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好,我是小虞。
只能說,烽火在刻畫用劍的人物上,總會多下幾分功夫,怎麼樣,劍客都不會丟下他的風流。李淳罡說:「易事,難事,風雨事,……天下事,都不過一劍的事」。白也說:「你有天羅地網恢恢來,我只一劍瀟瀟去」。
不論是雪中還是劍來,用劍的總是真真的瀟灑。
蹉跎幾天,終於等到了白也出劍,第一劍,皎皎明月中,六份詩篇六輪明月懸空。
峨嵋月,出自《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淥水月,出自《淥水曲》「淥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
鄜州月,借用了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仙人垂足團團月,出自《古朗月行》「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水晶簾上玲瓏月,出自《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蒼茫雲海天山月,出自《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第二劍,告訴大妖何為白也詩無敵。李白一生詩篇多了去,張嘴就是半個盛唐,何其多?問那袁首便知,金色文字化作飛劍,多半招呼了袁首。
再往後,才是真正的廝殺,待到人間最得意真正出劍。只一斬,牛刀甲破身斷,切韻一分為二,仰止蛟尾斬斷,白瑩劍侍頭落,袁首長棍兩截,五嶽折去雙臂。六位王座只能恢復真身,紛紛以法相、陰神和本命物迎戰,白也一斬再斬,氣勢正盛,那劉叉,究竟是周密留下的後手?還是留給自己的補品?
而白也,應該還有留手,手中仙劍未動,而且書中雖然說白也為讀書人卻沒說過他是儒家,歷史上李白可是寫過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的正宗道家,除了詩酒劍,李白還有道。
一劍又一劍,王座豈敢攔?
人間最得意,怎會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