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你姓氏的堂號和堂聯嗎?附100個大姓速查!

2020-11-24 騰訊網

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誌,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而掛於堂前的對聯,即為堂聯。

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如李姓的「隴西堂」、王姓的「太原堂」、朱姓的「紫陽堂」、孫姓的「兵法堂」等。

堂號主要用於該姓氏家族的公眾物事與建築物,如家族廳堂、家譜名稱;家廟(祠堂)匾額、家族學校校名;以及紅白喜事、春秋祭祖時用的燈籠、祭幛等。作為家族個體,則將堂號用於生活器具,如鬥、箭袋、錢袋等,上書「某某堂記」,用以區別姓氏,標明族稱。

小考堂號之由來

一、以該姓氏發祥地郡名為堂號,亦即以郡號(郡望之名)為堂號

唐姓「晉陽堂」:晉陽指山西太原市。唐高祖李淵被隋封為唐國公,封地晉陽。「晉陽堂」指從晉陽遷去的唐姓後嗣。

李姓「隴西堂」:「隴西」即是現在甘肅臨洮。李姓以「隴西」為堂號涵義本籍不能忘。

此可稱為郡望總堂號。

二、以先祖之言行、美譽、功業等典故為堂號

張姓「百忍堂」:唐代壽張(今山東陽穀一帶)人張公藝九世同居,合家和睦。唐高宗封禪泰山,歸途幸其宅,詢問保守家業、敦睦同族之道。張公藝只寫百餘「忍」字作答。高宗深以為然,命賜縑帛。以後族人就以「百忍」為堂號。

楊姓「四知堂」:東漢楊震為官清涼,一天縣令王密賄賂楊震,楊震痛斥:「汝不解我?」王密為難說:「半夜三更無人知,就收下吧。」楊震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為無人知?」楊姓後嗣為官清廉,遂以「四知」為堂號。

趙姓「半部堂」:宋宰相趙普曾以「半部論語治全國」為官,趙姓後嗣把「半部堂」作為堂號。

韓姓「泣杖堂」:韓伯愈犯錯,遭母親杖責,痛哭流涕。母親驚訝地問他:「以前打你從來不哭,為何今日哭得如此傷心?」韓伯愈答到:「以前兒子挨打覺得很疼,說明您老身康體健;現在您打我卻不痛,遂知母親年老體漸衰,所以才如此悲傷啊。」韓氏遂以「泣杖堂」為號。

馬姓「伏波堂」:東漢名將馬援,戰功卓著,名聞遐邇,「馬革裹屍」便是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後因功封「伏波將軍」,馬氏後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為堂號。

三、以傳統倫理規範為堂號

古代各個家族常以傳統的倫理道德規範為堂號,以勸戒訓勉後代子孫。

如李氏「敦倫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劉氏「重德堂」、鄭氏「務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許氏「居廉堂」等,都體現了傳統的家族觀念。在各氏自立堂號中,十分普遍。

四、以祥瑞吉兆為堂號

古代人對祥符瑞兆十分重視,常認為是上天預示吉祥的徵兆,往往以之為本族堂號。

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棵槐樹於庭院之中,言其子孫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會,三公對槐樹而立,故以三槐象徵三公),後其子王旦果然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當政十餘年,深為朝廷寄重。其後人便以「三槐堂」為堂號,成為中國王姓中名人輩出的名門望族,與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並列為王氏三大支派。

五、以先祖的居所為堂號

為表示對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廳堂,居處為堂號。

白姓「香山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其後人便以「香山堂」為堂號。

裴氏「綠野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當權,時事已不可為,乃自請罷相,在洛陽午格創建別墅,起浩涼亭暑館,植花木萬株,綠蔭如蓋,名為「綠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綠野堂」之堂號。

六、以家族中科舉功名為堂號

在封建社會,一些名門望族人才輩出,科第連綿,為世人稱羨,遂以之為堂號。

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稱州牧),門庭顯赫,世人敬仰,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為其堂號。

再如宋人臨湘人徐偉事績至孝,隱居教授於龍潭山中,有子八人,後皆知名,時稱「徐氏八龍」,後人即以「八龍堂」為其堂號。

七、以朝廷的封爵、諡號或旌表褒獎為堂號

此類堂號為歷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賞、恩賜、旌表而來。如「忠武堂」、「忠敏堂」、「節孝堂」、「孝義堂」等等。

速查開始:你的姓氏堂號是什麼?

