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診的多例心梗病人,年齡大多在五六十歲!有這些預兆千萬要注意

2020-12-05 瀟湘名醫

11月26日

上帝收回了「上帝之手」

馬拉度納去世

生前最後一句話:我感覺不舒服60歲的馬拉度納身體狀態一直不好,今年11月上旬還接受了頭部手術。可以說,這位阿根廷球王近來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處於一個相當糟糕的狀況。

據《號角報》報導,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馬拉度納在位於阿根廷蒂格雷的家中吃了早餐,然後對侄子約翰尼·埃斯波西託說了最後一句話:「我感覺不舒服。」打算再次躺下休息。照顧他的護士立即打電話叫救護車。出於對「老馬」的健康狀況擔憂,他的家人早就在附近安排了多輛救護車待命,但儘管多達9輛救護車在現場幫忙,依然無法阻止馬拉度納離開。

阿根廷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午13時02分,馬拉度納搶救無效,離開人世,一代球王就此走完了他最後的人生。

屍檢結果公布:自然死亡,沒有遭受暴力侵襲跡象阿根廷檢察官約翰·布羅亞德向阿根廷媒體表示,在確定死亡後,馬拉度納的屍體被帶到附近的停屍房進行屍檢,他說:「馬拉度納當地時間下午12點左右死亡。法醫警察下午四點開始工作。沒有發現任何犯罪或暴力的跡象。我們可以說,一切都指向心臟驟停的原因。」

貝利、梅西、C羅發文悼念貝利:願我們一起在天堂踢球

貝利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消息,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朋友,世界失去了一個傳奇。雖然我還有千言萬語,但現在我只希望上帝給他的家人以力量。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兩個能夠一起在天堂踢球。」貝利同時還配發了一張1986年阿根廷隊奪得世界盃時馬拉度納手舉大力神杯的圖片。

梅西:將永遠記得與他在一起的每一刻美好時光

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去世,被視為馬拉度納接班人的梅西第一時間發推哀悼。

梅西寫道:

「這是對所有阿根廷人和足壇都極其悲傷的一天。他走了,但他將繼續與我們同在,因為迭戈是永恆的。」「我將永遠記得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刻美好時光,並在此向他的親友表示哀悼。」

C羅:天才離去得太快,留下永遠無法填補的空白

葡萄牙球星克裡斯蒂亞諾-羅納爾多發推特悼念。

C羅寫道:「今天,一個朋友離開了我,一個天才永遠離開了世界。他是跨越時代的俊傑,他是舉世無雙的神奇。他離去得太快,但他留下的是無限的遺產,和一個永遠無法被填補的空白。願逝者安息,你永遠都不會被遺忘。」

阿根廷總統宣布全國哀悼三天當地時間25日上午,阿根廷總統府發布公告,即日起阿根廷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另悉,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表示,將暫停其26、27日的所有公務活動。

新華社消息,費爾南德斯25日接受阿根廷當地媒體的採訪時表示,馬拉度納是一個絕對真實的人。正如他踢球時所用的力量那般,他也用這股力量表達著一切。他將成為所有阿根廷人不可磨滅的記憶,是一個偉大的偶像。

費爾南德斯透露,政府正在與馬拉度納的家人溝通,探討舉行公開葬禮的可能性。

新聞多看點

此前有新聞報導,馬拉度納心臟和肺部都出現過病症,還有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的生活經歷,曾多次入院。對此,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利宏主任醫師分析道,雖然不知道馬拉度納的具體病情,但考慮到他是運動員,運動員中出現心肌肥厚、心臟擴大的還是蠻常見的,所以發生的猝死概率比一般人高。另外,抽菸、酗酒,可能也是他發生心梗去世的危險因素。

馬拉度納才60歲就去世,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感慨。

大家有沒有發現,男人一過五六十歲,很多男的「大伯相」就出來了。特別是一退休,老得特別快。前兩天,浙醫在線小編的一位朋友發了一個朋友圈,說電梯裡碰到兩個小朋友,他向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好」,兩個小朋友異口同聲回答「爺爺好」。朋友很感慨,自己今年才剛50歲啊。今天馬拉度納60歲就去世的消息一出來,朋友圈裡、評論裡不少網友感慨:60歲難道真的是男人的一道坎?

60歲真是男人的一道「健康坎」這周以來杭城氣溫驟降,天氣一冷,血管收縮,也意味著進入心血管意外事件高發期。杭州多家醫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了起來。

從本周一到周三,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在3天時間共接診了5位心梗患者,均為男性,其中有4位年齡在五六十歲以上,年紀最大的是70歲。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本月以來接診的心梗患者當中,有10例是男性,年齡均在五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且這10例患者均有飲酒史。

結合60歲的馬拉度納去世,那麼五六十歲真是男人的一道坎嗎?

