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讀錯的四個地名,字人人都認得,但讀音很奇怪!

2020-12-06 露姐侃娛樂

生活中有很多字,我們看起來習慣性覺得應該這樣讀,因為它的字就是那樣的,但是因為中國很多文字都是一字多音,一字多意,所以在生活中還真的不能憑感覺去讀,特別是在一些地區,本來那個地名是要用揚音去讀的,你卻用平音去讀,這讓本土的當地人聽到,還不鬧了笑話?而今天就跟大家說四個這樣的地名,它們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讀錯的。

鉛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東近浙江,西接贛中,南臨福建省武夷山市、光澤縣,北接橫峯縣。總面積2178平方公裡,境內主要通行贛語。 境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南北最大跨度66公裡,東西最大寬度54公裡。全縣森林覆蓋率71.3%,山林面積250萬畝,活立木404萬立方米,毛竹面積49萬畝,活立竹5000餘萬根。水能蘊藏量達50萬千瓦,已開發和正在開發裝機容量16.5萬千瓦,是國家第二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

鉛山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銅、鉛、鋅、煤、石灰石、花崗巖等30餘種,全國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坐落境內。江西鉛山,它的鉛山是應該(yán shān)縣這樣讀的,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轄縣。鉛這個字不讀qian,而讀yan二聲。鉛山不僅是江西省的重點林區,還擁有亞洲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

六安,別稱「皋城」。位於安徽省西部,處於長江與淮河之間,大別山北麓,地理意義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於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國,歷史悠久。因舜封皋陶於六(Lù),故後世稱六安為皋城。六安地出江淮,東銜吳越,西領荊楚,北接中原,江淮分水嶺,由西南向東偏北橫貫本區,屬於淮河流域面積11926平方公裡,長江流域面積3064平方公裡。

六安為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是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的成員城市,安徽省會經濟圈合肥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六安市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美譽,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羽絨原產地和集散地。六安榮膺「國家級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等稱號。這座城市的名稱應該是六(Lù)安,而不是六(Liù)安。

渦(guō)陽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地處亳州市中心地帶,有 "老子故裡 天下道源"之稱。渦陽旅遊資源豐富,有道教祖庭天靜宮、道源國家溼地公園、店集柘王宮遺址、嵇康墓、陳傳臥跡、範蠡冢、捻軍會盟舊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和輝山烈士陵園、東嶽廟、東太清宮、尹喜墓等景點。

渦(guō)陽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閒旅遊名城。渦陽縣是安徽省重點建設的中等城市,2012年11月渦陽縣被批准納入《國家中原經濟區規劃》由此渦陽的發展建設邁入國家戰略層面。同時它的讀法是渦(guō),而不是渦(wo)。

歙(Shè)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黃山,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面積2122平方公裡,轄28個鄉鎮,人口49萬。徽州六縣之一,歙縣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發源地。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為歙縣,被授予"中國徽墨之都"、"中國歙硯之鄉"、"徽劇(徽班)之鄉"、"中國徽文化之鄉"、"中國牌坊之鄉"榮譽稱號。

歙縣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歙縣古城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四川閬中並稱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東南鄒魯"、徽商故裡"、"文物之海"、"程朱故裡"、"禮儀之邦"等美稱。2014年歙縣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入選國家5A級旅遊景區。歙縣自秦建制以來,歷為郡、州、路、府所在地,是古徽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秀麗山水與古樸建築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縣,既仿佛踏入清麗的山水畫廊,又仿佛走進古典建築藝術的博物館。歙是個多音字,在地名上讀歙(Shè)縣,而它還有個讀音歙(xī)。

以上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讀錯的地名,所以大家但一個陌生的地方的時候,多聽聽當地人是怎讀的,別到了那裡,憑著感覺張口就讀出來,這讓本土的當地人聽到,還不鬧出了笑話!

