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掌幫本是江湖名門正派,自從裘千仞接手後由正入邪成為完顏洪烈的座上客。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邀請裘千仞參加。當時裘千仞鐵掌神功未練成,所以婉言謝絕。周伯通的武功達不到華山論劍的水平。王重陽並沒有讓周伯通參加,只是讓他觀摩學習。
周伯通的武功源自全真教,但不是全真教弟子。因此周伯通的江湖地位比較低,換言之影響力不夠。在射鵰時期,老頑童一直頂著王重陽的光環行走江湖。裘千仞的鐵掌幫就不同了,當時鐵掌幫的江湖地位僅次於丐幫。王重陽於情於理都會邀請鐵掌幫參加。
裘千仞的武功剛猛無比由外而內兼修,遇到對手正面應敵。周伯通的武功屬於空、柔。遇到對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第一次華山論劍時,裘千仞的武功略高於周伯通。當時周伯通還未悟出全真教的真諦,武功還在二流水平。而裘千仞的鐵掌已經達到準一流的水平。
王重陽羽化後,周伯通開始行走江湖。周伯通在桃花島待了15年,在此期間周伯通悟出很多武學至理。周伯通根據全真教武功自創七十二路空明拳,為了打發寂寞自創左右互搏術。隨著郭靖的到來,周伯通開始接觸《九陰真經》。由此周伯通武功大漲,變成一流高手。
裘千仞鐵掌練成後,著重修煉輕功和內功。裘千仞很少下鐵掌山,都是由裘千丈外出。當裘千仞武功大成後,開始琢磨如何能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奪得天下第一。裘千仞先從南帝下手,本想一掌重傷南帝的兒子。南帝用一陽指相救就會損耗內力,這樣就會少一個競爭對手。哪知打傷的是周伯通和瑛姑的兒子,從此瑛姑和裘千仞結下了仇恨。
頂級高手較量,一絲一毫都能改變局勢。後期裘千仞的武功已經不弱於東邪和南帝,只不過裘千仞不是兩雕時期的主角。射鵰有郭靖,神鵰有楊過,再加上五絕和金輪法王。裘千仞的存在已經顯得微不足道。雖然王重陽死了,但是全真教還在。全真七子撐不起全真教,只能由周伯通扛大旗。只要周伯通活著,江湖上沒有敢動全真教。
楊過曾說能打傷裘千仞的不超過5個人。分別是一燈、黃藥師、老頑童、郭靖和金輪法王。裘千仞和金輪法王激鬥了一天一夜才分出勝負。裘千仞的鐵掌神功不遜於龍象波若功。
周伯通在百花谷將《九陰真經》與左右互搏術融合,練成了別具一格的武功。周伯通和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鬥得旗鼓相當。楊過為救郭襄大戰金輪法王,最終金輪法王敗在楊過手中。以金輪法王作為媒介,周伯通的武功略高於裘千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