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海軍山
12月11日,美國《時代》周刊宣布2019年度人物獲得者是瑞典環保少女,現年16歲的格裡塔·通貝裡。這個結果看起來有點意外,其實也在意料之中。過去一年裡,她成為地區性、全球性大型氣候會議上受邀請演講的常客。不時在會上對各國領導人發出環保的「靈魂拷問」,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西方青少年的偶像,而此次《時代》對她的評語就是:年輕的力量(The Power of Youth)。
一、 環保少女靈魂拷問各國領導人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在今年9月在美國紐約舉辦的一場氣候峰會上,不留情面地指責與質問各國領導人在治理全球氣候治理上的不作為。
由於過於激動,她的小臉龐都變得有些扭曲,奮力喊出:「你們竟敢如此?你們用空洞的言語和謊言偷走了我(指代全球少年人)的夢想和童年。」看見此種情形,估計很多人都感到有些說不出的荒謬;就算沒有在現場,透過屏幕也能讓人感受到她內心似有一座小火山在爆發。
通貝裡稱,現行的「碳減排」計劃與方案是:10年後讓碳排放量減到現在的50%,她認為這遠遠不夠,減排計劃只是讓地球的溫度只降1.8攝氏度,這還沒有把其他的變量考慮進去的結果。屆時的地球將面臨氣候引發的可怕災難。
事後,支持通貝裡的人、組織與媒體,把這種前所未有的指責,稱之為,「環保少女用靈魂拷問各國領導人」。
有意思的是,在紐約這場氣候峰會召開前,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接見了通貝裡。歐巴馬與通貝裡還特地碰了碰拳,並表示: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你和我是一個團隊。
二、從獨自靜坐抗議到擁有400萬粉絲
而1年前,通貝裡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抗爭的人,她最早時曾舉著手寫呼籲保護氣候字跡的紙牌,一個人在瑞典的議會大廈門前靜坐示威。
再後來,她決定休學一年,發起全球氣候罷課運動。2018年8月發起了「星期五為未來」的學生環保運動。得到其他歐洲各國青少年的響應,成千上萬的中學生以她為榜樣,通過周五罷課來呼籲人們對氣候問題有所行動。
看上去顯得瘦弱的通貝裡,目前其個人社交媒體的粉絲已超過400萬人。所以他的環保行程與舉動,都會受到許多粉絲關注與支持。
三、通貝裡喜歡改社交帳號籤名與簡介來回應評價
儘管支持者眾多,但看不慣她的人也不少。在9月的美國氣候峰會上懟了各國領導人之後,美國總統川普隨後通過推特回應,「她看上去就是個期待明亮美好未來的快樂的小姑娘。很開心看到這點!」話裡潛臺詞豐富:你就是一個小孩子,和其他愛做夢的小孩子一樣,沒啥特別的。
10月份,俄羅斯總統普京評價道:她真誠、善良;但可能沒有人告訴她,這個世界很複雜,差異很大;如果背後有人利用她,這些人更應該被譴責。
相比上面兩位總統溫和的評價,現任巴西總統與英國一著名電視節目資深主持人的評價就顯得不客氣了。
幾天前,環保少女通貝裡在社交媒體上提到,亞馬遜森林中兩名印第安人的死,是為了保護森林而付出的代價。巴西總統談及此事時稱,這太令人震驚了!為什麼這麼多的媒體喜歡報導她?她不過就是一個「小屁孩」。
而英國某汽車欄目的著名主持人在談到環保少女時,更加不客氣,稱她什麼都不懂,被人利用了;她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趕緊回到學校上學,別在外面誤導青少年了,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而通貝裡每被一些名人「懟」過之後,她的回應方式也很特別,會馬上修改其個人推特帳號的簡介或個性籤名。比如被普京評價後,她的推特帳號的個性籤名更改為:「一個善良但孤陋寡聞的少年(A kind but poorly informed teenager)」。而被巴西總統稱為「小屁孩」,聽聞消息後,她將推特個人簡介改為了「brat(小屁孩)」對應的葡萄牙語詞「Pirralha」。
川普12日對通貝裡上時代周刊的事發推特回應:「實在荒謬可笑。通貝裡,必須努力解決她憤怒管理的問題,然後跟朋友去看一部好看的老電影。冷靜通貝裡,冷靜!」
川普推文出現不久,通貝裡便將自己的推特帳號個人簡介改為:「一個正努力解決憤怒管理問題的青少年。目前正在冷靜當中,和朋友正在看一部好看的老電影。」
四、通貝裡回應自己並非「牽線的木偶」
一些網友對她的評價也很有意思,喜歡的人都說支持環保總是沒錯的。
而不喜歡她的人,直接就懟,稱她誇誇其談沒有用,環保不是靠說的,而是靠行動。你對環保做了什麼,又種了多少棵樹?沒種到1000棵樹,沒別談環保。說白了,她就是一個被人「牽線」作秀的木偶。
對此,通貝裡在她的社交媒體中回應,自己做事,背後沒有人;也沒有收錢;她更不是誰的木偶,她就是她。
另外,通貝裡成名後,她的一些看起來並不環保的行為細節,也會被網友拿來放大。比如,通貝裡既然強調低碳出行,為什麼不敢騎西班牙提供的驢子去參加氣候會議,反而選擇坐火車?她橫渡大西洋時所用帆船,實則是價值幾百萬美元的貴族遊艇,一趟下來,花費遠比坐飛機要大得多,哪裡談得上低碳出行?
「社會與視界」認為,不管通貝裡對環保初衷的出發點如何,是自覺自愿的也好;是被合作與利用的也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如能喚醒世人重視地球生態保護這個目的就足夠了,其他的事並不重要。從這個角度上看,通貝裡能榮獲《時氏》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似乎並意外。即便沒有通貝裡出現,也會有其他的環保代言人出現,這種現象是全球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相對滯後的矛盾產物。
美國能出現川普這樣的個性總統;瑞典自然能出現環保少女通貝裡這樣的個性少女。現在網絡與社交媒體發達,這一代青少年比前幾代能更多地接觸到各種資訊,有的人想要更多地發出自己思考與聲音,這很符合網絡時代年經的特徵。只要這種聲音是善意的、向上的,就沒有什麼好苛責。
其實大多數國家都很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在地球生態環保與氣候治理的問題上,也存在很多共識。只是國家、地區發展程度與差異化明顯;不可能都用同一個環保標準去衡量實施。
經濟發展與環保本身沒有必然的衝突,重要的是如何協調發展?在這方面,發達與富裕國家理應承擔更大的責任。而中國近年來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本質上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解決可持續性的發展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