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卡脖子」技術,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落地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克服疫情衝擊,北京集成電路產業逆勢而上。8月14日,在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舉辦的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上,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揭牌成立並落地園區。截至目前,園區已聚集包括兆易創新、兆芯、地平線、豪威集團、比特大陸等集成電路頭部企業為代表的60餘家行業企業,2019年實現年產值248億。

「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

人工智慧、物聯網、5G、雲計算等下遊應用領域的高速成長,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14日,以園區兆易創新、探境科技為代表的九家集成電路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在開幕式上發布亮相。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今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加快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入駐了綠晶半導體、印象認知、國發中新、核芯達、海博思創等10餘家大中型企業,累計已入駐60餘家相關領域企業。

以扶持晶片設計創新企業為特色,園區內的芯創空間孵化器投入運營一年來,推出創業體驗服務、芯創路演、大手拉小手等特色品牌服務,快速形成產業聚集,一期入駐率突破90%,已經入駐了核芯互聯、明瞰科技、比普芯、衝量科技等小微企業27家。目前芯創空間二期正在籌劃中,預計年底投入運營。

在優勢企業陸續入駐、產業集聚效應逐漸形成的同時,中關村集成電路「軍團」開始向行業關鍵環節與「卡脖子」技術發起衝擊。

為充分發揮北京在集成電路創新和市場應用方面的資源優勢,「北京市工業晶片創新中心」14日成立。創新中心將圍繞開放應用測試場景、建立工業晶片標準體系、開展工業領域各類晶片研發、加速工業晶片的國產化替代等方面發力。同時,創新中心將帶動各專業領域的晶片設計企業圍繞工業晶片領域關鍵「卡脖子」技術難題及重點產品展開聯合研發,在工業控制領域實現重點突破。

