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美:柳暗花明又一「春」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北京工美:柳暗花明又一「春」

當網購還沒那麼發達,滿大街的購物中心還沒那麼多的時候,在北京城買東西很有技巧。買新潮點兒的,奔西單;買傳統點兒的,奔大柵欄;而要想買藝術氣息濃點兒的,就得奔王府井大街南口的工美大廈了。

北京工美,不僅承載著普通老百姓對工藝美術品的最初記憶,也見證著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外交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工藝品加快走出國門,但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北京工美經歷了轉型的陣痛。「不能再走過去的老路!」北京工美在體制機制改革中醞釀著涅槃重生,始終沒丟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從黃金十年到生死存亡

景泰藍文房用品,雕漆、玉雕擺件,絹畫片……在德勝門東邊的白孔雀藝術世界,北京工美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的展廳裡,上世紀80年代出口海外市場的工藝品重回國人視線。30年過去,這些從日本回流的老物件,光彩依舊不減當年。

北京工藝美術行業最早起源於宮廷藝術和民間藝術,新中國成立後通過合作化得到了發展。改革開放初期,傳統工藝美術品出口迎來黃金十年,其中又以北京工藝美術發展最為突出。巔峰時,北京工美總公司所完成的工業總產值佔全國輕工業總產值的9.5%,年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在別的行業工人每月收入僅有幾十元的時候,工美從業人員的月收入有1000多元,是真正的金飯碗。

然而,對出口市場的過度依賴,也為工藝美術品行業埋下了隱患。

1990年底,僅北京郊區鄉鎮工藝美術類企業便已達到382家,還湧現了一批校辦工藝美術企業,共35家。北京工藝美術品出口隨之陷入惡性競爭的怪圈。「不少企業通過降價來佔領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導致產品成本降低而粗製濫造。」北京工美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田文化回憶,由於同時期出口的工藝美術品缺少品牌,因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工藝品在國際上的形象整體下滑。

到上世紀90年代末,工藝美術品的出口逐漸蕭條,北京工藝美術業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陣痛:工廠倒閉、效益下滑、職工下崗、人才斷檔、大師退休、手藝失傳、行業萎縮……瓷畫大師茅子升一度以擺地攤賣皮鞋來貼補用度。

隨著國有企業「抓大放小」的改革推進,包括北京玉器廠在內的37家企業1999年從工美集團旗下劃轉出來,歸屬各區縣經營。由於各區縣對工美行業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支持,很多企業瀕臨破產,總公司也失去了完整的產業鏈。

生存還是毀滅?北京工美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點。

奧運契機開啟轉型發展

舉步維艱之際,北京工美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

如今很多旅遊商店實行的前店後廠的模式就由北京工美最先創立。他們把車間變成「商場」,工人在一邊製作,客戶來了就在一旁參觀購買。一年下來,利潤能到100多萬元,這在上世紀90年代可不是小數目。

1998年,王府井工美大廈改建落成,成了當時北京科技含量最高、設備最先進的商業大樓之一。這座大廈,很快成為展示傳統工藝美術精品的絕佳窗口,也延續了北京工美的市場口碑。

1999年4月,北京正式遞交2008年奧運會申辦書。這封仿奏摺形式的申辦書從設計到製作全部出自北京工美之手。不經意間,北京工美迎來了發展的轉折點。

「2003年3月31日,下班前,我接到董事長的電話。他通知我,北京奧運會會徽今年夏天將正式發布,你琢磨一下,把會徽用一個什麼樣的載體,做成國家級禮品贈送給國際奧委會。」北京工美集團前總工藝師郭鳴回憶,那天晚上工美技術中心的員工們興奮不已,一宿都在琢磨醞釀方案。

8月,一方用碧玉雕刻的盤龍玉璽在天壇祈年殿正式對外發布,被命名為「北京奧運徽寶」,龍的造型脫胎自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奉天之寶」。它印下的圖案,就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印·舞動的北京」。

2004年,北京工美緊鑼密鼓地參與到奧運特許生產商、零售商的競標當中。「當初很多人認為工美集團已經不行了,沒有設計開發能力了,但我不服,我們還有技術中心。」人爭一口氣,技術中心用四五天的時間就給出了一系列特許商品的開發計劃和設計方案,把奧運精神與中國元素、北京特色結合,厚厚一沓方案得到了北京奧組委的認可,成為第一批獲得「雙特許」資質的企業,既是特許生產商,又是特許零售商。

2005年8月,特許零售專櫃開始試營業,市場反應一片大好。「那會兒根本沒工夫給顧客介紹商品,顧客過來就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我們就低頭忙著給顧客開票,連腰都直不起來。」王府井工美大廈奧運專櫃的老售貨員和建榮回憶,因為銷售得太多,絕大多數商品的7位碼都印在了腦子裡,連價籤都不用看。由於需求量大,她一天少說也要跑十幾次地下三層的庫房去提貨。

