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同根同源同祖先,臺人陸人中國人」,如今臺灣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和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去臺灣旅遊!而說到臺灣最發達的城市,無疑就是曾經領先大陸城市多年的臺北了,那麼放在大陸城市水平,是二線還是三線?
臺北,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 ,是臺灣第二大城市,也是最發達的城市。都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而其中的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臺北府,意為臺灣之北從此有「臺北」之名,從此逐漸成為臺灣省的政治中心 。
臺北這個城市曾經有過輝煌,也有過失落。去過臺北的遊客都感覺臺北已經是落後於內陸城市了。但是,相比於國內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來說,臺北還是比較落後的,從風格上來看,臺北的高樓大廈數量不多,也許是因為臺北發展比較早,所以這些高樓大廈的風格也停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比較老舊。
臺灣名作家李文(李敖之女),長期居住北京,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臺灣,面對臺北現狀,直接指出:臺北老舊差,不如內地的三線城市!也感嘆臺北多年停滯不前,城市破敗落後,臺灣還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為自己好得不得了!
作為臺灣最發達的城市臺北,是臺灣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島著名的大公司、企業、銀行總部都是設在這裡,10多年前,還是北京、上海的學習模範,現在從國內城市等級劃分,臺北就是三線城市。2017年,臺北GDP總量折合人民幣5412.65億元,排在溫州(5485億元)和紹興(5311億元)之間。
但是它的人均GDP卻非常高,2017年臺北常住人口275萬人,人均GDP為19.682萬元,僅排在深圳(20.45萬元)後面,排名第二,全面碾壓北京、上海和廣州!曾經有個臺灣主持人在一檔節目中說過:「中國大陸現在根本就沒把臺北放在眼裡,他們比較的對象是東京、是紐約。」
臺北還有個亮點就是它的街道,除了滿眼繁體字外,跟大陸的城市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全是用大陸的城市來命名,著名的街道就有重慶路、吉林路、南京路、長春路、大理街、昆明街等。早在49年國民黨來到臺灣之後,蔣介石為了強化民眾心繫大陸的意識,也特意的對臺北的街道進行了細化,於是臺北以大陸地名命名的街道就更多了。
而且臺北市科技接受度相當高,以資訊高速公路為目標的臺北,有線上網率、無線上網率等指標,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臺北,不喧囂也不高傲,這座慢悠悠的城市裡,到處都是迷人的煙火氣。你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