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BranD的好奇心(id:BranDma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近期,法國平面設計師 Grégory Ambos與東京法語學院邀請了高田唯、小林一毅、鈴木哲生、岡﨑真理子、佐佐木俊、小林健太等等12位日本設計師以義大利哲學家 Emanuele Coccia 的兩本著作《植物的生命:混合物的形上學》和《變形集》為靈感設計海報,並在Nature Is Not Your Household的線上展覽中展出。
左:《植物的生命:混合物的形上學》 右:《變形集》
義大利哲學家Emanuele Coccia說過,「只有認識到在一朵蒲公英、一隻小鳥或是真菌、細菌和病毒中流轉的生命,與人類體內流轉的生命是一樣的,我們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看待地球的觀念,以及對待它的態度和行為。」而這次展覽也圍繞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探討,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次展覽設計的海報都有怎樣的創作理念吧。
高田唯 ( Yui Takada)
高田唯此次創作的海報沿用了他一貫的設計風格,使用了高飽和度的顏色,隨意拉升的字體,簡單的圖案和漫不經心的版式,文字部分使用同一字體和字號。
小林一毅(Ikki Kobayashi)
小林一毅作為JAGDA新人獎史上最為年輕的獲獎者,他這次設計的靈感來源於《變形集》中的一句話:「地球和整個星球上的生命本質是一致的;生命之於地球就如蝴蝶之於毛蟲,它就是這個星球蛻變而成的另一種形態。」
鈴木哲生(Tezzo Suzuki)
鈴木哲生十分擅長將縝密的思考通過繪製文字和圖像的方式傳遞出來,在為本次展覽創作的海報中,他以插畫的形式還原了在某年夏天路過某個森林時所見的場景。
岡﨑真理子(Mariko Okazaki)
岡﨑真理子主要從事建築、藝術、攝影、時尚等文化領域的工作,她以《植物的生命:混合物的形上學》中的一段話,「認識世界就是通過呼吸去感受,因為每一次的呼吸都是這個世界的產物」為創作理念進行創作。
佐佐木俊(Shun Sasaki)
佐佐木俊對於字體和圖形的使用特別大膽,他很擅長將複雜變形的各種風格字體和不同對比鮮明的顏色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之中,但是既不突兀也不混亂,所以他的海報作品呈現出來就像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
小林健太(Kenta Cobayashi)
小林健太很擅長運用扭曲失真的創作技巧,並且對影像的數位化處理做到了極致,在這次的展覽海報創作中,把《變形集》與大自然結合作為創作靈感。
西川友美(TomomiNishikawa)
她的創作風格怪誕新奇,該海報作品的插畫性更強,更詼諧易懂一些,讓人印象深刻。
幸洋子(YukiYoko)
幸洋子是居於東京的動畫電影導演和插畫家,她常以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為元素和靈感進行動畫、裝置等作品的創作。她的海報設計理念來源於Coccia在《植物的生命:混合物的形上學》中的一段話,「理性是一朵花,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說法來表達這種對等性——所有理性的事物都與性相關,反之亦然。」
村松佳樹(Yoshiki Muramatsu)
村松佳樹的設計風格常常帶有鮮明的日本傳統文化元素,這在海報設計中也能看到這種元素,並運用富有張力的線條以及大膽的色彩呈現出來。
石塚俊(Shun Ishizuka)
石塚俊非常喜歡運用大面積線條,看似隨性甚至帶著一點「放肆」的畫面卻又不失傳統設計美學的理念,在海報設計中,通過視覺本身終得以釋放。
上田普&Grégory Ambos
上田普從小跟隨母親學習書法,後來進入四國大學主修日本書法。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帶有書法字體的設計元素,此次展覽海報也能看出來該元素。
田部井美奈(Mina Tabei)
在本次展覽中,田部井美奈從《變形集》中的文段「延伸進我們身體中的是別人的呼吸,流過我們血管的是他人的血液,我們體內的DNA也由他人給予,這一切雕琢鑿刻了我們的身軀。」出發,創作出了這張海報。
看完以上的展覽海報,有哪張海報令你印象深刻的呢?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