相關焦點

  • 山東最容易讀錯的四個地名,字人人都認得,但讀音很奇怪!
    在有些地名上面我們就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根本原因在於漢字的智慧,同一個字,語境不同、詞性不同,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同一字有時讀音也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音字,此外,漢字的智慧還在於字體結構,有些形體相似,但僅一筆只差,可能就會被誤讀。多音字或形似字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第三個大家基本都讀錯,連主持人都掉坑裡
    中國有許多地方的名字和其他城市的名字讀法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也是很複雜,我們來介紹一下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第三個大家基本都讀錯,連主持人都掉坑裡。第一個就是奓山,看清楚這個字不是爹,而是奓(zhā),大家所說的奓山街也是指它,是武漢的一個衛星城,也是武漢經濟開發區也是旁邊蔡甸區的工業基地。
  • 最難認的十個地名,其中一個人人都認得,但還是讀錯
    由於村莊周圍有很多田地,再加上又都是兒童在那個村莊,即為「疃」。為了紀念闞澤的善行,後人便將村莊命名為「闞疃」。4.甪直甪直是江蘇蘇州的古鎮,正確讀音是lù zhí。當地的水港流往六個方向,所以又叫六直。甪直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20個旅遊地名,看好了多念幾遍,別張口出笑話
    殊不知,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漢字豈不是也是如此,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字,外國人說,光學會拼音不行,還有那麼多百變的漢字,其實,中國孩子上學時也有同樣感覺。當下的中國全面進入網絡時代,走出校門後寫字機會越來越少,但我們出門旅行時,還是要好好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旅遊地,免得張口出笑話。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20個旅遊地名,看好了多念幾遍,別張口出筆話
    殊不知,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漢字豈不是也是如此,形聲字,形近字,多音字,外國人說,光學會拼音不行,還有那麼多百變的漢字,其實,中國孩子上學時也有同樣感覺。當下的中國全面進入網絡時代,走出校門後寫字機會越來越少,但我們出門旅行時,還是要好好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旅遊地,免得張口出笑話。
  • 5個最容易讀錯的河南地名,讀對兩個及格,3個優秀,5個人才!
    最簡單的是體現在文字上,中國漢字文化含義眾多,多音字、偏僻字更是數不勝數。特別是中國的地名,由於很多地名都有一定的歷史,比如像中國河南,處於中原地帶,而且是古代文化發源地,所以這些地方的地名就更加「難讀」,而且還很容易讀錯!
  • 最容易讀錯的4個山西地名,據說連新聞廣播電臺的人都會讀錯!
    對於地名「解州」「解縣」「解池」的「解」字,運城人讀hài(亥)音,而《現代漢語詞典》中認為解為xiè音,解池,湖名,在山西;還有解作姓氏用時也是這個音。在《辭海》中對「解池」和「解縣」的注音也是均為xiè。這使得這個字的讀音有些混亂。那為什麼解州讀hài zhōu這個音呢?我們知道,「解」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地名。周武王之子唐叔虞食採於解,今解縣也。
  • 河北最容易讀錯的7個地名,央視主播有時也會讀錯,好好收藏!
    下面我們來說說河北省都有哪些容易讀錯的地名,據說連新聞主播都會讀錯的。一.蔚縣(讀yù xiàn 不讀wèi xiàn)許多人讀錯這個地名是因為一個成語,像蔚然成風中的蔚字就是讀wèi (慰音),所以大家也都以為蔚縣也是讀wèi xiàn了。
  • 中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看完要記住正確的讀音,否則可太丟人了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許多地方的地名也是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名字中不僅存在多音字不容易讀準,還可能存在乾脆就不認識的字,晦澀難懂很少見到,如果讀錯了那可實在是太丟人了,而今天芒果就給大家介紹我國最易讀錯的5個地名,讀錯的話當地人會笑話你,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50個地名,能讀對10個就厲害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根本原因在於漢字的智慧,同一個字,語境不同、詞性不同,所表達的含義也不同,同一字有時讀音也不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多音字,此外,漢字的智慧還在於字體結構,有些形體相似,但僅一筆只差,可能就會被誤讀。多音字或形似字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筆者總結了其中最容易被讀錯的50個地名。
  • 河北最難念的五個地名,第二個讀音當地人都叫不準,你會念幾個?