以下為中國100個大姓的堂號和堂聯,快看看你的姓氏堂號吧!

註:

因篇幅所限,所列各姓堂號均以郡望堂號為準,每姓一個;

若該姓有多個郡望堂者,只取其中較有名望的一個;

堂聯也是如此,一姓只輯一幅;為篇幅所限,只擇短制,未選長聯。

李—隴西堂。經傳道德,名重謫仙。

王—太原堂。王明學術,逸少風流。

張—太原堂。煙波徒釣,橫渠理學。

劉—彭城堂。阮稽作友,豐沛發祥。

陳—潁川堂。三君翊漢光喬梓,二阮扶唐駕竹林。

楊—關西堂。四知足畏,三喜同時。

趙—天水堂。風高琴鶴,圖繪麒麟。

黃—江夏堂。汪洋叔度,孝友庭堅。

周—汝南堂。軍推細柳,品合愛蓮。

吳—呈郡堂。人中騏驥,天上麒麟。

孫—太原堂。兵家祖,循史宗。

胡—淮陽堂。壽齊九老,名列四真。

朱—吳郡堂。鵝湖世澤,鹿洞家聲。

高—渤海堂。女中堯舜,學本程朱。

林—齊鄒堂。勵志禁菸,御夷留恨;血書求救,為夫解圍。

何—東海堂。家傳三桂,學貫六經。

郭—汾陽堂。織女賜詞,汾陽壽考;郡主好禮,真定芳徽。

馬—扶風堂。雲臺列像,銅柱標功。

羅—豫章堂。詩耽鄭女,曲感趙王。

梁—安定堂。眉齊鴻案,老踞龍頭。

宋—京兆堂。廣平守法,皇嗣延師。

鄭—滎陽堂。古之遺愛,號為司農。

謝—洛邑堂。東山系望於蒼生,西堂自誇夫奇夢。

韓—潁川堂。名高三傑,文冠八家。

唐—晉陽堂。帝堯啟緒,唐叔振封

馮—潁川堂。父號萬石,子通四經。

於—邗城堂。當代清官,救時宰相。

董—隴西堂。千秋良史,一代儒宗。

蕭—蘭陵堂。收圖興漢,輔政匡君。

程—安定堂。衡陽主簿,河洛淵源。

曹—濟陰堂。人稱誘虎,自慶接鸞。

袁—陳郡堂。揚風仁政,臥雪清操。

鄧—南陽堂。雲臺首列,諫院知名。

許—許昌堂。萬卷畢覽,五經無雙。

傅—清河堂。蘭臺名宰,版築肖形。

沈—汝南堂。四聲作譜,三善名堂。

曾—魯國堂。南豐撰史,西府迎親。

彭—大彭堂。作柱下史,封長平侯。

呂—南陽堂。老棄釣竿榮佐帝,少交中散喜多才。

蘇—河內堂。眉山三傑,滄浪一亭。

盧—範陽堂。盛唐四傑,大曆十才。

蔣—蔣鄉堂。為社稷器,具文武才。

蔡—濟陽堂。紙造桂陽,橋留松蔭。

賈—武威堂。篇陳訓詁,策上治安。

丁—濟陽堂。飛鳧馴伏,化鶴歸來。

魏—鉅鹿堂。書屏志畫,圖像表功。

薛—河東堂。三鳳媲美,五雋齊名。

葉—南陽堂。書成海錄,賦就雲官。

閻—天水堂。撫士得死力,諫役慰民心。

餘—新安堂。靈黿負閣,釣魚列屯。

潘—河南堂。功推武惠,績著司空。

杜—京兆堂。書成通典,名列瀛洲。

戴—譙國堂。破琴示節,學禮刪文。

夏—會稽堂。塗山啟瑞,梁國授徒。

鍾—潁川堂。詩書悅性,山水知音。

汪—平陽堂。壯元甘雨,童子春風。

田—北平堂。孟嘗好士,穰苴知兵。

任—任城堂。西川智士,南海名臣。

姜—東齊堂。平江保障,白石清歌。

範—高平堂。沼吳歸隱,述漢成書。

方—河南堂。巨山名翰,正學孤忠。

石—渤海堂。傳載純臣,詩歌聖德。

姚—吳興堂。爵封梁國,派衍桐城。

譚—弘農堂。七歲能登上第,三子盡作大夫。

廖—汝南堂。綠荔名族,紫桂書堂。

鄒—範陽堂。魯郡為鍾靈地,鄒屠乃遷善鄉。

熊—鍾陵堂。西山廉士,東閣直臣。

金—彭城堂。襲侯世爵,仁山隱居。

陸—河南堂。河北三虎,洛下雙龍。

郝—太原堂。夫人家法,宰相襟期。

孔—東魯堂。東山振鐸,北海傾樽。

白—南陽堂。青衫司馬,紫清真人。

崔—清河堂。五原賢守,四皓齊名。

