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洛杉磯斯臺普斯球館,鏡頭布滿每一個角落,閃光燈猶如天上繁星閃爍耀眼,無數雙眼睛盯著賽前的訓練場,有個少年呼嘯著衝向籃筐,圍觀他的人群擠在籃下的底線外,你還得擠一擠才能騰點地方出來呢。
那天的比賽,是鵜鶘在客場與湖人的交鋒。這本該是場強弱分明的無聊比賽,卻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賽前,鵜鶘的訓練師帶著新科狀元錫安-威廉森在場邊訓練,鵜鶘的訓練師們仔細地著觀察錫安的每個動作,他的每個動作都會讓鵜鶘的訓練師們陷入思考,他們在考慮讓錫安用那種方式發力:是用他的大腿去發力更好?還是讓他用腳趾附近的部位發力來帶動全身更好?一位鵜鶘的消息人士告訴我們,鵜鶘隊方面更喜歡他用後面的方式。
鵜鶘隊的訓練師們密切關注著錫安每次「爆炸飛躍」降落後腳的站位,他的腳踝、膝蓋以及他的落地方式。鵜鶘幾乎是最關心年輕人技術缺陷的球隊了。
一位經驗老道的西部球隊教練曾說過:「當你得到年輕才俊時你會發現,他們都是些啥啊?他們基本什麼都不會!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某支球隊的總經理說道:「這些年輕人經常在我們得到他們之前就受傷了,過高的天賦時常會伴著容易傷害自己身體的運動方式,這些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運用過於奢侈。」
邁克-克拉克醫生——他為太陽工作了14個賽季,負責管理球員們的身體機能和健康問題,他是這麼比喻現在的年輕人的「他們有一臺法拉利的引擎,但與之相配的卻是五菱宏光的剎車和懸掛。」某西部球隊總經理認為聯盟中從未有球員擁有過錫安這樣的力量。錫安是被無數人吹捧的頂級狀元秀,他的到來被認為是對NBA教練的重大挑戰,因為如何安排其訓練和戰術都是新課題。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在NFL賽場上,去承擔防守任務的運動員塊頭可能比錫安還要大,對於體育運動來說,錫安的運動能力並不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自錫安成功接受了半月板手術之後,他一直努力訓練希望早日回到比賽中來,而且鵜鶘隊也把他視為下一任隊史之星。
對於外界給予錫安的質疑,哈特是這麼說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用自己方式去理解事物的權利,沒人知道其他人具體是什麼樣的,沒有人知道錫安為了復出做了多少的努力,他們什麼都不懂。」
鵜鶘對錫安必然是照顧有加,接下去我會告訴大家一些相關人士向我們透露的小細節。
鵜鶘總經理大衛-格裡芬告訴我們:「他的速度不是那種鐵憨憨的快,他是真的很快。當你跟我討論他的身體素質和打法時需要首先明白這點。」
好了,把視線拉回斯臺普斯,當錫安用雙手重重地把球扣入籃筐的一刻,在鵜鶘半場看他表演的球迷都沸騰了。
大衛-格裡芬說道:「他的身體素質幾乎已經要到達極限了,他所做的很多事其他人真的很難做到,講真的,在他康復的這段時間內,球隊學到的東西比他自己學會的東西還要多。」
錫安的復出條件和他的恢復情況、狀態密切相關,按照一種傳統的眼光來看:錫安需要通過減肥來減輕他的下肢負擔,從而讓他避免被膝傷找上門。但是有一項維持了數年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這種觀點有點愚昧,甚至可以說成是「吃人的禮教」。
2017年8月的一個周末,P3應用實驗室的幾位專家沿著休斯頓的公路開了大約20英裡來到一所的空曠體育館中,他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親眼見證一下錫安的過人之處,他的特別甚至激起了一些專家們想要研究其極限的好奇心。(譯者註:P3實驗室是加州一家專注於讓運動員有更好表現的實驗室機構,通過定製專業化訓練計劃幫助運動員提升競技水平,過去13年有超過600名NBA球員在此訓練,維金斯是他們的一大客戶,官方網址:https://www.p3.md/)
