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在科普館中的植物互動裝置藝術

2020-11-23 騰訊網

植物的世界很奇妙。能與植物產生互動的裝置很少見。投石科技一直努力通過藝術科技手段去探索人類與自然,自身與世界的新關係。於是利用交互式技術,研發出一套植物互動裝置,通過傳感器讓植物與人直接產生互動,讓植物不再單一。

2020年3月,南京投石科技為山東濱州市城市管理局植物園科普中心提供了12朵牡丹花感應花開裝置,10朵向日葵體感跟隨裝置,吹蒲公英互動裝置,掃描畫畫互動多媒體裝置,植物全息櫃互動裝置及相關服務。

山東濱州市植物園是一個以展示各種特色植物為主題的大型城市公園,園區集觀賞、科普、科研於一體,形成不同特色的植物園遊覽景區等。在科普館內,投石科技利用各種現代前沿展示技術和手段為大家講述植物故事。

吹蒲公英互動裝置

蒲公英唯一能夠飛翔的花。這套裝置完全是根據蒲公英植物的特性,對著蒲公英裝置輕輕吹,就像風吹過,蒲公英的種子在天空中飛舞,如雪花般消失在天際,非常唯美!

向日葵體感跟隨裝置

向日葵象徵著陽光正能量。這是一款互動式的向日葵裝置,利用運動跟蹤傳感器技術,當人們經過它,這些向日葵裝置便會追隨任何從前面路過的人。

在待機模式下,當沒有人路過進行交互時,這就是靜態的仿真向日葵花,點綴著整個科普館。

牡丹花感應花開裝置

滿牆的牡丹花堆堆簇簇,當人們從花前走過,牡丹花爭先恐後開放。

投石科技這款牡丹花感應花開裝置將動態的機械結構,齒輪,電機,連接上控制板,加入了程序感應系統,通過程序的控制,以不同的分組開放。目前投石現貨花朵直徑:22cm和33cm,尺寸可定製。

動物掃描畫畫互動裝置

這款動物掃描畫畫互動裝置特別適合孩子們,能激發空間想像力。

首先先繪畫塗鴉作品,通過掃描儀識別,創作的小動物出現在牆面投影世界中。並且小朋友們還能與自己完成的繪畫作品中的動物進行互動,觸碰到的動物會跑會跳,畫中的一切都變成現實,在這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神筆馬良"。

植物百科全息櫃裝置

這裡儲藏著海量植物科普的相關知識,通過投石科技這款全息櫃裝置可以全面展示植物的一個生長的過程和每個植物的知識點。主要通過電子屏答題形式,如果答對了,植物的輪廓及生長演示將呈現在全息櫃中。

投石科技用科技的力量,讓傳統煥發新生。更是拉近了大眾與藝術的距離。展現的不只是當代藝術和科技的結合,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貌。目前這套植物互動裝置適用於各種商超,景區,娛樂場所等內容均可定製。想了解更多深入人心的藝術交互裝置可以關注投石科技。

