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不輸法式大餐的美食體驗

2020-12-14 雲霧陽光

懷石料理起源於日本茶道,本意為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後超越茶道茶藝的局限,成為日本高檔餐飲的代名詞。

吃一頓正宗地道的懷石料理是不少前往日本的遊客「must do」列表中重要的一項。然而現在已經不是數十年前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年代了,想要感受懷石料理的精髓,無需籤證、無需機票,發動你的座駕、坐上公交地鐵,或許只需要一個小時,便能在你的城市與懷石料理來次零距離接觸。

在京城的東北方向,繁華都市的一個寂靜角落裡,就有著這樣一家頗為受歡迎的懷石料理店家。

與在日本見到的大多數餐館一樣,門前清雅別致,透露出一種神秘莫測的魅力。

輕輕推開店門,清脆的風鈴聲隨之響起,一句輕盈的日語與中文「你好」飄然而至,熱情而不顯冒失。

脫去鞋帽與外衣,換上店家已經備好的柔軟拖鞋,落座於榻榻米。無需費心挑選中意的食物,大廚會根據季節與客人花費的不同,依據懷石料理的精髓,為您搭配出最佳組合。

相傳懷石與禪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為了在長久聽禪中抵制飢餓,要求在腹部抱石一塊,稱為「懷石」,後來有了給聽禪僧人的茶點,再經歷歷史的滄桑後,演化而成最負盛名的懷石料理。

或許只有處女座才能成為烹飪懷石料理的頂級大廚吧,因為懷石料理對於食物的色、香、味都極端講究,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也都要求極高,眼裡揉不得沙子。

餐廳中播放著清幽縹緲的慢節奏音樂,心情也隨著樂曲的流淌平和下來。與想像中奢華的餐具與環境不同,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實樸素而充滿禪意,親切而厚重。

少傾,一道道精美的食物便會如期而至。懷石料理對於上菜順序與時間間隔也是事無巨細,必有的七點前菜(七種繁複做工的小菜)、碗盛(帶有湯汁的手工料理)、生魚片、揚物(炸的)、煮物、燒物及食事(飯或湯),必不可少,每樣菜之間的時間間隔會根據客人用餐的速度而調整,通常在5-10分鐘之間,既可以讓客人充分感受每一道菜的鮮美與精髓,也為料理大師留出足夠的時間製作接下來的美味。

自家制芝麻豆腐是這一天的前菜,芝麻與豆腐混合,芝麻清香濃鬱,配上少許的三文魚籽與芥末,口感軟面。湯類是櫻花饅頭蒸海鮮,包含竹筍、櫻花、櫻花葉糯米與比目魚肉製成的卷、豆角、胡蘿蔔片,粉色的肉配上綠色的櫻花葉,可愛到不忍下嘴。

海鮮刺身拼盤,包含三文魚、北極貝、赤背、比目魚、比目魚裙邊。或許吃慣了「冰鮮」的食客會覺得缺了點什麼,實際上不菲的花費可以保證食物真正的新鮮,再配上微酸的檸檬汁,才是正確食用刺身的方式。烤物分四樣,抹茶雞蛋羹、烤帶魚配明太子與雞蛋末外加自製烤麩、土豆泥配三文魚和黑蟹子、加吉魚凍配慕斯雞蛋與雞肉,多種食材,不同搭配,讓你每一口都有驚喜。

煮物是紅酒煮牛舌配蘋果醬汁,搭配蘆筍與聖女果,用紅酒等調料醃製過的聖女果清香甘甜,回味悠長。海苔漿炸海鮮(紫菜三文魚山藥)、夾心炸冬筍(芝麻冬筍蝦泥)、炸西藍花,每一樣炸物都精緻不油膩。

