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追尋大地和生活

2021-02-08 當代

梁鴻,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鄉土文學與鄉土中國關係研究。


梁鴻:追尋大地和生活

文|黃德海

 

早在梁鴻因兩本「梁莊」廣為人知之前,我就讀過她的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方面的文章,材料功夫細密,論述乾脆利落,顯示出紮實的學術準備和攻堅克難的決心。說起來有些狂妄,我當年閱讀這方面的文章,並不是想著學習,而是為了放棄——如果一個人沒有在文字中清晰地表達出自己內在的卓越,我就不再關注。梁鴻呢,雖然在文章裡有些自己的心得,總體還籠罩在所謂學術的框架裡,讀下來偶有所得,卻也說不上太大的啟發。我本想果斷放棄關注,但不知為什麼,又偶爾會想起她文章中的話,仿佛寫下了某些靈光閃耀的時刻,因此就一直放在了留心的名單中。

大概是因為留心,梁鴻的《中國在梁莊》出版的時候,我就買了一本,讀罷,不禁有點吃驚。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一個處於傾頹和流散之中的鄉村,那裡充滿破敗和衰老的氣息,正與我感受到的家鄉境遇一致。尤為難得的是,梁鴻在寫作中有意識地克服著外來視角,作為其中的一員,把自童年開始的鄉村經驗,和她用身心感受著的頹敗鄉村的喜怒哀懼,一起寫進了書裡。或許正因如此,這本書擺脫了關於鄉村的作品裡習見的牧歌或輓歌氣息,掀開了被很多人主動遺忘或被動屏蔽的現實帷幕,讓人意識到一個不斷處於變化中的世界,聽到它的喘息,看到它的傷口,感受那與我們置身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切。

在這本書的後勒口上,印著梁鴻的一張照片,圓臉、半長發,笑容裡還有著校園時期的青澀,衣服看起來也不甚合身,讓人覺得她還沒有完全長成自己的樣子。看過《出梁莊記》,我更加深了這個印象。這本書,幾乎是《中國在梁莊》的延伸作品,梁鴻繼續著對鄉村的關心,去追蹤一群離開梁莊進入城市的人。這是值得好好書寫的一群人,梁鴻也寫出了他們普遍的窘迫和卑微,辛勞與困頓。從這本書的材料準備和後期整理,能見出她所費的心力,也能感受到她急切地想要做點什麼的用心。因為沒有童年和少年經驗可以借鑑,這花費了心力的作品讓人覺得不夠細密,能看出未經好好消化的痕跡,很多地方裸露著採訪時的粗糲毛糙。更為重要的是,因為是採訪,《中國在梁莊》基本上避免了的外來視角,大面積地侵染著這本書,我們雖看到了離開家鄉的人們艱難的生存境況,卻也似乎看到他們對著錄音筆略帶警惕的眼神。




讀完《出梁莊記》後不久,我在一次會議上見到了梁鴻,不禁對自己引以為豪的相貌判斷暗叫一聲慚愧。此時的真人梁鴻,早就褪去了照片上的青澀,面部的線條由圓形趨於向上,一件風衣也讓她顯得幹練挺拔。在那次會上,梁鴻沒說幾句話,卻讓我受到了觸動。她說在寫「梁莊」系列之前,自己越寫文學評論方面的文章,越覺得離這個世界的實情遠,因此放下當時的寫作,回到了生養她的梁莊。在那裡,她說自己遇到了真問題,以後會沿著這真問題寫下去。應該就是這個真問題,促使梁鴻寫下了「梁莊」系列文字,也讓她慢慢長成了自己的樣子。我向來相信,一個人有了自己的樣貌,摸準了自己的語調,某種限制才華的閥門會被打開,獨特的文字即將出現。

即便如此,我仍然對梁鴻進一步的寫作抱著謹慎的樂觀態度。那些生活在梁莊內外的人們,雖然有著屬於自己的窮苦、掙扎和不一樣的命運,也有作者的同情在裡面,但大多沒有自己獨特的精神生活,因而也就看不到他們每個人清晰的縱深背景,「梁莊」系列還差不多是一幅前景和後景交織在一起的畫。或者說,梁莊中人,都還孤零零地突出在一個荒涼的背景之上,單純,明確,堅決,指向的似乎都是一個個極難解決的社會問題。我很懷疑,這種背景與人的分離,正是書寫鄉村者最該意識到的悖論——跑得太快的現實(背景)拋下了行動遲緩的人們,難道不是寫作者為某種方便虛擬的境況?現實和背景,不從來是應該跟人長在一起的嗎?

