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黑白#攝影最初就是以黑白的形式誕生於世界,從此人們可以更加真實記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黑白就是只有黑、白、灰的單色,它實際上是一個工業標準,因為在自然界裡是找不到絕對純白純黑的物質。
科技的局限,並沒有妨礙藝術家用黑白來記錄和表達情感,反而形成了獨特的視覺藝術,那就是黑白攝影。不論是在風光靜物還是新聞紀實,從1839年攝影的誕生到現在,已經成就了眾多的黑白攝影家,如亞當斯、布列松等都是如雷貫耳的黑白攝影藝術家。
黑白攝影就如同是繪畫裡的鉛筆素描一樣,它去除了色彩的幹擾,只強調物體的外表形狀質感和光影產生的氛圍,而將所有的彩色都用灰度來表達,這是非常需要技術和色彩美學修養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黑白風光、靜物、人像攝影就是藝術攝影,因為它人為地改變了所有色彩,是一個主觀的表達體現,這就是黑白攝影直到現在仍然是被看作重要的藝術攝影形式。
上世紀50-60年代有一部分攝影家,他們認為光是黑白還遠遠不夠,對內容上苛求簡潔。不是說畫面裡的元素越少越好,而是追求用儘可能用少的元素來實現最有深度的表達。也就是極簡主義的藝術思想在攝影上的呈現。
這類作品畫面看似簡單,實際上難度極大,是對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雙重挑戰,無論哪一個方面不足,都難以出成功的作品。
當今,一部分紀實攝影者喜歡將原本是彩色的照片轉換成黑白髮表,我對此是極力批評和反對的。因為新聞、紀實攝影作品的本質是希望讓人們看到事物、事件的真相,無疑彩色會提供更多的信息,如果可以變成黑白圖像,則是淡化或削弱了新聞、紀實圖片的本質。而過去是因為科技的原因,人們只能用黑白拍新聞和紀實。
另外,新聞、紀實攝影與藝術沒有任何關係,別把它往藝術上扯,它最需要的就是真實場景和色彩,絕不需要攝影師主觀地加以修飾,即越客觀、真實越是好,而主觀解讀照片那是觀看者的自己事了。
極簡主義攝影因為本是藝術的表達,所以它不需要所有的觀看者都欣賞或者喜歡,因為藝術欣賞也是需要後天學習的,並不是天生就具備,但能夠看懂並體會到欣賞的觀看者,一定是有較好的藝術修養與美學知識。
我認為黑白藝術攝影是永恆的,它保留了攝影的最本質和屬性。黑白專注於圖像的結構,並賦予深度、戲劇性和優雅感。我堅信這種攝影可以讓您了解所描繪主題的靈魂,無論是風景,人物還是靜物。
世界著名畫家戴維·福克斯(David Fokos)使用一臺具有85年歷史的8×10鄂技術相機拍攝了30多年的風景,他通常需要工作10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來製作單個圖像,而他優雅的黑白圖像卻被譽為極簡主義的傑作和代表。
極簡主義攝影是喚起觀眾內心純粹情感的有效手段,它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圖片:Klaus Ko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