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奮力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2020-12-05 閃電新聞

2018年12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委聯合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擔負起為我國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探索經驗的重任。經過兩年的努力,建設成果顯著。

繪製藍圖 搭建起「1+N」政策體系

緊緊圍繞《總體方案》,廣西出臺配套文件20餘份,進一步完善金融開放門戶實施的政策體系。包括出臺了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統籌推進、夯實基礎、重點突破的原則,確定了131項金融改革舉措,明晰實施路徑;推出《加快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若干措施》《支持金融人才發展十條措施》,從鼓勵優質金融要素集聚、支持跨境金融服務創新、推動區域重大金融改革、鼓勵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吸引優秀金融人才集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形成政策「組合拳」;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有效填補了廣西地方金融立法的空白;形成《金融招商工作方案》《支持自貿區建設金融服務方案》《中國—東協黃金產業園實施方案》《中國—東協金融合作學院組建方案》等專項實施方案,把金融開放門戶從「大寫意」繪成「工筆畫」。

面向東協 廣西金融開放創新全面升級

作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廣西統籌推進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跨境金融創新試點、直接融資改革創新試點、農村金融改革試點、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六大試點」, 營造全區性的金融改革創新氛圍。目前,已梳理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40項,其中,全國首創15項,全國較早開展6項,廣西首創19項,典型案例27項,並評選出2019年度十大創新案例,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創新氛圍。創建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拓展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開展基於長單合同項下的大宗商品結構化貿易融資業務;籌組聯合鋼鐵(大馬)公司經營周轉國際銀團項目貸款;推出全國首單跨境機動車輛綜合商業保險、跨境人身保險、茉莉花降雨指數保險,在全國較早推出關稅保證保險;在全國首發交易所疫情防控專項公司債、增強型併購中票暨首單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併購票據和掛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浮息債配套人民幣代客利率互換債。這些改革創新極大地改善了廣西的金融生態和發展氛圍。

作為我國金融業「走出去」的重要出發地,廣西充分發揮「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在廣西設立面向東協的區域性總部、中後臺基地和交流培訓基地。2019年以來,廣西組團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及泰國曼谷、新加坡等地,推動務實合作。目前,廣西與國內外重點金融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備忘錄)30餘份,在重點融資、機構設立、支付結算、金融創新、人才交流等方面達成合作事項300餘個,協議執行率達90%。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國—東協金融城入駐金融機構(企業)147家,是2018年底的7倍。一批重大金融開放平臺相繼落地並發展良好。中銀香港東南亞業務營運中心在南寧設立,成為中銀香港區域化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中國太平東協保險服務中心落戶南寧,是廣西首個落地的保險區域性總部,成為太平保險集團面向東協開展跨境業務、建立合作關係的重要國際化平臺。中國—東協金融合作學院的成立,成為中國面向東協的金融交流培訓教育主平臺。平安集團在廣西設立了金融開放門戶(廣西)跨境金融數字有限公司,作為面向東協跨境金融數字一體化合作平臺。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都在廣西設立服務基地,將逐步建成面向東協開展服務的重要工作平臺。

作為東協國家金融業「引進來」的重要銜接區,廣西已舉辦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商務投資峰會、11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5屆中國—東協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舉辦了東南亞人民幣論壇、國際多邊金融組織東協基礎設施投融資合作論壇、中國—東協金融交流會和亞信金融峰會,「南寧渠道」成為中國—東協金融開放合作的主渠道之一。2020年11月28日,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將在南寧拉開帷幕,以「跨境金融創新 開放合作共贏」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金融經貿交流合作,譜寫中國—東協金融合作發展新篇章。

作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先行區,廣西以推動人民幣面向東協跨區域使用為重點,在跨境結算、貨幣交易和跨境投融資服務等方面取得突破。引入柬埔寨加華銀行等非中資境外銀行參與人民幣對柬埔寨瑞爾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以市場化方式推進人民幣跨區域使用。建設全國首個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信息系統,實現互市貿易結算信息與報關信息互聯互通,極大便利邊民開展互市貿易。獲批開展中馬「兩國雙園」金融創新試點,主要包括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業務、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業務、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境外項目貸款業務、簡化人民幣NRA帳戶離岸劃轉業務辦理流程、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五大項,其中,跨境人民幣雙向自由流動便利化政策屬全國首創。在試點政策下,經濟主體可充分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靈活配置、管理和使用人民幣,極大減少資金和匯兌成本。截至2020年10月底,共有7家銀行的21家分支機構備案成為試點銀行,開展創新試點業務12.08億元。

