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金剛經》數十年,夢參長老從中悟得了什麼?

2021-01-07 秦思君

佛說:修身先修心,心自在常自在。

小時候看《西遊記》,看的是九九八十一難中孫悟空不懼妖魔鬼怪的英勇,還有大雄寶殿裡如來佛祖的慈悲與威嚴。長大後再看《西遊記》有時候略顯不解,為什麼唐僧要不遠萬裡,徒步去「西天」求取真經?這真經裡到底有什麼?能讓他拋開一切凡塵俗世執意向前?大概真經的價值便在於,非常人之見所見,非常人之想所想,需參方可透。

在我們的生活中,信佛之人成千上萬。這其中有資產雄厚的商人,有家徒四壁的窮人,有星路坎坷的藝人,還有經歷過悲歡離合的普通人。人們都擠破頭皮的去祭拜、進香,不遠萬裡去到佛教聖地求佛,求得又是什麼?

佛教高僧曰:真正信佛之人,並非求佛,而是求自己。

十六歲出家,一生經歷頗多,晚年輾轉多地卻仍然堅持弘法天下的夢參長老,用十年時間反覆誦讀《金剛經》,才悟得其中一二。

夢結佛緣

夢參長老——釋夢參,十三歲在東北講武堂軍校學習,十六歲在方山縣的兜率寺出家,法名「覺醒」。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他當時雖取「覺醒」,但實際自己並沒有覺也未醒。

後來,他想到自己是因為一個夢與佛結緣,故將自己的法號改為「夢參」,而這個夢就是他一生提到的六個最重要的夢境的其中之一。

當時的夢參在東北講武堂軍校畢業之後,擺在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是跟著同學去南京,進入黃埔軍校,二是出家為僧。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裡他掉進了無邊汪洋大海,無邊無際,措手不及之時被一位老太太救起。划船將他帶到岸邊告訴他:「沿著這條路走,前面是一座宮殿,那便是你的終身歸宿。」

這個夢境讓夢參長老恍然大悟,沿著夢境的指引,他來到了距離當時自己住址五六十裡的兜率寺,決心出家,剛巧趕上北京的拈花寺傳戒,便在此受戒。

誦讀十載 從惑到明

夢參曾在獄中度過三十三年。

當時的中國社會動蕩,時值青年的夢參因不願棄佛還俗,被判刑十五年,勞動改造十八年。他毫無反抗的度過了22年,突然覺得可能今生也無法出去,便有了輕生的想法。此時,他做了第五個夢。夢中他給人講經,廣傳佛法。但講臺太高他無法攀登,一位老者告訴他:「不要急,我會送你上去。」

夢參仿佛從此夢中參透了些許,他告訴自己這是佛祖給他的指點,此後便以《華嚴經》「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時刻提醒自己,直到一九八二年他被平反出獄。

出獄後他告知信眾:「我受的並非是苦,而是過去幾世自己做的業,一切的都是事出有因。」可見,獄中的幾年,雖限制了夢參的人身自由,但並未停止他對佛法的思索。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才讓他參出了一些經中之道。

早在他入獄之前,就已經讀過《金剛經》,最初的誦讀只是為了單純的理解,一遍過後仿佛有所收穫又仿佛沒有收穫。出獄之後幾年他一邊輾轉各地傳授佛經,一邊繼續誦讀《金剛經》,這時的經文跟之前誦讀時又有一些區別。他斷斷續續堅持誦讀了十年。十載研讀讓他發現,此時《金剛經》好像又精煉了不少。

這便是一本經文讓他參透的答案。其實經本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是自己的心境不同,所以讀完的感受也有所不同。當你只是用眼睛去讀時,它講的是字面上的道理。而當你用心去讀時,做到身心合一,將心境完全進入到經文中,你會發現,還未讀就已經完結了。

同樣,不管選擇什麼樣的經文,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心存遊蕩,顧此思彼永遠無法真正的感悟著其中之妙。佛法都是想通的,好比當你理解了《金剛經》之後,再去讀《阿彌陀經》或者《嚴華經》會發現,之前想通的困惑,都能得到解答。

物我兩忘 修身即是修心

將佛經裡的道理沿用到日常生活中,所講的便是無論工作還是學習,亦或是修養,都要專心致志,物我兩忘。身心不合一做任何事情都無法達到最好的狀態。

偉人年輕時有去鬧市中看書的習慣。這不僅可以鍛鍊人的意志,更是讓人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當你所追求的事情跟你的心境完全在一處時,就可以抵抗外界一切事物的幹擾,沉浸其中。

人們日常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被焦頭爛額的瑣碎之事搞的身心俱疲。但只要你將需要解決的事情過問題一一列出,按照輕重急緩,一個一個的攻破,會發現其實解決問題也很簡單。但如果你在做第一件事情時,腦子裡又不停的在想著第二件事、第三件事,那最後哪一件事情都不能做到最好。

很多人喜歡看書,總是追求數量上的多少,貪婪和急於求成是現代人的通病。我這個月讀了10本書,但讀完之後腦袋裡空空的,又有什麼用呢?讀書的意義在於我們是否從中領悟了一些答案。如果一遍沒有明白,那就第二遍、第三遍,就像夢參讀的《金剛經》,每一次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穫。

