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全世界的寵物貓都加起來,頭尾相連,長度可環繞地球六圈。
如今單在美國就有8500萬隻寵物貓,平均每3.7個人擁有一隻貓。那麼喵喵們是如何變成今天這樣傲嬌主子的?人類又在他們的變化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一切要從1000萬年前說起,那時亞洲的貓,還是野生的樣子。現代貓的祖先為了吃飽,為了不再單身而長途跋涉。不過這都是所有貓科的本能啦,一隻美洲獅可以巡邏1000平方公裡左右,相當於20萬個橄欖球場呢!
漫遊的衝動驅使著早期貓穿越了陸橋,走進了新世界的大門,漸漸分化成今天我們認識的種類,而其中體型較小的野貓,歷經了諸如氣候變化,靈長類獵殺之類的劫難,最終得以倖存成了我們最小的貓科夥伴,當我們人類開始放棄捕獵採集,定居下來,積聚糧食的時候就吸引了嚙齒類動物,而嚙齒類動物吸引來了喵星人。
可千萬別被這雙大眼睛蒙住了,貓科都是殺虐高手,他們可是捕獵者中的佼佼者,而這捕獵本能,很可能幫助了我們的祖先,貓會吃齧齒動物,但不會吃小孩,於是孩子們開始和貓在一起
人類開始依戀喵星人,9500年前的,賽普勒斯墓裡就有了和貓合葬的兒童,但是貓卻並不怎麼依戀人類,它們還是像它們的野生親戚們一樣,體內保留著漫遊的衝動,獵手的本能,但是它們的確也在改變,家貓比起野貓來消化植物性食物能力更強,於是他們能以人類的剩飯為食,更重要的是,近期的基因變化影響到了貓應對恐懼的方式。
這使得家貓相比野貓對人類更為友好了,只是人類依然不能馴化它們,古埃及人將貓作為女神的化身崇拜,他們的諸多象形文字也被我們繼承了下來。
經過長期的進化,喵星人還學會了爭取我們的關注,野生的貓科動物都會對他們的母親「喵喵喵」,但是一旦它們的母親不再傾聽,孩子們開始就七嘴八舌了,但是家養貓咪絕不會離開他們喜愛的喵媽媽,他們會一直喵啊喵的。現在你知道兇猛的貓科是如何變身成我們身邊的萌寵的嗎?在我們祖先建造的小屋裡,堆著糧食,老鼠吃了糧食,小貓吃掉了老鼠,而這就是一切的緣起。
之所以成為萌寵,是因為家貓相比野生貓消化植物性食物的能力更強,應對恐懼方式改變更溫順,更需求人的關注,而會有更多的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