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裡,有1種值錢的「川貝母」,1斤賣到「七百元」,珍貴、少見

2020-12-21 多肉植物集聚地

不知道花友們在高山裡都見過哪些雜草,我覺得高山裡的雜草還是比較多的,像虎尾草、酢漿草、三葉草、節節草、苦蕒菜、牛筋草、馬唐、蟋蟀草、白茅、稗草、莎草等雜草就比較常見了,它們不僅分布範圍廣,植株的生命力還比綠蘿、常春藤、發財樹、吊蘭、虎皮蘭、君子蘭、長壽花、蟹爪蘭等花卉頑強,所以植株通常可以在高山裡繁殖一大片出來。其實,在高山裡還有一種植物看著也像雜草,不過它是比較值錢的,這種植物叫川貝母,1斤可以賣到「七百元」,還挺珍貴的,也少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山裡,有1種值錢的「川貝母」,1斤賣到「七百元」,珍貴、少見!

川貝母

其實川貝母是百合科的一種植物,植株的生命力頑強,可以在高山上生長,也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也就是川貝的主要來源,屬於比較有名的。那川貝母到底有什麼價值呢?貝母之名,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據記載,它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拾遺》將川貝與浙貝分開,它們都是比較珍貴的,普遍分布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不過也不多見,可能有不少的花友都沒有見過川貝母。

形態特徵

那怎麼來辨認川貝母呢?其實並不難,我們首先就是要了解一下川貝母的形態特徵,植株的高度一般在15-50釐米,葉通常對生,少數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4枚輪生的,葉片的長度會在4釐米以上,有時候可以達到10釐米的長度。它的花期是在5~7月份,一般在6月份開花,花朵的顏色有好幾種,不過紫色花朵或者黃綠色的花朵比較多,花被片長3-4釐米,蒴果長寬各約1.6釐米,果期在8-10月份。

生長環境

我們再來看看川貝母都會在什麼樣的環境下生長吧,它是一種耐寒、喜溼、怕高溼、喜蔭蔽的植物,所以在高山陰涼的環境下可以生存,當氣溫達到30℃或地溫超過25℃的時候,植株基本就會枯萎了,在海拔低、氣溫高的地區不能生存。日照過強會促使植株水分蒸發和呼吸作用加強,這時候植株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導致鱗莖幹燥率低。

它一般會生長在草地、林中、山谷、山坡下、山上等地方,在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和山西就有不少了,有時候還能在石縫裡生長。

川貝母,你見過嗎?