還不等我的懷疑生根發芽,勤奮的梁鴻就寫出了她的「吳鎮系列」《神聖家族》。或許會有人以為,寫出非虛構「梁莊」的梁鴻轉而寫虛構的吳鎮,是為了文體的試驗或是出於某種虛榮,我卻覺得,這是梁鴻感受到的那個真問題的驅使。比「梁莊」系列深入一步,在這本書裡,人物連同他們的縱深背景,被一起放置在一個混沌得多的世界上。《神聖家族》裡不時提到的算命打卦、求神問卜、各路亡魂、各種禁忌、各樣禮數,都跟人生活在一起,參與著人的日常決定。人的各種行為,都牽連著一個更深更遠的世界,由此構成的複雜生活世界,所有的行為都複合著諸多不可知和被確認為理所當然的元素。這些元素氤氳聚集,跟可見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吵架拌嘴一起,用豐富刻寫著吳鎮的日常,也糾正著人們對鄉鎮只被經濟和現代精神統馭的單向度想像。

這個容納了各樣複雜禮俗的精神世界,是「吳鎮」較「梁莊」多出的一部分,既顯現了鄉鎮生活豐富的一面,卻也提示了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隨著現代化的進程,這一涵容了複雜精神層次的心靈世界,早就在被揭穿之中,與此相關的鄉鎮風習,也在被逐漸蕩平,呈現出較為單一的樣式,從而使精神生活有了城鄉同構的趨勢。在這個鎮子上,你會看到溫情善意和戒懼,少年人無端的落寞;你會看到頹廢,孤獨,很多人變得抑鬱,自殺形成了示範效應;你會看到傾訴、崩潰和呆滯……毫無疑問這就是現實。只是,在這個現實裡,人並不是跟不上時代的落跑者,而是跟各種現實牢牢糾纏在一起。




《神聖家族》裡的人物,往往聲口畢肖,有他們各自的樣子,也有各自複雜的心事。讀著讀著,你堪堪要喜歡上某個人了,卻發現他有自己的缺陷;剛剛對一個人心生厭惡,他卻又做出讓人喜歡的事來。這是一個無法輕易判斷是非對錯的所在,你輕易論斷了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論斷你。在這樣一個世界,你應該多看、多聽,多體味其中的無奈、辛酸以及笑容,如此,吳鎮,甚至所有大地上的村鎮,才不只是一個人實現自己雄心的泥塑木偶,人們也才真的會顯露出自己帶有縱深的樣貌,願意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梁鴻幾乎是主動承擔起了在兩個世界裡穿梭的責任,不管鄉村怎樣衰頹,精神的轉化多麼困難,周圍的環境多麼糟糕,她也不抱怨,也不解釋,也不等待,不以這些為藉口退進一個世界過自己的安穩日子,而是忍耐著兩個世界的撕扯,做自己能做的,既讓自己不斷向前,又為未來的某個改善契機積攢著力量。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神聖家族》的無奈和悲傷之上,感受到隱秘的活力。

沒錯,這隱秘的活力,就源於梁鴻對準真問題的不斷精進,那無限廣大的鄉村,無量無數的人們,仿佛都跟她有關。她得一面感受著這休戚相關,一面用自己的文字把這相關表達出來。如此的相關,甚而至於未來鄉村的重建,精神產品的豐厚,都並非一個既成的事實,而是需要我們一筆一划寫出來的。跟著這認真的一筆一划寫下的,也是每個寫作者自己的命運:「如果他無法迫使自己相信,他靈魂的命運就取決於他在眼前這份草稿的這一段裡所做的這個推斷是否正確……沒有這種被所有局外人所嘲諷的獨特的迷狂,沒有這份熱情,堅信『你生之前悠悠千載已逝,未來還會有千年沉寂的期待』——他也不該再做下去了。」

