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書法圈內有一種人,堅持楷書為書法基礎,甚至認為只有楷書才是正宗,只有會寫楷書的才是書法家。但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注意了,可能有些片面。
著名書法家王鏞先生認為,動不動說你寫個楷書看看的人很可笑。他說,不是說楷書是草書的基礎,也不是說楷書是行書的基礎,這麼說都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呢?從書體產生歷史來看,我們現在看西漢的草書已經比較成熟了,西漢簡牘裡的草書,在好幾種簡牘裡它已經佔到了80%多了,那時候沒有楷書。
我們從書法史上來看,我們現在應該清楚,楷書是最後形成的一種書體,實際楷書是把草書、行書寫規範化,寫工整,然後變成一筆一划的一個規範的書體,楷書最後才形成。
其實關於「楷書是草書行書基礎」的論斷,有它形成的原因——北宋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蘇東坡有「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的著名書論。一些書法理論中將其解釋為楷書行筆速度慢,行書行筆速度稍快,象人走路的速度,草書行筆速度最快,因此產生「要學會站立,才能學會走路,繼而才能學會奔跑」的結論,就是這錯誤理解,而形成認識上的偏差。其實,蘇東坡描述的是楷書、行書、草書的形態,並非書寫速度而言。
王鏞先生還認為,學楷書的人最好也寫寫草書。因為不寫草書,楷書也寫不了挺好,從楷書形成的角度來說有一定道理。而且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呢,就是說楷書啊,往往容易寫成非常規範死板、了無生氣的東西,寫成了一種就跟印刷體差不多的那種楷書,這樣的結果就沒有什麼藝術性了,哪談得上什麼書法啊?
對於「楷書容易寫死板」的問題,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因人而異的,「楷書四大家都不死板,精妙絕倫,無奇不有,就拿歐陽詢楷書來說也並不死板,只是今人把歐體寫死的。」「楷書寫死板、寫成印刷體,說明這個人沒藝術細胞,是人的問題和楷書沒半點關係。」
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