相關焦點

  • 在農村,碰到1種「野草」請保護,「八百元」1斤,值錢、珍貴!
    而還有一些野生的植物,會在農村的山坡下、小路旁、山溝裡等地方生長,如果花友們碰到下面的1種「野草」,請保護它,畢竟植株的價值是很高的,有花友花了「八百元」才買了1斤,它不僅值錢,還珍貴。也有花友在自家的小院裡種植這種「野草」,植株的莖幹雖然不是很發達,不過它的根系是粗壯的,所以養護起來並不難,養護方法和養護吊蘭、龜背竹、長壽花、蟹爪蘭、綠蘿、虎皮蘭等植物差不多,如果將它養護好了,那植株是有觀賞價值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農村,碰到1種「野草」請保護,「八百元」1斤,值錢、珍貴!
  • 農村1種「野草」,開花似吊燈,根莖是珍貴藥材,千元1斤都不好買
    文/花草百科錄 圖/來源於網絡農村的植物有很多,一些常見的農作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像小麥、土豆、紅薯等等,都種在農田裡面,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在農田以外,就有很多的野生植物,有的是害草,有的是珍貴藥材,大家可要學會辨認了。農村1種「野草」,開花似吊燈,根莖是珍貴藥材,千元1斤都不好買。這種野草的學名就叫做川貝母,這種植物長得非常有特色,它的花朵與鬱金香很相似,但是是垂吊起來的,開花就好像吊燈一樣,觀賞價值極高。
  • 樹林裡,有1種「野地瓜」值錢,1斤賣到「18元」,和雞蛋一樣大!
    在樹林裡都會有一些野生的植物,常見的野生植物有毛地黃、車前子、蒲公英、蘆葦、狗尾草、狗牙根、馬齒莧、地膚、曼陀羅、蒼耳、破銅錢草、益母草等,它們的生命力相當頑強,以往我在樹林裡也經常看到這些植物,植株的觀賞價值並不高,但它們的繁殖能力卻很強,若是將這些野草種植到花盆裡,那也有可能變得很好看。
  • 竹林裡,有1種「金線蓮」珍貴,挖走1棵少1棵,1斤價值400元!
    而生長在竹林裡的野生植物有很多,像七葉一枝花就喜歡在陰涼的竹林裡生長,它的株型比較小,但我們仔細去觀察,還是可以發現到這種植物的,植株所開出來的花朵很特別,觀賞價值也比較高,這是一種有價值的植物,花友們要珍惜它。
  • 竹林裡,碰到「1種雜草」要重視,採收1斤晾乾,能賣600元
    每當我去竹林裡的時候,都會多觀察一些植物,有些植物還是有觀賞價值的,比如一些花卉就會在竹林裡生長,像一葉蘭、文竹、鴨蹠草、水竹、龜背竹、萬生青、鐵線蕨、玻璃翠、天冬草、海芋、花葉芋、綠蘿等植物都很好看,它們的葉片一般是翠綠色的,如果將這些花卉養護到花盆裡,那麼觀賞價值就更高了。
  • 1種值錢的「藤本植物」,長在路邊不起眼,曬乾後20元1斤,珍貴!
    而還有1種值錢的「藤本植物」,它生長在路邊並不起眼,將植株晾乾後卻有價值,有花友買了1斤都花了20元,還是挺珍貴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種值錢的「藤本植物」,長在路邊不起眼,曬乾後20元1斤,珍貴!
  • 山中1種「鈴鐺花」,以前賣百元1斤,如今只剩「臉」,為什麼呢?
    在山裡面,植物資源非常的豐富,尤其是一些茂密的叢林裡面,人跡罕見,生長著許多珍貴的植物,比如說人參、鐵皮石斛、靈芝等珍寶。山中1種「鈴鐺花」,以前賣百元1斤,如今只剩「臉」,為什麼呢?這種植物就是桔梗花,一般會把它叫做鈴鐺花,因為它的花朵形狀非常的像鈴鐺。
  • 在高山林地,有1種「松茸」,在外國稀少,不可人工培植,珍貴!
    在高山林地裡總會有一些野生的植物,而野生的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長的植物,它們都是比較重要的自然資源,對維持生態平衡和發展經濟具有重要作用。據調查,有104種物種極危或瀕危,其中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和銀杉等57種極危,這些植物非常少見。
  • 它像「冬蟲夏草」,殊不知是「甘露子」,1斤賣「20元」,也值錢
    而還有一種雜草的根莖很特別,看著和「冬蟲夏草」有一點像,殊不知是「甘露子」,植株還是有價值的,有花友剛買了1斤,都花了「20元」,我覺得它也挺值錢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它像「冬蟲夏草」,殊不知是「甘露子」,1斤賣「20元」,也值錢!
  • 頑強的「1種植物」,生長在農田裡,被稱為「地環」,1斤30元!
    但是,還有1種植物也很頑強,它一般會生長在農田裡,這種植物還被稱為「地環」,植株看起來是很奇特的,同時它很有價值,1斤能夠賣到20元,有花友前幾天就買了2斤,相信都值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頑強的「1種植物」,生長在農田裡,被稱為「地環」,1斤30元!
  • 以為它是「生薑」,殊不知是「老虎姜」,塊莖1斤「50元」,珍貴
