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啟動 鼓勵多種主體共同參與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啟動 鼓勵多種主體共同參與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8 23:07:51

每經記者 謝婧    每經編輯 易啟江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以下簡稱為:「央行上海總部」)官方公眾號消息,5月17日,由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倡議發起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儀式舉行,在此次儀式上,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黨委委員、副主任劉興亞宣布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本次試點工作鼓勵多種主體共同參與,既歡迎致力於金融服務創新的持牌金融機構,也歡迎符合條件的科技公司前來申報試點項目。科技公司須由持牌金融機構為其提供科技產品的金融場景支撐。」劉興亞表示。

此前,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已公布6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

在今年4月央行表示還曾表示,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

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啟動

在5月17日的聯盟成立儀式上,劉興亞表示:「申報的項目可以是金融服務,也可以是科技產品,但是項目必須具有業務普惠、技術創新、風險可控及監管支持等特點。」

下一步,央行上海總部將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單位一道,積極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加大試點項目橫向交流和成果共享,深化金融科技應用,提升金融科技支撐能力,也歡迎和鼓勵包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各聯盟單位在內的各參與主體積極參與試點項目申報,為把上海建設成為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適應的金融科技中心提供有力支撐。

央行支持在6市(區)擴大試點

為大力推進我國的金融科技發展,央行曾於此前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為《規劃》),《規劃》中提到六方面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強化金融科技監管、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

今年1月,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公布了北京市6個擬納入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應用,主要聚焦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API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6家試點單位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聯/度小滿/攜程、百信銀行、寧波銀行、中國銀聯/小米數科/京東數科

今年4月央行表示,為深入做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中國人民銀行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

