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1日訊 (通訊員 旅宣)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文旅堅持高質量發展主線,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文旅產業復甦,聚力為市民遊客帶來新一年「詩與遠方」,叫響「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品牌,為譜寫煙臺新時代追趕超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了積極貢獻,全市文化旅遊工作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呈現出後疫情時代行業逆流而上的勃勃生機與「鮮美」風景。
黨建工作實現新引領,創新打造「五彩黨建·文旅先鋒」品牌
堅持黨建引領,築牢根與魂,激發「紅色引擎」強大力量,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品牌創新,先鋒領航。創新實施「五彩黨建」工程,深化「紅色忠誠、紫色擔當、綠色效能、藍色重心、黃色清廉」「五彩」建設,構建「1個標識、1首主題歌、1個口號、1個核心價值觀理念、35個服務品牌」為支撐的「五彩黨建·文旅先鋒」品牌體系,提升黨建工作的創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務實行動,鍛造隊伍。實施文化耕心、效能提升、作風建設、工作創新四個行動,舉辦文旅講堂、問策能對、業務競賽、演講比賽、讀書分享等系列活動,鍛造踐行初心使命的先鋒隊、產業升級的攻堅隊、人文煙臺的塑造者、宜遊煙臺的生力軍、幸福生活的奮鬥者「五支隊伍」。
服務中心,擔當作為。一年來,文旅先鋒隊伍緊密圍繞中心,攻堅克難、衝鋒在前,展示了文旅新擔當、新風採、新形象,「五彩黨建·文旅先鋒」旗幟高高飄揚、深入人心。兩次組織「百鎮千村萬戶扶貧大走訪」活動,實現所有扶貧任務「全覆蓋」自查,完成536個省定、市定扶貧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改造提升,344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看上免費有線電視。建章立制,全域全行業聚力,高標準完成12類主體要素、744個測評點位任務,為實現文明城市「六連冠」貢獻了文旅力量。
抗擊疫情彰顯新擔當,國慶中秋假日旅遊市場恢復到同期八成以上
新春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成為極不平凡的一年,煙臺文旅在這場「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時代「答卷」。
以藝抗疫,謳歌時代。第一時間組織專業和社會力量開展抗疫主題創作,短短月餘時間內推出戲曲、朗誦、書畫、非遺等多門類抗疫作品2700餘件,舉辦了煙臺市新聞和文藝工作者抗擊疫情演出、抗擊疫情群英會演出,凝聚起藝術抗疫強大力量。《煙臺十二時辰》《愛是橋梁》《遠距離擁抱》入選山東省抗擊疫情主題優秀網絡視聽作品。
以情抗疫,共克時艱。第一時間全面落實文旅領域疫情防控要求,扛牢疫情防控責任,全市10大類3528個文旅市場主體安全穩定。扶引並舉促復產,梳理上級「政策包」,出臺本地扶持政策,及時修訂《煙臺市旅遊招徠獎勵辦法》,為211家旅行社暫退質量保證金3400萬元。疫情期間為企業辦理不見面審批服務1100起,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培訓65場次、培訓從業人員31萬人次,1人入選國家「金牌導遊」人才培養項目名單,2人入選全國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堅定企業信心,謀劃長遠發展。
以行抗疫,共赴「鮮美」。第一時間行動起來,走出去精準營銷,先後走進省內威海、青島、濰坊、菏澤、臨沂、濟寧、棗莊、濟南,省外南京、杭州、蘇州、大連,定製化送「鮮美」,發出「大海的邀約」。全省首創演展推談「四位一體」綜合推介,成功舉辦煙臺文旅(濟南)推廣周活動,
文旅產業加速復甦,今年國慶中秋假日期間,全市接待遊客655.4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5.97億元,同比恢復85.5%和82.5%。蓬萊八仙過海旅遊有限公司榮登2020 年山東省「十強」產業民營企業 10 強榜單首位,10家單位獲評山東省工業、體育、康養、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2020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獲一金一銅。