面向未來 廣西金融重裝出發

2020年前三季度,廣西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1%,增速居第三產業首位,高出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5個百分點,金融業對第三產業增長貢獻率達33.1%。截至9月末,全區存貸款增量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各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5萬億元,同比增長9%,高於上年同期3.3個百分點;各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3.4萬億元,同比增長15.8%,高於上年同期1個百分點,增幅排全國第7位、西部第1位。全區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598.5億元,同比增長12.1%,增幅排全國第2位、西部第1位。全區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達1463億元,同比增長58.7%,創歷史新高。新增滬深交易所排隊待審企業4家,創近5年新高。

在功能布局上,廣西緊緊圍繞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這一主線,著力創建保險創新綜合示範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範區、跨境金融創新示範區、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範區「四大示範區」,建設面向東協的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資中心、跨境金融中介服務中心「四大中心」,打造面向東協的金融後臺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四大基地」,健全中國—東協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黃金產業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區域產權交易市場「四大市場」。

在空間布局上,廣西堅持資源集中集聚、錯位競合發展、服務實體經濟、以開放促創新、守住金融安全底線的基本原則,發揮金融先導功能,大力提升金融資源集聚效應,著力在南寧打造中國—東協金融城,發揮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優勢,打造北欽防航運金融副中心,引導轄區內城市依託優勢產業發展特色金融,明晰金融發展功能定位,打造一批特色金融城市和金融改革示範區,以期形成「一主一副一批」金融空間發展格局,促進金融資源向廣西集聚,推動金融產業發展能級躍升,引領實體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夯實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地位。

