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5年不放棄控制權3個月就變卦,「殼股」*ST雪萊及實控人收...

2020-12-10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藝1

債務沉重的照明企業*ST雪萊(002076.SZ)收到廣東證監局警示函。

*ST雪萊7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未披露雪萊特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等,廣東證監局決定對雪萊特、柴國生、柴華、張桃華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警示函主要涉及兩件事,分別是兩年前的一項實控人承諾及承諾後的股份轉讓協議。

第一條,*ST雪萊未披露實控人可能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

2018年8月,*ST雪萊實控人柴國生分別與深圳前海聯合創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創富)、深圳市盛世共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方某玲、王某莉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遠期交割協議》等文件,約定柴國生以協議轉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分別向上述股權受讓方轉讓雪萊特13.62%、4.44%、2.74%和4%的股份。

同時,柴國生與股權受讓方分別籤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約定自2018年8月起將擬轉讓股份的表決權委託給股份受讓方行使。

柴國生在籤署上述協議後,未及時告知上市公司並配合履行相關披露義務,雪萊特在知悉上述協議事項後,未披露協議籤署和實際履行等情況。

廣東證監局認為,柴國生和雪萊特的相關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十條、第四十六條等有關規定。

未披露實控人可能發生變化已違反了信披規定,更重要的是,實控人對實控權剛進行過承諾。

第二條便是,柴國生違反維持雪萊特控制權的公開承諾。

2018年5月,雪萊特剛完成一次資產重組。柴國生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在本次資產重組中承諾「自本次交易完成之日起60個月內,不會主動放棄雪萊特控制權及與之相關的董事會人選提名權和股東大會表決權,也不會主動協助任何其他方謀求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說好的5年,不到3個月就變卦了。

廣東證監局認為,柴國生與聯合創富等股權受讓方籤署股權轉讓協議,違反了上述公開承諾。

廣東證監局認為,柴國生作為雪萊特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股權轉讓方,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等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柴華作為公司總裁,張桃華作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第一個問題負有主要責任。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五十九條等規定,廣東證券局決定對雪萊特、柴國生、柴華、張桃華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要求公司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

*ST雪萊對此有所辯解。

柴國生稱,相關協議籤署後,因股權受讓方並未積極履行協議和支付股權轉讓款,其已於2019年1月24日向四個股權受讓方發函通知解除協議、終止合作。

*ST雪萊稱,截至2020年7月16日,柴國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柴華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6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1.82%;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柴國生。

言下之意,並非柴國生主動終止股權轉讓合作,而是對方未積極支付才作罷。

柴國生去意已決。

值得注意的是,擔任了公司18年之久董事長職位的柴國生在2020年5月辭職了。

柴國生辭去了*ST雪萊董事、董事長、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及提名委員會委員等所有職務。辭職後,柴國生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近兩年來柴國生持續減持公司股份,其持股比例由2018年一季度末的33.42%降至2020年一季度4月30日的21.68%。

*ST雪萊這幾年日子並不好過。

*ST雪萊營收規模從2017年的超10億元,縮水至2019年的3.54億元;2018年、2019年,分別虧損8.34億元和6.01億元,2020年一季度再虧1661.29萬元;預計2020年上半年虧損1400萬元-1900萬元。

上市十幾年的利潤在這兩年虧光了,*ST雪萊2006年至今累計實現淨利潤為-10.98億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期末,*ST雪萊資產負債率達到123.51%,淨資產已為負值,流動比率也僅為0.45。

柴國生卸任後,3月底空降*ST雪萊任職董事的施新華,在5月15日升任董事長。

施新華,1980年出生,2015年至今,在上海捷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對董事長一職變更的原因,*ST雪萊表示,公司目前急需徹底解決資金緊張與債務逾期問題,並儘快實現扭虧為盈,公司董事施新華熟悉企業管理與資本運作,並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能夠帶領董事會更快地化解流動性風險、解決債務問題。

「熟悉資本運作」的施新華走馬上任後,開始了一系列動作。

其個人擬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2000萬股。廣東雪萊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與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未來之光」戰略合作協議書》,一個以紫外線殺菌燈為基礎的項目。

*ST雪萊對自然人施新華還有一項定增預案。

公告稱,*ST雪萊擬對施新華個人發行不超過2.29億股,發行價格2.17元/股,募集資金不超過4.97億元,全部用於償還公司債務。

本次發行完成後,施新華將直接持有*ST雪萊23.08%的股份,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新的實際控制人。

