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老了,是留在城市裡生活好,還是回農村老家生活好?

2020-12-07 莉莉分享美食健康知識

不同的人想法是不同的。在我看來,大部分在農村生活久了的老人是比較喜歡在農村生活的。我家裡的三奶奶,家裡有錢,兒子混得好,在市裡買了幾套房。家裡就剩下我三奶奶一個人,她兒子就說接她來城裡養老,說他們不在家,照顧不到她。但是我三奶奶不肯來,說去城裡不認識什麼人,而且語言又不通,不認識路也不認識字。平時也就是在家裡看看電視,偶爾去小區下面散散步。

她說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回農村了可以去村裡和別人聊聊天,種一點點菜,過得也很開心。她兒子也尊重她的做法,平時放假了就帶孩子回來看她,或者有時候接她來城裡住幾天再送她回去,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老人一般在農村久了,還是比較喜歡在村裡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人也熟悉的,做事情又不受限制。

但也有的老人因為身體的原因,家裡沒人照顧,孩子又在市裡,所以他們就在市裡養老了。有的老人適應城裡也挺快的。沒多久就喜歡上了,過得也舒心。我覺得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養老,還是尊重老人的想法才是最合適的。也許我們覺得城市適合他們養老,但他們想的是回農村過。所以還是先問下老人的意見再做決定會比較好。

還有一個例子。王阿姨原來生活在農村,由於兒子在城市打拼,後來有了孫子後就讓王阿姨來幫忙帶孩子,由於小兩口平時上班比較忙,所以阿姨和老伴兒都過來了。平時就是帶帶孩子,做飯,打掃衛生。生活沒有什麼壓力,但是比較繁瑣。他們自己辛苦了一輩子,還要照顧自己的孫子。確實很不容易。好不容易孫子上學了,因為老兩口身體不太好,上學都是兒子接送。

這時候,兒子提出把老兩口送回老家,讓他們在老家過安逸的老年生活。這樣他們可以幹點自己的事。在城市裡邊兒壓力大,活動也受約束,回老家會更方便一些。老兩口欣然同意回老家去了。在老家,他們有自己的地,還有自己的房子。還有自己熟悉的鄰裡和鄉親。沒事可以嘮嘮嗑,去地看看。隔三差五兒子一家三口會回去看看他們。生活也很幸福。

故土難離是人的天性,不管你事業如何成功,居住地如何優越,鄉境鄉貌就象鋼印一樣深深的烙在每一個人的心上,剪不斷,理還亂。思鄉的情緒會伴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強烈。我才五十出頭,現在就有點想回鄉下的願望,雖然鄉下各方面生活條件不如城市。

可那濃濃的鄉情,新鮮的空氣,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熱心的鄰裡是物質生活無法替代的。不管在城市也好,還是回農村也罷,適合老年人的才是最好的。俗話說孝順孝順,就是你如果想孝敬父母,就順著他的意思,這樣父母就會感覺到你的孝順。就能生活得更開心,更如意。

