列的營銷保證話題的熱度,也極為考驗運營能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未來綜藝市場上還將有多個新節目陸續上線開播,覆蓋音樂、說唱、演技等多種類型。不可否認的是,面對當下的市場環境以及首播情況,《奔跑吧·黃河篇》也將與眾多綜藝節目進行一場突圍賽。針對《奔跑吧·黃河篇》開播後的市場反饋,以及後續的節目計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繫節目方,截至發稿時暫未得到對方的回應。
在業內人士看來,《奔跑吧》系列節目從誕生至今,多年的運營令該IP已經形成了自身的市場價值,同時以特別節目形式出現的《奔跑吧·黃河篇》其實也是該系列節目進行的嘗試之一,但還需要更大程度地創新。在曾榮看來,《奔跑吧》系列節目擁有較多可挖掘的點,不只與節目是一檔存在競技性的真人秀,或是有多位明星的加盟,也與該節目的持續性和連續性有關,但這也意味著節目需要找到初心並實現更大的創新力度,停止消耗觀眾原有的認可度。
北京商報記者 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