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行-埃及神廟

2020-12-11 百家號

一說到非洲,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埃及,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

金字塔

埃及,歷史比任何的歐美國家都久遠,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塵封著一段謎一般的記憶。埃及是安靜的,並非像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一般的喧鬧,靜在對古神的敬畏。在這裡,神是存在的,保佑著整片尼羅河畔的土地。

獅身人面像

九柱神體系、尼羅河三角洲、金字塔……這些都與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三代表著穩定,無論是建築,還是傳說,穩定才是一個時代的基礎。

埃及信奉伊斯蘭教,同時也信奉為數眾多的神。各種神的形象也與動物有許多共通。各種廟宇在埃及是最為普遍的,每一個都有它背後的故事。

Temple of Karnak(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歷史十分悠久,在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鎮北4千米處,該神廟經很長時間陸續建造起來,由磚牆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佔地約有30公頃,也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左側的是獻給Montu神的,佔地2.5公頃;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姆特女神。

在卡納克神廟的周圍有孔斯神廟和其他小神廟,每個宗教季節儀式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盧克索神廟結束。二者之間有一條一公裡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聖羊像,路面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光。

卡納克神殿規模浩大,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撐的寺廟。卡納克神殿的大柱廳內樹有134棵石柱,創造出一種震撼人心的效果。

Temple of Luxor(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

埃及每年的新年都會在這裡慶祝奧皮特節。阿蒙、姆特和孔斯的神像被放在擔架上從2.5千米遠的卡納克神廟抬到盧克索神廟。一開始這個節日要慶祝11天,後來被延長到27天。在途中的小神廟裡擔架會被放下,做一休息。姆特和孔斯的擔架要被抬到廊柱殿後面的小神殿,只有阿蒙的擔架要被抬到聖殿。

每年新年法老都會在這裡與盧克索神廟的神靈氣結合,這是他的神話儀式的一部分。

Mortuary Temple of Hatshepsut(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殿)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殿

神廟坐落在帝王谷北面,依山而建。此神殿三層樓設計方式,開闊簡明,很有現代建築的風格。其建造者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是第十八王朝法老,是古埃及一位著名的女法老。

Abu Simbel Temples(阿布辛貝勒神廟)

阿布辛貝勒神廟

神廟位於埃及亞斯文西南290公裡,據說名字來源於最早帶西方人去到現場的嚮導(一個小男孩)的名字。它坐落於納賽爾湖(Lake Nasser)西岸,由兩個由巖石雕刻而成的巨型神廟組成,阿布辛貝勒和它下遊至菲萊島的許多遺蹟一起作為努比亞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

Philae Temple(菲萊神廟)

菲萊神廟

神廟位於埃及亞斯文,修建在亞斯文城南尼羅河中的菲萊島上,供奉的是愛神伊西斯,以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話故事聞名於世,是保存古埃及宗教最久的地方。19世紀末,老亞斯文水壩修建蓄水以後,菲萊神廟原址就被逐漸淹沒。1960年代開始興建的亞斯文水壩使得這一問題更加嚴重。自1972年起,埃及政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在神廟周圍修建圍堰,將堰中河水抽乾。然後逐漸將神廟拆卸分解後搬遷到距原址500多米的阿吉勒基亞島上,按照原樣重建。1980年3月,搬遷重建工作全部完成,神廟重新開放。