旅遊向海邁出新步伐,「兩核一帶」旅遊發展新格局初見成效
以「兩核一帶」為引領,向海深挖新動能,激活文旅高質量發展「藍色引擎」,全域旅遊「兩核兩帶五高地」大格局持續深化。
百年老街,煥發新生。春節前,芝罘仙境項目朝陽街主街、所城裡十字大街開街,與煙臺山同步點亮芝罘灣,崆峒勝境文旅項目奠基,加快打造具有標誌意義和鮮明特色的山東文旅新高地、煙臺文旅新亮點。
千裏海岸,風鵬正舉。濱海一線旅遊觀光帶實現道路貫通、體制打通。煙臺濱海路蓬萊段公路正式通車,濱海一線旅遊大通道全線貫通。濱海一帶管理運營體制改革基本完成,東起養馬島、西至芝罘島的62公裡濱海景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運營,「十四五」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仙境海岸。
仙閣仙島,凌風崛起。蓬長一體化納入市級統籌、加快步伐,蓬萊區獲評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長島榮獲2020中國優秀旅遊品牌推廣峰會「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稱號,蓬長加快實現全面融合、與中心城區的深度融合。
文物保護利用蹚出新路徑,實現文物保護和項目開發「雙贏」
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工作方針,切實踐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風採。
守土有責,統籌保護。出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施意見,市縣聯動、部門協同,織牢「市、縣、鎮、村」四級保護體系,277處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一建檔立卡、「四有」全面落實到位,2個案例入選2020全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實施文物安全百日攻堅集中行動,全面檢查補短板,重拳出擊懲亂象,正本清源保長遠。
守正創新,重點突破。在整體保護的基礎上,圍繞芝罘仙境、蓬萊閣等文物集中片區,超前謀劃、考古先行、跟進研究,探索文物整體保護、連片利用的「煙臺路徑」。今年,聚焦芝罘仙境項目,專班、專人、專家全時跟進,統籌編制朝陽街、奇山所2個文物保護規劃,評審88棟文物建築修繕方案並組織實施,切實守護歷史,傳承文脈。
守護傳承,成績斐然。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東主會場活動在煙臺舉行,展現了文化遺產守護傳承的「煙臺範本」。20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名錄,「煙臺剪紙群體性保護模式」獲評省政府文化創新獎,3個案例(個人)入選年度非遺保護示範名單。
文旅消費樹立新標杆,成功創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立足疫情防控新態勢,多措並舉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以消費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提質、擴容。
創新模式,爭創試點。市府辦出臺《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爭創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的實施意見》,每年安排1000萬元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專項資金,創新線上線下「雙陣地」、國內國際「雙引擎」、市場供給公共服務「雙渠道」3個模式,成功創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政策拉動,激活消費。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3400餘萬元,第四屆煙臺文旅惠民消費季統籌3000餘家文旅企業參與,舉辦「樂遊、樂賞、樂購、樂享、樂活、樂智」六大主題消費主題活動10000多項,直接拉動消費2億元,間接帶動文旅消費21億元。