    漢字是一種文字,更是一種文化,在擁有文字的功能之外,還擁有藝術美感,漢字書法是世界上最多變、最豐富的書法類型,漢字的讀音也非常多變,一個字可能會有三四個讀音,在不同的情況下,詮釋的是不同的含義,有著不同的意義,特別是在作為地名時,一些漢字有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讀音,如果不是當地人或者對這個地方不了解的話
  • 臨沂最容易讀錯的15個地名,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中國的地名在讀音上一不小心就字失一毫,地差千裡了。為什麼地名難讀?因為中國的語音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中國很多文化和城市的歷史密碼,往往都固化在地名裡。這裡收集到15個容易讀錯的地名,有些對咱臨沂人來說肯定不會讀錯,但外來人員就不一定了哦,還有一些臨沂人也未必能讀的對!快來看看吧!哪些你一讀就錯?!!
  • 非常容易讀錯的6個江蘇地名,就算是土生土長的江蘇人也會讀錯
    一般歷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底蘊自然十分深厚,在地名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有些城市地名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讀音發生了不少變化,這對於外地人來說就算是看上去有些「熟悉」的地名也都會讀錯,就算是土生土長的江蘇人也不一定都能讀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江蘇省那些容易讀錯的地名!
  • 山東最易讀錯的8個地名!不包括桓臺……
    其實在咱們山東,很多地名都很容易讀錯,比如下面這八個地名據說能讀對4個以上的都是學霸!看看你能讀對幾個呢? 1.郯城(郯讀tán 不讀yán)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關於地名,我們時常會遇到生僻字,遇到生僻字我們一時讀不對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情況,看著很眼熟,就是讀不對的字也很讓人頭疼。安徽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說起安徽,有很多景點讓人留戀,也有一個地的出名,說起這個地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它的名字讓人既熟悉又陌生,似曾認識又常常讀錯。
  • 安徽最難讀對的4個地名,前兩個看著人人都會,卻一讀就錯
    提到安徽,我們都知道是一個歷史悠久、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省份,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三山五嶽」中的黃山,每年慕名而去遊客絡繹不絕。要說到安徽的地方,有不少大家都認識或者去過,但是對於一些地名大家卻不一定能讀對,其中就有著4個地名,堪稱是安徽最難讀對的4個地名,前兩個看著人人都會,卻一讀就錯。
  • 中國最最搞笑的地名集,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能讀對幾個...
    中國地大物博,文字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很多被用於中國地名,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但有時候、有些場合卻很難堪,甚至容易成為一種笑柄。那麼,中國有哪些地名最容讀錯呢?  1、六安市  六(lù)安,位於安徽省西部。
  • 臨沂最容易念錯的地名 看看你能讀對多少個
    現在人常見的尷尬就是念錯字,尤其是地名念錯的時候就會引起尷尬。這也不能怪你讀書少,只能怪有些字太生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臨沂那些比較容易念錯的地名。莒南臨沂人自然不會念錯,但是對於外地人來說這個字常常就變成lv了,真正的讀音是jǔ,臨沂網友還有讀錯的嗎?臨沭同樣是一個比較容易讀錯的縣名,不知道的可能就讀成mu了,真正讀音是shù。
  • 非常容易讀錯的4個四川地名,外地人能讀對2個以上就很厲害了!
    之前有朋友說四川的由來源於四川境內的四條支流,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四川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其境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地名,比較容易讀錯,特別是外地人到四川旅遊的,遇到這些地名經常搞錯讀音。現在我給大家整理下這些地名都有哪些!
  • 榨菜哥發微博給涪字注音,地名中容易讀錯的還很多,看後漲知識了
    在貼文中,他還特地將「涪陵榨菜」中「涪」字的讀音通過同音字「福」標註了出來。峙的正確讀音是Shì(是),常常會誤讀對峙的「峙(zhi)」澠池縣澠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東與千年帝都洛陽市為鄰。有個成語叫「澠池之會」就是說的這個地方。澠(mian)池讀「免」,容易錯讀成「蠅」。曾經在報導「澠池礦難」是,央視新聞女播音員也把它讀作了yin澠,看來「蒼蠅、蠅子」確實是深入人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