菲萊神廟作為附近地區努比亞遺址的一部分在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焦點

  • 有趣的錢幣之非洲篇——埃及鎊
    我們今天來講講一個非常古老的國家埃及的紙幣——埃及鎊。阿拉伯埃及共和國(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 埃及阿布辛貝勒神廟,世界文化遺產的起源之地
    阿布辛貝勒是埃及與蘇丹接壤的邊境地區,在3300多年前,埃及一代梟雄拉美西斯二世在這裡建立的宏偉神廟而世界聞名,因為這些神廟的保護問題引發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理念,而阿布辛貝勒神廟,則成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第一個保護對象。
  • 「連載·走進非洲」探訪卡納克神廟,比金字塔更壯觀
    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深度親歷非洲十來個國家、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本文選自劉洪耀近期完成的《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以饗讀者。埃及的盧克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小城,尼羅河從城區中慢慢流過。
  • 【埃及遊記】尼羅河畔的卡納克神廟
    把這條長河的東岸看做是每天太陽升起的聖地,因而埃及人都選擇東岸為居住之地。西岸是日落之處,世代國王法老們死後都葬於西岸陵墓群——這個風俗既表現了古人對太陽孕育生命的禮讚,也代表著人們對尼羅河的敬畏膜拜!自南至北流貫埃及的尼羅河發源於非州東部的蒲隆地高原。全長6670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 曾經掩蓋在沙漠下的埃及神廟,陰差陽錯被保存完整,太喜歡了
    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也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國,更是是非洲大陸第三大經濟體,在北非、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埃及歷史悠久。眾所周知,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盧克索神廟、亞斯文高壩、沙姆沙伊赫等名勝古蹟之奇美不在話下,我們這次來參觀的就是埃及第二完整的神廟。
  • 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的神廟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卡爾納克神廟是埃及最大的神廟。位於盧克索。這個神廟同樣是埃及法老王時期,給太陽神修建的。裡面非常大。著名的有高21米的大石柱,方尖碑,倒下的方尖碑,還有各種壁畫。非常值得一去。
  • 在埃及神廟見證兩次「日照奇觀」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埃及的亞斯文有一座名叫阿布辛貝的神廟(如圖),在許多學者和遊客的眼中,它甚至可與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齊名。有意思的是,每年的2月22日和10月22日,這裡都會上演兩次「日照奇觀」。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阿布辛貝神廟。
  • 觀亞斯文水壩 看古埃及神廟(圖)
    埃及之行,我們選擇了在尼羅河上乘船漫遊。從埃及南部的亞斯文出發,乘遊船沿尼羅河順流而下北行,3天裡在尼羅河沿途的景點停停走走,一直到埃及另一大古都底比斯,即今天的盧克索。這是在埃及旅行的一條很有特色的線路,而亞斯文不僅是這條線路的開端,還是文物薈萃的重要城市。
  • 埃德夫鷹神廟——埃及古文字博物館,探索埃及的奧秘
    清晨,在埃及遊輪甲板上迎接第一縷清新的陽光,就餐完畢,而後乘坐裝飾講究的豪華馬車飛馳在埃及街頭,直奔埃德夫神廟的方向。艾德福神廟供奉著鷹神荷魯斯,因此也當地人稱之為荷魯斯神廟,或老鷹神廟。這是埃及國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神廟建築群,起始於上埃及時期,大約有近三千年之久的歷史。
  • 走進埃及卡納克神廟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3月31日,遊客們在埃及盧克索卡納克神廟參觀遊覽。  始建於3900多年前的卡納克神廟位於埃及城市盧克索北部,是古埃及帝國遺留的一座壯觀的神廟。神廟內有大小20餘座神殿、134根巨型石柱、獅身公羊石像等古蹟,氣勢宏偉,令人震撼。  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 埃及神廟驚現中國考古隊,西方媒體集體沉默,原因讓國人振奮
    至於中國考古隊為何會出現在埃及神廟面前,西方媒體集體沉默,其背後的原因,或許讓我們中國人為之振奮,這究竟有何不為人知的玄機嗎?2018年11月份,埃及國家博物院向中國提出申請:埃及希望中國能派出一支專業的考古隊,來到盧克索北部這座孟圖神廟和埃及考古隊進行聯合工作。