專家們抵達現場之後,在他身上貼了大約22塊鵝卵石大小的圓形標記貼,分別貼在他的臀部、膝蓋和腳踝處,並地上放了兩塊感應片,這些設備可以實時監測他的作用力反饋數值。錫安穿上專用的緊身衣,繫緊球鞋進行垂直起跳,測量他究竟可以跳得多高。
八臺高精尖攝像設備圍繞在錫安身邊,專家們則坐在旁邊觀看實時反饋過了來的各項數值。
錫安沒有助跑,原地起飛,同時儘可能的伸高手臂,全力向上躍起。
從直觀的視覺來看,他就像一臺飛上天空的坦克,數值也實時反饋到了專家們的筆記本屏幕上,最終的結果是他跳了足足有33英寸(83.82釐米,從地面到他鞋底的距離)。
這已經絕對是頂尖的數據了,離P3實驗室的最佳彈跳紀錄——維金斯的36英寸(91.44釐米)差距並不大。P3的實驗室專家埃裡克-雷德斯索爾特提醒我們,這傢伙可比維金斯重了足足85磅(38.5公斤)。「從來沒有像他這樣體型的人能這麼跳!」他補充道。
在完成無助跑原地垂直彈跳的測試之後,錫安又進行了一項名為「盒子跳」的測試,這項測試就是讓他在一個大約18英寸(約48.5釐米)高的盒子上反覆跳,並且儘可能跳得更高,在這項測試結束後,壓力反饋板的的測試結果顯示,他的作用力大約為4900牛頓,這是P3實驗室的最高紀錄。馬庫斯-埃利奧特教授當時感慨道:「這是我們測試得到過的最高數據了,可他還僅僅是個高中生而已啊!」
2018-19賽季,是P3實驗室關注NBA球員的第五個年頭,他們分析了481位NBA球員的各種數據,他們的不斷評估和研究就為了弄明白一個問題:什麼是導致球員膝蓋受傷的最大因素呢?
研究人員找到了至少500個變量因素,並且找到了四個主要因素,同時他們還發現了前三個因素與第四個因素之間的差異性。
前三個因素主要是關於運動機制:1、起跳時足部運動的影響。2、股骨對於脛骨運動的影響。3、如何使用髖部的力量卸下起跳落地之後的作用力的影響。
第四個研究結果或許會決定NBA未來10年發展的命運,簡單來說結論是:體重與膝蓋傷病沒有必然的聯繫。
根據控制變量因素表明,這一結果確實有悖於傳統觀念,但是研究結果確實顯示,體重和增加傷病風險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相反,前三個因素才是增加傷病風險的主因。在去年12月25日的採訪中,錫安告訴記者,球隊的訓練師們正在要求他改正走路和跑步的方式,用正確的運動姿勢來排除體重對膝蓋的損耗。
埃利奧特博士表示:「如果錫安能夠完全改正自己的運動習慣,那他就可以一直保持目前的體重。」
一位經驗老道的NBA教練透露,現在的年輕球員往往有臀部過於僵硬的問題,這使得他們的橫移和下蹲動作都受到了阻礙,根據消息人士的透露,此前錫安也有此類問題,但是根據格裡芬的最新採訪來看,錫安已經完全解決了。
格裡芬告訴我們,因為賽季初錫安遭遇的傷病,鵜鶘方面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去改進和管理錫安的運動方式,他希望這些工作能幫助錫安在未來保持健康,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算得上是「因禍得福」。
P3實驗室的專家也提到,年輕球員比老球員更容易改善這些問題,同時西部某球隊的一位球探告訴我們,最近的球探報告中都會出現「臀部肌肉緊張」的字樣。
該球探說道:「剛開始我覺得這就是扯淡,但是現在我們都發現這個問題是確實存在的,於是現在我要經常提起它了,大家現在都逐漸意識到了臀部肌肉的巨大作用。特別是在防守端臀部的肌肉使用方式會對防守質量起到極大的影響,正確的發力方式能讓球員在防守端讓他們把重心壓得更低。」
格裡芬告訴我們,球隊為錫安的復出計劃列出了一個條件清單,但是他拒絕向我們透露細節,他說只有錫安通過了這些測試才會讓他復出。錫安復出的關鍵點在於他的「避震」系統,其實就是需要他能把身體把重心繼續下壓,這也是球隊對他訓練的主要課題,這些訓練能讓他的動作變得更柔也能讓他更習慣如何去正確地運用給自己的身體。
