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想法是不同的。在我看來,大部分在農村生活久了的老人是比較喜歡在農村生活的。我家裡的三奶奶,家裡有錢,兒子混得好,在市裡買了幾套房。家裡就剩下我三奶奶一個人,她兒子就說接她來城裡養老,說他們不在家,照顧不到她。但是我三奶奶不肯來,說去城裡不認識什麼人,而且語言又不通,不認識路也不認識字。平時也就是在家裡看看電視,偶爾去小區下面散散步。
她說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回農村了可以去村裡和別人聊聊天,種一點點菜,過得也很開心。她兒子也尊重她的做法,平時放假了就帶孩子回來看她,或者有時候接她來城裡住幾天再送她回去,其實我覺得這樣也挺好的。老人一般在農村久了,還是比較喜歡在村裡生活的,地方是熟悉的,人也熟悉的,做事情又不受限制。
但也有的老人因為身體的原因,家裡沒人照顧,孩子又在市裡,所以他們就在市裡養老了。有的老人適應城裡也挺快的。沒多久就喜歡上了,過得也舒心。我覺得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養老,還是尊重老人的想法才是最合適的。也許我們覺得城市適合他們養老,但他們想的是回農村過。所以還是先問下老人的意見再做決定會比較好。
還有一個例子。王阿姨原來生活在農村,由於兒子在城市打拼,後來有了孫子後就讓王阿姨來幫忙帶孩子,由於小兩口平時上班比較忙,所以阿姨和老伴兒都過來了。平時就是帶帶孩子,做飯,打掃衛生。生活沒有什麼壓力,但是比較繁瑣。他們自己辛苦了一輩子,還要照顧自己的孫子。確實很不容易。好不容易孫子上學了,因為老兩口身體不太好,上學都是兒子接送。
這時候,兒子提出把老兩口送回老家,讓他們在老家過安逸的老年生活。這樣他們可以幹點自己的事。在城市裡邊兒壓力大,活動也受約束,回老家會更方便一些。老兩口欣然同意回老家去了。在老家,他們有自己的地,還有自己的房子。還有自己熟悉的鄰裡和鄉親。沒事可以嘮嘮嗑,去地看看。隔三差五兒子一家三口會回去看看他們。生活也很幸福。
故土難離是人的天性,不管你事業如何成功,居住地如何優越,鄉境鄉貌就象鋼印一樣深深的烙在每一個人的心上,剪不斷,理還亂。思鄉的情緒會伴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強烈。我才五十出頭,現在就有點想回鄉下的願望,雖然鄉下各方面生活條件不如城市。
可那濃濃的鄉情,新鮮的空氣,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熱心的鄰裡是物質生活無法替代的。不管在城市也好,還是回農村也罷,適合老年人的才是最好的。俗話說孝順孝順,就是你如果想孝敬父母,就順著他的意思,這樣父母就會感覺到你的孝順。就能生活得更開心,更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