創新產品,蓄勢以待。完成全域旅遊資源普查,適應新態勢優化休閒產品體系,提升消費能級。今年重點培育了省內遊、本地遊、自駕遊新產品。推出百社百線、好客山東·百團山東行、重陽敬老康樂遊等「山東人、煙臺人遊煙臺」產品400餘項,吸引百萬市民遊客參與。創新開通景區直通車,15元一票連通市區30餘處景區(點),定製化發車其他縣域,暢通旅遊交通「微」循環。舉辦萬人自駕遊、金秋自駕遊後備箱活動,推出10條自駕遊精品線路、20家省自駕遊示範基地,最美100公裡「海岸之路」獲評「最受山東自駕旅遊者喜愛的線路」,入選全國百條精品旅遊線路、是全省唯一入選的自駕遊線路。
優化環境,提升服務。受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委託起草《旅遊糾紛訴裁銜接業務操作指南》,以高層次標準化建設引領高水平市場監管,全出動執法人員1.8萬人次,全要素、全覆蓋保駕護航。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544項各級政務服務事項,精簡壓縮達50%,推進一窗受理、一網審核、一章審批、一次辦好,獲評市級政務服務窗口工作先進單位。
精品藝術創作實現新突破,《煙臺解放》進入保利院線全國15城市巡演
緊密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人民為中心,與時代同步伐,精品藝術創作綻放新芳華。
健全機制,培育主體。持續實施繁榮舞臺藝術「雙演」、「我們的節日·4+N」、「名家傳、名團幫、名劇帶」創作主體培育3個機制,培育形成專業藝術院團為主體、社會院團為支撐、志願團隊為補充的藝術創演大格局。
主題引領,打磨精品。「激勵+引導」,統籌專業、社會創作力量,緊密圍繞時代主題、中心大局,開展高水平的藝術創作和演出,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今年,原創京劇《戚繼光》、呂劇《社區書記》、歌舞劇《長島長島》持續打磨提升,新創音樂劇《於無聲處》加快推進。舉煙臺之夏海岸音樂匯、國慶文藝晚會、「八一」擁軍演出等「4+N」演出76場,打造「我們的節日」。
市場孵化,增強活力。京劇《煙臺解放》開啟保利院線全國15城市巡演,實現了專業藝術市場化歷史性突破。海陽紅色舞劇《地雷戰》登陸膠東劇院,更多藝術作品走上社會、經濟效益統一的市場化新路子。
精品藝術,綻放芳華。《貨郎小小俊翠花》入選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是全省三個、也是唯一入選的地市級作品。4件作品入選山東省群眾藝術優秀新創作品,16件作品入選中國美協展覽,20件作品入選省級美術展覽,兩幅作品入選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作品展。
公共文化服務實現新升級,打造煙臺文化大講堂、文化星期五品牌
立足後疫情時代新態勢,「需求端、供給端」雙向發力,完善市民文化節1個平臺,健全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五送六進」「三關四愛」3個機制,打造煙臺文化大講堂、文化星期五、文旅開放日、藝術煙臺·公益美育等N個特色服務品牌,構建「1+3+N」服務體系,讓文化春風吹遍港城大地。
深入問需,精準供給。實施文旅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集中開展百日文旅服務「大問需」,召開24場座談會,走訪調研16區市159個街道(鄉鎮)、100家文旅企業,回收10000份調查問卷,舉辦「文旅開放日」活動,匯總意見建議761條,促進精準服務。
完善設施,普惠高效。投資16.5億元的煙臺新文化中心啟動規劃,具備全面開工條件。目前,全市建設14家文化館、159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6356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4家公共圖書館、31家城市書房,37個博物館(紀念館),基本實現全覆蓋。
市民節日,四季相伴。第二屆市民文化節推出10000場活動,朗誦、剪紙、街舞、曲藝、票友大賽等六大賽事和「六鄉」等10大特色活動精彩紛呈,線上線下覆蓋100萬餘名市民。
創新服務,打造品牌。開設「煙臺文化大講堂」,已舉辦《膠東革命老區的突出貢獻》《朗誦藝術的審美品鑑》等4期高端講座,線上線下近20萬人次觀看,樹立文化制高點。打造「文化星期五」品牌,累計推出劇場、沙龍、影院等7大主題100餘場活動,讓周末休閒更有內涵。「藝術煙臺·公益美育」開展40個門類培訓、惠及市民9.6萬人次。
書聲琅琅,浸潤港城。創新「你讀書,我買單」「信用+閱讀」「一路書香流動車」等全民閱讀服務模式,惠及讀者20餘萬人次。開展全民閱讀「十個一」活動3000多場,參與人數超80萬人次。杭州「世界城市博物館」的煙臺書房正式揭牌、設置煙臺地方文獻2050種3661冊,「一路書香」流動服務等3個項目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優秀項目」,持續擦亮「書香菸臺」品牌。
