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址29:青城山與都江堰灌溉系統

2020-09-07 旅遊帶


簡單的介紹

都江堰位於成都平原的西北邊緣,始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世界著名的灌溉系統,控制著jiang江水域並將其分配到肥沃的成都平原農田中。青城山以許多古老的廟宇而聞名,可以說它源於中國道教。

都江堰灌溉系統是水管理和技術發展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至今仍在完美地發揮其功能。它始建於公元前256年(戰國時期),由李冰知縣負責,並在唐宋時期進行了改擴建。 ,元和明朝。這是一項生態工程壯舉,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之間的交界處。如今,它由兩部分組成-堰工程,海拔726米,是距都江堰市1公裡的成都平原最高點和灌溉區,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和水文特徵解決了引水灌溉的問題,不使用水壩排乾沉積物,控制洪水和控制流量。Min江上遊河谷的水由堰工程的三個關鍵組成部分控制:魚嘴繞道堤防,飛沙堰閘和保平口引水道。這些結構,包括百丈堤防,二王廟河堤和V形堤防,以及輔助堤防和河道,確保了成都平原的定期供水。該系統在防洪,灌溉,水運輸和一般用水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國最早的灌溉系統之一,至今仍在使用,其作用是將水從the江引到川西平原。該地區有很多文物,包括兩個國王的聖殿,隱龍的聖殿,和平海浪橋和李丘。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在都江堰灌區以南的成都平原上獨領風騷。它擁有20多個道教寺廟和宗教場所,散發著濃厚的道教文化氣息,這些建築展現了四川的建築風格。它是著名的哲學家張靈在142年創立中國道教學說的地方。金唐時期在山上建有許多道教文化的廟宇。這座山在17世紀再次被視為道教的思想和精神中心。張靈講道的11個重要道教廟宇,例如「兩個國王」和「隱龍廟」,展示了四川西部的傳統建築。

它已於2000年11月添加到列表中。

文化遺產

清代黃雲湖的大型石刻在山上很顯眼,是天堂和青城山下的第五大著名山。一座1800年前高2.9米,重4.5噸的李冰雕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altorilievo石雕,1974年從河床中挖出後,現在在山上的一個大廳中展出。記錄水管理方法的銘文同時,還展示了清代都江堰的地圖以及李冰及其兒子的推薦,同時還展出了徐悲鴻,張大千和關善嶽等幾位著名現代畫家的珍貴藝術品。

道教文化

青城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在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道教的創始人,天道大師張道陵曾在此設立講臺,以進行講學。在唐代,佛教的新擁護者與道教爭奪這個基地,直到玄宗皇帝把這座山分配給後者。

道教作為中國的土著宗教,由張道陵在東漢時期發起,並從此發展起來。從廣義上講,它是道教的一部分,它受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476年)老子理論的深刻啟發,具有人與自然的和諧,休閒與寧靜的美德以及積極向上的特點。對神秘學和形上學的態度。道教與道教的崇拜有關,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青城山是道教文化的代表處。這裡的主要宗教場所包括自然圖畫(浸沒在自然中的建築群),天師洞,祖師殿,朝陽洞和天宮。

所有建築物都被茂密的樹林所遮蔽並被大自然所包圍。天師洞坐落在懸崖上,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它的入口,在其主要祭壇上安置著伏,、神農和軒yuan(漢族三位傳奇原始國王)的雕像。

自然圖片是由木頭製成的建築群。它躺在高山和陡峭的懸崖的懷抱中,呈現出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和純淨的天空。當白色的起重機在山峰間優雅地航行時,鄰近的起重機居住村為圖片增添了更多色彩。

歷史

在戰國時期,living江兩岸的人們每年都遭受洪水困擾。秦省長李冰對此問題進行了調查,發現這條河被當地山區快速流動的春季融化水膨脹,當它到達下方緩慢移動且淤積嚴重的河段時,衝垮了河岸。一種解決方案是修建大壩,但李兵還一直負責保持水路暢通,以供軍用船隻向邊防部隊提供物資,因此他建議建造一個人工堤壩,以改道部分河流的水流,然後切斷河水。穿過玉雷山,將多餘的水排放到乾燥的成都平原以外。

李兵從秦王趙那裡收到了10萬兩白銀,用於這個項目,李冰開始與一個據稱有數萬個的小組合作。堤壩是用長的香腸狀竹編籃子製成,裡面裝滿了用木三腳架固定的石頭。一條看起來像魚嘴的引水大堤的建設完成了四年。

