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被後人稱之為「詩聖」和「詩仙」,也是唐詩成就中最高的兩位詩人 ,合稱為「李杜」,並且兩人也是好友。
杜甫和李白第一次見面是在東都洛陽,那時候的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而杜甫只是一個落魄文人。
兩人一見如故,由於當時李白的名氣太盛 ,杜甫就成李白的頭號粉絲,寫了一首《飲中八仙歌》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把李白譽為「酒中仙」。
即使到後來,杜甫四處顛沛流離,依舊會寫詩給好友李白。
在長安城,杜甫和李白結為好友 ,之後又遇到詩人高適,三人便也一起結為好友。
那時候 ,李白一心只想求仙問道,便攛掇起杜甫和高適陪著自己去尋找仙人,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於是,三人便一同前往道家聖地王屋山,拜訪道士司馬禎,卻被道童告知,司馬禎早已駕鶴西去。
天寶十四年,唐王朝爆發安史之亂。安祿山起兵範陽,一路大破唐軍,漸漸逼近長安城。唐玄宗李隆基出逃蜀地,在馬嵬坡發生兵變。
最終,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史稱唐肅宗,而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唐玄宗不滿李亨的權力越來越大,遂把一部分兵權分給永王李璘。
李璘的野心越來越大,帶兵與李亨爭奪皇位,而且李璘也請李白做了幕僚。為此,李白寫詩一首《永王東巡歌》。
杜甫從長安逃出,決心投靠唐軍,前往靈武尋找唐肅宗。李璘被李亨剿滅後,李白因此受到牽連,被關進大牢。
呆在大牢中的李白,想起曾經的好友高適在唐肅宗身旁當了大官,就寫詩給高適,希望高適能夠施以援手,解救自己。
可是,李白寫得詩並沒有得到高適的呼應,自然也就沒有幫助李白,因此兩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最終,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但是,在流放途中,遇到皇帝大赦天下,免去自己的罪行。為此,李白還寫了一首詩《早發白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