同樣的,在你想要進行身心放鬆的時候,就放下一切工作、壞情緒。徹徹底底的去娛樂。這樣的修養才有意義。夢參說煉心是需要讓自己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這種狀態當然不是表面的安靜。你可以去瘋玩,去吶喊,也可以去發呆,去睡覺。重點是不要讓身體和思緒不統一。身體上休息,心裡想著未完的工作、剛剛吵完的架,永遠做不到身心完全放鬆。

無論做什麼,只念一個就好。

夢參在一次講座之後,有人問他:「長老,我讀了《金剛經》十多年了,但是一點都沒讀懂,是不是該讀一讀別的經文?」

夢參答到:「我讀《金剛經》六十多年了,也才懂其中的一點點,現在還在誦讀,你還念不念呢?」

這本是禪間一則趣事,但卻道出了佛法的無邊。

小結

都說佛法高深,其實那是你們有真的明白其中真意。它的價值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快」的時代。快時代下產生出的一個社會通病叫「焦慮」。

為什麼現在的「小視頻」、「小短文」如此之火,因為當今的生活中,我們的時間都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現。15秒可能是人們耐心的極限,但凡視頻久一些、文章長一點,人們都沒有耐心繼續看下去。層出不窮的社交軟體將我們的日常時間擠得滿滿的,身邊各種無意義的事情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我們總是發現無論多少時間、多大的腦容量似乎都不夠用。

其實大可讓生活簡單一些。刪掉大部分不常用的app,推掉一些可有可無的聚會應酬,讓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歡或者有意義的事情中去,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享受整個「修心」的過程,可能你最終收穫的遠比你最初想像的要多。