康—京兆堂。明經登第,馳射受封。

毛—西河堂。捧檄而往,脫穎而來。

邱—河南堂。文雅希範,像立昭陵。

秦—天水堂。聖徒樂善,蜀吏辯才。

江—江陵堂。刻炬成詩,夢筆生花。

史—京兆堂。直躬如矢,忠諫伏蒲。

顧—會稽堂。姿推三絕,扇藉一揮。

侯—上谷堂。霓龍節度,鉅鹿經生。

邵—博陵堂。種瓜高隱,修竹盈鄉。

孟—平陵堂。孝著恭武,道傳孟軻。

龍—武陵堂。伯高敦厚,經德文章。

萬—扶風堂。忠實二字,經史一家。

段—武威堂。平姜錫士,夢鳳呈祥。

雷—馮翊堂。帝妃後裔,石室奇緣。

錢—彭城堂。澤承周府,名並錢郎。

湯—中山堂。文廟從祀,孝感動天。

尹—天水堂。中興良輔,東海名臣。

黎—京兆堂。修沙陽志,開孝義門。

易—濟陽堂。通經處士,釋褐狀元。

常—太原堂。節齊蘇武,名擅儒林。

武—太原堂。武班尚留遺墓,皇后竟號則天。

喬—梁國堂。相推文惠,邑號神君。

賀—河南堂。四明狂客,一代儒宗。

賴—潁川堂。秘書歸裡,御史敢言。

龔—武陵堂。荊楚仙範,渤海清風。

文—雁門堂。洛邑耆英,出將入相;廬陵正氣,取義成仁。

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來自網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特此鳴謝。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梅州客家姓氏有180多個,你知道你姓氏家族的堂號嗎?
    在國家強調要重視「家教家風」的今天,探尋姓氏淵源,挖掘客家各姓氏的家風家訓,可以對社會和諧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追尋梅州姓氏發展的步伐,既是對客家文化的一次追溯和重新認識,也將有利於新時期客家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 姓氏堂號一覽表:根據堂號尋找祖先,看看你是哪個堂號的?
    導讀:「堂號」是家族門戶的統稱,在中華姓氏中也佔據著很高的地位。堂號有三個鮮明的特徵:訓誡後人將祖業發揚光大;彰顯家族宗親特點;弘揚祖先豐功偉績。因為中國人的堂號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實際意義,所以每當人們談論到和自己同堂號、同堂號名人祖先時,總是流露出一些自豪的情感。那怎麼才能通過堂號找到祖先呢?毫無疑問,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的多民族群體。姓氏文化歷經萬年發展,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
  • 客家姓氏堂號、堂聯大全!值得收藏!
    堂號是指客家姓氏祠堂、堂家大屋祖公堂的不同的專有名號。
  • 你知道衍派和傳芳嗎?代表著姓氏的來源和歸屬感,和郡望堂號類似
    閩南人是漢族的一個民系,或者一個分支,不要誤以為閩南人為少數民族,西晉末年、唐朝末年、北宋末年這三個時期由於戰亂、饑荒等原因,北方中原地區漢族人民大批移民閩南地區,過長江,翻山越嶺,先輩們都明示子孫不能忘本,把姓氏的源流和來歷,一般都濃縮成四個字,鑲刻在門楣上。
  • 你知道自己的郡望堂號嘛?不知道的話我教你怎麼查!