「確實,從我們日常接診情況來看,心梗的高發年齡段在五六十歲。」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丁亞輝主任醫師告訴浙醫在線記者。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王利宏主任醫師提起了其中一位60多歲的男性患者,非常惋惜。這位患者大約從上周六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症狀,但因為痛得不是很厲害,便想著忍一忍就能熬過去了,結果到了這周一出現氣急,走幾步路就喘不上氣。

拖了3天,患者到浙江省人民醫院就診時,心超發現他的心臟內已經出現室壁瘤。「有室壁瘤就說明他的心肌壞死的面積較大,一旦室壁瘤破裂,會引發猝死,同時室壁瘤還會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惡性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王利宏主任表示,如果患者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時能第一時間到醫院就醫,及時通過冠脈支架等技術開通血管,那麼心肌梗死面積會小很多,能大大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對以後的生活質量影響也會小很多。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急診科主任李海林主任醫師說道,心梗在五六十歲的男性中高發,與男性的部分生活飲食習慣有一定聯繫。比如最近接診的一位58歲男性患者,前一天喝了3瓶啤酒,第二天看電視的時候,突然感覺胸悶胸痛,來到醫院,發現是急性心梗,立即為做了介入手術。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周冰之分享了一個令人悲傷的例子。11月23日上午9點33分,一輛120急救車載著呼吸心跳驟停的50歲男子,駛入早已等在一旁的急診醫護人員迅速把男子送到搶救復甦室急救。

「患者送來時呼吸心跳都沒有了,肌鈣蛋白非常高,急診醫護人員立即心肺復甦術,電擊除顫,持續為男子胸外心臟按壓及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一個多小時系列搶救措施,考慮是心源性猝死。」

浙中醫大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周冰之坦言,雖然急診醫護竭盡全力搶救,遺憾的是,因為錯過了最佳的黃金救治時間,希望渺茫,大腦的損傷已經不可逆,最終人還是沒救過來。

周冰之主任介紹,男子是突然倒在路邊心跳呼吸驟停的,當時路人發現後趕緊撥打了120,可惜的是,路人都不懂心肺復甦,沒有第一時間在現場給男子做心肺復甦。「患者可能之前心臟就已經不舒服了,我們在患者的衣服口袋裡發現了一瓶速效救心丸,給患者做氣管插管時還能聞到很濃的救心丸味道,可這一切,還是沒有換來他的甦醒。」

心梗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這些情況要注意大多數人覺得心肌梗塞是中老人的專利,跟年輕人沒什麼關係。可是在當下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重壓之下,這個病已經趨於年輕化。長期熬夜、抽菸喝酒、過度勞累、暴飲暴食等生活習慣的影響之下,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臟也開始「疲憊」。

在快報此前的報導中,有醫生曾提醒大家,身體其實非常誠實,一旦有哪個器官出現問題了,如果仔細尋思就會發現「預警」早就存在了。

心肌梗死這個疾病也一樣,在起病前一到兩天或一到兩周還是有徵兆的,最常見的是冠心病患者原有的心絞痛加重,發作時間延長,服藥效果變差;或突然出現長時間心絞痛,心絞痛發作時伴有噁心、嘔吐、大汗、嚴重心律失常或血壓有較大波動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

專家介紹,心梗的典型症狀是「心痛」,或者說「胸痛」。急性心梗通過「心痛」表現出來的佔了70%左右。「劇烈性胸痛持續半個小時,一定得趕緊上醫院看。」

除去典型症狀,還有非典型症狀,其中以消化道症狀居多。據統計,約30%急性心梗患者發作前會出現消化道症狀,表現為腹脹、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極易被誤診為急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因此耽誤了心梗搶救的黃金時期,這種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更容易出現。

此外,還有出大汗、牙痛、頭痛、咽喉痛、上肢或後背疼痛、咽喉疼痛不適等症狀,也是心梗的部分表現徵兆,同樣不容忽視。

「目前不典型心梗發生比例大大增加,由於不典型心梗臨床表現不特別,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因而常常會被病人及家屬忽略,導致誤診甚至失去搶救時機。」

猝死看似事發突實際上都是有跡可循當身體出現以下6種信號需高度警惕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後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加重,說明以前穩定的斑塊,隨時可能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心慌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

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症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

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除此之外,遇到突然胸痛的患者,首先應保持身體平躺,解開領口,家裡備有速效救心丸等藥品可以立即給病人口服,有條件的也可以吸吸氧。如果出現心搏驟停或意識喪失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同時一定要快速撥打120急救電話。

都市快報「救在你身邊」大型公益急救培訓活動第二季正在進行中據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70萬,卻僅有3.5萬例獲得及時規範的救治。