相關焦點

  • 年紀大了,好羨慕農村的田園生活!看看我的老家有多美!
    我爸爸的老家是縣城郊區的,他在外面工作,我們從小是在鎮上長大,以前農村很窮,我們非農業人口比農業人口好過多了,每次回農村老家,感覺又髒又亂,還很辛苦。第一次婚姻離婚後,第二次我也嫁到了北方一個市郊區農村,我很喜歡農村有個院子的小層樓房,有塊地種種各種菜的生活,
  • 哪裡的工資都差不多,該留在大城市發展還是回去農村小城市發展好
    身邊很多認識的朋友都被迷茫困擾著:生活在大城市的埋怨生意不好做,工資又低的死;生活在農村小縣城的感嘆沒人流,打工沒出頭。怨天尤人,各說各有理,人嘴兩張皮。那殘酷無情的現實社會中該何去何從呢?從一無所有再到現在的一無所有,我打過工、創過業;再打工、然後再創業;從大城市打拼到小城市,然後再從小城市發展到大城市……心裡的不甘一次次的緋回著,一次次過著如墮煙海的生活。也許在很多親戚朋友的眼中是個做事不堅持、不勤懇的敗家子。家人朋友的嘲笑眼和老婆的不解導至了感情的破裂。我曾經沮喪、流淚過,抱怨天理的不公,人世間的冷血無情。可這些有何用,一切靠自己。
  • 將來老了回農村老家蓋棟什麼樣的房子好?其實,一層平房就挺好
    很多奮鬥在城市的農村朋友,不管在農村老家有沒有房子,可能都考慮過將來老了,幹不動的時候,回農村老家好好建一棟房子,過一段休閒的田園生活。其實,到了那個年紀,對一切都已看淡,心氣也不像年輕時那麼高,對一切都趨於平和。蓋房子,也就不像現在年輕時這樣,定要建個好看的別墅洋房。
  • 農村父母不願回老家生活,一直住在兒女在外租的房,怎麼辦?
    父母拉扯我們大,我們養他們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其實,這是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所站的立場也會不同,下面說2個小故事,就發生在我身邊的朋友中:1、我一個同事小周,在外辛辛苦苦打工已經有7-8年了,靠著自己的打拼,在一個二線城市購買了一套房,然後結婚,在去年,生下了一個寶寶,就把農村家裡的父母接了過來,照顧小孩,父母把孫子天天照顧的都很好,小周他們夫妻倆,也能夠安心上班
  • 落葉歸根,人老了為什麼都喜歡回農村養老?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老態龍鍾,就越發的思念故鄉,在有能力的時候,希望回到自己的故鄉當中去養老,去陪伴著他一點一點變化,其實,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大半輩子在外漂泊的經歷,感覺永遠都沒有比得上家鄉,給予自己生活的安逸踏實的那種感覺。城鄉彩虹橋家鄉的農村裡,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為什麼很多人長期在城裡打工,還要回農村老家蓋房呢?
    導語:為什麼很多人長期在城裡打工,沒怎麼回農村,卻還要在老家蓋房?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農村房子沒有居住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已經到城市或者是鎮裡定居了,因此他們農村的房子也就空著了,但是在他們的心裡也是有著一個比較傳統的觀念,那就是落葉歸根的原因,雖然是在城市裡面安家落戶了,但是在自己的家鄉,在那一片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還是不捨得,那裡才是自己精神上的寄託,才是自己的根。除了這點,還有一些原因讓農村人怎麼都要在農村建一套房子。
  • 985博士放棄城市回農村,是生活的無奈還是心有所屬?
    北京的夜景很漂亮,第一次來北京的人都會被這景色迷住,只有在這裡生活的人才知道,這裡不屬於自己,不管多麼優秀,只是一個外鄉人,想唱一首《家鄉》,卻不知道家鄉在何處,只能一個人在深夜裡,望著北京的夜晚獨自悲傷。生活得太久了,感覺到這裡不屬於自己,想到了家鄉這麼多年沒有什麼變化,教育匱乏,自己只是村裡唯一的大學生,想著該為家裡做點什麼了。
  • 掙錢了回農村老家建棟什麼樣的房子好?其實一層的平房就挺好
    如果要問農村房屋和城市裡的房子有什麼區別的話,很多人第一時間可能會想到房子價錢的高低,房屋周圍配套設施的齊全程度,以及出行條件的便利等等,其實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沒在意的是,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城裡買的房子多數是樓房公寓,有很多高層,即使是低層,也往往由於周圍樓房的存在而被擋光
  • 退休以後回農村老家養老,你贊成嗎
    現在回農村養老的越來越多,為什麼?退休人員回農村養老好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遠離城市的喧囂。城市生活節奏快,噪音汙染多,養老當然要找一個安靜、舒適的地方,農村的老家恰是這樣一個難得的好地方。
  • 農村「豪宅」遍地都是,卻無人居住?有錢真的要回老家蓋房子嗎?
    而且在縣城買房基本上都住不了幾天,父母覺得房子憋屈,沒有農村自己蓋的房子住著舒服,自己也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回去住兩天。現在更多的人都開始選擇回老家蓋房居住。自己蓋的房子住著舒服,面積大,還有院子,最關鍵的是自己蓋房子價格還十分便宜,基本上幾十萬元就能夠搞定。現在很多人為了減輕自己的生活壓力,都開始選擇回老家蓋房子。
  • 農村新怪象,大批年輕人扎堆回農村蓋別墅,城市不香了嗎?
    相逢便是緣分,哈嘍大家好,我是PP說三農,下面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文章。伴隨著城市的興起。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到城市買房。有很多原因導致進城買房,有的是因為工作需要,進城買房也成了剛需,也有一些是為了兒子結婚,不得已選擇進城買房。