最後上來的是主食與甜品。雖然懷石料理的每一樣食物都精細小巧,但幾類料理下來也是肚中有貨。

四種不同的手握壽司搭配味增湯,壽司的糯米明顯特別加工過,多了一些美妙的味道。抹茶冰淇淋苦中帶甜,為一次美妙的經歷收尾。

誠然,一頓懷石料理的價格不菲,足可以享受2、3頓中高檔日料了,但如同「醉翁之意不在酒」,懷石料理的精髓遠非美食本身,唯有用心體會,方得其法。

相關焦點

  • 日本產業館美食雲集 人均3000元嘗懷石料理 - 中國臺灣網-國際參展
    作為日本特有的「清潔、可愛、舒適」生活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符號,日式美食成為展館中格外引人注目的亮點,參觀者不僅可以品嘗特色關西小吃,還能在頂級料亭中享受懷石料理。  人均3000元享大餐  「懷石料理是日本美食文化的精髓,因為價格昂貴,就連日本人都難得吃上一回。」
  • 188年日本懷石料理名店,空降專注41年的鐵板燒匠人
    當鐵板上的匠心邂逅禪意料理之美學會催生如何讓人難忘的日式美食盛宴?擁有188年歷史並以懷石料理著稱的灘萬融合具備法式靈感的日式鐵板燒與懷石料理精粹的難忘盛宴。融入法式靈感的秘制醬汁 點綴傳統日式鐵板燒與多款自製醬料將日式與法式風格糅合非常有創意和現代的風格
  • 日本「懷石」料理吃的是美味也是精緻!
    日本懷石料理吃的是美味也是精緻!提到懷石料理,想必美食愛好者都會豎起耳朵,這項極具代表性的日式料理,從食材挑選、料理方式到器具擺設,在在顯現出對於料理的堅持,以及和自然共存共榮的精神。雖然懷石料理在現代人心中,擁有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地位,但許多店家仍然秉持著呈現食材原味的精神,不使用太複雜的烹調方式,也不使用過多的調味,避免營養素與味道遭受破壞,盡力保留食物最原始的風味。
  • 人均1280元的懷石料理
    以美食喚起客人對季節變化敏銳度的懷石盛宴,是岡田和生餐廳行政總廚今村佑史師傅的強項,富藝術感的Food Presentation,呈現出由眼看、耳聽、鼻聞,觸摸和品嘗5種感官俱備的美食體驗,製造令人驚喜菜式。
  • 什麼是日本的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一種菜式,是日本最頂級的菜品
    懷石料理是日本料理中的終極菜式,其烹調方法與外觀都十分精細講究。尤其重視季節感,注重發揮食材本身的原味。因此,其食譜都採用經過充分考究的當令食材。例如,春季的竹筍、秋季的松茸、初夏的鰹魚等。有時更注重使用某些當令食材的「HASHIRI (はしり)」(即最早上市食材),讓食客體驗新季將臨之感。懷石料理每樣菜的分量雖然不多,但在食材與色彩上的搭配、切法、裝飾,以及所使用餐具等方面,都充分體現日本文化的美學。熱菜會趁熱上菜,涼菜則盛於預冷的容器上,十分講究。
  • 高端料理日本懷石料理 自有一套明確的美學和烹飪原則
    日本懷石料理是一個多道菜的高端晚餐,如今已發展成一個精緻的套餐:一系列時令產品製成的小菜餚,每一個元素都是在某種傳統理論基礎上的平衡,以確保食物的味道,質地,外觀,氣味和顏色在一個季節內捕捉到最佳的感覺。
  • 米其林餐廳推薦的日本懷石料理店
    現在,東京已經超過巴黎,被評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美食之都。 在榮獲米其林星級評分的餐廳中,有七成是日本料理店。懷石料理、壽司、天婦羅、河豚。使用時令食品材料,味道細膩的日本料理,全世界的美食家都趨之若鶩。在《米其林指南》刊載的餐廳用餐需要事先預約,也正佐證了其價值所在。一起來盡情享用這些「東京限定」的高級飲食吧。
  • 細品傳統京都韻味,須嘗一次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原為在日本茶道中,主人請客人品嘗的飯菜。但現已不限於茶道,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其形式為「一汁三菜」(也有一汁二菜)。新一代的創意懷石,延續原味烹調的精神,卻打破了過於講究的傳統懷石作風,首先在出菜順序上,傳統懷石必有的七點前菜(七種繁複做工的小菜)、碗盛(帶有湯汁的手工料理)、生魚片、揚物(炸的)、煮物、燒物及食事(飯或湯),過去一定得照順序上菜,新派懷石料理則謹守先冷菜再熱菜的順序,不堅持何種料理先出菜,讓師傅更能靈活調配菜色。
  • 究竟為什麼「分量少的可憐」的懷石料理動輒上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交流的密切,各國的美食文化都在中國蓬勃發展,形成了蔚然成風的局面。其中,日料深受年輕人們的親睞,例如神戶牛肉、天婦羅等,而作為高端日料的代表,懷石料理更是廣受歡迎。提到懷石料理,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茶道文化,「懷石」二字源自於禪道,說的是僧人在坐禪的時候不得進食,所以為了抵制飢餓,將溫熱的石頭放在小腹上,後來有了給僧人的茶點,逐漸演變為後來的懷石料理。
