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挖沙形成沙坑 商洛市柞水8天時間溺亡3人

2020-12-15 華商網

  因河道外包承包商大肆採沙留下深坑,致柞水一條河道在8天時間內連續發生3起溺亡事故。面對吃人沙坑村民人人自危卻投訴無門。

  >>村民

  3起溺亡事故均為河道沙坑所引發

  8月22日,有讀者致電華商報稱,近日在社川河柞水縣杏坪鎮段和鳳凰古鎮段,僅8天時間連續發生3起溺亡事故,2名大人1名小孩溺亡,都是因河道挖沙形成沙坑所致。「社川河杏坪鎮段採沙比較猖獗,採沙過後留下了大小的深坑,深坑存在時間也比較長了。」村民劉師傅稱,短短數公裡的河道多處採沙點,一直沒有人管理,前幾年這樣的事故也偶有發生。

  關於3起溺亡事故,有村民介紹:

  8月12日,一名17歲少年(有肢體和智力障礙)與父母發生吵架後下河,掉進河道沙坑中溺亡。

  8月18日,柞水縣杏坪鎮聯豐村一位72歲老人(五保戶),走親戚過河道時不慎跌入沙坑溺亡。

  8月19日,鳳凰古鎮河段一名老太太在河道洗衣服,不慎跌入河中溺亡。

  8月23日,華商報記者走訪社川河段,沿途不時能看到採沙留下的沙坑,數十公裡的河道至少有十多處這樣的沙坑。在8月12日發生的溺亡事故現場記者看到,水坑深度約為1米多,很難看到水深度。華商報記者了解到,前兩起溺亡事故發生後,當地鎮政府已與家屬初步達成賠償協議。

  短短8天時間發生3起溺亡事故,讓人感到悲痛和無奈。「其中兩起溺亡事故發生在我們轄區,都是因為採沙過後留下的沙坑導致。」柞水縣杏坪鎮杏坪社區主任孔祥力稱,他們轄區的社川河之前被水務部門承包給了一家公司,公司又分包給了工頭,大家在河道中採沙,因為沒有及時覆平河道留下隱患。

  >>社區

  鎮政府和水務局正在積極協調解決此事

  孔祥力稱,今年7月1日後實行河長制,之前存在河道採沙沙坑才慢慢才好轉,但河床下降明顯。社區曾向水務部門反映過,水務部門也表示願意消除隱患,但河道沙坑比較多,工作量較大,效果並不理想。作為社區,沒有資金和人力來覆平河道,只能是加大宣傳,上報水務部門。目前社區已經組織了部分機械對存有隱患的河道進行覆平,想辦法消除隱患。事發後,當地鎮政府和水務局在積極協調解決此事。

  華商報查詢發現,早在去年就有網友爆料,柞水縣杏坪沿線河道趁高速路拆遷之際瘋狂採沙,導致河床急速下沉數米。然而時至今日,這些吃人的沙坑為何始終沒能覆平?對此,村民稱事後採沙情況依舊猖獗,也沒見相關部門執法管理。

  8月22日、23日,就此事華商報記者多次電話聯繫了杏坪鎮黨委書記,對方兩次以信號不好掛掉電話。隨後記者又電話聯繫了杏坪鎮鎮長,對方電話不接簡訊不回。

  「實行河長制後,要求各轄區對安全隱患排查,對於一些自然形成的沙坑,不能排除隱患的,要求做警示標語。」柞水縣水務局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屈高峰稱,他了解是8天時間出現了兩起溺亡事故,第3起不清楚。「之前河道採沙是經過他們許可的,由國峰(諧音)公司分段採沙,按照規定採沙過後沙坑要進行覆平,我們也去現場看了基本上都覆平了,但出事的河段確實沒有覆平。」華商記者 陳永輝