  • 春節回農村給長輩拜年,送禮到底是高大上好,還是接地氣好?
    我認為給農村老家長輩拜年送禮,送的是一份祝福、一份心意,當然實用最好,無所謂高大上。所拜年的長輩一般應該都是自己的家門或親戚裡熟悉的老人,他們看重的也是拜年者來看望自己的這份遵老的情誼。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提高,農村拜年的風俗和禮品也隨著時代不斷變化。
  • 娶了位嬌生慣養的城市女孩,帶她回趟農村老家,我哭成了淚人
    我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上完高中就開始步入社會工作,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現在也算是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讓我更為幸運的是,前不久在朋友的介紹下,娶了位城市女孩。我結婚之後還沒有時間回老家住幾天,直到最近手頭工作不忙,蘭蘭的單位也放了假,我主動請願一起回老家看看父母。蘭蘭一聽就有些牴觸,她說她睡覺認床,怕在農村失眠。我輕輕給了她一拳,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胡鬧。說走就走,收拾完行李,又專門去超市給母親買了許多禮品就匆匆出發了。
  • 農村大學生的尷尬現實: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農村!
    大學的擴招,很多的農村學子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成為了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的大學生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回不去的農村,留不下的城市。家長會因為自己的孩子沒有結婚而操碎心,別人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還是單身一人。【小編擴展:農村老家父母也許不在乎你多成功,人有三不孝,無後為大,這點有的 父母看得比很多東西重要。】父母經常在家裡邊催,甚至安排和家裡的姑娘相親。大學生有了自己的意識,更加的注重三觀是否一致等問題,但是父母的催促使他們感覺到情感上的鬱悶以及孤單。
  • 有錢了回農村,蓋棟十裡八鄉羨慕的豪宅別墅,到底好不好?
    而現在,這棟幾層樓的奢華別墅空置,一年到頭也沒人會住上幾天。聽聞此企業老闆已放棄農村生活又回了城市。本想回鄉能帶老家鄉親一起創業致富,在村中辦廠讓群眾增收。沒想到現實卻讓人萬般無奈。人啊!站在了人生巔峰,在外混好了,那也必須得光宗耀祖回老家轉一圈。這點,連至高的權聖都不例外。中國人絕對有這個共識。在老鄉家人面前,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內心的喜悅得意陶醉樣,是難以掩飾的。所以,現如今便有許多在城市中打拼後,功成名就的農村出身的人士,總也捨棄不了那一份鄉情。
  • 農村老公為什麼不讓老婆獨自留在老家?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共同離開農村老家,前往大城市打拼。即使有了孩子,大多數夫妻也會把孩子託給留在農村的父母照顧,在老家求學,夫妻二人繼續留在大城市打工,而不是留下老婆,留在家中照顧父母孩子。更令人驚訝的是,年邁的父母並不會因為兒媳婦不願意留在家中侍奉自己而有意見,他們往往也支持兒子媳婦一塊出去打拼,這是為什麼呢?
  • 城裡人納悶:為什麼近幾年回農村蓋房子的人變多了?有這5個原因
    1.農村戶口的「含金量」越來越高近些年,在各項措施的推動下和國家對農村的不斷扶持和補貼,使農村戶口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農村土地的價值也越能體現出來。很多之前在城裡安家但戶口還留在農村的農民,也會選擇回到農村建房,一來是為了續根,二來是為了保住老家的宅基地,同時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女留條後路。
  • 回老家後,生活變容易了嗎?
    這其中,有人在北京單身多年,回老家考上公務員後成功收穫愛情,也有人不適應老家的複雜人際關係,又二度回京;有人在大城市賺了錢回老家創業成功,也有人「野心配不上實力」,只能回老家過平凡日子;有在國外留學工作的年輕人因疫情被迫留在家鄉,卻因為價值觀不合與家人頻繁產生矛盾,也有拿著北京戶口的郊區年輕人被迫「北漂」,沒有老家可回。
  • 「人老了,想回農村養老,並不是落葉歸根」老人說出原因,淚目了
    可是現實生活中,至親至情,卻常常演化為父母看著子女的背影漸行漸遠,那些愛和關心的最後結局,並非團聚,而是別離。 我的鄰居孫爺爺今年已經80歲了,身體也大不如從前,這段時間我常常看見他坐在家門口的樹下發呆,眼裡有太多我看不懂的情緒。 孫爺爺說:「人老了,想回農村老家了。」
  • 漸漸變老的70後,等你老了,就回農村去吧
    但是,不管你現在的生活好不好,只要你漂泊在外,就一定會思念家鄉。很多人,都有了落葉歸根的想法,期待自己多賺點錢,然後回農村去養老。「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我們小時候,學這首詩的時候,並不覺得難過,但是現在的我們,已經 活成了這句詩。我們就是詩句裡的主人公。記得,上次回家鄉的時候,村口跑出來一條狗,衝著我狂吠不止,村裡的孩子就把狗趕走:「你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