事實證明,切斷河道是一個更加困難的問題,因為當時李冰可用的工具無法穿透山上的堅硬巖石。因此,他使用火和水的組合來加熱和冷卻巖石,直到巖石破裂並可以將其清除。經過8年的努力,一條20米寬(66英尺)的通道被挖出了這座山。

系統完成後,不再發生洪水。灌溉使四川成為中國生產力最高的農業地區。在都江堰東側,人們為紀念李冰建了一座神社。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
    2000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大會上,根據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第二款有關文化遺產定義的規定,由於都江堰水利工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布局合理、運行科學,且與環境和諧結合,在歷史和科學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因此都江堰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 炎炎夏日,拜水都江堰;滾滾紅塵,問道青城山
    成都是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承載著三千餘年的歷史,是古蜀文明發祥地,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明蜀王陵、望江樓、青羊宮等眾多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伏龍觀、安瀾索橋、玉壘關與都江堰緊緊相連的青城山,更是「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文化旅遊雙遺產項目。青城山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
  • 百家網站力薦 青城山都江堰獲「最具文化內涵避暑勝地」
    青都局供圖     人民網成都7月28日電 「經過100餘家網站公開討論投票,青城山都江堰被譽為四川最具文化內涵的避暑勝地!」日前由本網和全國百餘家網站發起的避暑勝地討論投票活動顯示,青城山都江堰被網友力薦為「四川最具文化內涵的避暑勝地」。
  • 帶你去認識成都文化景區青城山和都江堰
    成都是古都和中國的國蜀漢的大寫。隨著經濟中心南移,唐宋時的成都已經成為中國最繁榮的城市。有楊一益二,益州是成都。北宋時期,粽子由成都大力發行,是封建王朝唯一的紙幣,也是世界發行最早的紙幣。儘管這只是曇花一現,卻顯示了成都的力量和成都的聰明頭腦在世界中是第一個。
  • 中國影像方志 | 都江堰: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晉朝史學家常璩《華陽國志》中國影像方志 | 都江堰: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因堰而起,因水而興成都平原並非一開始就是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原來水患頻發,為治其水患,打通岷江至成都的戰略水道,李冰被任命為蜀郡郡守。
  • 古代詩詞裡的中國山水:聽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都江堰始建於公元前256年,是迄今為止唯一留存年代最久遠、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 攻略|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
    簡介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東漢時期,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看中了青城山靜謐幽深、靈淨高遠的氣質,其便成為了道教的「第五洞天」、「天下第五名山」。
  • 成都行記,舊地重遊都江堰,虔心問道青城山
    走過安瀾橋,從魚嘴到飛沙堰、寶瓶口、伏龍觀,親見了煙雨迷濛下都江堰的另一番美,一處處景點遊人如鯽,一個個典故娓娓道來,由李冰父子加一眾能工巧匠們的智慧匯聚,所創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工程,巨震不倒,水患平息
  • 成都周邊縣市旅遊景點推薦:都江堰看水、青城山看山
    三星堆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青銅時代遺址,是來成都值得專門去看看的地方,1980年起發掘的三星堆擁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黃土堆而得名。博物館分為綜合館和青銅館,可欣賞到出土的大量金、青銅器、玉器、陶瓷、象牙等文物,帶有鮮明的巴蜀文化特徵,是迄今為止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青銅館是遺址文物的精華所在,不可錯過。提示:博物館外沒有吃飯的地方,可以從客運站打的到萬壽街上的廣漢名小吃或湖南路的好人家飯店。
  • 如果青城山不好玩,那就去都江堰耍!
    上次我發了一篇關於推薦青城山的文章,但有人說青城山不好玩,既然青城山不好玩,那我們就去都江堰!離青城山15公裡處,有著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那就都江堰。
  • 青城山下白素貞,都江堰邊有許仙!