從11月1日開始,都市快報聯合杭城18家醫院黨委、杭州市急救中心、推出共26場「救在你身邊」大型公益培訓活動,活動一經開啟,廣大市民報名參加熱情高漲。在已經結束的10場急救培訓活動中,市民參與熱情都非常高。

「1001,1002,1003,1004……」伴隨著此起彼伏的數節拍聲,11月25日下午,杭州市急救中心四樓培訓教室內,都市快報發起的「救在你身邊」大型公益急救培訓活動在這裡舉行,學員們認真進行著胸外按壓練習。教室的地上,分三排,共躺著18個心肺復甦假人模型,近40位學員分兩批進行操作,數拍聲、按壓聲,每一批次的練習都聲勢浩大,顯得尤為壯觀。

除了常規的心肺復甦與AED的使用,考慮到氣道異物也是常見的緊急情況,杭州市急救中心的講師們仔細教授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包括成人與嬰兒兩部分。「患者是成人的情況,弓步站在患者的背後,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患者胸廓和肚臍中間軟軟的腹部,另一隻手包住拳頭,快速、用力向上重擊壓迫腹部……」眼見學員們躍躍欲試,想試著和身邊的搭檔練習,講師忙出聲幽默提醒,「在真人身上就不要嘗試了,這個動作挺難受的,萬一讓人家把中飯吐出來就不好了。」學員們聞言不禁笑開,課堂氣氛十分融洽。

在將近4個小時的急救培訓裡,講師們還講解了胸痛、卒中等常見急救疾病的症狀判斷以及緊急應對措施、四肢創傷止血包紮方法等。通過相應的考試後,學員們拿到了杭州市急救中心頒發的,面向非專業人士的初級急救證書。「一整個下午都在學習,累是有點累,但是真的收穫滿滿!」65歲顧阿姨晃晃手中的證書笑著說。

快報曾拍過心肺復甦急救知識的視頻,

再看一下,

萬一遇到了

可能就能挽回一條生命!