數據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相關焦點

  • 廣西深化與東協區域金融合作引領創新 - 廣西要聞 - 廣西壯族自治...
    加快推進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廣西金融改革邁開大步奮勇前行。一年多來,伴隨一系列金融領域的改革創新,人民幣跨境使用、跨境金融服務和區域金融發展等相關配套政策相繼落地實施,廣西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收穫階段性成效。
  • 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英文版)正式發布
    新華財經南寧11月28日電(關志薇)28日,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作為中國—東協信息港的重點項目,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英文版)正式啟動上線。2018年12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3個部委聯合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據了解,按照中國—東協信息港建設任務,新華社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同負責建設中國—東協金融信息服務平臺。
  • 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召開
    11月28日,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在南寧舉辦。本屆論壇以「跨境金融創新,開放合作共贏」為主題,來自國內金融界、企業界精英近300人相約廣西、共襄盛會,共同謀劃中國—東協金融開放合作和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
  • ...陸海新通道暨中國-東協信息港推介交流會分別在新加坡、泰國...
    由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提供12月2—3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共建共享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暨中國-東協信息港推介交流會(以下簡稱「推介交流會」)在新加坡和泰國曼谷成功舉辦。隨著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東協信息港、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布局廣西,廣西與新加坡和泰國之間必將迎來更多互利共贏的合作發展機遇。秦如培在致辭中提議,廣西與新加坡、泰國共同推動金融領域的資金互融、人員交流、機構互設、信息互通與監管互助,共同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同分享數字經濟紅利。
  • 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今天開幕
    今天,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盛大開幕。廣西衛視9:00特別推出由柳州銀行冠名的《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中國-東協博覽會」特別節目》。
  • 廣西與東協經貿往來不斷升級 2010年至2019年雙邊進出口總額達2119...
    2020-11-29 10:35:28 來源: 廣西人民廣播電臺資訊 舉報
  • 廣西舉行《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發布會
    大力發展旅遊健康產業,創建面向東協的國際醫療合作先行區、國際療養基地、中醫藥健康養生國際綜合服務平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探索與越南等東協國家建立旅遊、康養合作新機制,與東協國家聯動建設數字遊民創客基地、智慧旅居康養社區。  第四大任務是構建沿邊高質量開放型經濟體系。
  • 中國-東協經貿合作與稅收協調論壇在廣西財經學院舉行
    廣西財經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潘慧,中國稅務雜誌社副總編輯程雪松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由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唐紅祥主持。  潘慧指出,中國與東協國家一衣帶水,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廣闊的合作前景,並且隨著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獲批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與東協國家將迎來更高更廣的合作平臺和更大更好的發展機遇。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10周年巡禮
    2019年,中國對東協進出口總值6414.6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嚴峻形勢下,今年1-9月,中國和東協貿易額逆勢增長5%,東協首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形成了中國和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良好局面。廣西與東協陸海相鄰,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獨特開放優勢,是中國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門戶。
  • 2020中國邊疆經濟開放發展論壇在廣西大學舉辦
    12月13日,2020中國邊疆經濟開放發展論壇在廣西大學舉辦。覃思平 攝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13日電(黃豔梅 覃思平)12月13日,2020中國邊疆經濟開放發展論壇在廣西大學舉辦,與會人員共同研討推動中國邊疆經濟開放發展。
  • 《人民日報》刊發鹿心社藍天立署名文章: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李克強總理在第二十三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表示,歡迎東協國家積極參與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共享中國市場機遇。 自2004年以來,東博會、峰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6屆,形成中國和東協開放合作的「南寧渠道」,成為壯美廣西的亮麗名片和中國—東協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新聞辦就中國—東協經貿合作情況暨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
    前15屆東博會共有74.6萬名客商參展參會,促進了中馬「兩國雙園」、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實施,務實推動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發展,促進高水平開放合作。三是拓寬了「南寧渠道」,推動中國—東協多領域合作上新臺階。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了200多個會議論壇,涵蓋40多個領域,建立起多領域合作機制,推動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中國—東協信息港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
  • 廣西:「四維支撐、四沿聯動」構建開放新格局
    近年來,廣西緊緊圍繞中央賦予的「三大定位」,以「四維支撐、四沿聯動」起勢落子,以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版建設為抓手,面向東協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支點,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構建起開放發展新格局。  緊抓互聯互通 「末梢」變通途
  • 開放合作互聯互通 不斷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
    南寧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漣表示,作為市屬國有企業,將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任務落地落實,全力推進南寧國際鐵路港項目建設,努力在南寧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鐵路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核心節點、區域合作發展的多式聯運樞紐、港—產—城一體化聯動的現代物流標杆中作出積極貢獻。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 - 廣西壯族...
    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有利於廣西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新觀念深化改革創新;有利於推動廣西與大灣區的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有利於把廣西打造成為大灣區與西南地區、東協國家互聯互通的關鍵通道,為西南地區連接大灣區、面向東協開放提供更高能級的合作平臺;有利於促進我國東西部地區協調、協同發展。
  • 東博會多措並舉服務中國—東協合作新熱點
    8月27日從東博會秘書處獲悉,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將繼續設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展區和金融展區,增加更多港澳元素,著力服務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中國—東協金融合作,通過系列創新舉措服務中國—東協合作熱點。
  • 《瞭望》新聞周刊專訪鹿心社書記:奮力譜寫廣西發展新篇章
    「除法」,廣西打出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組合拳」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工作方針,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深化對外開放、推進生態環保建設、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新舉措。
  • 中國同東協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
    胡建華認為,廣西要積極發揮「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區位優勢,不斷夯實東博會開放平臺,以東協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引領區、先行區,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廣西舉行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閉幕...
    「一帶一路」重點地區,支持東協共同體建設,支持東協在東亞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東協在構建開放包容的地區架構中發揮更大作用。  --助推陸海新通道建設。擴大陸海新通道展區規模,中國沿線省份從物流、金融、大數據等方面展示了「硬聯通」「軟聯通」帶來的商機,舉辦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媒體推介會、豫桂東協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合作洽談會、「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貿易新機遇」主題推介會等活動。  --助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 中國(廣西)自貿試驗區、重點園區成為我區對外開放新抓手
    「十三五」期間,我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及重點園區為新的重要抓手,緊扣西部陸海新通道、面向東協合作、沿邊開放三大特色,大力推進「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走活了開放發展這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