  • 北京的日式京都懷石料理,人均1000+的日料到底體驗的是什麼
    【京善京都懷石料理】位置:東四北大街東四六條85號。發小從香港來找我玩,小精神秘地給我推薦了這家懷石料理,用戶體驗真心不錯,一進門就被驚豔到了,日式的裝飾風格和餐具都很有感覺,菜品顏值超高,味道也真的不錯,感覺店家真的有在創新菜式,和以往吃的不太一樣。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請參考在下的答案:如何理解侘び寂び?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28349/answer/13355236) 同時,日本料理的精神,其實與中國美食也截然不同:不添加過度的調味和裝飾,而是用細緻的選材和簡單的料理法「割主烹從」去突出食材本身的美味。
  • 日本「懷石料理」,價格雖高,食材卻很普通,儀式感十足是賣點
    日本「懷石料理」,價格雖高,食材卻很普通,儀式感十足是賣點如今我們國家有很多人都會去日本旅遊,去感受一下日本的美好景色和體驗當地的美食,日本也有很多食物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壽司、刺身等等,不過說到去日本,怎麼能不去體驗「懷石料理」呢?
  • 風景如畫的加賀溫泉鄉,品最地道的日本懷石料理
    是不是很有趣味的體驗最美的應該算是室外湯了,邊泡溫泉還能邊賞峽谷風情,鳥語花香,人生的享受莫過於此了~日本 溫泉有三泡:飯前一泡——吃得香;睡前一泡——睡得好;早起一泡——精力充沛一整天。那你來 日本 ,有沒有感受過三泡呢~來泡溫泉,當然也要配上好的美食。
  • [環球美食單]140期:日本最正宗懷石料理
    [環球美食單]140期:日本最正宗懷石料理
  • 美食丨第一次吃懷石料理,怎麼才能看上去吃的很專業?
    一種解釋是,古代日本僧人修行時,必須遵循「過午不食」,只能在懷裡抱著溫熱的石頭以抵禦飢餓和寒冷,於是將提供給僧人聽禪的茶點稱為「懷石料理」。另一種解釋是,「懷石」暗合「聖人被褐懷玉」之道,蘊含了謙卑的精神,它的理念相比外表而更強調內在價值。
  • 隱世幽園中品鑑懷石料理,Mizai(未在)京都米其林3星攻略
    在這裡,你可以享用到如同藝術品一般的懷石料理。何謂懷石?關於懷石料理,也許很多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毋庸置疑,懷石料理是日本最頂級的料理,它價格不菲,卻是一生應嘗試一次的美食,或者說是美食境界。其實連很多日本人自己都不是很習慣懷石料理的吃法,所以如果你對懷石料理沒有足夠的了解,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它的境界大概不是用「好吃」與「不好吃」來簡單概述的,而更是一種具有禪意的料理。「懷石料理的目的不是讓人吃飽」這句話仔細想想似乎很有道理。懷石料理是從茶道中衍生出來的。以前在僧人弘法的時候,召集人們來集會,品茶聆聽。
  • 一生必吃一次的日本懷石料理來重慶,心懷敬畏餐食之旅
    料理即為菜餚,因文化差異,日韓稱之為「料理」「日本料理」在國內耳熟能詳,因其獨特的美食風景俘獲一大批食客嚮往,尤其深受女孩子喜愛日本料理分類複雜,今日且談「懷石料理」在國人認知裡,懷石是高端的日本料理據說日本人對吃懷石料理充滿「敬畏」而在重慶,懷石料理專門店卻寥寥無幾近日有一家悄然無息到重慶,低調綻放體驗一番後深感「震撼」,美食果真讓人如此敬畏
  • 尋味關西米其林餐廳 最巔峰的懷石料理
    從墊肚簡餐變華麗大餐   懷石料理的誕生,最初是起源於日本茶道的茶席上,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隨著日本茶道逐漸向貴族階層的滲透,懷石料理的形式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從小料理變成了「一湯三菜」:一道日式湯,一道刺身,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
  • 至高無上的懷石料理
    早就聽說西安要開一家正宗的日本懷石料理店熹玥懷石料理,機會一來 就迫不及待的先來替集美們一探究竟。有人說跟著妞姐吃日料沒錯的,畢竟人家在日本留學 工作生活過10個年頭~邁進熹玥立馬感覺到日本飲食文化元素無處不在。
  • 京都食工房 |「吃丟了」的懷石料理
    日本國民美食評級網站Tabelog上一家3.5分的餐廳,是很難被我注意到的。所以我和大部分人一樣,通過高曉松的一句「吃丟了」,在京都找到了這家板前懷石餐廳——食工房 ひろさき.第一口就被完全驚豔了,驚覺「技藝」這一概念可以如此被量化,近乎完美的火候無疑是這道料理的精髓,不禁回想了一下剛剛廣崎榮二先生看似特別從容的在那烤魚,間或照顧著另一道料理,實則那對火力的掌握功夫,多一分則肉質不再鮮嫩,少一分則外皮不夠焦脆。這道料理通過近乎完美的口感,讓我第一次體驗到了傳說中的「匠心」,是一種經年累月的功夫,和對食材的無限了解及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