前幾天見到梁鴻,發現她在乾脆利落之外,不知出於什麼原因,眉目間多了點憂思。這憂思雖只是偶爾閃現,卻可以判斷是來自最切身的地方,因而也讓她的自我更加具體起來。她說起手頭正在寫的一個較長的敘事作品,還有她藏在心裡的好多研究計劃。語速很快,那些正在和將要被寫到的東西,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冒出頭來。我一時沒有完全弄清楚她要寫的究竟是什麼,但可以確認的是,不管梁鴻要寫什麼,也不管她用哪種方式寫,這個已經把切身的憂思加進了自我樣貌的人,都該在我的關注範圍之內。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年1月4日第07版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年度提名散文家:梁鴻
    梁鴻梁鴻《出梁莊記》     >《梁莊在中國》(《人民文學》2012年12期)    梁鴻,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藝思潮研究。    2010年,梁鴻深入自己的故鄉———河南一個普通村莊「梁莊」,調查記錄了故鄉農村的現狀,出版了《中國在梁莊》。    《梁莊在中國》是梁鴻在《中國在梁莊》之後再一次的探索。在2011年夏天,她開始考察在外打工的故鄉人,追尋他們在國內其他地方務工、生活過的足跡。
  • 作家梁鴻:保持生活的韌性
    ——梁鴻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有價值的】 《眾生問》: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國戰「疫」模式各樣,民眾生活工作狀態不一。當此時刻,你的戰「役」生活、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樣貌?
  • 新相親大會梁鴻是誰個人資料簡歷 梁鴻和誰牽手成功了
    其中一位叫梁鴻的女嘉賓一出場,瞬間吸引了現場男嘉賓的眼球。梁鴻顏值很高,十分有氣質,更重要的是學歷也很高。節目播出以後梁鴻還上了微博熱搜,很多人都好奇梁鴻是什麼來歷?梁鴻最後牽手成功了嗎?  9月1日晚《新相親大會》迎來了最新一期,在節目現場女嘉賓梁鴻的人氣非常高,現場的男嘉賓和觀眾對她的印象都很不錯。
  • 舉案齊眉,不因人而熱,東漢梁鴻的清貧生活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梁鴻的文學家,他是一名窮書生,小時候依靠勤奮讀書,進入了當時最高學府太學,後來學有所成之後,就和妻子一起隱居,為人孤傲,清貧自守,關於梁鴻有兩則小故事,一個就是舉案齊眉,一個就是不因人熱。
  • 梁鴻:用文學解讀的鄉愁
    「鄉愁」》(中信出版社出版)是著名作家、評論家梁鴻的第三部文學評論作品。在本書中,梁鴻試圖通過對《受活》核心詞語和象徵符號背後所涉及到的詞義變遷、歷史語境和種種社會生活衝突性存在的分析,尋找敘事的秘密、探尋社會生活的精神內核。梁鴻認為,把「鄉愁」作為方法,意味著以此出發,把自己置身於民族生活之流中,去感受民族生活的種種。對於文學批評者來說,則是要以此感受文學中所透露出的情感信息。「鄉愁」包含著對詞語的回憶,它是人們以人文主義態度進入語言之時的基本方向。
  • 作家梁鴻:希望在《四象》的荒誕之中 讀出一種時代精神
    提起作家梁鴻,很多人對她的非虛構作品《出梁莊記》和《中國在梁莊》印象深刻,書中有她對故鄉最細節的觀察。  《四象》是梁鴻的第三本虛構作品,小說講述一個活人和三個亡靈的「奇幻漂流」。
  • 梁鴻《四象》:抵抗遺忘的意義
    抵抗遺忘,是為了銘記承載著生活實踐和生命情感的記憶。在梁鴻此前的創作中,對於「寫作對抗遺忘」這個命題進行過多種實踐。《中國在梁莊》和《出梁莊記》中有大量死亡,它們喚起的「哀痛」和「憂傷」是為了「對抗遺忘」。《神聖家族》不但記錄著中國鄉村走向現代化和法制化過程中的若干問題以及人們費盡心思的算計,而且出現了類似於《四象》的幽靈敘事,如《到第二條河去遊泳》,它指引著我們記取以下令人心痛的事實。
  • 聊一聊舉案齊眉的梁鴻和孟光兩口子
    梁鴻和孟光就是一對兒。從留下來的文字記載看,梁鴻是個窮人。雖說家裡曾經闊過,父親在王莽的時候做過官,但經過戰亂,家早就敗了,父親死的時候,卷席而葬。然後梁鴻就一直給人幫工,放過豬,舂過米。凡是這樣的底層草根,有關的記錄往往語焉不詳,而且缺乏邏輯。
  • 梁鴻出演賈樟柯新片:那裡面有心酸有溫暖,更有我們的集體回憶
    電影海報中的梁鴻沒有一句臺詞,走到哪兒聊到哪兒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追憶了已故的當代作家馬烽,並通過賈平凹、餘華、梁鴻等作家對個人生活及記憶的講述,反映中國人的真實生活。這個春節,梁鴻原本是要回到梁莊,為她的一部非虛構作品完成一次重要採訪。她的這部作品寫的是「我們那邊的一個姑娘」,一個打工妹掙了很多錢,有對信仰的追求,在生活中受到非議,後來又和自己的丈夫打官司,經歷曲折而奇特。在梁鴻看來,這個女孩子是梁莊的女孩,但具有典型意義,目前正在寫的這部非虛構作品已有4萬字。
  • 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電影節受歡迎,作家梁鴻本色出演