    那常見的雜草有哪些呢?我覺得車前草、龍葵、節節草、九死還魂草就比較常見了,可能有不少的花友也見過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植物。其實,還有一種植物它遠看像雜草,近看像「生薑」,殊不知是有價值的,以往稱它為「老虎姜」,植株的塊莖價值高,有花友買了1斤都花了「50元」,以往經常看到老虎姜,如今會少見一點,所以比較珍貴,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植物吧。
  • 農村常見的馬蜂窩,1斤能賣上百元,卻很少有村民採摘
    導讀:農村常見的蟲巢,1斤能賣上百元,奇怪的是很少有村民採摘農村的野外,物產是相當的豐富,其中有很多貌不起眼的東西,卻價值不菲。在農村的一些老房子或者是樹林裡,最怕遇到的是一種會飛的昆蟲,稍不留意就會給它扎傷,被扎之後疼痛難忍,而且會腫脹難受。雖然明明知道會被扎,農村的一些孩童偏偏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幾個孩子一起去拿起棍子去捅,結果自然是被扎的頭臉腫脹,一個個哭著回家,這就是農村野外很多見的馬蜂,馬蜂攻擊性相當的強,而且尾針裡面還含有蜂毒,被扎之後會疼得難以忍受。
  • 陰涼的小溪邊,有1種奇特的「野草」,人稱「七葉蓮」,1斤八百!
    有花友還在陰涼的小溪邊看到綠蘿這種綠色植物,它的葉片非常翠綠,觀賞價值很高,一些野生的綠蘿枝條也會很長,若是將綠蘿種植到花盆裡觀賞,那就特別美了。大部分的綠蘿都可以淨化空氣,放在室內養護,可以讓室內的空氣更好,所以花友們可以養護幾盆綠蘿在室內,不過不建議在臥室放太多綠蘿。
  • 在農田,1種雜草不起眼,被稱為「木賊草」,1斤賣到「5元」
    在農田裡有很多雜草都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像龍葵這種就生長到好幾米高了,而植株的繁殖速度又快,除了會跟一些農作物爭奪養分以外,還會將部分的光線遮擋掉,所以龍葵這種雜草一般我們都是拔出的。而在農田裡還有1種「雜草」並不起眼,它被稱為「木賊草」,植株具有一定的價值,有花友剛買了1斤,都花了「5元」了,所以花友們不要小瞧它。
  • 農田裡,生長著1種「雜草」,人稱「地環」,1公斤「70元」,珍貴
    在農田裡就生長著很多植物,比如龍葵、車前草等植物都是有的,這些植物也被稱為「雜草」,因為它們可能會影響到莊稼的生長,比如龍葵這種植物就能夠長得比較高了,會遮擋住農作物所需要的光照。但在農田裡,還生長著1種「雜草」,很多花友都叫它「地環」,這種植物其實價值很高,1公斤能夠賣到「70元」,所以我覺得很珍貴。
  • 這種野外雜草,會開美麗小黃花,地下根莖才珍貴,能賣30元1斤
    文/花草百科錄 圖/來源於網絡農村的朋友會發現,野外的植物生長得非常茂盛,有很多都非常眼熟,但大多數都叫不上名字,所以統稱為野草。而在這大多數的野草裡面,有一些是非常珍貴的藥材,還有一些觀賞價值極高。
  • 俗稱「打瓜」,長得酷似西瓜,畝產8000斤,種子比瓜值錢,4元1斤
    導讀:長得和西瓜一樣,畝產8000斤,農民種瓜卻不賣瓜,種子4元1斤夏天不知不覺就到來了,而這個時候有一種水果開始上市了,並且它還是夏季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估計小夥伴們都已經猜到了,它就是西瓜。其實在北方地區有一種水果,長得和西瓜是一模一樣,它生命力強,畝產可達8000斤,然而農民種瓜卻不賣瓜,因為種子比瓜更值錢,收購價要4元一斤。南方的很多朋友們,對於這種俗稱打瓜的水果應該都是比較陌生的,但是對於它的種子肯定相當熟悉了,因為很多人就喜歡吃,它就是西瓜子,又叫「黑瓜子」、「大板瓜子」或「黑瓜籽」。
  • 農村川貝母、也叫:「川貝」還叫:「貝母」
    川貝母又名貝母、川貝,它呢是百合植物川貝母呢。它們分別有:暗紫貝母、卷葉貝母、甘肅貝母、俊砂貝母、康定貝母等磷莖。貝母生長在農村西藏、雲南、四川、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山西等農村可見。期性是微寒的,味道是苦苦的、甘,歸肺、心經,有清熱肺、化痰止咳等…《本經》記錄著川貝母、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喉痺、乳難、金瘡。《別錄》書中寫著川貝主打腹中結實,心下滿、洗洗惡風寒、目炫、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論藥性》也寫到川貝主打虛熱、主難產作末服之、還有兼治胞衣不出、取七粒枚末,下酒。這個星期查詢查詢。
  • 生在松林裡,曾誤認含毒不能吃,如今58元1斤,可惜農村少見
    生在松林裡,曾誤認含毒不能吃,如今58元1斤,可惜農村少見在日常生活中,蘑菇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常見的蔬菜,而農村山裡生長的野生蘑菇更是討人喜歡。野生蘑菇,是指生長在深山老林中的枯草落葉下,或寄生於枯朽樹木上自然生長的可以食用的菌類植物。
  • 《2020觀光月曆》與知名插畫家川貝母合作,打造臺灣高山絕景之美
    ▲2019觀光局月曆與記事本今年觀光局再次邀請到中間研究所操刀,以「臺灣高山」為題創作。特別邀請到首位登上《紐約時報》的臺灣插畫家─川貝母合作,結合「淨愛高山」團隊的影像創作,將臺灣的高山之美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