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失敗案例]:劉海洋,功利主義教育的怪胎

2020-12-11 新東方網

  硫酸,一種腐蝕性極強的藥劑,被可愛的黑熊誤喝了,後果是黑熊生命垂危,

  投毒大學生要面對嚴厲制裁,全社會對傷熊事件給予強烈譴責。

  令人思考的是,當代大學生怎麼會犯這樣弱智的錯誤,這讓人反思我們的教

  育機制。

  投毒大學生是清華大學四年級學生劉海洋,他平時喜好生物,投毒主要是為

  了驗證熊的嗅覺是否如書上說的那麼靈敏,於是把硫酸混進飲料給熊喝,結果使

  北京動物園五隻黑熊被燒傷。

  傷熊者劉海洋,自幼父母離異,由普通工人的母親一手扶養大,從小生活簡

  樸、刻苦好學,從小學到大學一直是老師和學校公認的優秀學生。他傷熊的動機,

  看來主要是為了做實驗,驗證熊的嗅覺靈敏度。這反映出我們所謂公認的好學生

  在某些方面是很弱智的,這對中國社會評判好學生的標準提出了質疑,即什麼樣

  的學生是好學生。

  在以功利主義為主導、以考試制度為核心的教育制度裡,學習成績優秀是好

  學生的唯一標準。雖然,從劉海洋的表現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自我封閉、甚至心

  理上有殘缺、生活自理能力極低的一個學生,但仍被認為是好學生,甚至是很多

  高中生學習的榜樣。

  以功利主義為主導是我們教育的一大特色,功利主義教育在我們國家有長久

  的傳統。中國從隋唐開始大力推行科舉制,這種選拔制度為天下平民學子進入政

  權中樞提供了階梯和通道。中國從古至今,組織資源、文化資源、經濟資源都實

  行高度的集權式管理,掌握在官僚集團手裡,廣大社會成員只有進入這個階層才

  能獲得分配各種社會資源的資格,否則就只能任人擺布,吃些殘羹冷炙。普通人

  家、中小地主家庭子弟,也大多只能通過科舉教育的渠道進入官僚階層。科舉考

  試成功可以說奠定了功成利來的基礎。

  這種功利主義的傳統使得中國人的教育觀念裡歷來重成績、重成果,而忽視

  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八股文盛行時期,吟詩作畫被視為不誤正業,在分數至上的

  今天,一切與考試無關的教育措施都可能遭到家長反對。

  教育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功利色彩,但中國教育指導思想則完全為功利主義所

  壟斷,是功利主義一元化的天下。即使在當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歷是個人

  在社會競爭中的關鍵性籌碼,功利主義的原則並無太大的改變。功利主義教育體

  系裡,考試成功與否被視為最高目標,學生品德、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個人興

  趣培養統統都要讓位於考試。在這種功利主義一元化的教育體系裡,課本英雄生

  活狗熊、校園驕子社會弱智的各種高分低能的怪胎學生就大批出籠了。

  在功利主義瀰漫的社會,那些追求自我獨立、個性自由、不願受傳統教育束

  縛的學生則往往會被視為另類,會遭到白眼甚至封殺。

  人類社會存在一天,功利主義就會橫行一天,因為社會作為人類的存在的組

  織方式和群體存在形式,必然會涉及到資源分配問題,會有一系列的資源分配原

  則。尤其在集權政治和權力經濟體系裡,分配原則往往是簡單的和粗線條的,這

  給功利主義教育提供了肥沃土壤。人也更容易被功利主義所異化。

  生活在這個功利主義盛行的世界,保持一份清醒的頭腦,不被功利主義所異

  化,保持健康的人格和正常的思維方式,可能是我們人生獲得真正樂趣的前提之

  一。好在,我們這個世界正日益向多元化方向演進,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呈

  多元化態勢,人們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劉海洋是可悲的,劉海洋的母親也是可悲的,黑熊是可悲的,我們教育機制

  更是可悲的。

 