    沒有一句臺詞,走到哪兒聊到哪兒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追憶了已故的當代作家馬烽,並通過賈平凹、餘華、梁鴻等作家對個人生活及記憶的講述,反映中國人的真實生活。 梁鴻去年4月初參加賈樟柯發起創立的呂梁文學季,在攝像機前,她接受了賈樟柯3個小時的採訪,她很驚訝對方對她的了解,甚至包括她的童年往事都被提及。
  • 梁鴻和孟光:舉案齊眉,這種愛情是你羨慕不來的
    「舉案齊眉」說的是東漢名士梁鴻和他妻子孟光的故事。據說,梁鴻在給人打工的時候,孟光每次給他送飯時,都把託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這是許多人都羨慕的愛情。不過他們的愛情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 專訪|梁鴻:梁莊裡的人都去哪了?梁莊的未來在哪裡?
    在家鄉蓋房子,除了為將來回梁莊養老做準備,也代表著某種身份和尊嚴。       梁鴻在書中寫道:「有一種奇怪的感覺,留在梁莊的人對在外打工的親人,好像沒有特別的感受,似乎認定在外打工的人整個心還留在梁莊,從來沒有離開過。梁莊始終是中心。在外只是暫時的,討生活的最終都會回來。
  • 《四象》:梁鴻筆下的全新「梁莊」,一個生死交匯的通靈世界
    2010 年,《人民文學》雜誌推出「人民大地·行動者」計劃,並開設了「非虛構」專欄,由此引發了中國的非虛構寫作潮。作為「行動者」之一的梁鴻,憑藉《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等作品登上文壇,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關注與好評。其後,她雖推出了《神聖家族》、《梁光正的光》等虛構小說,但其中的「現實感」仍然強烈。最近,梁鴻的新作——《四象》單行本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 梁鴻:在父親墓地裡「聽到」的聲音
    由受訪者提供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張典標  清明節前,作家梁鴻出版了和「亡者」相關的長篇小說《四象》。這是梁鴻的第三本虛構作品。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活人和三個亡靈的「奇幻漂流」。  清明假期,梁鴻接受了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副刊專訪,談及新小說、逝者、疫情、新電影和故鄉。
  • 「從來沒有桃花源」——梁鴻談中國鄉村紀實與虛構
    我的語言已經知識分子化了,而方言充滿生活的質感。」梁鴻說。梁鴻最近一次回老家是2019年5月,跟隨賈樟柯和他龐大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攝製組。在那部關於鄉土中國的紀錄片中,賈樟柯採訪了賈平凹、餘華、梁鴻等幾位作家。關於「老家」的《中國在梁莊》出版後,引發大眾對當下鄉村狀況和非虛構文體的雙重關注。《出梁莊記》則是梁鴻跟父親一起去村民外出打工的地方跟蹤採訪而成的。
  • 作家梁鴻:希望大家在《四象》的荒誕之中讀出一種時代精神
    在被問到疫情下的生活時,賈樟柯說:「習慣獨處,才能駕馭繁華。繁華不會永在,要克服文化上的輕浮,看到那些堅硬的東西。」梁鴻說:「在大的晃動裡努力保持人的穩定性和日常性,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尊嚴。」 近日,梁鴻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深度專訪,從直播賣書、到疫情文學,再到新書、新片,梁鴻說了很多。
  • 梁鴻:寫作就在於想在某一剎那呈現自己
    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記者:你給我感覺不光是在學術的意義上使用「外省」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也多半融入了你深刻的生活體驗。你也是一步步從「外省」到了「中心」。應該說,劉震雲、閻連科、周大新、李洱等河南籍作家,也和你一樣經歷了一個相近的過程,駐京豫籍作家可說是蔚為壯觀啊。你和這個群體交往多嗎?梁鴻:還挺好的。
  • 梁鴻經典作品推薦,《出梁莊記》最受讀者歡迎
    《出梁莊記》豆瓣評分:8.6作品簡介:作家梁鴻在其生命困頓匱乏之時,重返故鄉,探訪梁莊生活內部的駁雜與豐沛,敘述梁莊生命個體的遷徙與流轉。前後歷時五年,鑄就《中國在梁莊》與《出梁莊記》,關於每個人都在淪陷的故鄉,關於每個流落在外的異鄉人,關於早已隱沒在時間長河中的溫柔與哀痛。
  • 梁鴻「五噫」驚漢帝
    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梁鴻,陝西鹹陽人,幼年喪父,家境艱難,但他心地善良且酷愛讀書。後來梁鴻因父親梁讓曾在新莽時被封為修遠伯,幸運地被推薦進入東漢洛陽的太學,終成一位博通經書的年輕學者。
  • 梁鴻長篇小說《四象》出版 解析百年風雲中「梁莊人」的生存秘密
    梁鴻建構出了一個活著與死去,地上與地下,歷史與現在交織相連的世界,以近一個世紀的曲折故事和人情變遷,解析了百年風雲中「梁莊人」的生存秘密。《四象》揭曉「梁莊人」生存秘密《四象》以中原大地上近一個世紀的曲折故事和人情變遷,指向「梁莊人」生存的秘密,他們的欲望和貪婪,他們的掙扎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