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雞年,讓全面深化改革的脈搏激蕩中國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全面深化改革肩負的一個重要歷史使命,就是確保今後幾年時間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隨著初六春節長假結束,丁酉雞年正常上班序幕由此掀開。新的一年,以什麼樣的狀態投身改革,以什麼樣的作為深化改革,已經成為關係發展全局的重大課題。

  責任在肩,唯有真抓實幹,方能不辱使命,不負重託。回望剛剛過去的2016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傾力推動改革,從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從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科技體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改革方案不斷推出,到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氣中奮力前行。

  抉擇中國自身命運,回應世界發展難題。97個年度重點改革任務和128個其他改革任務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還完成了194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改革方案419個,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已經基本確立……一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改革方案制定和改革舉措落實,推動著中國站在了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歷史新起點上。

  就以經濟領域改革為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交出了一份靚麗答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而在今年1月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估計,印度2016年經濟增速為6.6%,這也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已經超過印度。即便從全球範圍來看,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增速為2.4%左右,中國6.7%增速也可謂一騎絕塵。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在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程」上,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來闖關奪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新要求:「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改革是一場接力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面深化改革這幾年,我們在「為什麼改」問題上改革理念認識更加深刻,在「往哪兒改」問題上改革目標更加明確,在「為誰改」問題上改革指向更加鮮明,在「怎麼改」問題上改革方法更加科學。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節點,黨的十九大也將於今年召開,樁樁件件都要求我們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節奏,在築夢中國徵程中續寫新的輝煌。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無論是清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全方位優化治理結構、治理機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都需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把改革進行到底。丁酉雞年正常上班序幕已經拉開,面對改革的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面對千頭萬緒的各項工作,不管有多麼不舍,無論有多麼留戀,我們都應收心、用心,將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幹出成效,為新一年的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南方網秦豫)

相關焦點

  • 孫業禮:正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總目標和方法論
    原標題:正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總目標和方法論 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近日出版發行。這本書分12個專題,摘錄了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間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274段。
  • 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學方法論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握改革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高度,強調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的方法論,努力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法。  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基礎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辯證統一,正確的世界觀教給人們科學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觀點和原則,正確的方法論教給人們科學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論特徵
    堅持問題倒逼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相統一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習近平指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改革開放以前,我們國家最大的現實問題就是長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生產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沒有這些問題的壓力,就不會有改革開放。同時,改革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
  • 自覺運用科學方法論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深化改革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既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要求,也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方法作為推進改革的「橋」和「船」,影響改革的思路和進度,決定改革的路徑和成效。
  • 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四個結合
    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四個結合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作者簡介: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央宣傳部直接聯繫指導的15家國家級研究中心之一。「中心」以「國家工程、浙江基地」為標準,堅持「一中心、多基地」發展模式,統籌在浙高校、科研院所等一線科研力量,緊密圍繞學習研究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主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和學術活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七部分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動力。
  •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的指導性文獻
    這本書的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間的講話、演講、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獻,分12個專題,共計274段論述。這些論述涵蓋廣泛,思想深邃,對於我們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系統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和重點任務,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全面深化改革」的非凡意義
    從1978年到2013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歷了由淺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發生了階段性、累積性、歷史性的巨大變化。中國關於改革開放的經驗、知識和理論,也由知之不多走向知之較多,由知之不全走向知之較全,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新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再出發——從2018年...
    處在新的歷史關口,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必將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共識,激蕩起奮進新時代的改革強音。新徵程上改革大有可為2月25日,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不斷推進,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徵程——「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97年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在風雷激蕩中挺立潮頭,在勇毅篤行中寫就華章。「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旗幟,統攬改革全局,推動改革攻堅,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發力、蹄疾步穩,向更深層次挺進、向更高境界邁進,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注入源源動力。
  •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定,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進入新時代的改革指引了前進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根本途徑,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題:正是揚帆搏浪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三五」期間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紀實新華社記者「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衝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如是宣示。在風雷激蕩中挺立潮頭,在勇毅篤行中寫就華章。
  • 深圳: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
    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 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 王偉中主持會議 1月11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如何充分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
    《決定》共16個部分、60條、300多項改革舉措,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闡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是指導中國改革發展裡程碑式的綱領性文件。本社從21日起開設「新華社信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解讀」專欄,對《決定》的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進行解讀。
  •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 將理想照進現實的「大國工程」
    (全面深改這五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 將理想照進現實的「大國工程」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題: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這五年 將理想照進現實的「大國工程」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在跨越40年的歲月長河中,梳理有關中國「改革」的歷史脈絡,從幾屆「三中全會」可以一窺中國由貧到富、由富變強的時代「密碼」: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大幕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三種意識」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歷經35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當代中國,迎來新一輪改革的壯麗徵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著眼「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戰略全局,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吹響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集結號」。
  • 破除思想觀念障礙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全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部署、總動員,對於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意義重大。人類發展史表明,越是危機四伏、困難重重,越能產生大思想,實現大變革。20世紀30年代,即將崛起的美國,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的打擊下,危機四伏,羅斯福總統下決心實行新政,才化危為機,使美國走上強盛之路。
  • 全面深化改革與歷史唯物主義有何關係?
    201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召開劃時代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系統設計、全面推進改革,這是從我國的社會存在出發,正確認識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原理作出的重大歷史性決策。那麼,全面深化改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間具體有哪些關係,總書記是如何闡釋的。筆記君做了梳理,一起來學習。
  • 【全面深化改革】平山縣: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讓民營經濟發展更有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平山縣: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讓民營經濟發展更有活力 2020-01-04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刻把握新時代謀劃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軸
    內容提要國際和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的全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來謀劃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回應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 石平:衝破「兩個束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
    原標題:衝破「兩個束縛」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誌,我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這一重要論斷,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近兩年來,我們在衝破思想觀念和利益固化的「兩個束縛」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但還有不少亟待破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