相關焦點

  • 活躍在景觀中的互動裝置藝術
    互動裝置藝術是一門伴隨著人類發展的,與現代科學幾乎同步的藝術,它是藝術與科技兩種意識形態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存在源於藝術家的觀念創意和科技所提供的實踐平臺
  • 在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中體驗科技與藝術之美
    原標題:青少兒藝術科普展上看愛因斯坦親筆籤名,體驗科技與藝術的美 圖說:愛因斯坦籤名傳記 官方圖愛因斯坦親筆籤名的傳記、被譽為中國「天學入門第一書」的明代古籍珍本《革象新書》、藝術與科學技術完美結合的「安徒生童話插畫師
  • 和人互動的藝術裝置
    幻方科技的這款和人互動的藝術裝置由5個球形追蹤(可定製造型)、AI識別攝像頭和主控制器一組配置,再加上啟後科技自主研發設計的有別於使用kinect攝像頭的產品機器視覺AI識別技術,眼球操控設備。和人互動的藝術裝置和人互動的藝術裝置的尺寸大小,顏色外觀造型皆可定製
  • 【互動裝置】以色列智能感應裝置藝術 盛放的花朵@國際美陳俱樂部
    該裝置是一系列巨型花朵,這個交互式的藝術裝置引來了遊客們的圍觀,也為周邊單一的交通狀況增添了一絲新意。這些花朵裝置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提高該地區的城市空間環境,讓整個區域看起來更加活躍。該裝置中共包含4個花朵,四朵花被舉到9米多高的半空,分別放在兩處關鍵的位置,從廣場及各個路口都可以看到鮮紅的花朵,當人或其他運動物體經過花朵下方時,花蕊處的感應器便會探測到,從而使花朵綻開。
  • 藝術互動裝置,填補了展廳體驗的空白
    藝術互動裝置,那肯定是少不了,藝術互動裝置,填補了展廳體驗的空白。通過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藝術互動裝置改變了傳統藝術線性敘事的方式,讓觀眾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全方位的、立體的「混感官」感知方式,參與到作品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繼而主動地接受傳遞藝術互動裝置信息並完成藝術理念的交融,為觀眾提供了「參與其中」的沉浸式的體驗。
  • 互動裝置|藝術如何進入公共空間
    尤其在一些展館、活動、商場中, 藝術可以讓人眼前一亮。 而當藝術與互動裝置合二為一, 人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前往該公共空間。
  • 景觀互動裝置:風靡當下的景觀燈光互動裝置
    景觀互動裝置的出現可以說是應運而生的。景觀互動裝置的形式景觀互動裝置的類別多種多樣,它的靈感不僅源自我們所能感知的電、光、水、風之類的既定動態,它藉助媒介、光線、聲音、氣味、流體、體感技術等手段,展現一種流動遊走、不斷變化的藝術化的生活空間。
  • 互動感應裝置,反應你的一舉一動
    作品《La Maison Sensible》是一件互動裝置,增強了物理空間感和參觀者與脆弱敏感環境之間的關係。
  • 格物互動首席設計師張立振:用互動機械打開一個科技與藝術互動的新...
    作為堅持「設計驅動產業升級」 主旨的廣州設計周,聚焦品牌、材料、工藝、空間美感等維度,並在前沿探索挖掘行業未來發展的創新點。在本屆設計周上,一場名為「機械星聯」的新媒體藝術展成了全場焦點,由格物互動打造的星際旅行主題展,完美地詮釋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
  • 「生命之光」第三屆國際青少兒藝術科普展在滬開幕
    東方網記者鄭倩9月21日報導:9月20日,第三屆國際青少兒藝術科普展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開幕,展出了來自中國、韓國、委內瑞拉、土耳其、羅馬尼亞、斯洛伐克、阿根廷、德國、法國、美國、巴基斯坦、以色列等20餘個國家的200餘件少兒藝術科普作品。
  • 互動藝術櫥窗裝置開啟沉浸式
    Wonderlabs非常榮幸受邀為店鋪製作互動藝術櫥窗裝置。這個由648個鏡面組成的裝置,坐落於店鋪入口處,鏡面的動態變化形成水波般的起伏效果,吸引觀眾駐足停留。裝置會與每一位過往的行人發生互動,每當有人靠近時,裝置效果會隨著觀眾的身體語言而變化,觀眾形態以優美的粒子呈現,構成頗具藝術感的互動體驗。The installation will interact with every passing pedestrian.
  •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展開幕:讓藝術動起來!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藝術展,特別邀請國內外19位當代藝術家26件動態互動裝置作品及2個現場互動藝術項目在溫州年代美術館參加展覽,展覽正值溫州大中小學校放暑假,也是年代美術館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希望在這樣一個並非「北上廣」的三線城市,有更多一線城市才可以看到的新藝術形態,能讓學生和家長在家門口走進來,參與到「有趣而有內涵」的裝置藝術互動中來,感知不一樣的藝術收穫。
  • 互動裝置藝術入門|Processing+Arduino
    Processing藝術裝置案例 -雨屋 Processing+Arduino互動裝置藝術入門入門課將學習以下內容:Processing創意編程工具>誕生於美國MIT和帕森斯設計學院的強大創意編程工具,它們能讓人們實現傳統工具無法實現的神奇互動。
  • 視覺藝術的更高追求-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興起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當代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目前還是非常活躍的一種藝術類別。
  • 有趣又有「料」的花朵互動裝置
    這個位於耶路撒冷的Vallero Square廣場上的四朵巨大的花朵是由HQArchitects設計,是當地政府為了改善城市空間而設置的裝置藝術。人在其中來回移動或靜止,就是浸潤在由白色花叢、透明花瓣和變幻燈光打造的自然之境之中,帶來更為逼真的仿佛正在與自然互動的體驗,從而直達內心思考。
  • 拼場景、拼創意的時代,這些科技感爆棚的互動裝置更受歡迎!
    互動裝置藝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它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藝術觀念的更新而產生的,屬於數字藝術中新媒介藝術的一個新分支。其無論在表現形式,還是在與觀眾的交互中都給予了觀眾新的認知感受,正是因為這些互動裝置藝術,拉近了大眾與藝術的距離,而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也讓其變得更加有趣,更具溫度。
  • 商業空間中庭科技互動裝置藝術系列
    來源:中國商業美陳聯盟現在商業空間的中庭的布置創作形式、內容、設計等正悄然的反生變化,以人工智慧,虛擬實境以及互動體驗為主的全新技術來創作,美陳的設計也伴隨技術的革新,迎來更多的可能性,科技互動體驗是比較新型的一種,也讓商業變得越來越有趣……盛開的動態花朵裝置「Meadow」創作團隊
  • 互動裝置藝術 |視覺體驗上不一樣的藝術魅力
    裝置作品《The Planck Universe》是日本著名電子音樂作曲家、視覺藝術家池田亮司的代表作品。他通過對聲音的頻率、振幅大小的分析,將聲音藝術延申為圖像藝術以及裝置藝術,給予參與者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全新體驗。
  • 公共空間互動裝置既好看又好玩
    昨天小石頭已經給大家推薦了全方位酷炫互動體驗展,想必大家都還沒有看夠吧,是不是還想看更多有趣的互動作品啊~那你一定是很棒棒!今天小石頭匯集了各家互動設計精華再給大家來一波,絕對燃到爆!- 洛杉磯市中心上空漂浮著15000平方英尺的「海」Liquid Shard -在洛杉磯市中心的Pershing Square上空,漂浮著銀色的海洋,這是由眾多銀色的碎片組合的裝置藝術,隨風搖曳
  • 植物裝置藝術展 看90後藝術家妙手生「花」
    川報觀察記者 邊鈺 將「花藝設計」的邊界拓展到建築空間,植物和空間會發生什麼樣的藝術火花6月15日,青年藝術家黃鹿「2020【合·生】裝置藝術個展」在成都市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展出。15件大型裝置花藝作品,4件無意識設計裝置作品,2個奇妙能力收集器,以及創作手稿向觀眾展示了當代藝術與植物結合的藝術形態。「籌備了半年之久,超100位工作人員和我一起花費了15天才完成這次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