    其實不是僅僅因為古代人少,主要原因是古代人起名字時候都根據自己堂號族譜來起,這樣同一姓氏、堂號、輩份的人很容易分清楚,如果有自己的清晰的字輩,那麼在外遇見符合自己族譜字輩的人那八九不離十就是堂親了。
  • 客家姓氏堂號、堂聯大全,客家人傳遞下去!
    卞姓堂號:忠貞堂郡望:濟陽郡堂聯:抱璞世澤,連城家聲。康姓堂號:三省堂堂聯:明經世澤,霸廉家聲。餘姓堂號:風採堂堂聯:新安世澤,下邳家聲。毛姓堂號:脫穎堂堂聯:片言世澤,九鼎家聲。米姓堂號:寶晉堂 堂聯:西域世澤,南宮家聲。成姓堂號:上谷堂郡望:上谷郡堂聯:惟善世澤,詩書家聲。
  • 知道自己的堂號嗎?什麼是堂號?怎樣通過堂號找到自個的祖先呢?
    誰都知道姓氏是標示一個人在家族中,血緣關係遠近的標誌。可是你知道嗎?古時候,姓氏背後還有更有價值的堂號。不僅僅是聯繫親情關係的紐帶,更是身為中國人尋根問祖所不能不知的傳統文化。堂口,很多朋友恐怕是第一次聽到,每個人都有姓氏,這就導致同姓的人很多很多,如果他不說,你就很難從這麼多同姓的人當眾來分清楚他們是否有親戚關係到底是不是一家人。
  • 李氏族人:查一查你的「郡望」和「堂號」
    「郡望」和「堂號」是區分同一姓氏不同分支和識別親疏的主要依據,也是尋根問祖追源溯流的基本線索。李家人相遇,一報上「郡望」「堂號」 ,大家就大致清楚你的來歷了。如果大家不知道自己的「郡望」和「堂號」,那麼查查家譜或者問下家裡的老人,一般也能清楚。
  • 【完整版】客家姓氏堂號、堂聯大全,不忘本的客家人都傳遞下去!
    卞姓堂號:忠貞堂郡望:濟陽郡堂聯:抱璞世澤,連城家聲。康姓堂號:三省堂堂聯:明經世澤,霸廉家聲。餘姓堂號:風採堂堂聯:新安世澤,下邳家聲。毛姓堂號:脫穎堂堂聯:片言世澤,九鼎家聲。米姓堂號:寶晉堂 堂聯:西域世澤,南宮家聲。成姓堂號:上谷堂郡望:上谷郡堂聯:惟善世澤,詩書家聲。
  • 【還不知道你的姓氏來源】查查你的網上家譜!
    你知道嗎?上海圖書館網絡平臺可以查家譜了!!!
  • 客家人的姓氏堂號、堂聯大匯總!
    我們的祖先在中原地區,祖上多為官宦人家,十分注重門第,對家族的淵源和榮譽頗為珍重,各個姓氏家族都有一個基本固定的對聯,表示自己家庭的來源和家族榮譽或者家族的文化傳承。 客家姓氏堂號 廖姓:三洲世德,
  • 堂號代表著本姓祖先的榮耀,中國20個大姓每個姓一個堂號
    古代,姓氏有郡望,堂號等標識。堂號有三個鮮明的特徵:訓誡後人將祖業發揚光大;彰顯家族宗親特點;弘揚祖先豐功偉績。同一個姓氏,為了區分來源也會有不同的堂號。堂號目的就是為了讓子孫後代能夠記住自己出自哪裡,並且一說到堂號,就能想起本族的來源,還能銘記祖先的恩德。
  • 你知道堂號是什麼嗎?自己的祖先是誰?怎麼查詢自己家族的堂號
    中華姓氏前15位大姓氏堂號李氏:隴西堂,趙郡堂,中山堂,大理堂,利貞堂,晉文堂,龍門堂,鬱林堂,太白堂,西平堂,白鹿堂,五知堂等83個堂號。黃氏:江夏堂,集鳳堂,授書堂,寬和堂,孝友堂,思孝堂,香齡堂,道友堂,紫雲堂,四安堂,學士堂,五桂堂,龍山堂等。周氏:汝南堂,臨川堂,教稼堂,細柳堂,濂溪堂,太極堂,愛蓮堂,月巖堂,六順堂等堂號。
  • 姓氏堂號的由來和演變