相關焦點

  • 被活埋母親擔心兒子稱自己爬進去的,又一個家庭教育失敗案例?
    這又是一個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被活埋母親撒謊為子脫罪近日,男子活埋親母案持續發酵。據熱點菌了解,5月2日,陝西靖邊,58歲男子馬某將79歲母親用手推車拉去活埋。又一家庭教育失敗案例?該報導一經發出,便引發網友熱議,紛紛表示有這樣的兒子母親並不無辜。@海綿**:破案了,還是這個母親的教育問題。
  • 劉海洋:黑白問道,乘風破浪(長文)
    遂寧恩師陳路6段聞此戰報,欣喜不已,當即邀劉海洋過招。劉海洋竟憑對手貼目優勢,首次戰勝陳路6段,真是難能可貴啊!因此種種,劉海洋大受鼓舞。5月20日是10歲生日,又恰逢周末,家人決定給劉海洋慶生,但劉海洋還是堅持早起出發到成都學棋,精心訂製的生日蛋糕只得留在家裡。
  • 論「當今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誰之過?
    如題:論「當今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誰之過?回答這個問題,只需要2個字加一個感嘆號:家長!前不久,在某動漫影視的評論區,一家長發表了「要求全面禁止各種動漫,以及各種網絡電子遊戲,尤其是那個什麼王者,這些東西讓一個本來天真無邪的孩子,成為了啃老、啃社會、啃國家的毒瘤,要追溯其根源,最大的毒源就是這些動漫和網絡電子遊戲!
  • 曹睿:《軍師聯盟》中的一個家庭教育失敗案例
    我認為,《軍師聯盟》中的曹睿,毫無疑問,是一個家庭教育的典型失敗案例。從他的原生家庭來看,生父曹丕連年隨曹操徵戰在外,父愛是缺失的,曹睿類似於現在的留守兒童啊。而生母甄宓,死於宮鬥,這毫無疑問,給曹睿童年幼小的心裡,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創傷,以至於成年後,一輩子也沒有走出這個陰影來。
  • 【社會熱點】一個失敗的家庭教育故事
    家長們在望子成龍的束縛中,用諸如溺愛、暴力、嚴教等各種版的故事,演繹著龍鳳的成功與失敗。易男(化名)的成長經歷,卻給父母的期望歲月大打折扣。易男在失敗家庭教育的溫床中,成就了家庭教育中望子成「蟲」的失敗案例。易男也因為父母教育的失誤和自已的失足,使自已,這個夷陵區小溪塔某中學三年級學生,擁有了「少年犯」的壞名聲。
  • 家庭教育不足的四大典型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不足的四大典型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不足導致困惑青少年  家庭教育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家長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於溺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於專制和粗暴、父母缺乏榜樣力量,不能言傳身教教育專家分析說,這些父母大多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和孩子溝通,「家長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須懂得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 古羅馬為何會產生講究實際,功利主義的天性教育思想?
    在古羅馬教育思想史上,同樣的問題被多位著名教育學家提出,講究實際,務求實用的功利主義教育思想形成了具有羅馬特色的天性教育思想。教育是建立在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古羅馬的講究實際,務求實用的功利主義天性教育也同樣與當時的政治環境、經濟基礎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政治制度決定教育古羅馬的政治一共分為三個時期: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帝國時期。
  • 教師的子女教育也有失敗案例,聽他們談家庭教育,靠不靠譜?
    照理說已經很「專業」了,那教師子女應該都培養得很優秀才對,又為什麼會有失敗案例呢?問題也正出現在這兩點上:因為是人,所以不同的情緒會影響到子女正向或負向成長;因為「專業」,所以有些教師在培養自己子女的過程中太過於教條,無意間打亂了孩子的成長節奏。
  • 夢見怪胎嬰兒 女人夢見怪胎嬰兒是什麼意思
    一時盛運,而可成功發展之吉兆,但因根基薄弱,孤軍奮鬥,缺乏耐久力以致好景不長,故若輕浮疏忽便招致失敗,戒之,但須知火多成災之理,尤須提防火災或燙傷之事,但若人格與地格皆屬數者,他格有兇數則:貪淫好欲而無節制。
  • 營造教育新生態 重塑中國家庭教育的世界話語權
    在李儒奇看來,在世界歷史長河當中,中國是家庭結構最穩定、家庭教育典籍最豐富、家庭教育理論最深入、家庭教育成功案例最多、家風家訓家譜傳承最悠久綿延的國家。中國更曾累計長達千年領先世界,並且僅用不到200年時間就重回世界強國之列。世界家庭教育之話語權,本在我中華。
  • 科學網—要去除教育功利主義