  • 丹青飛狐埃及之旅——阿布辛貝神廟
    阿布辛貝神廟是繼金子塔、獅身人面像後,埃及的第三大名勝,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阿布辛貝神廟離亞斯文290公裡。凌晨三點多鐘出發。一路是莽莽沙漠,杳無人跡。阿布辛貝神廟,建於公元前1284年,歷時20年,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神廟內壁上除了精美的敘事圖案,還有大量的文字,詳實地記錄了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稱雄於世的霸主故事。
  • 那些默不作聲的神,埃及神廟的神秘意象之美
    神廟是埃及的縮影,有一種毋庸置疑的力量,似乎能對天下萬物進行神性的庇護。這些建築按耐不住得肯定和表現人人皆知的綿延不絕的真實性和幻滅性。這就是生命的本質,因為埃及人的心靈被綠色的沙漠所鑄造。正是由這些心靈的揉捏,讓他們選中懸崖峭壁上的花崗巖,一塊塊巨大的鵝卵石,建造一座座神廟,給當時的埃及人以莫大的精神啟迪。他們接受並膜拜成千上萬尊面目各一的神像,將它們豎立在通向花崗巖石塔門的筆直大道上,聳立在華麗的庭院裡和廊柱之間,它們是綠洲以及沙漠間奔跑的猛獸。獅子,豺狼,鷹,還有猛獸和人的混合體。
  • 埃及唯一一座供奉兩尊神的神廟 康翁坡神廟
    它和埃及的其他神廟一樣,有著高大的石柱和因殘破而顯得蒼涼的廟宇殿堂,但與眾不同的是,這座神廟同時供奉著鷹神荷魯斯和鱷魚神索貝克,也是埃及唯一一座供奉兩尊神的神廟,因此康翁波神廟又被稱為「雙神殿」。因我們乘坐遊輪停靠在尼羅河的碼頭,碼頭就在康翁波神廟旁邊,步行只需10分鐘就可以來到這座神廟。到康翁波神廟已經是晚上了,也就有了在埃及唯一一次夜遊神廟的經歷。
  • 漫遊埃及十、阿布辛貝神廟
    今天的氣溫是41度,一根草都不長的茫茫沙漠看上去毫無生機,視覺單調乏味,正是因為在沙漠腹地有了阿布辛貝神廟,讓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趨之若鶩冒著被綁架的危險奔向沙漠深處。阿布辛貝神廟(也叫阿布西姆貝爾神殿),是埃及南方城市亞斯文的重要旅遊景點。
  • 非洲之旅-埃及神祇
    埃及的歷史十分久遠,對於我們來說,它就像是一幅長卷,一眼望不到盡頭。神秘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雄偉的神廟和帝王石像,以及各種奇特的符號和圖案,散落在尼羅河兩岸,令人看不明、猜不透,卻又無法忘卻。在埃及神廟中,在法老陵墓前,在包裹著木乃伊的棺槨上,我們都能看到許許多多這樣的圖案。
  • 考古學家在埃及神廟,發現《萊丁紙草》,記載著「謎」一樣的內容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埃德夫神廟,又作荷魯斯神殿,是位於埃及尼羅河西岸城市埃德夫的一座古埃及神廟。它是繼卡納克神廟後最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神廟,該神廟除了用作供奉鷹頭神荷魯斯之外,同時也有祭祀活動的功能。重要的是,在埃德夫神廟之內的牆壁上,還刻有不少銘文,為後世學者提供了諸多關於古埃及與希臘羅馬時期的資料,其中包括語言學、神話學及歷史學等等。
  • 埃及盧克索宗教聖地,感受神廟曾經的輝煌
    ,那些為信仰而活的埃及人曾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等於沒到過埃及;那些信仰的力量不止是在心中,更體現在建築上。古埃及人一直信奉神教,對於各種神像有著很深的敬意,他們相信埃及的有神的存在,一切的災難禍福都源自神的旨意,所以在這片土地建造了神廟,並在牆壁和粗大的柱子上雕刻供奉的場景,表達對神的敬意崇拜,並舉辦各種祭祀活動,之後也有為法老而建立的神廟,來彰顯法老的地位。
  • 阿布辛貝神廟埃及最偉大的神廟
    為到阿布辛貝神廟我們穿越近300公裡的撒哈拉大沙漠,阿布辛貝神廟位於亞斯文以南290公裡處,它建於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期間(公元前1300——公元前1233年)。這座神廟高30米,寬36米,縱深67米(這個數字剛好是拉美西斯二世執政的年數)。
  • 丹鐸神廟,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鎮館之寶,稱為西半球維的埃及神廟
    如果要選出他們在這方面的最大手筆,最能體現「美國味」的行動,那無疑是1978年在館內落成的古埃及丹鐸神廟。一座真正的埃及神廟而非複製品,何以會離開故土,來到萬裡之遙的紐約,這期間的來歷絕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不妨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將幾個必然引起關注的問題解釋清楚。首先是,它有多古老?一提到古埃及文物,人們就會想起四千五百多年前的獅身人面像,想起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圖坦卡蒙墓,想起黃沙中的失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