北京奧運徽寶、全國首家奧運特許商品經營店、全國唯一奧運特許商品旗艦店、奧運獎牌「金鑲玉」的製作……借力民間奧運熱潮,工美集團收穫了轉型發展的「第一桶金」,實現利潤近2億元。

開發奧運特許商品極大提升了北京工美的品牌形象,也帶動了玉器、景泰藍、瓷器、木雕、刺繡等工藝美術技藝的發展,加工企業覆蓋河北、山東等11個省區市。

「國禮造辦」帶動產業升級

「造辦」一詞始於康熙年間,是專門辦理為宮廷所需的各種禮儀器物、日常用品、藝術陳列品的機構。而現在,被民間稱為「國禮造辦處」的北京工美,又以精妙的設計和精湛的技藝,帶領北京工藝美術行業重新走向世界舞臺。

「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國禮都是指定給工美集團設計製作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除了奧運徽寶和個別緊急項目,國禮項目基本上都是通過招投標來確定的。」郭鳴解釋說。

2014年3月,工美集團接到北京市政府邀標,參加APEC會議的國禮設計。當時有50多家單位參與競標。對工美集團而言,可以說是奧運之後的一次重新檢閱。

8月26日是最後一輪篩選,地點在雁棲湖。

「定了!3件都是工美的。」當天下午6點多鐘,郭鳴接到了通知電話,興奮得手直發抖。「後來我了解到,在選擇配偶禮品時,工美的兩款以花絲鑲嵌和鏨刻工藝做成的《繁花》手包和《和美》絲巾果盤讓人難以取捨,最終使得原定為兩件的禮品清單被擴充到了3件。」

另一件入選的《四海昇平》景泰藍賞瓶,把畫琺瑯工藝、鏨胎琺瑯、掐絲琺瑯3種傳統琺瑯工藝結合在一起。瓶身的基調是藍色,但為了做出海洋的漸變色效果,實際上使用了深淺不同的20多種顏色。光是為賞瓶點上一遍藍就得用上1天時間,而每個賞瓶至少要點3遍藍,這中間耗費的心血可想而知。

從2014年開始,工美開始承擔各種各樣的國禮任務。送往世衛組織的針灸銅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禮品、越南APEC會議國禮、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國禮……國禮原物雖已出國,為製作國禮而形成的技藝卻繼續發揚光大,也推動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向高精尖方向升級發展。

(責編:蔣波、吳亞雄)