創新舉辦24小時超長海岸直播秀,煙臺入選2020年度中國夜遊名城案例
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態勢,向夜向海拓空間,延鏈強鏈提質效。第八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煙臺入選2020年度中國夜遊名城案例。
超長直播,引領時尚。24小時超長直播秀集中呈現煙臺「海岸生活」十二時辰,騰訊、愛奇藝、煙臺文旅雲三大平臺總觀看量突破650萬,探索了「雲旅遊+直播」的後疫情時代文旅營銷新模式。
GO!煙臺,海岸狂歡。2020煙臺國際海岸生活節圍繞「GO!煙臺」主題,推出藝術、休閒、運動、美食四個主題海岸市集170餘項活動,樹立後疫情時代「海岸生活」新標杆。全國最大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一號」、亞洲最大智能客滾船「中華復興」輪投入運營,加快向海延伸。
夜間旅遊,開拓「藍海」。5-10月,市直文博場館夜間延時開放,打造「漁·碼頭文創集市」、旅遊大世界「後浪·潮街」等10多處集非遺文創展、海鮮美食、文藝演出為一體的文旅夜市,長島大型海島光影演藝《夢尋仙山》、養馬島跨海大橋燈光秀驚豔啟幕,全域亮起來,越夜越精彩。
濱海酒店集群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出臺《關於支持發展五星級酒店的意見》
加大力度推進高品質度假酒店集群建設,更好地滿足後疫情時代內循環高端度假需求,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度假需求強勢復甦做好準備。
政策加力,提升品質。4月,在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市政府堅定信心、謀劃長遠,出臺《關於支持發展五星級酒店的意見》,對新建國際知名五星級酒店項目配套「硬核」土地政策,對獲評五星級的酒店一次性重獎50萬元、100萬元。
品牌集聚,集群壯大。目前,全市發展星級酒店6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6家、居全省第二位。萊山君悅、蓬萊開元等7個五星級酒店項目在建,開發區國際品牌度假酒店群培育獨樹一幟,集聚了希爾頓、喜來登、萬豪等10多家酒店,實現了品牌片區集群發展新突破。
多元發展,豐富體驗。百納瑞汀、麗景等本地品牌逆勢堅挺,穩步推進品牌擴張,百納今年新開高新區店、煙威地區已發展7家酒店、餐廳。蓬萊歐樂堡騎士度假酒店、國賓酒莊等主題酒店獨具特色,滿足個性化需求。海島日記、隱居蓬萊等5大主題60多家精品民宿蓬勃發展,打造浪漫海岸的詩意「桃源」。
上線智慧文旅公共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實現詩與遠方「雲」上享
今年,煙臺入選「好客山東 雲遊齊魯」智慧文旅試點城市,是全省三個入選的地級市之一。3 月底,全省率先上 線市級智慧公共文旅服務平臺「煙臺文旅雲」,基於「煙臺智慧文旅大數據中心」,實現文旅智慧服務、監管、營銷、統計,「一雲」管到底。10月,在全國旅遊數據和旅遊統計人才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上進行經驗介紹。
智慧服務——文化隨身享,旅遊隨心遊。開設尋·活動、 愛·欣賞、約·美育、遊·仙境四大板塊,上線藝術欣賞、 非遺體驗、主題展覽、美育培訓、玩轉煙臺等主題產品 4322 項,累計訪問量近 1300 萬人次。雲助力「放管服」改革, 加快實現文旅公共服務事項「一雲」查詢與辦理,文旅需求 「一雲」反饋與互動。
智慧管理——一雲通攬,集成管服。登記文化場館、景 區、飯店、旅行社、網吧、電影院、民宿等文旅行業要素主 體信息 3516 項,推進服務預約、培訓服務、實時監控、動態管理。
智慧營銷——開放共享,惠捷消費。搭建文旅行業宣傳 推廣雲平臺,加快完善銷售板塊,構建展示、宣傳、銷售「一 條龍」促消費鏈條。全年開展各類直播活動 200 餘場,粉絲 量超過 11 萬,總觀看量超過 1000 萬人次。其中,舉辦「雲推廣」惠民直播活動 13 場,累計觀看量 315.56 萬、成交8000 餘單,成交額達 270 餘萬元,帶動間接消費 1600 餘萬元,助推煙臺文旅經濟復甦。
智慧統計——高效精準,即時即控。在全市36家旅遊景區和文博院館布設91個客流監測點位,接入462路視頻監控信號,與公安住宿數據、金融消費數據、移動漫遊數據、自媒體監測數據形成融合共享的數據體系,統一採集、集中存儲、快速處理、應用共享,成為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和「監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