據悉,「監管沙盒」是由英國率先提出,目的是為新興金融科技創新提供空間。為了探索建立中國特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體系,提升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效能,中國人民銀行推進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被稱作是中國版的「監管沙盒」。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相關焦點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一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金融科技產業生態正在形成,同時,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性廣的金融科技示範項目,也在各家單位的共同呵護下孵化成長。推動落實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項目。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鼓勵包括聯盟各成員單位在內的多種主體共同參與監管試點項目申報,協助央行上海總部等監管部門完成第一批創新監管試點項目的徵集、公示和專家論證等工作。
  • 上海打造金融科技高地,推進籌建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從金融科技應用角度看,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劉興亞稱,今年以來聯合六部委推進上海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23個試點項目全部上線試運行。在技術先進性、場景多樣性方面,具有較好的示範效應,有效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優化民生服務,展示了上海市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另在監管方面,上海踐行柔性監管,已落地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 北京地方金融監管條例徵求意見落地 鼓勵規範金融創新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地方金融監管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鼓勵規範金融創新新京報 貝殼財經記者 黃鑫宇從去年正式立項以來,經過多次討論及閉門會議後,北京地區「地方金融監管條例記者看到,在「金融創新」中,北京明確表示,將鼓勵規範金融創新,推進金融科技創新,協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此外關於「金融開放」,北京支持金融改革開放,發展提升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支持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等新金融增長點。《徵求意見稿》分為總則、地方金融組織行為規範、地方金融組織監督管理措施、金融風險防範和處置、法律責任和附則6章,共計55條。
  • 未央今日播報:央行上海總部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比特幣完成...
    央行上海總部: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5月12日消息,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將以《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為指引,加強對金融科技應用創新試點工程的組織領導,並會同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單位,深入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 深圳公示4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
    銀訊網訊 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示深圳市第二批4個創新應用,分別是: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申請的「平安好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深圳分行申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出口電商跨境人民幣收款服務」;蘭州銀行申請的「基於人工智慧的中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服務」;深圳微眾信用科技、農業銀行(601288,股吧)深圳分行共同申請的「基於大數據的智能風控產品
  • 武漢成全國首個 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一是在推動武漢城市圈金融一體化發展中,增加了「鼓勵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在武漢城市圈域內各城市設立分支機構,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符合監管要求時在武漢城市圈域內設立分支機構和開展金融創新實施同城化管理。支持銀行卡在武漢城市圈內實現支付結算一體化,推動城市圈內銀行清算同城化,實現全國性法人銀行將武漢城市圈設置為同城化」的內容。
  • 金融科技也需柔性監管
    進入21世紀第3個十年的首月,原本一時落寞的金融科技再次頻繁置於鎂光燈下。1月14日,第一批六個金融科技監管試點項目在北京跑步「入盒」,1月15日,上海正式發布《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而其他城市的類似措施也正在路上。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已經明確將金融科技確定為面向未來的戰略行業,後者因此有望再次迎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
  • 著力提升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和前瞻性———
    在日前舉行的2019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北京市副市長殷勇在談到「監管沙箱」時強調,將積極探索運用信息公開、產品公示、共同監管等柔性管理方式,在合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努力打造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監管工具,著力提升金融監管的專業性、統一性、穿透性和前瞻性。 他提到的包容審慎的金融科技監管工具正是剛剛落地的中國版「監管沙箱」,即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 上海金融創新獎出爐: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獲特等獎
    根據通知,上海市政府共評選出金融創新成果獎69個,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15個,三等獎22個,提名獎25個;金融創新推進獎9個。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項目」榮獲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特等獎。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央行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央行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範圍,新增上海、深圳等6城4月27日,央行對外宣布,在2019年12月北京啟動試點之後,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回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監管張弛有度。2019年12月,央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目前第一批創新應用已開始測試,首批試點項目選定涵蓋數字金融等應用場景,聚焦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前沿技術。
  • 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揭榜!特等獎花落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
    特等獎「花落」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在7日舉辦的媒體通氣會上,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解冬介紹稱,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獎評選啟動以來,受到了金融行業的高度關注,各類型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申報,共有190個符合條件的創新性項目通過形式審查,進入後續的評審階段。
  • 「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發布會:金融產品創新出實招
    本場發布會聚焦「金融產品創新」,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周逢民、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張瑞懷圍繞政策工具創新、信貸產品創新、配套服務創新等方面介紹相關做法和成效。
  • 楊東:金融科技的監管挑戰與維度建構 - 金融界
    科技維度的監管致力於依靠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構建科技驅動型監管體系。其以數據驅動監管為核心,構築起分布式的平等監管、智能化的實時監管、試點性的監管沙盒為核心的金融監管體系,突破傳統金融監管的固有困局,創新監管方式,從而有效應對金融科技的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維護金融穩定。
  •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數位化金融的監管重點 | 2020上海金融論壇
    12月13日,2020上海金融論壇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金融科技中心來襲,誰能從中「獲利」?
    李偉認為,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在金融科技的競爭中表現出強勁實力,與他們在金融科技生態監管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密切相關。對此,在推進金融科技應用發展的同時,央行也將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創新監管,並支持在上海等地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試點。
  • 外灘大會:上海劍指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大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集了全球超500餘名經濟學家、諾獎得主、企業家、技術大咖,共同探討最前沿的金融科技技術及商業落地。外灘大會既是上海致力打造的又一個世界級國際會議品牌,同時,也順應了當下科技創新與傳統金融加速融合的趨勢,展現了從「硬科技到暖科技」賦能金融、實現更加普惠未來的全新理念與全新圖景。
  • 實錄|如何把握金融創新的監管尺度?銀行家與監管深度探討
    近期,金融委、央行、銀保監會先後發聲,強調金融業務監管的穿透性、統一性、實質性。「相較以往較長時期,監管對金融科技創新的態度旗幟更加鮮明。」銀保監會的專家表示。 「創新與監管並非矛盾體,要合理確定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之間的度,在鼓勵創新與防範金融風險之間尋求平衡。」與會專家達成共識。
  • 中騰信:深耕金融科技,助推實體經濟
    金融科技的創新邊界和鼓勵方向正日漸明晰。近日,央行舉行了「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金融產品創新」,關注各地的金融創新實踐和經驗,充分肯定了金融科技在提升貸款可得性、優化流程效率、提升貸款辦理的便捷性等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 北京金融科技「監管沙箱」首批公示 聚焦物聯網區塊鏈等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鮑聰穎)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向社會公示了首批6個創新應用項目,涉及國有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型城市商業銀行、清算組織、支付機構、科技公司等10家機構,主要聚焦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API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涵蓋數字金融等多個應用場景
  • 四部門: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協調溝通機制
    外匯管理部門會同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試點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跨境業務。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十九)擴大保險業開放。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外資控股的人身險公司。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設立外資保險集團、再保險機構、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