某位NBA訓練師說道:「鵜鶘在錫安身上下了太多功夫了,我們都清楚鵜鶘為錫安準備了何等細緻的恢復和準備條件。」
2019年11月24日,離鵜鶘本賽季第17場常規賽開始還有半小時。錫安本賽季的出場紀錄還是零,而紐奧良人也只得到了一個令人失望的戰績,6勝10負。
大衛-格裡芬和往常一樣,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在球隊熱身時坐在場邊聽旁人聊著本賽季一直縈繞在他耳邊的話題:你們的狀元狀態很差,一切都是因為他太重了,身體素質又過於爆炸,這就是他受傷的原因。
對於這些理論,格裡芬從不默默接受。他在去年10月的採訪中曾用錫安在季前賽的優異表現舉例,以證明體重導致傷病的理論是愚蠢的。錫安在季前賽的四場比賽中場均可以得到23.3分和6.5籃板,命中率更是超過了70%。格裡芬把錫安稱為「大自然創造的怪物」,
談到球隊之後給予錫安的訓練計劃和目標,格裡芬說道:「我們會讓他繼續練得更加強壯一些,但是我們會把一切數值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不會再給他增加體重以及其他身體負擔,會給他足夠時間和空間去做好身體機制的調整,以控制好他體重和體型,錫安是我見過增肌最快的傢伙。」這聽上去是一項艱難的挑戰,至少看著就不怎麼容易。
格裡芬還和我們分享了另一個關於錫安的故事,在全隊參與了相同的舉重訓練後,錫安居然增加了8磅(3.6公斤)的肌肉,他的增肌速度令整個訓練團隊震驚。
「他絕不是一個平凡的傢伙,你想找到錫安的停滯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現在才19歲,他仍然還在進步,他不會在某個指數上停步,依然在不斷變得更好,他會變得更靈活、更柔韌,還會變得更強壯。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和控制一切可以測量到的身體數值,這比討論他是不是太胖更重要。」格裡芬如是說道。一位和錫安相熟識的訓練師表示鵜鶘管理層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
這名訓練師是這麼說的:「如果你行動足夠靈活的話,根本沒人會在乎你到底有多重,反而過輕的體重才是令人擔心的,體重不夠對抗就會下降,受傷的機率也會上升。在你擁有足夠的靈活性後,合理的運動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夏天鵜鶘從太陽挖來了阿隆-尼爾森,他在太陽隊任職了26年,在鳳凰城他主要負責幫助球員恢復活力,他曾經幫助了無數的球員重回巔峰,儼然就是太陽隊的急救先鋒,在他手下恢復了活力的球員包括:格蘭特-希爾、史蒂芬-納什、斯塔德邁爾還有其他很多曾經因傷病而生涯閃起紅燈的球員。
格裡芬對尼爾森的工作總是讚不絕口,他說道:「尼爾森在這運動表現恢復方面的貢獻應該是這個領域裡最頂級的了,他總是有辦法延長球員的職業生涯,他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經驗豐富,技術超群。不過錫安這種類型的球員就連尼爾森也還是第一次見識,所以他也需要在錫安的身上繼續學習,錫安就像個有280磅(127公斤)重的三級跳遠運動員一樣,這太瘋狂了。」
人們都在期待錫安能夠勇猛衝擊籃筐挑戰牛頓定律的極限,所以大家都在翹首以盼他歸來的第一場常規賽,他正在嘗試人類身體機能的極限,雖有眾星捧月,萬眾矚目之勢,但是關於錫安的擔憂和質疑也始終不絕於耳。
鵜鶘當然也很明白這些,很顯然他們並不想太急著去證明什麼,鵜鶘對外的口徑一直都是:球隊會對錫安保持耐心,並且用最穩妥的方法幫助他回到球場,他們明白一切都要循序漸進——因為他們很清楚錫安就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原文:Baxter Holmes
編譯:最佳第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