最後,沿用夢參長老的一句話:「要這樣子堅定不移的,不要退,要少,要精,不要斷。多了斷了,斷了就沒功德。念一個就好了,功德都是一樣的,就是修你的心而已,這是修心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夢參長老:我讀誦十年《金剛經》後悟到了什麼?
    那麼,不知道有沒有人感興趣這些僧人到底從佛經中悟出了什麼呢?在此,夢參長老就曾經對大家進行過一些指點。 起初夢參長老被關進了監獄,等待他的依然是各種各樣的思想教育,由於和尚不肯還俗而坐牢實在是稀奇,他沒多久就在監獄裡出了名,夢參長老卻也順勢而為,在獄中弘揚起了佛法。
  • 夢參長老:我讀誦十年《金剛經》後悟到了什麼?
    那麼,不知道有沒有人感興趣這些僧人到底從佛經中悟出了什麼呢?在此,夢參長老就曾經對大家進行過一些指點。也許是修佛的秉性使然,夢參長老一直沉浸於修自己的禪,反覆頌詠《金剛經》等經文,他還時常沉吟「假使熱鐵輪,在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句話用以激勵自己。
  • 《金剛經》中的三大名句,悟透福報無量!
    正因為般若經典的宏大,誦讀已經不容易,何況受持並為人演說。因而佛陀施設善巧方便,在第九會時去繁就簡,特意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將般若的精華,盡數含攝其中。慧能祖師說,學佛人能持《金剛經》,「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本文摘選經中三大名句,以期與諸位同參共沾法喜,若能悟透,功德無量。
  • 農曆十月初十,當代高僧夢參長老圓寂紀念日
    導讀 2019年11月6日,己亥年十月初十,是夢參長老圓寂兩周年紀念日。 夢參長老一生歷經近代變遷,鑑閱風雲滄桑,親受重重磨難,識悟世野眾相。中興地藏法門,兼承華嚴道場,法嗣信徒數萬眾,尋遇佛宗道源近百年。被譽為深山中的一盞明燈,佛教界的當代龍象。 值此紀念日,緇素四眾弟子,聲聲佛號,追思緬懷。感念夢老無私之悲願,聖行之功德。
  • 佛門耆宿夢參長老圓寂紀念日:遺風不滅 世範長存
    農曆十月初十夢參長老圓寂紀念日年少時對佛教一無所知,只因為一個夢就毅然出家;身在佛門八十年,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獄中悟法 牽引出一份溫暖的許諾一九五〇年元月,正值青壯年的夢參法師,因時代之偏見蒙冤入獄。
  • 寬運法師:百年一夢一高僧——沉痛悼念夢參長老
    (一)海雲繼夢法師作為第一個打破長老出家六十年沒收徒弟底線的人,在《百年一夢參本覺》一書序文中曾說:「九十歲那年想為他(夢老)立傳,被他喝斥了一頓『不立傳,立傳皆虛偽!』九十二歲那年,想為他慶生,也被喝斥一頓:『不慶生,我不搞排場!師父的談吐、行事、作風與為人向是如此!』」  「曾經在九十五歲那年請示華嚴宗風傳承,只落個:『我是釋迦宗,什麼宗啊!
  • 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圓寂兩周年紀念日
    一代高僧上夢下參長老圓寂兩周年紀念日 上夢下參長老圓寂紀念日
  • 夢參長老在峨眉山大佛禪院為眾作慈悲開示(圖)
    迎請長老長老演說妙法開示現場永壽法師向夢參長老敬贈普賢菩薩像佛教在線四川訊 2010年9月30日上午,夢參長老及隨行的數十位居士來到峨眉山大佛禪院禮佛參訪,峨眉山佛教協會會長永壽法師率峨眉山佛協副會長傳智法師、演法法師、宏開法師、滿霖法師及大佛禪院常住法師等隆重接待了夢參長老一行,並陪同參觀禮佛。
  • 一代高僧夢參長老圓寂紀念日
    夢參長老於1915年7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開通縣。1928年加入東北講武堂軍校。1931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做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同年在北京拈花寺受比丘戒,戒期圓滿,南下九華山,朝禮地藏菩薩道場,正遇上六十年舉行一次的開啟地藏菩薩肉身寶塔法會。這對老和尚弘揚地藏法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夢參長老:讀經亦是煉心
    出生於民國初年,圓寂於新世紀;年幼入軍校,終入佛家門;顯密雙修講學四方,終成佛學大師。夢參長老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在這世上走一遭,走的是煉心的路,走的是修行的路,走的是自己的路。夢參長老遊歷四方,求學無數,若說讀經,我想很少有人能及的上夢參長老。
  • 中國佛教界高僧夢參長老圓寂 海內外弟子含淚追憶
    中新網五臺山11月29日電 題:中國佛教界高僧夢參長老圓寂 海內外弟子含淚追憶  作者範麗芳 李佩玥  「我和老和尚因緣特別深,一次很偶然的機遇前往真容寺拜訪,當時正是夢老101歲誕辰後的一個月。」28日晚,前來弔唁的能孝居士回憶,「夢參長老對我說,作為一個修行人,每天堅持做一件事情,幾十年不斷,這就是修行。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
  • 懺公上人與夢參長老座談
    1992年,夢參老和尚與懺雲法師兩位大德在臺灣蓮因寺相會,坐地參方,妙語連珠。如今,我們需要感恩這些大德對後輩們的關愛,同時更感恩他們對後輩的傾心指點!
  • 讀《金剛經》第五悟,釋迦牟尼佛說了什麼法
    誦讀《金剛經》已經有段時間了,讀到了哪裡,有所感悟的話我都會編輯成文章分享給大家。寫到第四悟的時候,有一些讀者對《金剛經》也有自己的理解,也評價留言了。每個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不分好壞,感謝大家的轉發和收藏,感恩。《金剛經》裡有一段對話,我就截取了其中的兩句來寫吧。
  • 越參越糊塗
    東坡乃邀其同往山中謁玉版和尚,器之欣往。至山中燒玉筍而食,味殊鮮美。器之詢長老所在,東坡笑曰:「此即玉版也!」相與大笑,作詩云:叢林真百丈,法嗣有橫枝。不怕石頭路,來參玉版師。聊憑柏樹子,與問籜龍兒。瓦礫猶能說,此君那不知。《六祖壇經》裡說,惠能少年失怙,砍柴侍奉老母。一日路過人家窗前,恰聽見有人誦讀《金剛經》中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頓悟。
  • 《金剛經》:爾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爾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時,比丘眾中有一位長老,名為須菩提,德高望重,就率先從大眾中起座,坦露右肩,以右膝跪著於地,恭敬合掌向佛作禮而說:」「爾時,長老須菩提」--「長老」是指德高望重者的尊稱,通常都是年高又德望重。
  • 金剛經中的須菩提長老 為我們示現了兩種禪修功力
    在金剛經中,向佛陀提問的須菩提長老,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是佛陀解空第一的弟子。解空第一,表示須菩提長老,對空性的領悟,是最好、最透徹的弟子。空,是佛法裡面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般若智慧。證悟了空的人,就能夠脫離內心的痛苦,能夠超越世間的所有限制,能夠看到諸法的空相。有了這樣的基礎,就有可能成佛。心經裡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
    誦讀《金剛經》裡的「須陀洹」和「阿羅漢」都什麼意思?《金剛經》裡有講到四果你知道哪四果嗎?佛學知識,經書不僅要誦讀,而且很多人更想知道其中有哪些含義。而佛家的經書中,因為是梵文的翻譯,有些內容我們無法理解。
  • 廈門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舉行夢參長老圓寂追思法會
    夢參長老圓寂追思法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誦經回向(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普陀寺弘法部)2017年11月27日下午16時30分,一代高僧夢參長老在五臺山真容寺安詳示寂,世壽一百零三歲。僧臘87載。
  • 《金剛經》解釋:誦讀金剛經的作用
    《金剛經》是佛經中的經典經文,在佛學中也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金剛經講的是大乘佛法。而金剛咒是金剛經中的咒語,念誦金剛經和念誦金剛咒效果是一樣的。修持金剛經對我們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可以讓我們能夠看淡功利,讓我們修行的境界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 金剛經解釋:如何誦讀金剛經
    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經文,而且現在修行金剛經的人也是有非常多的,我們大家要堅持去誦讀金剛經,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了解到它的含義,但是對於不知道如何誦讀金剛經的人,我們下面就給他們介紹一下吧。