    蘇君陽:從教育層面來看,目前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包括教育改革、考試改革等,目前的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這些學生的行為只是個體反應,但最後所反映出來的是一種普遍的問題。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從考試制度來看,由於體制改革的步伐有待加快,目前的教師理念、教學方式都沒有完全從受教育者的層面進行推進。
  • 臺灣教育專家何福田:家庭教育要適性適量適時
    大眾網濟南6月12日訊(記者 樊思思 通訊員 劉堅)臺灣的家庭教育有哪些明顯特徵?經歷過怎樣的努力和困境?又是通過哪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去擺脫這些困境?6月5日下午,臺灣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董事何福田做客齊魯大講壇,從備受關注的家庭教育談起,與聽眾分享了臺灣的教育及社會文化現狀。
  • 從疫情期間幾起侮辱祖國的事件看教育的功利主義傾向
    他們都在中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學歷頗高。可是這些吃著中國的飯、喝著中國的水、從小接受中國教育的「精英」,為什麼翻過來瘋狂地侮辱自己的祖國和國人呢?僅僅是一時的意氣用事嗎?很明顯不是。那就只能是這些人發自內心的想法,在某個時間點爆發了出來,被發現了而已。那麼類似的人還有沒有呢?
  • 疫期讀書:功利主義教育批判
    在教育和學習方面,要超越狹隘的功利主義和經濟主義,將人類生存的多個方面融合起來,採取開放的靈活的全方位的學習方法,為所有人提供發揮自身潛能的機會,以實現可持續的未來,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可見,這篇報告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批判性,明確地批判功利主義和經濟主義。
  • 重塑中國家庭教育世界話語權 營造教育新生態重要起始點
    李儒奇指出:營造中國的教育新生態,首先就要從「重塑中國家庭教育的世界話語權」開始。他將具有中國特色、融匯東西方文化科技精華的現代東方家庭教育稱為「營造教育新生態的重要起始點」。李儒奇談到:教育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本自信。而家庭教育自信,則是教育自信至關重要的第一塊基石。
  • 寫在國際家庭日,幾個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值得深思!
    多是因為題目中「幾個家庭教育的反面案例」所吸引,下面一線教師就來和大家分享這個節日的內涵和幾個家庭教育的案例,供大家反思。從1994年開始每年的5月15日被確定為國際家庭日。旨在引起大家對家庭問題的重視,促進家庭幸福,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很多人確實總是一味的要求家人要多掙錢,要求孩子考高分……家庭矛盾激化、成員壓力巨大,何談幸福。
  • 李協京:扭轉教育的功利主義使其回歸本原
    5位專家圍繞「教育質量怎麼提高」的話題與網民在線交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比較研究中心李協京在談及「教育功利主義」時指出,只有社會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扭轉教育的功利主義的傾向,使教育回歸它的本原,才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 李協京指出,在教育領域當中,我們也看到有一些功利主義的現象存在,有很多人自覺不自覺的卷到追求功利的應試教育當中。
  • 透過《活著》看「失敗的家庭教育」釀成的苦果
    有人覺得福貴的悲劇源於他年輕時的好賭,後半生一切的苦難都是他自作自受;但在我看來,福貴的悲劇其實是源於失敗的家庭教育,從他父親開始,甚至是從他祖父開始就已經埋下了禍根。本文將從3個方面剖析在《活著》一書中「失敗的家庭教育」所釀成的苦果,並思考其現實意義。
  • 買了家庭教育課程,為什麼還是不會教育孩子?如何做家庭教育?
    你身邊有沒有人花錢買了很多家庭教育課程,但是還沒有把孩子教育好,聽了很多專家老師的教育理論,結果孩子教育問題,還沒有做好。 從此認為家庭教育培訓和學習是騙人的,是類似成功學給別人洗腦的,騙錢的。對孩子在擇校上愧疚的心理,迫使媽媽初一就開始關注家庭教育,買了很多的書,也聽了很多的公開課和講座。學校教育上孩子享受不到當地最好教育資源,那在家庭教育上要做好,讓孩子在同齡人中更有競爭力,但是現在孩子要考高中了,成績仍然不理想。兩口子為此很受挫。
  • 教育均衡、新基建、家庭教育成熱詞
    整治「超級中學」促進教育均衡、加快建設國家級教育「新基建」,家庭教育應該儘快立法……在全國兩會上,這些教育話題引發代表委員的熱議,為推進教育優質均衡提供新思路。今天,帶你一起盤點梳理今年兩會上的教育關鍵詞,為校長辦學、教師教學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