相關焦點

  • 北京工美集團文博會十年:工美十年 華麗轉身
    2006年北京首屆文博會為工美集團提供了國際化的宣傳展示機會和平臺,使此前工美行業遲遲無法對接市場需求的傳統技藝有了一手市場反饋信息和出口,現場互動表演使觀眾零距離的欣賞和了解傳統工藝美術精湛技藝和藝術魅力,以景泰藍、玉雕、雕漆、牙雕為代表的北京工藝美術四大名旦傳統技藝得到了更好的宣傳和展示,文博會高端的展示平臺和完善的宣傳體系使信息交流暢通無阻,為北京工美集團的產品研發和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撐
  • 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簡介
    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是北京工美集團旗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工藝美術研究為主業的專業機構。依託於北京工美集團作為行業龍頭企業的資源優勢,研究院廣泛組織國內外研究力量,聘請國家級、省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為研究員,致力於全面挖掘和系統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技藝;研發工藝美術精品、國務禮品,弘揚北京乃至中華民族悠久的工藝美術文化。
  • 北京工美集團玉璽大盤點
    為迎接這一盛事,北京工美集團特別出品冬奧徽寶。北京工美集團,作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象徵和「金字招牌」,自成立之日起,始終堅持以工藝美術為主業,以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己任,在國家和政府的重大任務中屢屢作出重大貢獻。數十年來,北京工美集團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的設計生產任務,先後出品多款紀念寶璽,現為大家盤點如下。
  • 北京工美集團攜國禮及新產品亮相「三新」場景推介會
    為推動市管企業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時平穩健康發展,加強市管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市國資委9月2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智新創發展 共築新局面」——2020北京市國資委系統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場景推介發布會,北京工美集團攜重磅國禮、冬奧徽寶、2020春碗及自主品牌「京工美作」古法黃金系列參展
  • 北京玉器廠重回工美 集團控股85%
    10月10日,北京市玉器廠順利經過改制,重回工美集團的懷抱,納入北京工美集團統一管理。全新的北京玉器廠「變身」為北京玉器廠有限責任公司,這也是自1999年工美集團下屬37家企業劃轉到各區縣以來,第一家回歸工美集團「母體」的企業。
  • 北京工美行業協會會長李節:曹妃甸將建文創園及工美大廈
    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董事長李節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在曹妃甸建設的實訓基地即將竣工投入使用,同時,「工美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園」及「工美大廈」項目也在規劃之中。李節說,高技能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 創新與轉型:讓北京工美行業更加「美」起來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國家外交,就工美行業在北京建設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言,其面臨進一步國際化、創新化、高端化、協同化的轉型要求。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全面開啟工藝美術數位化博物館一是高級技術人才相對匱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中,北京玉雕類無一人入選。
  • 北京工美集團:工美「工匠精神」傳中華文化 展國企風採
    體量巨大的北京國企,2016年「搶眼」成績單的背後,離不開每一家北京國企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國企人的辛苦付出,北京工美集團就是其中之一。文|千龍網記者 宗曉麗在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首都北京,有一家默默承擔著傳承中華傳統工藝美術文化和技藝的大型文化創意產業集團——北京工美集團。
  •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赴北京工美考察調研
    2019年1月2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陶小年率駐會領導馬佩、康培蓮、任建新、毛增印一行赴北京工藝美術學會(以下簡稱北京工美學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北京工美協會)及北京工美聚藝產業園區調研。
  • 北京工美集團玉璽大盤點(配圖版)
    為迎接這一盛事,北京工美集團特別出品冬奧徽寶。北京工美集團,作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象徵和「金字招牌」,自成立之日起,始終堅持以工藝美術為主業,以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己任,在國家和政府的重大任務中屢屢作出重大貢獻。數十年來,北京工美集團一直承擔著國家級禮品的設計生產任務,先後出品多款紀念寶璽,現為大家盤點如下。
  • 北京工美聚藝文創園:當創意穿過傳統
    特別是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駐園區辦公室、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北京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等行業管理機構的入駐,彰顯了聚藝園在行業中的引領地位。記者採訪時發現,技術中心不僅僅是一個研發設計中心,它還承擔著工美集團對外展示交流的功能。
  • 北京工美集團黨委做好督導迎檢
    北京工美集團黨委參會領導在部署會後第一時間以電話形式向集團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和傳達,集團黨委於兩個工作日後立即召開黨委會,認真學習會議精神,聽取黨委副書記關於專項督導工作的建議,研究迎接上級督導的各項部署,著手成立工美集團督導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明確督導的責任和任務,確保學習與部署同步,方案與落實同嚴。
  • 北京工美集團:專業化和差異化戰略並重
    記者日前在王府井商業步行街南口的工美大廈9層,專訪了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王健。傳承工美文化每個時代遺存下來的最鮮活、最直觀文化物品都是手工藝品。我國領導人向國賓回禮或出訪時向所在國領導人贈禮,通常選用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工藝美術品,如景泰藍、瓷器、刺繡、紡織品等,手工藝品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對話,是傳統文化的結晶。
  • 北京工美集團來承德市考察調研
    7月29日,北京工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節一行來承德市,就承德特色工藝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進行考察調研。  副市長劉新宇、王立連會見了李節一行,陪同考察團實地調研避暑山莊博物館、魅力承德展示中心,並召開座談會進行項目對接洽談。
  • 北京工美集團斥資3.8億打造新奧工美大廈 今年7月開業
    北京工美集團日前宣布集團斥資3.8億元打造的新奧工美大廈計劃今年7月開張,新奧工美位於奧運商業中心區內,營業面積1.5萬平方米。這也是繼今年1月德勝門工美大廈黃金珠寶城開業後,工美集團年內開出的第二家分店。工美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奧工美大廈打造成為中國第一家博物館式文化體驗型商業廣場。
  • 北京工美集團幫扶湖北十堰玉石產業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陳一諾) 南水北調一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位於東南二環附近的北京玉器廠展廳內,四件由工藝美術大師設計製作的神農雞血玉作品正式亮相。四件作品的材料全部選用湖北十堰神農雞血玉,這也是北京工美集團對口幫扶湖北十堰玉石發展的成果之一。 去年12月,來自湖北十堰丹江口水庫的江水進京,使北京市民喝上了一渠清水。
  • 北京聯合大學與北京工美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原標題:北京聯合大學與北京工美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網7月21日訊昨日,北京聯合大學與北京工美集團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北京工美集團:城市的名片在創意中新生(圖)
    「北京的工美行業是城市的名片,應該被納入文化創意產業」,這是北京工美集團董事長郭泰來一再對記者重申的話。而站在王府井工美集團大廈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斷進出工美集團的商店,記者很明顯地感受到文化和創意給工美集團吹來的勁風。
  • 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向工藝美術品專業店回歸
    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向工藝美術品專業店回歸  據北京現代商報訊 (記者 方芳)曾經將自己的主管業務收縮到三、四層,而將一、二、五、六層讓位給服裝銷售的王府井工美大廈正在向工藝美術品專業回歸。記者昨天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工美的調整已經進入關鍵時期,今年5月30日,工美將以煥然一新的姿態重現在王府井——那時,人們看到的是一個主要經營工藝美術品的專業旗艦店。
  • 北京工美集團將大力幫扶十堰玉石產業
    昨日從北京傳來喜訊,北京市工藝美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京工美集團」)將對十堰及周邊地區出產的綠松石、神農雞血玉、米黃玉等玉石產業進行全面幫扶,促使其在產業規劃、產品開發、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等方面全面提檔升級。        十堰所處的秦巴山區是玉石富礦區,這裡盛產綠松石、神農雞血玉和米黃玉等珍貴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