在國際貿易態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如何在集成電路產業變局中加快產業鏈布局,打破貿易壁壘,構建自主創新的集成電路生態,是中國芯面臨的最大挑戰。在「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上,數十位半導體領域資深專家、高校客座教授、投資專家在現場交流分享,圍繞中國芯自主創新、人工智慧、疫情時代產業投資以及人才培養基建建設等論題碰撞思想火花,探討時代「芯」機遇。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奇茹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院士把脈5G+工業網際網路 以持續創新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
    【聚光燈】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院士把脈5G+工業網際網路 以持續創新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  藉助5G與工業網際網路,傳統工廠可「搖身一變」成為智慧工廠,實現「無人化」作業;生產設備可一鍵觸網,讓消費者能夠隔空跟進生產線情況;礦山
  • 北京高端製造業瞄準晶片產業 科協助力建言獻策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芯技術 芯融合---『晶片應用助力北京高端製造業產業優化』」決策諮詢沙龍在近日北京中關村舉行。來自北京市科協、中國科學院等院所、投融資機構及企業的50多位代表共聚一堂,就晶片應用領域的共性技術展開研討,為北京市構建晶片應用領域產業化發展的產業鏈生態建言獻策。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_騰訊新聞
    來源:芯論語 摘要:晶片製造用到的技術很多,光刻是晶片製造的靈魂技術,但是開始的時候,光刻並不是所有技術中最厲害的。現在大眾認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討論晶片產業的卡脖子問題時,提到最多的是光刻和光刻機。那麼,光刻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
  • 晶片零突破,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款,技術創新在「無人區」插上武漢...
    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在漢落地。記者任勇 攝 聚焦國家戰略,堅持自主創新,武漢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轉化為收官「十三五」、開啟新徵程的強大動力,充分發揮武漢科教優勢,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四個面向」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科創中心城市,深入實施院士專家引領十大高端產業發展行動等,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技術創新、產業創新、體制創新、動能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避免「卡脖子」風險 提升車用晶片自給能力刻不容緩_汽車_新聞中心...
    原標題:提升車用晶片自給能力刻不容緩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傳聞南北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儘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已公開解釋,這只是短期的供給緊張,情況沒有傳聞中嚴重,已經與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但這並未完全打消公眾的疑慮。
  • 東土科技以根技術締造民族工業品牌
    正如網際網路可以便捷人們的生活一樣,工業網際網路也可以為工業企業提供供需對接、信息共享以及產業鏈配套服務,以更公開透明的方式為企業尋求到適合的供應商,提供包括創意、設計、製造、投資等全產業鏈的服務。工業網際網路這幾年發展勢頭很猛,對於工業網際網路而言,工業作業系統、工業基礎軟體、工業晶片是中國工業亟待突破的三大根技術,這些根技術,是中國發展的短板。
  • 觀察|華為晶片斷供 「卡脖子」倒逼攻堅
    2020年9月8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華為在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展示鯤鵬920晶片。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 報導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在此之後,臺積電、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廠商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 讓美國的技術封鎖幫中國解決「卡脖子」問題
    剛剛結束的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重點解決經濟領域的「卡脖子」問題。自建國初期,我國就受到帝國主義國家封鎖,力求早日實工業化的中國就面臨被「卡脖子」的問題。中國在自主完整的工業化前提下走過40年的改革開發道路,已經赫然成為世界工業生產總值最多的國家,和世界貿易第一大國,在世界經濟領域形成特有的話語權地位。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開放環境下我國大量吸引外資,在中國又形成了國際化條件下的最大的工業產業鏈中末端,號稱世界大工廠。但是我們卻發現,西方國家主導下的外資經濟雖然紅火,但是,洋人的關鍵核心技術卻一項也沒有留給中國。
  • 網連中國:堅決不能再讓核心技術「卡脖子」
    從源頭攻關,破解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在科技創新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已成為科技型企業的共識。「這些年,我們開發的智慧電廠、時序資料庫、工業數據智能平臺等多項產品替代了進口軟體,填補了國內空白,保障了信息安全,實現了相關核心技術的自主受控。」
  • 《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發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立足北京市「四個中心」功能定位,體系化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技術產業協同創新能力、產業數位化轉型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堅決推動數據要素有序流動和培育數據交易市場,大膽探索關鍵領域對外開放及跨境數據流動等新模式新業態
  •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讓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起飛跳躍」,從過去...
    張江,因科技創新而興,如今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興建了一批世界級大科學設施,集聚了一批知名高校和高水平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和外資研發中心數量分別佔全市1/4和一半以上,萬千「張江男」背著雙肩包紛至沓來,紮根於此,追逐夢想。這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創新高地,助力浦東新區原始創新和技術突破「起飛跳躍」。張江經歷了怎樣的發展?
  • 專家眾議如何加快車載智能晶片技術創新
    隨著全球範圍內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加速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迎來新一輪黃金髮展期。智能架構、計算平臺等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基礎,並與智能網聯同步發展,這也是產業發展的趨勢與機遇。與會專家圍繞智能網聯關鍵技術、車載晶片、車聯大數據、產業趨勢、平臺與標準、商業化等話題進行交流,深入探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快車載智能晶片技術創新,推動智能網聯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 中科院大學教授:中國3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 基礎研究投入嚴重不足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30日午間消息,在今日的2020年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大會上,中科院大學副院長、教授劉雲發表演講。他表示,中國在科技領域是「大而不強」,雖然中國研發投入總量世界第二,但研發強度與創新型強國之間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基礎研究投入比例更低;科研人員總量世界第一,但高端人才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有很大提升,但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卡脖子」 問題突出。
  • 鉅泉光電工業應用級晶片研發中心落戶南京
    2月21日,由國內晶片研發領軍企業鉅泉光電集團投資的工業應用級晶片研發中心項目,正式籤約落戶江寧開發區,這是江寧開發區深入貫徹「招商突破年」的具體行動,也是雙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高質量打造集成電路產業地標的重要成果。
  • 正式「出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上
    根據相關媒體最新報導,接下來我們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同時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 臺積電,為何「卡脖子」?中國知名企業「晶片」該從何而來?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大加快晶片的生產進度,還可以加快晶片的更新換代速度,而且各自都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利潤。張忠謀創新性想法十分超前,「我的公司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要知道當時那個年代還沒有一家完全獨立的半導體公司,也就意味著當時不可能有公司來找你代工生產。
  • AI晶片「點燃」北京!GTIC 2020 AI晶片創新峰會大咖演講全乾貨
    在張亞林看來,AI系統要落地數據中心必須具備四個要素,分別為系統集群、板卡、高性能高算力的晶片,以及全棧的軟體。而衡量一個數據中心的AI系統需要從完備性、生產率、成本、功耗和性能五個維度來考量。「當下雲端AI晶片產品化面臨著系統化、工程化、產品化、生態化四大挑戰。」
  • 推進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
    集微網消息,2020 年 12 月 5 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擁有多名集成電路領域知名專家,建有電子製造領域全國唯一的「精密 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國家現代服務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廣東省高端應用電子晶片與系統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與集成電路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平臺。
  • ...星米磊:半導體晶片只能換道超車,但一些「卡脖子」問題正迎刃而解
    資本與創業者空前的熱情一方面拉動了國產晶片產業的快速增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539億元、同比增長16.1%;與此同時,部分「卡脖子」的問題也正在迎刃而解。
  • 劉立|以「非對稱」趕超戰略突破「卡脖子」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對稱」趕超戰略的科技創新重要論述,集中展示了黨在新時代科技創新思想的新共識和新智慧,對「十四五」時期和到2035年我國科技發展突破「卡脖子」技術、鍛造「殺手鐧」技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指導意義。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必須突破「卡脖子」技術突破「卡脖子」技術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必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