    青城山下白素貞,洞中修煉已千年,白蛇傳的傳說,從小耳熟能詳。有時總在想,青城山那種傳說之地,是否會有什麼遺蹟。想必有些人遊青城山,也是慕名而往,衝著白娘子去的。青城山向北10公裡處,是都江堰。都江堰和青城山組合起來,算作一個5A景區,屬於一項世界文化遺產。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成都之行,當然兩者都不能落下。都江堰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早在戰國時期,岷江之水常年泛濫成災,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治理水患,建成了這座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成都富庶之源,分流引水灌溉,使蜀地成為天府之國。
  • 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免費耍!只要你去都江堰消費
    3月27日,記者從都江堰市獲悉,從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區推出「你消費,我免費,這個四月青城山—都江堰任你遊」活動,凡是在都江堰市消費的遊客,通過網絡預約,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官方平臺提交本人身份證、健康碼、都江堰市消費信息等,均可免費遊覽青城山—都江堰景區。
  • 都江堰你只知道青城山?請保留這個小組防禦策略
    待在高壓與PM2共存的環境中後,5長期以來,你需要在森林裡洗肺,感受負離子爆炸的清新,穿梭於千年古堰,這個策略會讓你知道為什麼都江堰的人渴望在這裡隱居~最佳解鎖都江堰姿勢要解開世界都江堰文化遺產,首先需要了解古代勞動人民對宏偉水利工程的挖掘和修建以及2000多年來的防洪灌溉原理,在小巷深處品嘗深藏
  • 這些時間段可以免費遊玩青城山-都江堰景區
    作為四川最重要的旅遊景區之一,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一直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2017年上半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共接待遊客近3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喜人的數字背後,離不開廣大遊客和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 眼下已進入暑期,氣溫不斷攀升,到哪裡避暑度假成為熱議話題。
  • 9月 在青城之上感受中國道教文化
    成都全搜索(記者 李臻)8月17日報導  道教是世界文化遺產重要瑰寶,成都作為文化古都,擁有豐富的道教文化資源。據悉,為感恩祖國、感恩世界,展示浴火重生之後成都災後重建和統籌城鄉發展成果,開啟中國道學思想接軌全球文明新篇章,第三屆中國(成都)道教文化節將於2010年9月16日至9月19日在中國成都·青城山隆重舉辦。
  • 探訪道教文化,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重要發源地,和武當山,龍虎山,齊雲山同列中國的四大道教名山,它是中國的5A級旅遊景區,也和都江堰於2000年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座名山出現實生活裡的名人,也出故事裡的名人。張大千在抗日戰爭期間就曾經為了躲避戰亂,在這裡住了3年,就住在青城山的上清宮。他在這裡臨摹宋元名畫,也畫青城山,留下了不少巨作。不過這些真名人對我們來說那裡比得上小說裡的名人,從小金庸的小說一向是念得最好的一個科目,對青城派當然是很熟。青城山是道教發源地之一,走全真道的派別。山上的道觀裡供奉也大多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全真道的諸祖師爺:王重陽,全真七子等等。
  • 四川自助遊玩第二彈—成都周邊 青城山都江堰 附高清美圖
    Day2:青城山、都江堰 都江堰和青城山是成都近邊非常受歡迎的兩處景點,而且它倆通常一併遊覽,可以一日遊。 青城山都江堰相對位置 第一站: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由李冰父子在兩千多年前建成,到了今天仍然在發揮作用,都江堰不僅有偉大的水利工程
  • 青城後山、都江堰景色一覽
    乘車從青城山大門左側公路西行,跨青溪橋,穿後山門,經飛仙亭、飛仙觀、響水洞、白石碾、金鞭亭、八卦臺、貢茶亭、迎仙亭、三龍亭等眾多景點,方到青城後山景區的起點站--泰安古鎮泰安寺。經飛仙亭、飛仙觀、響水洞、白石碾、金鞭亭、八卦臺、貢茶亭、迎仙亭、三龍亭等眾多景點,方到青城後山景區的起點站——泰安寺。景區內有神秘的溶洞、雄奇的鎣華、秀麗的味江,罕見的古墓群和大蜀王遺址、名庵古寺。此處集山、水、洞、廊、林為一體,可與青城前山媲美。景區全程20餘裡,有上山索道可使遊客節省一半路程,便能欣賞到青城後山大部分景觀。
  • 綠地無舍青城落址青城山,想要呈現怎樣的烏託邦
    都江堰的青城山,遠近馳名,作為巴蜀文化的勝地,也侵染了道家文化,還有清茶嫋嫋,宜居宜遊。綠地無舍青城落址青城山,是要塑造一個居住的烏託邦,給身心一個放鬆的歸處。項目集居住、康養、酒店、旅遊、商業為一體,滿足千畝級產業資源和各類人群深層次需求。
  • ...舉行讀書活動 首發《青城山·都江堰》天府文化旅遊連環畫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張雪嬋)4月22日,都江堰市以「4·23世界讀書和版權日」為契機,舉行「讓世界傾聽都江堰的聲音」讀書活動和天府文化旅遊連環畫《青城山·都江堰》首發儀式,拉開了紀念建市30周年和「品·讀都江堰弘揚天府文化」系列文化活動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