    廣義的堂號與姓氏的地望相關,或以其姓氏的發祥祖地,或以其聲名顯赫的郡望所在,作為堂號,亦稱「郡號」或總堂號。同一姓氏的發祥祖地和郡望不同, 堂號會有若干個郡號。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 俗話說,樹大分杈。隨著生命的傳遞、繁衍,家族就會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
  • 陳氏的郡望、堂號與圖.陳姓的你知道嗎
    郡望(地望)和堂號,是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內涵,是表明姓氏的地域分布、文化特色的重要標誌,是區分同一姓氏不同地域和識別親疏的主要依據,也是尋根問祖、追溯源流的基本線索。在較為正規的族譜中,往往在姓氏前面冠以「郡望」,在姓氏之後標明「堂號」,使人一看便知該姓氏的起源發祥、支派族屬的基本脈絡。因而郡望、堂號是研究姓氏文化、查證世系淵源的基本常識,也是尋根問祖的重要憑籍。
  • 「小譜說堂號」堂號一詞是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後來,堂號成了名門望族一家的戶號,一般正廳門上都會有一塊匾,上面寫著「某某堂」,例如:吳昌碩祖家被稱為「三讓堂吳家」、瞿秋白祖家被稱為「八桂堂瞿家」等等。還有些文人,習慣給自己取一個堂號作為個人的「齋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藝名。
  •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
    你知道你的姓氏的來歷、和你的字輩嗎?你家還有家譜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標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
  • 你知道石獅第一姓氏是什麼嗎?謎底即將為您揭曉
    長輩們說,「堂號」本族世代相傳,標明姓氏、族別,是要讓族人們記住家族史,規範家風、家教。昨日上午,首屆泉州姓氏文化花燈展在泉州市博物館舉行。寫著28個姓氏「堂號」的31盞花燈,形成一條燈廊,講述著28個「堂號」的姓氏文化歷史。  泉州姓氏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黃華林正在現場為慕名前來賞燈的市民解答各「堂號」的起源。
  • 堂號和郡望文化
    堂號文化    舊時,中國各姓的祠堂正門上方往往掛有一塊牌匾,寫著「XX堂」字樣,這就是中國人的堂號。簡言之,堂號就是祠堂的名稱、稱號。張公藝寫了100多個「忍」字作答,高宗皇帝為此感動得流下眼淚。雖說「百忍」之中包含著幾分辛酸,但能感動皇帝,也是很榮耀的事。於是,張姓人家以「百忍」為堂號,銘門額。    楊姓的「四知堂」,出自「楊震舉王密,不受四知金」的典故。楊震,東漢人,歷任荊州刺史、湯郡太守等職。當時,王密受到楊震的器重,被舉薦為昌邑令。
  • 什麼是堂號?王李張劉陳裡,劉姓御龍堂最為霸氣
    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的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作為姓氏關聯的紐帶,每一個姓氏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