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特區範圍圖 雄安特區地圖周邊城市
最近,雄安特區的消息讓整個湖北都興奮了起來,那麼這個新區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雄安新區涉及河北3縣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河北大學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劉振東說,這裡被設為雄安新區有三大優勢:「第一,雄安新區的選址,有自己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緊緊依靠華北之腎——白洋澱,這是我們北方區域最大的一個自然湖泊;第二,發展的潛力非常巨大,雄縣、容城、安新開發的程度相對較低,能夠整體規劃、整體布局、整體發展,將來會有一個大的變化。第三,我覺得它的交通優勢也非常發達,有京廣高鐵、京滬高鐵,還有計劃當中的京石客專,首都第二機場也緊鄰,所以我覺得它們的優勢非常明顯,發展潛力非常大。」
雄安新區規劃範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裡,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裡,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裡。
設立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下面請看雄縣、容城、安新3縣概況:
雄縣
雄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地處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裡,東距天津100公裡,西距保定70公裡。總面積524平方公裡,轄6鎮3鄉、223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8萬。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01.1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9.8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2.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5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6.56億元,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9億元,金融機構存款、貸款餘額分別完成146.9億元和56.2億元,社會用電量達18.57億千瓦時。
大廣高速、保津高速縱貫縣境,白洋澱支線橫穿縣城南部,以高速公路為骨幹,以縣城為中心,四縱(高速東、西連接線、立新路、固雄線)、五橫(保津高速、112線、津保北線、保靜路、昝白路)溝通城鄉的公路交通網。依託這兩條主幹線,雄縣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鐘行程,特別是津保鐵路通車後,雄縣到天津紅橋區只需15分鐘行程。
雄縣擁有白洋澱水域面積18.3平方公裡,建有中國北方最大的內陸碼頭;
地熱田面積320平方公裡,地熱水儲量821.78億立方米,具有埋藏淺、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優的特點,1989年被國家確定為全國中低溫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2010年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
安新縣
安新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裡,西距保定市45公裡,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87公裡。全縣設9鎮3鄉,共12個鄉鎮,207個行政村,全縣人口393,113人。
2016年前三季度,安新縣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0.0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3.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9元。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980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69.3億元,利用外資3443萬美元,全部財政收入54321萬元,5000萬元以上新開工項目11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3個。
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在安新縣形成交通網絡,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安新縣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
安新縣擁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澱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樞紐,白洋澱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24萬立方米。白洋澱水生生物包括浮遊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水生植物。同時有鳥類19科26種,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基地。
容城縣
容城縣,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北距首都北京110公裡,東距經濟中心天津100公裡。總面積314平方公裡,轄五鎮三鄉,127個行政村。
保津城際鐵路、保津高速公路貫穿全境,1小時可到達北京、天津。
容城縣具有豐富的市場資源,緊臨北京周邊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白溝,對容城商貿物流和加工業具有很強的拉動作用。容城縣還具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地處中國東部中低溫地熱田,具有儲量大、可回灌等重要特點,是華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地熱田,擁有休閒旅遊產業的良好發展基礎。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59.4億元,比2011年增長21.9%,年均增長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8億元,比2011年增長31.7%,年均增長5.7%;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4.9億元,比2011年增長84.5%,年均增長13%。
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設施蔬菜年產量達到20萬噸,糧食總產穩定在20萬噸以上。
容城服裝產業經過近40年發展,成為縣域特色支柱產業。2006年,容城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服裝協會評定為「中國男裝名城」和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目前,全縣共有服裝企業945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12家,從業人員7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