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跨越世人所說的禁忌,會被排擠,可我怎麼騙自己?
「隱隱能聽見雷鳴轟轟,要下雨的天空陰沉多霾
即使天空不再落下雨滴,我也留在此地。」
這就是言葉之庭的故事,假若有人問小編我,這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的話,我會用這四句俳句當作回復。
沒有注釋,是不是很難懂?(友情提示,前方嚴重劇透)事實上,當你看完全片,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甚至到了簡樸的劇情,無非是躲雨,相識,產生好感,告白,之後在一場大雨裡重逢。言葉之庭之所以被認為是治癒神作的原因在於他的動畫掌鏡導演,新海誠。他用他寫實到了極致的畫風,讓每一位看客隨手一截,就是一張壁紙,請看效果。
燦莉認為,鏡頭設計沒有多元素,很少出現大量信息的畫面需要解讀,乾淨清新的畫風讓人一見傾心,這種產生這難道不是拍照嗎的錯覺恰好是新海誠強烈的個人動畫風格。很少出現作畫崩的情況,整體下來即使不去關注電影本身,只從畫面來看就是強烈的美覺享受,仿佛是在看頂級攝影師鏡頭下籠罩在雨中的城市的寫真集一樣,從畫面的用心就使得觀眾對電影的劇情和觀看體驗不會產生任何懷疑,會十分放鬆和帶著笑意看完全場,這正是言葉之庭在畫面上給人帶來強烈的衝擊感的原因。
言葉之庭的劇情,小編認為,觀眾沉浸其中的時候不會意識,覺得秋月和雪野完全是戀愛中的少男少女,很美好的初戀情緒在慢慢發酵,看完才驚覺,我剛才看了個什麼東西?天吶,師生戀?逃課,不負責任,明明是小男生卻總是裝作成熟的少年;愛喝啤酒的時候吃巧克力,明明是快三十的人思考方式還是跟小孩子一樣,逃避解決困難,一點都不成熟,甚至連感情都差一點不能說出口。這是什麼奇奇怪怪的兩個人,但是真的又互補又很配,新海誠的狗糧甜膩了臺下每一名觀眾,讓每個人都忘了這其實是一段畸形的愛戀。
雪野孩子氣,再可愛,也不能忘記她是老師,而秋月再成熟,再怎麼為家裡的窘境考慮,也是個嫩的不行的高中生。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了師生戀,第一個反應是什麼?肯定是撇著嘴說簡直不敢想像,平時教書育人的老師突然跟學生談起了男女之間的戀愛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哪怕現代風氣再開放,這也是不被允許的事情,且不提身份的巨大鴻溝,但就論同事,家人以後還怎麼看老師,同齡人,家長還怎麼和學生相處。
未來也是灰暗到一片無光。影片中,秋月一心想去成為手工鞋匠,而雪野則是回到老家教書。且不論幾年後能否再見,(那個時候網絡當然不發達,聯繫方式不會說QQ上嘟一句就聯繫到了)那個時候是否還對對方動心也成問題。師生戀到底是一時衝動,還是真心喜歡,連雪野自己也分不清,所以當她意識到自己喜歡上了那個紅著臉給自己量腳尺寸的少年時,第一反應是儘量避開相見,遠離他,不給他的生活造成困擾。
相信大多數人在看到雪野讓秋月回去,並且讓他改口叫自己老師時候的冷漠,都是如秋月一樣震驚且揪心,秋月哪裡知道少女心思,不,哪裡知道一個已經談過一次戀愛的老師的心思,還是以平時的角度揣測,這次卻沒有雪野的溫柔,而是以老師的面孔板著臉回絕。
但是智商上線的秋月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言語相激。
逼雪野不敢無視內心的熾熱情感。
他大聲的問道,是不是把自己當小孩子一樣好耍,說原來雪野都是騙他,他氣得發抖的問她到底喜歡過自己沒有。(自己為了給她澄清名聲為她打架倒是一字不提,可愛的少年)
雪野衝出來的時候忘了穿鞋,她就光著腳,慌張的衝出來甚至摔倒,她怕再晚,就要錯過自己喜歡的人。那個亭子裡,和自己各處一邊相安無事的奇怪少年,那個提出要為自己做鞋的人,那個唯一和自己聊的時候開心的忘記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的人,那個人,就在下面的一層。
她聽到少年的質問和帶著顫抖的憤怒,好像她傷了一顆少年的真心。
可是她也壓抑了很多,她也竭力控住自己,就像之前網上一句很流行的話,我每天都很努力的裝出一副正常人的表情,誰又知道這副面孔下藏著多少情緒。雪野又有多依賴秋月,多喜歡秋月,多想要和他在一起,可是師生的關係鎖著,曾經被師生戀謠言傷害的她怕,怕耽誤一個少年的喜歡和前程,怕自己是不是真的配被這麼喜愛。
當雪野和秋月像一對戀人一樣緊緊相擁時,屏幕前的氣氛被炒到了高潮。
新海誠果然是分鏡大師,這組長鏡頭,他只給了一個轉身,一個手部動作,一個前衝,然後是上半身的手和臉部表情,已經分不清是淚還是雨。
配上《rain》的背景音樂,那一刻,多少人受傷的心情被治癒了,對愛情的憧憬就像是這樣,和喜歡的人像這樣抱著不肯撒手,仿佛彼此是最重視的什麼東西一樣。不去跨越世人所說的禁忌,會被排擠,可我怎麼騙自己?很多人也戲稱言葉之庭是「足控之庭」,更多的出於對言葉之庭的喜歡,不帶有嘲諷和攻擊的色彩。之後太陽照常升起,暖色調的鏡頭,電影也以重逢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