編輯:王翠萍

相關焦點

  • 黃河新鄉河段部分段非法挖沙猖獗,河道遭破壞
    新鄉市平原示範區執法局供圖  近期,有群眾反映稱,河南省新鄉市平原示範區橋北鄉李濤莊、洪莊村南黃河河道內的灘涂或耕地,因瘋狂非法挖沙而遭嚴重破壞,黃河生態環境和防洪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接到反映後,記者沿橋北鄉李濤莊南岸的黃河大堤向下遊驅車走了五六公裡,發現這裡不僅挖沙點多,而且非法挖沙留下的坑塘也是觸目驚心。
  • 江西10歲女孩陷沙坑溺亡,母親告採沙場和水利局討說法
    一年多的時間裡,張玉英總被這樣的夢驚醒,反反覆覆。女兒的溺亡,也將原本幸福的家庭帶入了深淵。女孩到河裡洗泥巴,陷入沙坑不幸身亡張玉英家住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鐵石口鎮九龍村,丈夫在鎮上經營一家小店,大兒子上高二,小女兒陳睿平在鎮上讀小學四年級,一家人的生活得平靜幸福。
  • 偷沙小三輪蠶食小沽河 明目張胆白天挖沙(圖)
    運沙用上三輪車   近日,萊西市日莊鎮院裡社區的丁先生向記者反映,社區西側就是小沽河,河道裡和灘涂地上都是沙子。附近有好幾個沙場,據了解都沒有合法手續,卻天天從河道裡挖沙。從今年春天開始,這些沙場都是白天從河道裡挖沙,用來運沙的車輛由以前的後八輪自卸車,換成了小塊頭的自卸三輪車。三輪車一次只能運幾立方米沙,遇到執法人員就以自家用沙的名義搪塞。
  • 山陽46歲男子河道釣魚溺亡 兩個孩子成孤兒
    因釣魚又發生一起悲劇,9月8日,山陽一男子在河道釣魚時溺水身亡,家中的兩個孩子成了孤兒。9月9日,山陽縣的張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8日下午,46歲的舅舅黃先生和朋友一起到色河鎮大溝口的河道釣魚,16時許,舅舅在河道裡溺水身亡。
  • 長安區毀田挖沙愈演愈烈
    2002年12月5日07:43  三秦都市報   全區現已涉及8個鄉鎮,毀田面積難人估計  本報訊 (記者 李永利 實習生 侯豔玲)本報11月27日對西安市長安區興隆鄉南雷村因挖沙賣錢而不惜毀壞千畝麥田的不法行為披露後,當地相關部門表示將積極予以嚴厲打擊。
  • "勸君更盡一杯酒"的古橋遭損毀:男子不顧制止多次挖沙
    被制止後二次挖沙致廚城門一號橋破壞11%36歲的席某是西安人。2016年,他與未央區六村堡街辦師道口村村主任師某達成口頭協議,承包該村土地約13畝用於經營停車場。次日,席某通過師道口村村主任師某向公安機關索要機械,公安機關告誡師某此處屬於渭河古橋遺址範圍,禁止挖沙,師某承諾一周內填平沙坑,此後不再挖沙後,公安機關將工程機械予以發還。同年7月8日起,席某繼續在該地塊內挖沙,造成古橋遺址多處「橋柱」、「柱礎」位移。7月16日,渭橋考古隊再次報案。
  • 柞水秦嶺洞天福地景區提升項目簡介
    一、項目名稱:柞水秦嶺洞天福地景區提升項目二、項目單位:商洛市文化和旅遊局三、項目內容:項目位於柞水縣下梁鎮石甕社區,規劃總面積5平方公裡,核心區2平方公裡,交通便捷,鄰近古都,距西安僅有
  • 濟南女子大雨天落入洩洪溝溺亡,道路河道施工方都稱無責
    「現在洩洪溝的施工單位還沒把河道移交出去。」宋副局長稱,雖然他們是河道管理單位,但如果有施工單位的話,相關事宜要聯繫河道施工單位。8月16日下午,記者從唐冶街道辦一負責宣傳的工作人員那裡獲悉,事發河段的建設單位是濟南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是青島城建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具體施工單位不是我們,我們儘快幫你聯繫施工單位。」
  • 古橋遺址遭挖沙破壞 西安首例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一審宣判
    新華社西安5月31日電(記者 陳昌奇)多次在古橋遺址內挖沙,致使絲綢之路上的第一座橋梁「渭河古橋廚城門一號橋遺址」古橋本體被破壞11%。這起西安首例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近日一審宣判,被告人一審獲刑兩年,緩刑三年。
  • 5歲男童青龍河道採砂坑溺亡 事發地屬非法採砂(圖)
    任路爺爺臥床不起近幾天來,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朱杖子鄉老李洞村被傷痛所籠罩,2月28日,3名男童來到青龍河道一採砂坑處玩耍,其中5歲的任路落入冰水,其年過7旬的爺爺雖拼盡全力下水營救,但孩子最終經搶救無效身亡。對於河道非法採砂行為,當地村民深惡痛絕,並大聲疾呼:「保護環境,還我母親河原貌!」。相關部門表示,事發地屬非法採砂行為。