資本運作還在進行中,5月15日至今,*ST雪萊漲幅已85.81%。

相關焦點

  • 一個月內四家江蘇公司宣布易主 大股東玩轉花式「讓殼」
    原標題:財經獵豹 | 一個月內四家江蘇公司宣布易主,大股東玩轉花式「讓殼」   4月14日晚間,上市剛滿三年的常熟上市公司瑞特股份公告,實際控制人龔瑞良及其控制的蘇州瑞特擬通過股權轉讓和放棄表決權的方式將公司控制權讓給浙江二輕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浙江省國資委。這是一個月內,第四家宣布易主的江蘇上市公司。
  • *ST雪萊:原董事長施新華累計增持30萬股,增持計劃到期
    每經AI快訊,*ST雪萊(SZ 002076,收盤價:1.81元)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經公司向原董事長施新華了解,截至2020年12月6日,施新華實際增持公司股份30萬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6個月增持期限已屆滿,施新華未按照其個人增持計劃完成增持。
  • ST股上演跌停潮,超50隻個股跌停!這個板塊「涼了」,幾百萬股民遭殃!
    截至下午收盤,有79隻ST股下跌,54隻個股跌停。其中如*ST銀鴿、*ST宜生、*ST雪萊已經是連續跌停。ST概念指數開盤跌1.88%,領跌各大概念板塊,此後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跌幅為1.01%,成交額31.5億。
  • *ST雪萊:控股股東股份違約處置進展及司法拍賣的提示性公告
    本提示性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為減持期間,也不排除華泰證券、萬和證券會在任意時間進行處置。具體內容詳見刊登於巨潮資訊網(www.cninfo.com.cn)的《關於股東部分質押股票可能被繼續違約處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編號:2020-043)。
  • 港交所頻出辣招嚴打,數千「殼股」命運何去何從?
    7月26日,港交所(00388.HK)宣布,將正式修訂《上市規則》關於借殼上市等的規定。本次修訂將於201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本次修訂主要內容包括:發行人不得在控制權變動之時或其後36個月內建議將其全部或大部分原有業務出售或作實物配發。
  • 流水的玩家鐵打的「殼」 誰是下一個接盤俠?
    今年4月,隨著*ST步森2240萬股股權在阿里平臺上落槌,這家公司在5年內迎來了第五位新主人。  在不曾落幕的A股易主大戲中,「幾家歡喜幾家愁」是這群冒險者的宿命。若將時間軸拉長到5年,在2013年掀起的併購重組及易主浪潮中,不少公司已幾度易轍。據上證報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頻繁變更實控人的A股公司達到17家。
  • *ST雪萊(002076.SZ):持股5%以上股東陳建順所持7000萬股將被第二次...
    *ST雪萊(002076.SZ):持股5%以上股東陳建順所持7000萬股將被第二次司法拍賣
  • 蒙牛乳業謀取妙可藍多控制權
    來源:東方財富網妙可藍多與蒙牛乳業長達一年的「聯姻」進程又有新進展,蒙牛乳業有望拿下妙可藍多的控制權。12月9日,妙可藍多公告稱,收到實控人柴琇通知,公司擬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構成公司控制權變更。除此之外,蒙牛乳業還擬通過協議轉讓及公司現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柴琇表決權放棄等可能的方式,取得公司控制權。公司表示,柴琇與蒙牛乳業仍在進行溝通協商,尚未籤署相關協議。相關方已聘請中介機構,將儘快落實交易方案及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調整項。公司股票自12月10日開市起繼續停牌,預計12月14日上午開市起復牌。
  • 漢鼎宇佑調整「控制權交易架構」遺留問題釋放多重趨勢信號
    原本11月6日晚間公告的要點是,漢鼎宇佑控股股東、實控人吳豔出讓15%上市公司股份、10%股份對應表決權,不可撤銷地放棄另外5.34%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合計作價10.5億元,將漢鼎宇佑控制權讓渡給平潭創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平潭創投」)。
  • 主動求變與情非得已 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背後故事多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背後故事多 本報記者趙學毅曹衛新殷高峰見習記者杜卓蔓11月18日早間,和均發布實控人擬發生變更的重大事項公告;當日晚間,又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在資本市場,如此大密度的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並不多見
  • *ST新梅恢復上市 「飛上枝頭變鳳凰」越來越不容易
