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漳州古城孔子像
楚國葉地的行政長官、大夫葉公來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當好一個領導。孔子對他說,要做到本國的百姓安居樂業,他方的人民來投奔於你。
一個當領導的,能讓身邊跟隨著你一起做事的人安心愉快,大家都不願意離開,別的地方的人呢則都想來投奔效力,這不就是一個成功的領導了嗎?
進一步地講,這裡的近與遠,不單是指地理位置上的,更深層次的是人心的遠近背向。
這裡是葉公向孔子請教。說起葉公大家都知道,因為有&34;的成語,這裡我們來說一說歷史上的葉公:
歷史上的葉公名沈諸梁,生於公元前約550年。羋姓,名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國人,是大夫沈尹戌之子。
沈諸梁曾擔任楚國宰相,其封地在葉邑(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葉邑鎮),故史稱葉公。他在葉地治水開田,頗有業績。
當時,葉公到任不久,便了解到該地水患嚴重,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當時所用的竹簡不適合畫施工圖,他只能將自家的牆壁作為圖紙底板,在上面畫溝繪渠作圖。
葉公考慮到龍王是主管行雲降雨的神,便在每個出水口畫上龍,稱之為&34;,以求風調雨順。水龍頭一詞我們今天還在用呢。
當時,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客人見到牆壁上的水利施工圖,不解其意,且又對葉公的地位、聲譽暗生嫉妒,於是,他們在出了葉公家的大門後就逢人便說:&34;
到了漢朝時,大文人劉向根據此事,在其所編的《雜事》中,寫了&34;的段子,成為後來&34;的來源。
公元前479年,發生了叛亂,葉公率領葉地軍隊前來討伐,入都城北門,打敗白公勝,救出了君主,被楚惠王封為令尹與司馬,統掌全國文武大權。
葉公不迷戀權位,後將令尹一職讓給公孫甯,司馬一職讓給公孫寬,自己退居葉地,安享晚年。
葉公是全世界葉姓華人的始祖,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葉地第一任行政長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