  • 陝西柞水:向科技要發展,走出產業脫貧路
    被網友譽為「史上最強帶貨」的幸運兒——柞水木耳,火了。「小木耳,大產業」。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時的點讚,讓柞水木耳名聲鵲起。曾幾何時,這個位於秦嶺腹地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木耳種植條件得天獨厚,產業發展卻一直呈「肌無力」態,難以解決長久穩定脫貧難題。
  • 自覺親近經典 感受文化魅力——參演柞水漁鼓山歌劇《孝義川》的體會
    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被譽為「孝義柞水」,這和這個秦嶺山城亙古流傳的許多民間故事有關,商洛籍青年編劇蔣演將民間流傳的孝娘故事進行了豐富,通過現代劇作思維豐滿,再送回現代生活,送回老百姓心中,觀眾能在《孝義川》的故事中找尋民族的精神源泉。 《孝義川》講述了明末京兆府乾佑縣名醫世家獨生女孝娘嫁與當地窮書生石昌為妻,並且帶來一份特殊的嫁妝——神奇藥方,希望她繼承父志,懸壺濟世。
  • 陝西省商洛市八大名人
    商洛市,陝西省地級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商洛市名氣可能不是很大,但商洛市的戰略地位,那可不一般。商洛市位於陝西省東南,西北鄰本省省會西安,著名的終南山就位於商洛市與西安市交界。商洛市正北鄰本省的渭南市,東鄰河南省三門峽市,東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鄰湖北省十堰市,西鄰本省的安康市。
  • 河南村民挖沙殞命月餘未立案 黑沙場數年無人管
    挖沙村民「死因離奇」   事發沙場位於濬縣善堂鎮南韓莊附近的一片楊樹林中,東西兩側分別是兩個深達20米至30米的巨大沙坑,佔地面積二三十畝,四周是高高的沙丘。   6月25日9點左右,緊鄰的滑縣村民康丙雨來買沙時死亡。「當家人找到這裡時,他躺在沙地裡,身上沒有遮蓋任何東西任由暴曬,滿身爬滿蒼蠅。」
  • 商洛市「抗疫」歌曲《我們把名字寫在春天》出爐
    近日,由商洛市文聯監製,商洛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出品,郝忠鋒、韓紅運作詞,陳建康作曲,魏鋒編曲、錄音,王鵬演唱的原創抗疫歌曲《我們把名字寫在春天》出爐,為商洛「文藝抗疫」增添了色彩。歌曲《我們把名字寫在春天》,熱情謳歌了白衣天使等一線抗疫人員勇敢逆行,奮不顧身,與疫情搏鬥的英雄主義精神,表達了文藝工作者弘揚正氣、為一線人員加油鼓勁的豪邁情懷。
  • 江邊沙洲裸露沙坑連綿
    從上空俯瞰,這些裸露區域呈現出大小不一的坑窪,沙坑連綿頗具美感,引得市民前往觀看。「在武漢這麼多年,還是頭次看到這麼大範圍的江底露出水面」,不少市民評價這一景觀奇特,稱原來長江的江底長這個樣,竟是一個坑連著一個坑。還有市民表示,沒想到長江河床就像高原的沙漠一樣,床底泥沙並不稀軟,不僅可以走人,甚至小轎車在上面跑也沒問題。
  • 商洛「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活動暨第四屆柞水木耳文化節舉辦
    近日,商洛市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題活動暨第四屆柞水木耳文化節在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啟動,展示豐收成果,共慶豐收喜悅,共謀農民幸福生活。金秋的金米村,豔陽高照,晴空萬裡,一派五穀豐登的豐收景象。柞水漁鼓,展現出南國文化情調,吸引眾多群眾駐足觀賞。在農民趣味賽捕魚比賽現場, 36名參賽選手手腳並用、蹚水捕魚,競相角逐,最後丹鳳縣選手邢建濤以15分鐘捕魚38斤的優異成績獲得捕魚冠軍。操作嫻熟、精準到位的無人機高空噴防演示作業,將豐收節開幕式推向熱潮。
  • 陝西商洛:柞水漁鼓唱響乾佑河畔韻味濃
    商洛市柞水縣劇團為參加2020全國食用菌產業發展暨柞水小木耳大產業招商大會的中省市縣嘉賓奉獻了一臺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
  • 秦嶺深處的這8個詩意村落,遠離城市喧囂,寧靜怡然!
    特色的陝南民居,精緻的徽派農家樂建築,幽美宜人的田園風光,河道旁成片的綠竹競相爭豔,清澈的河水碧波蕩漾……處處都是美景。地址:商洛市商南縣金絲峽景區內柞水·朱家灣村「憩居終南邑,悠然見南山。」朱家灣就在山的那一邊,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美得令人屏神靜氣,樂不思歸。「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