    公告顯示,ST新梅股票暫停上市主要是因為前期控制權之爭未能有效化解。公司控制權之爭始於2013年11月,歷時近3年,並且進行了一系列訴訟,公司生產經營停滯,連續虧損被暫停上市。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ST新梅控股股東新達浦宏一方面承諾,在前期協議受讓公司股份後的60個月內不以任何方式轉讓或減持所持股份,還承諾特定期限內不主動增持和減持公司股份,避免再次出現控制權之爭;同時承諾,公司自恢復上市之後的3個會計年度(2017年至2019年),每年扣非後淨利潤均較2016年度實現增長,且年均增長幅度不低於10%,如不能實現,控股股東將對差額部分予以現金補足。
  • 「龍虎榜」*ST雪萊5月19日成交明細(dev)
    來源:金融界APP2020年5月19日金融界APP訊,*ST雪萊(002076) 報收1.8元,漲/跌幅5.2632%,成交量76.60萬股,成交額137.88萬元,換手率0.13%,振幅0.00%,量比0.11
  • ST板塊走勢分化 A股ST股迎來大面積跌停
    在退市新規震懾下,今日A股ST股迎來大面積跌停。12月15日,ST板塊走勢分化,個股漲少跌多。截至發稿,68%的ST股下跌,近50隻個股跌超1%,近10隻個股跌超5%。*ST剛泰昨日晚間第6次發布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風險提示公告,*ST剛泰表示,截至2020年12月14日,公司股票已連續15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按照風險警示板日漲跌幅5%計算,預計公司股價在後續5個交易日將繼續低於股票面值,公司股票將因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 上市公司實控人為何會變更?媒體解讀背後主動求變與情非得已
    11月18日早間,萬裡石和仁東控股均發布實控人擬發生變更的重大事項公告;當日晚間,恆通股份又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在資本市場,如此大密度的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並不多見。統計顯示,截至11月20日,滬深兩市今年以來共有超過270家公司宣布實控人變更或正籌劃變更事宜。
  • 殼股受致命打擊,借殼、再融資、退市規則齊修訂
    鑑於這些問題,我們(港交所)建議修訂反收購規則及持續上市準則,對殼股活動嚴加監管。基於港股殼資源的資本運作以及帶來的投機炒作是港交所作出規則修訂的主要原因。港股殼運作離不開「殼股遍地」的市場環境。根據添信資本諮詢團隊統計,在2019年7月3日,港股有49%的公司市值低於10億港元。哪怕是在15年的大牛市,港股小於10億港元的上市公司佔比也在40%左右。
  • *ST雪萊:原董事長施新華累計增持30萬股 增持計劃到期
    原標題:*ST雪萊:原董事長施新華累計增持30萬股,增持計劃到期   *ST雪萊
  • 界龍實業實控權溢價102.08%完成轉讓 浙商王愛紅成新實控人
    佔公司總股本的27.23%,浙發易連實控人王愛紅成為公司實控人。連年虧損,溢價轉讓實控權2019年8月16日,上海桓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桓冠新材」)與界龍實業第一大股東界龍集團籤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擬通過協議方式收購界龍集團持有的界龍實業1.8億股股份。後桓冠新材退出收購,杭州西格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格瑪貿易」)成為新的受讓方,11月15日,界龍實業與西格瑪貿易、桓冠新材籤訂轉讓協議。
  • 甘肅富豪援馳,*ST皇臺保殼猜想
    低價斬獲殼資源在盛達集團官網上,公司將「酒類文化」作為一個獨立板塊發展,但是,有關此板塊的內容至今空白。這個白酒「門外漢」,從今年3月至4月開始不斷增持*ST皇臺。4月13日,*ST皇臺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顯示,今年4月8日至4月12日,盛達集團增持公司合計212.65萬股,合計耗資1336.75萬元。作為盛達集團的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動手更早,從3月14日至3月25日,合計增持850.16萬股,耗資合計3956.98萬元。
  • 鴻博股份控制權生變:尤氏家族或喪失控制權 新實控人剛遭交易所處分
    然而,在20年後創始人尤氏家族或將喪失控制權。11月4日,鴻博股份發布公告稱,若相關股權轉讓協議實施完成,鴻博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由尤氏家族變更為毛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毛偉控制的關聯公司曾佔用鴻博股份資金,而交易所曾對此出具了《問詢函》問詢此事,並給與了毛偉通報批評的處分。
  • *ST雪萊「牽手」呼研所 鍾南山任後者董事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在市場上連續斬獲三個漲停板之後,*ST雪萊(002076)6月23日晚間披露了好消息,公司與鍾南山院士領導的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呼研所」)籤訂了「未來之光」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