記者 | 張煜鋅 金晶 陳彥汝 張慧麗

內容綜合澎湃新聞等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又到心梗「高發期」!啥是心梗?有啥先兆?怎麼救治?來看記者專訪我...
    經醫院檢查後,被診斷為心梗。」說起同事楊大哥當時的情況,我市某企業工作的小張,至今還心有餘悸。而且,這已經是半個月來,小張的第二位同事因心梗住院了。對於同事相繼因心梗住院,小張十分不解:40多歲的年齡,身體也不錯,為啥就得心梗了呢?
  • 才29歲的年輕小夥為何突發急性心梗?
    慈谿新聞網訊一位29歲的壯小夥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到醫院,醫生為他放置支架後救回一命。「這麼年輕的心梗病人,我還是頭一回遇到。」提及這個案例,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胡海雷表示,近年來年輕心梗患者逐漸增多,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吸菸、疲勞等都是誘發因素,年輕人需引起警惕。
  • 「天才病」馬凡症候群,泉州每年接診數例
    記者從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了解到,近年來,醫院每年都會接診數例這種近視嚴重的「天才病」患者。一年接診四五例 少見但並不稀少「有這種病的患者,外觀特徵特別明顯,個子比較高、人瘦長、手臂長、手指細長,所以病人一進來,我們很容易判斷有可能是這個病。」泉州市兒童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謝江斌介紹說,今年他就曾接診過一名這樣的患者。
  • 心內科醫生總結心梗急救的7個教訓,都是不吐不快的親身經歷!
    至今三個多月裡,我們共接診了100多例冠脈急症患者,其中一些非常可惜,他們本有機會避免心梗的發生;還有些則是在就診上走了彎路,導致後續救治和恢復平添波折。我整理總結了一些教訓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幫助大家在心梗的預防和急救上少走彎路!1.
  • 三四十歲正當年得了心梗 晚餐吃太飽也是誘因之一
    最終沒能搶救過來,享年69歲。  高溫天,也是冠心病的高發天,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嚴重的一個類型。杭州市中醫院心內科陳鐵龍醫生說,上周他們一下就接收了四五例心梗患者,主要還是年輕人。  31歲山東大漢火車上發病  人們的概念裡,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但是醫生說,如今很多年輕人也會得心梗。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8種預兆要注意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醫20多年來,做過8000多例心臟手術,他工作時有個習慣:每次手術後都會仔細詢問患者,身體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在手術後改善了、不見了……問得多了,他便總結出一系列讓人意外的心梗發作及心肌缺血症狀。
  • 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症狀竟然是急性心梗
    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以為是吃錯東西患了急性腸胃炎,結果醫生告知是要命的急性心梗!近一周內,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接診了6個這樣的病人,家住大榭的70歲李阿婆就是其中之一。「嘔吐後症狀沒有任何緩解,吃了藥物也不起作用,血糖偏高,年紀這麼大,近期心梗病人這麼多……」比對李阿婆種種症狀,肖雲跑認為,這不像是普通的胃腸炎,可能是更危險的「胃腸炎型急性心梗」。肖雲跑立即給李阿婆重新做了心電圖、心肌酶譜、肌鈣蛋白等檢查,果然找到了線索。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這病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如果這些習慣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所以一定要儘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搭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
  • 小夥突發心梗,81分鐘生死搶救!接診醫生都難以置信
    秋冬季,是心梗高發期。很多人認為心梗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現實卻piapia地打你的臉!  在漳州務工的小吳(化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得心梗!就連救回他的醫生起初也有些難以置信,畢竟小吳才18歲啊!
  • 突發心梗心臟停跳20分鐘後 64歲的阿姨被救過來了
    突發心梗心臟停跳20分鐘後 64歲的阿姨被救過來了 2012年01月13日 15:53:03   浙江在線01月13日訊昨天,64歲的沈阿姨從李惠利醫院心胸外科出院了。10天前的早上,沈阿姨突發急性心肌梗死,當她被推入手術室時,心臟也停跳了。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六月以來天氣炎熱,心梗患者明顯增多,我們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上個月一周的時間,我們最多接診過五個心梗患者」,廈門市海滄醫院胸痛中心負責人李文明說。 為了搶救突發急性心梗的病人,李醫生連續三天都是在醫院過夜的。
  • 又見年輕人心梗!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醫生趕到後,患者血壓都測不到,趕緊輸升壓藥,做了一個心電圖急性心梗,一秒鐘沒耽誤,但是在半路上心臟就停跳,開始心肺復甦,送到急診繼續搶救也沒救過來。」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感嘆到。
  • 33歲男子上山挖筍突發心梗
    患者被確診為急性心梗,治療團隊立即為他疏通了堵塞的血管,使得心肌及時恢復血流供給,這才緩了過來。「患者王先生體重180斤,是一名廚師。雖然不抽菸也不喝酒,但因工作需要常常熬夜到凌晨三四點,飲食上也較為油膩,這些都成了引發急性心梗的『導火線』。」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蔡磊表示,像王先生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
  • 三成心梗病人在凌晨4點發病
    2021年第一天,電視劇《巴啦啦小魔仙》中凌美琪的扮演者孫僑潞突發心梗,不幸離世,年僅25歲;1月4日凌晨1點半,某知名公司員工下班回家路上疑因心梗突發,深夜猝死,年僅23歲……為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猝死盯上?面對猝死,我們該怎麼做?
  • 有醫院4天收治8例!
    據阿根廷多家媒體報導, 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 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 享年60歲。
  • 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易誘發急性心梗!年輕人要尤其注意
    就在小王疑惑為何要做心電圖檢查時, 醫生給出了心梗的診斷, 讓小王大吃一驚! 據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急診科和重症醫學科主任管軍介紹,近期急診科送來的病人中,就有幾例這樣的案例,提醒患者要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 「本身具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遇到過度勞累、天氣突然寒冷、突然強烈情緒刺激、吃得過飽等誘發因素時容易發生急性心梗。
  • 寧波一醫院24小時內接收8例心梗患者,冬季尤其要警惕!
    「過去的24小時內,收治了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了4臺急診PCI。不僅多,且重……所幸所有的病人都挺了過來,感謝所有團隊成員的同心和付出......」近日,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心血管內科樓鈳楠主任醫師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 球王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這病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如果這些習慣越多,那麼說明得冠心病的風險越高,所以一定要儘快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搭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上述這些人都應定期查查血壓、血糖、血脂,如果發現三高一定積極正規控制,並長期監測。所以有家族史、高危因素、三高等,是心梗第一次報警,這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
  • 心梗猝死年輕化,如何讓心臟安全過冬?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07年到2009年,25歲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特別是35到44歲人群的發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三年中增加了31.8%。2008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鄭昕和她的團隊做過一個調查,在過去的15年間,該醫院診斷出心肌梗死的首發病例中,男性平均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
  • 28歲男子凌晨心梗,3小時後離世,醫生提醒:心梗最愛找上這2類人
    前不久,在四川某三甲醫院,一名20歲的男子竟然從血液中取出10塊血栓,這令人難以置信。可是近兩天,又有一個20歲的男孩出事故,竟然是心梗。同時,心梗患者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我們今天聊的這個20歲的小夥子是浙江人,他是在凌晨3點被送到醫院急診室的。年輕人在被送入醫院時已經深度昏迷,呼吸也變得非常非常微弱,醫生初步判斷為心梗突發,而病人的病情已經非常危險。後來醫院立即為這個小夥子安排了急救手術,能用的各種手段都用上了,比如心肺復甦、呼吸機、插管等,可惜還是沒有把這個小夥子從死神手中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