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如此龐大而廣泛的用戶基礎不斷建構著各類網際網路詞彙的全新交流符號,使得網絡語言的產生速度和傳播頻率此起彼伏,這一過程中網絡流行語也應運而生,並由此帶來輿論生態的重塑。
鑑於年度網絡流行語林林總總、數量繁多,本文從流行語百科、小雞詞典、新聞資訊、平臺熱搜榜等渠道,基於蟻坊軟體鷹擊早發現、鷹眼速讀網系統的熱度排名,選取20個頗有代表性的高熱度網絡流行語進行歸納分析,包括熱門影視綜藝、社會熱點新聞事件、明星網紅熱門人物、網絡社交中的舊詞新用和萬能網友的調侃自嘲五大類,具體涵蓋出處、擴散途徑以及衍生話題、熱度指數四個方面。
1、熱門影視綜藝
娛樂化時代,影視作品和綜藝節目為網絡流行語提供了海量的創作素材。人們在觀看一部電影時會被其中一些臺詞尤其是一些能喚起記憶點的臺詞感染,像《流浪地球》魔性口號「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深入人心;一部經典電視劇雖非當下熱門卻因觀眾基礎的關係往往能夠捕捉到新笑料,產出「雨女無瓜」和「你怎麼這個亞子」的《巴啦啦小魔仙》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此外,教育倡導片《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傑哥「讓我康康」諧音錯別字的流行跟遊樂王子如出一轍;還有為追求收視效果的綜藝節目,利用頻頻出現的洗腦臺詞激起觀眾吐槽製造話題,如《中餐廳》黃曉明「明學」成功出圈。《相聲有新人》裡孟鶴堂、周九良的相聲《文玩》「乾乾巴巴的,麻麻賴賴的,一點都不圓潤,盤他!」一時間,「盤他」走紅。
2、社會熱點新聞事件
當某個公共性熱點事件發生的時候,事件本身的影響力和震撼力迅速聚集起網民群體的關注和參與,圍繞引起爭議的話題從而形成社會輿論,這類網絡流行語往往成為公眾集體情緒的直接體現。
例如關於「996工作制」,網際網路大佬馬雲「能夠996是修來的福報」的表態令眾網友口誅筆伐,通過「工作996、生病ICU」來宣洩不滿情緒。李彥宏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演講時突遭黑衣男子衝上臺向其頭部倒了一瓶水,李彥宏用英語問道:「What's your problem」?「宏顏獲水」快速傳播開來,引出社交媒體上的大片歡呼和戲謔。女演員陳昱霖曝與吳秀波7年地下情卻被無情的拋棄,接下來,吳秀波一手將娛樂圈猛料變成了用法律手段「維權」的典範,一紙訴狀把女方送進牢獄,讓吃瓜群眾瞠目結舌,「談戀愛嗎?要坐牢的那種」即諷刺「萌叔」吳秀波人設崩塌。面對今年水果、豬肉雞蛋價格飆升現象,眼看實現菜場自由的目標越來越遠,「買不起、吃不起」被網民集體吐槽。
超級流量明星蔡徐坤擁有千萬級粉絲,一舉一動都會被狂熱模仿,本身就有強大的明星效應。但是,當靠飯圈出道的蔡徐坤擔任NBA形象大使後,打破了虎撲直男們的心理防線,所以當其在《偶像有新番》節目中歌詞「只因你太美」唱的太快、調太怪而遭到詬病,空耳成了「雞你太美」遭到一系列惡搞。
伴隨著短視頻、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明星效應延伸到了新晉網紅身上,他們可能是憑藉才藝特長的草根,也可能是流量、名氣兼備的「帶貨王」。多餘和毛毛姐一首《好嗨喲》紅遍抖音,被捧成抖音一姐;淘寶直播間李佳琦「所有女生、Oh My God、買它買它買它」成就注意力巔峰。
作為記錄社會變化和發展的語言詞彙,特別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熱門詞彙往往充滿的生命活力。在網絡社會交往中,當一個話題擁有足夠熱度與交流基礎,並符合網民之間輕鬆愉快的交流氛圍,一個眾所周知的舊詞可能會成為一個新「梗」。
在新型人際交往中,種草拔草已經不是其字面意思,著重表達「對該物品的佔有欲蓬勃生長」和各種原因導致「取消購買計劃」之間的矛盾;原本是形容遊戲、說唱音樂的「硬核」變成用來形容「很厲害、很酷、很彪悍、很剛硬」的意思;高速公路上遇到車自動抬杆的ETC引申出隨隨便便因為一兩句話也要抬槓,諷刺那些「管不住嘴的槓精」;「光想」即指僅停留在「想」上,現實裡卻是鹹魚躺、行動少,這類青年被稱作「光想青年」。
站在自身的話語立場,由網友主動生產的網絡流行語彰顯了普通公眾參與信息建構的力量。這類熱詞得以廣泛傳播主要源於消極的調侃和善意的自嘲,多為「我」、「咱」、「咱們」第一人稱視角。如表示嘆氣或恍然大悟的「害」、感慨生活壓力很大的「我太難了」、略帶詼諧色彩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和羨慕嫉妒他者的「我酸了」「檸檬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